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因之谜,乾隆为何急于在雍正死后连下两道谕旨?
雍正帝的死因有好几种说法,目前大家采用的就是积劳成疾,突发疾病死亡,头一天还在圆明园行宫呢,当天发病,第二天晚上就死亡了,死之前召集大臣安排后事。
不过当时的张廷玉私人日记中有记载雍正帝死时,七窍流血,是“惊骇欲绝”。
因为雍正帝在位期间一直打压权贵,重在改革,触犯到了权贵和文化人的利益,导致有话语权的人对他一直冷嘲热讽,这也导致他的死因具备了很多个版本:
我们理解的版本更像是中风,这种病来的快,而且无法根治,在过去的医疗条件下,可以说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吕四娘的父亲和爷爷因为文字狱被杀,就是有名的吕留良案。
雍正帝曾经在《大义觉迷录》大骂吕留良:
“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其实吕留良真是冤枉至极,他那时都死了十多年了,因为一个叫曾静的人劝岳钟琪造反,结果惹到他身上,被雍正帝挫骨扬灰了……
还有说被宫女和太监刺杀的,关于被刺杀的死因,可能性非常小,先不说宫里防卫有多严,其本身就不具备说服性。
再有就是什么纵欲过度,导致体力透支,最终一命呜呼,这种说法在朝鲜使臣有记载:
“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这倒有点像《甄嬛传》里面的情节哦,不过雍正帝真的没有他老子和他儿子那么贪恋美色,他总共没几个儿子,后宫也没有多少妃子,相对于老爹和儿子,简直太寡欲了。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吞噬丹药了:
杨启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写道雍正帝是
“服饵丹药中毒而死的。”这也跟雍正帝生前重视道士有关,连画像都有道士装扮的,甚至都写过炼丹的诗: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倒是乾隆帝即位后的两份上谕给了大家充足的思想空间,第一道上谕:
“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这条上谕是发给太监的,理由是“恐皇太后闻之心烦”,而且违者将被明正典刑。
第二条上谕是这样写的:
“皇考万岁余暇,闻外界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这句话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意思是说雍正帝早就知道修炼一说,虽然知道这种是假的,但是无聊嘛,也愿意看看他们是怎么修炼的,就当游戏消遣罢了。
所以就让张太虚、王定乾等人进宫来,没事看看,但是从来没有信过他们一句话,吃过他们一颗药,并且知道他们就是市井无赖之徒。
因为这道上谕,让大家深信雍正帝就是服丹药中毒而亡,而且跟张廷玉写的私人日记记载的死时的样子对的上。
按照这个理解,乾隆帝连发两道上谕确实有故意隐瞒真相的感觉,但是如果真的是服丹药而亡,乾隆帝应该把这些道士抓起来全部杀掉才对啊,可是也只是放他们走了,只是不允许他们提宫里的任何事,一旦讲出去:
“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刻正法,绝不宽贷。”不过这样一想,很可能雍正帝真的是服丹药而亡。
但是也不要忘记,历史都是人记载的,尤其是文人来传播的,雍正帝毕竟得罪了这些人,所以记载的真假,也就不得而知了……
雍正死因之谜,乾隆为何急于在雍正死后连下两道谕旨?
公元1735年,在位十三年的雍正皇帝驾崩,享年五十八岁。雍正帝从即位到驾崩始终伴随这众多谜案:继位之谜、逼母之谜、驾崩之谜。关于雍正帝的驾崩之谜着多种说法。乾隆帝为了平息朝野之上的议论纷纷,不得不连着下了两道谕旨。两道谕旨的大致意思是说为了避免皇太后心烦,宫内人员不许对大行皇帝议论纷纷。再一个就是关于雍正服食丹药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不许人们议论。乾隆帝为何在皇帝驾崩后连下谕旨辟谣呢?这就要从雍正帝的驾崩之谜说起了。
一、丹药中毒死亡之说:
雍正帝即位后不久就开始服食丹药,这种东西短期服用会让人精神焕发,但长期服用会导致人慢性中毒,雍正帝长期忙于朝政,批阅奏折至深夜,加上上了年纪,身体早已经透支,过量服用丹药,以至于最终暴崩。
二、吕四娘杀人取头说:
雍正帝在位期间也也曾大兴文字狱,吕留良全家因此被杀。吕留良孙女吕四娘因当时不在家而幸免于难。后来吕四娘练就一身高超武艺,趁着夜色潜入皇宫,将雍正帝杀害,并去走人头。雍正帝下葬时不得已用铸造的金头下葬。
三、宫女谋逆勒死之说: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外,民间还流传着雍正帝被宫女勒死的说法,但是这行说法纯属张冠李戴,明朝的嘉靖皇帝曾经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嘉靖帝和雍正帝的庙号都是世宗,所以被以讹传讹了。
乾隆帝即位伊始为了平息各种谣言,也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洗刷名誉,所以接连紧急下了两道谕旨,以高压的态势平息舆论。如今,雍正帝去世已经近300年,关于他的死因仍然众说纷纭,我们也只能等待有关历史专家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了。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雍正死因之谜,乾隆为何急于在雍正死后连下两道谕旨?
正是由于乾隆帝登基后下的两道谕旨,我们才有可能一窥雍正帝的真正死因。
大清朝十几位皇帝中,在死因上一直有歧义和议论的是顺治皇帝和雍正皇帝,他们的死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速度快。都是在非常健康的状态下,忽然死亡的,当朝者又对他们的死因遮遮掩掩,所有就有了很多种说法,再加上一些文人加工,就越穿越玄乎了。
历史的真相总是有章可寻,总有一些蛛丝马迹能让我们去探索可能的真相,比如雍正帝突然死亡后,乾隆帝连下了两道谕旨,这两道谕旨都非常的简单。
第一道: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得风闻,妄加评说。(此谕旨是颁给宫内太监、宫女的。)
第二道(大意):我也听说驾崩的先父皇早就知道炼丹是假的,但也曾经请道士来炼过,先皇也只是把炼丹当作一种消遣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相信道士所说......(此谕旨是颁布给朝中有议论雍正皇帝死因的。)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这两道谕旨一对比,就很清晰了,雍正皇帝是因为吃了“仙丹”而突发中毒而突然死亡的,因为这种死因太类似于顺治皇帝得天花死亡了,都有损皇家颜面,所以乾隆才颁布谕旨进行封口堵嘴。乾隆登基后,一直信奉佛教,对道教是一直不感兴趣,这更加说明雍正皇帝跟道教的一定的关系。
其实,有很多是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比如雍正帝有一副非常著名的画像,他着道士服画的(如下图),而且在《清实录》中也有记载,雍正和几个著名的道士来往很密切,比如张太虚,王定乾等,甚至他还写过关于道教的诗。
至于民间传闻被吕四娘所刺等等,那纯粹是无稽之谈,一帮无聊文人杜撰出来的故事罢了。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为勤勉的皇帝,而且他的政治才能甚至比康熙皇帝更为出色,他儿子开创的乾隆盛世其实是雍正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