《西游记》原著里,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是不是必须得死?为什么?
可以这样说,从他想杀人灭口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死!
一、
孙悟空因为被戴紧箍儿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在鹰愁涧他就已经喷过观音菩萨了,菩萨一时语塞,虽然嘴上强硬,其实有点不占理。
其实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御人之术还是相当彪悍的,主要采取的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不管是给孙悟空戴紧箍儿也罢,给黑熊精戴禁箍儿也罢,给红孩儿戴金箍儿也罢,都是先给戴上,回头再给点好处。
而这次孙悟空着实委屈,毕竟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一时心软之下,竟赐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但是,不要以为赐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他就会感激菩萨!想当年东海龙王赠给他武器和装备,也没见他谢过人家;想当年太白金星举荐他当官,也没见他谢过人家;想当年玉皇大帝给他奉了仙箓,到头来他还不是要争人家帝位?
反而二郎神啊,如来佛祖啊,这类狠角色,把孙悟空治的服服的,他反而更加感激和尊敬,有时候人啊就是这样莫名其妙。
更莫名其妙的还在后面,唐僧收了小白龙之后,还得过这个鹰愁涧啊,赶巧,水神变作一名渔夫,带他们过去,到了对面,唐僧解开包袱要给渔夫工钱,渔夫直喊:
“不要钱,不要钱。”
见唐僧如此表现,孙悟空反而笑话唐僧:
“师父休致意了,你不认得他,他是此涧里的水神,不曾来接得我老孙,老孙还要打他哩。”
随后他们又见到一座庄园,也是山神和土地所化,赠送他们马鞍等物品,第二天得知真相后,唐僧倒头就拜,孙悟空又大笑不止:
“你那里知道?像他这个藏头露尾的,本该打他一顿,只为看菩萨面上,饶他打尽够了,他还敢受我老孙之拜?”
二、
孙悟空为什么张口闭口就要打人家水神、山神和土地呢?
这就是他心虚的表现,因为不久前刚被观音菩萨摆了一道,他本身又是特别好面子之人,他怎么撒气?
没处撒气,就只能冲这些水神、山神、土地发火了,可是他又不能真发火,万一他们向观音菩萨告状咋办?所以他就只能刻意表现给唐僧看,意思就是说,我老孙还是很厉害的。
不要觉得不可能,现实社会中这种人太多了,明明自己被揍了一顿,回头还鼻青脸肿的跟同伙讲,要不是他们跑得快,早被我收拾了!
唐僧是何许人也,看不透孙悟空的小伎俩?
“不当人子,莫说这空头话!快起来,莫误了走路。”
意思是说,现在你能耐了,怎么当着观音菩萨的面怂了?别装了,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快起来,赶路!
随后他们就到了观音禅院,很多人理解这一章,都觉得是孙悟空过于爱面子,才导致的灾难,其实不然,即使没有孙悟空的刻意显摆,他们也必然有此一难。
因为,这里面的金池长老是有备而来:
“只见他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
这个老僧就是金池长老,用他自己的话讲:
“痴长二百七十岁了。”
一个如此高龄的高僧,本应该稳坐后堂,可是这次为了迎接唐长老,竟然出门接客,事出异常必有妖!
三、
这个金池长老也不玩虚的,三言两语之后,便直奔主题,啥主题?
“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小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
金池长老出场的时候就有一段描述,这段描述简直可以用披金戴银来形容,就算是如今富豪嫁女都不见得戴这么多名贵首饰,可这个金池长老却这样做了。
目的就是引出大唐高僧手中的宝贝:
“污眼!污眼!老爷乃是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
唐僧果然是老练,也看出来这个长老有问题,当然有问题啊,试问哪个正常的凡人能活到二百七十岁?
“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
唐僧的策略是认怂,金池长老确实见多识广,我们就是穷和尚,而且大唐也很穷,没啥宝贝,别打我们的主意了。
而孙悟空就不这样想了,大家试想一下,自从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先是遇到观音菩萨派出的六贼,目的是让孙悟空六根清净。随后就是从东海回来的路上遇到菩萨,再到戴紧箍儿,再到收小白龙,再水神、土地、山神,哪一个跟观音菩萨没关系?
这次又是观音禅院,孙悟空正想不到咋报复菩萨呢,而且这个金池长老打扮的如此妖艳,又是二百七十岁,即使他不出招,孙悟空也要出招呢。
所以,当孙悟空说出宝贝袈裟之后,金池长老当众让小童们把700多件袈裟都搬出来了,由此可见,曾经有多少僧人都毁在了金池长老之手……
四、
唐僧更加的不安,尤其是见到了金池长老这么多袈裟之后,大大小小,千奇百怪,自然来路不明:
“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
孙悟空却不以为然,最好他别还,到时候找上南海,堵上观音菩萨,看她怎么说?
果然,这老和尚一拿到袈裟就不想还了,本来想直接杀掉他俩,又怕打不过孙悟空,于是小和尚广谋马上出主意烧死他俩,老和尚一听:
“好!好!好!此计绝妙!”
等火烧起来的时候,孙悟空大喜,他明明可以马上灭火,可是他偏不,反而跑到广目天王那里借到了辟火罩。难道孙悟空不怕袈裟被烧坏?
当然不怕,一方面这袈裟不怕火烧,另一方面,真烧坏了,可就有理由闹上南海了,即使不把紧箍儿脱下来,再弄他几根救命毫毛还是有希望的。
金池长老能活到二百七十岁,武功也不是盖的,确实没被烧死,但是他一琢磨,就知道遇到高手了。而且整个观音禅院被烧掉这么多,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观音菩萨在民间的香火,香火断了,自己作为代理人,必死无疑!
更重要的是,一旦自己还活着,被孙悟空绑为了人质,跑去南海观音菩萨处,那后果,不堪设想!
反正都是死,不如自己撞死算了!
而观音菩萨心里痛快吗?
当然不痛快啊,自己好好的一座禅院就这样被烧了,除了懊恼自己平时疏于管理之外,更会把这个因记录到取经日记里。今日你火烧观音禅院,明日我给你来个水淹通天河,毕竟通天河边的陈家庄也供着师徒四人的塑像,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不然的话,明明唐僧师徒都取到真经了,菩萨干嘛还非说少了一难?
火灾水祸,有因便有果啊!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西游记》原著里,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是不是必须得死?为什么?
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就《西游记》原著而言,金池长老是必须会死的。
原因有二:
其一,金池长老贪财且长寿
在《西游记》原著里,金池长老是观音禅院的主持,活了270岁。
270岁的金池长老有个癖好,贪财。
大家可以把“观音禅院”想像成观音姐姐的一个落脚点,而这个落脚点的管理者就是270岁的金池长老。并且,他还贪财。
《西游记》原著里,观音姐姐的总部在落伽山,并且天下佛事诸多,供观音的地方有的是。所以金池长老管理的这个观音禅院,观音姐姐一年也住不了两天。
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一年里的绝大部分时间,观音禅院都是金池长老说了算的,观音这个“最高领导”,基本不会露面。
长寿加一把手,这是金池长老的现状。
当掌权者当权的时间无限期延长,权力又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那么必然会导致掌权者的欲望无限膨胀。
久而久之,金池长老就欲壑难填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金池长老收藏的那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袈裟和财富。
当然了,我们也不难想像出,金池长老为了敛财,肯定也做了不少的亏心事。而这些亏心事,如果有朝一日被别人翻出来,身为金池长老的顶头上司的观音姐姐,恐怕是难辞其咎吧?
所以这是金池长老必死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唐僧经过,金池长老早晚也得交待了。
因为他活得太久,知道得也太多了。
其二,金池长老得罪了取经人
既然是欲壑难填,那么金池长老的胃口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深不见底了。
袈裟对于他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钱人爱斗富,这是通病。
这毛病,金池长老也有。
于是,唐僧来了,他跟人家臭显。
但是,孙悟空不买帐。
话赶话,金池长老见到了如来佛祖赐给唐僧的锦襕袈裟。然后,一见钟情。
简单讲,他爱上了不应该爱上的东西;并且,他还想要将它据为己有。
这就是自己作死了。
金池长老想要烧死唐僧将锦襕袈裟收入库房。但是,这袈裟,是如来佛祖为了让唐僧完成取经任务才送他的。唐僧要是没了,取经任务也就黄了;取经任务要是黄了,如来佛祖指定得怒了;如来佛祖怒了,肯定得追责啊!这板子就会打到观音姐姐的身上……你要是给你的直系领导上了眼药,那你还能混得下去嘛?
所以咯,金池长老是必死无疑了。
这就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金池长老偏要自己找死,怪谁呢?
《西游记》原著里,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是不是必须得死?为什么?
最近正在重新读西游记,缘于想在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灌输点有意思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姻缘巧合,刚看了这一段,恰好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来回答一下吧,没有专门为这个问题去截个图啥的,纯文字版的,将就看吧
首先说下故事线,没有新意的照旧是天黑找个住的地方然后遇上的困难,白龙马孙猴子不算妖怪的话,这是第一个遇到的有妖怪的,金池长老是人作的妖,黑熊精当然是货真价实的了。
禅院是观音的,长老面相看着还算好,还活了两百七十岁,够长寿的,可孙猴子不觉得年龄大,被唐僧一句训斥没敢说出自己的超大年龄去显摆。这个长老也很奢侈,用的茶杯啥的跟宝石一样的绚丽,可以看出是个爱财的主,出口就是先问唐僧有没有带什么宝贝,委实不像一个出家人该有的样子,心术不怎么好
唐僧这个出家人就很有样子了,即使有观音菩萨送的袈裟也不肯露富,说什么旅途遥远没有宝贝,可是没孙猴子嘴快,然后袈裟就被知晓了,结果遭来一顿耻笑,长老的徒子徒孙们就开始显摆,人家长老有七百多件袈裟呢,还搬着箱子出来一件件摆出来看,着实壮观,各种各样漂亮的很。也不知道这个长老有什么好臭美的,一个出家人整的袈裟上宝石啥的样样不缺,出家人不是讲究色即是空呢,美色都不入眼,这钱财也应该一样对待才是
再然后就是孙悟空终于有个机会显摆了,把自己的锦襕袈裟亮出来那些个袈裟直接变成了不入流,给金池长老都看哭了都,找各种理由要多看一晚上
结果一晚上也不够,又想占为己有,徒弟们各种想办法,最后决定结果一晚上也不够,又想占为己有,徒弟们各种想办法,最后决定烧死唐僧师徒二人
孙猴子不是好惹的,借个避火罩把唐僧罩了,怕袈裟坏了还护着金池长老不让他被烧死,可是结果呢,金池还是自己把自己给磕死了。跟电视剧有点出去,电视上是烧死的。但是无论怎样,个人感觉这个坏老头是必须要死的
原因就多了去了,贪财是一个,教唆子弟不学好也是一个,那些个和尚不劝老头点好反而出主意让唐僧去死充分说明平时传道授业的就不是什么好德行。和妖精做朋友也是一个,物以类聚,是个好人的话也不至于跑去交个这朋友,还是观音禅院,个人感觉观音也丢不起这个面儿,所以呢,非死不可,再说也够长寿了,祸害没有该长寿的理儿
《西游记》原著里,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是不是必须得死?为什么?
金池长老,
是精池长老,
精子在池中呆久了,
老了,
精足上火,
故唐僧有火灾.
火在其表,
故袈裟有失.
精在内丹修行中是药,
采药要分火候,
太老太嫩都不行,
金池长老是药太老,
留上作用不甚大,
不如重聚.
故金池长老死.
这是
修行路上第一火,
无火炼不成内丹,
有火烧得你心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