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十三阿哥胤祥身边的“阿兰”及乔姐竟然与八阿哥有牵连,胤祥是怎么知道的?

在《雍正王朝》中,一开局老四胤禛就跟开了挂一样,一路表现,先是南方赈灾,紧接着又是追缴户部欠款,随后就是刑部冤案了,可是这个冤案疑点太多,不管是起点,还是结束,都隐藏太多的内容,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

刑部冤案的起源就是江夏镇的阿兰,突然到达老十三胤祥的大门口,哭着告诉老十三,自己的哥哥张五哥顶替别人坐牢,明天就要问斩了,怎么办?

其实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张五哥和阿兰当年招待老四胤禛一伙,并不仅仅是好心肠,也是因为他们认人比较准,觉得自己面前的人是贵人。

所以,张五哥也不惜以身试法,面对老四胤禛一伙杀的人时,出了主意,让扔进房子后面的小河沟。

估计这几个死尸,要么没有被打捞上来,要么即使被人发现了,也成了悬案。

虽说无巧不成书,剧情就是这样安排的,但是我们还是要问一下,为什么刘八女一伙偏偏选中了张五哥顶罪?

原因有三:

首先,江夏镇全庄都归刘八女管理,没人认敢违背他的命令,而张五哥是剧中唯一体现的一个反抗者。从张五哥的身手来看,曾飞起一脚把那个胡教头踢的倒退几步,而且最后能当上大内带刀侍卫,可见其身份绝对不一般。

可以推断的是张五哥的师父一定是一个有势力的人,曾经能跟刘八女抗衡,只不过后来失势。从胡教头说的“老子早想收拾你了”,可知,刘八女一伙即使不找他顶罪,也会找个其他的理由好好收拾张五哥的。

其次,张五哥曾经帮助了老四胤禛一伙,而这一伙人跟刘八女较劲,事后,刘八女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

更重要的一点在这里,刘八女和任伯安都是老八胤禩一伙的人,而他们这次冤案的办理者又是太子胤礽的人。这不是很奇怪吗?

很有可能这是老八胤禩设下的圈套!

二、

为什么说刑部冤案是老八胤禩设下的圈套呢?

我们还要回过头来继续讲,为什么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偏偏要选张五哥顶罪?

这不符合逻辑,首先,张五哥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跟老四胤禛等人攀上了关系。即使刘八女曾经跟他有仇,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老四胤禛此时名义上仍然是太子胤礽的人。你们选张五哥顶罪,张五哥又跟老四胤禛有关系,老四胤禛又跟太子胤礽有关系,太子胤礽又掌管刑部,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有人说,可能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当初他们让下马的一伙人是老四胤禛。

连张五哥都能分析出面前的一伙人是谁,刘八女一伙分析不出来?即使当时没有分析出来,回头给老八胤禩一伙写封信问一下,自然也就知道这些人是谁了。

所以,他们选张五哥,一定不是他们自己的主意,而是老八胤禩一伙的主意。

甚至老八胤禩都不会告诉刘八女等人,当初他们遇到的就是老四胤禛。经历过南方赈灾一事的任伯安,其实已经失去了作用,而且还有把柄捏在老四胤禛的手里。(大家不要忘了老四胤禛截下的书信)

对于老八胤禩一伙来讲,此时丢掉任伯安,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后来任伯安投靠太子胤礽,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老八胤禩当时的竞争对手就是太子胤礽,此时的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还不成气候。

如果老八胤禩可以利用张五哥,既能扔掉自己的包袱,又能拿下太子胤礽,何乐而不为?

三、

这时,另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那就是阿兰!

杨角风一直认为,阿兰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女子,虽然后来她跟老十三胤祥惜惜相惜,但是身上的疑点太多。

在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46期也提到过,作为一个待嫁女子,足不出门的,面对老四胤禛一伙,直接出头露面来伺候,这本身就不符合当时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她善于把握对方情绪,在江夏镇,剧中至少有三四处她跟老十三胤祥对视的画面。而且她也是把老十三胤祥的面容牢牢的记在心里,老十三胤祥也是感觉良好,这为后来他们的再次相遇奠定了基础。

所以后来他们相见的时候,老十三胤祥有一丝丝小惊喜:

“咦,怎么是你啊?”

而最大的疑点就是,阿兰从来没有进过京城,她怎么知道老十三的府上?她又怎么知道当年在江夏镇她遇见的就是老十三呢?

所以肯定有人告诉她了,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老八胤禩,或者是老八胤禩指派的人告诉她的,不仅告诉她当年她遇到的是老十三胤祥,而且还把她领到了老十三的府上。

在阿兰跟老十三胤祥对话的时候,窗外就是乔姐儿在偷听,目的也是及时汇报老八胤禩,计谋已经成功了……

四、

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原著中,阿兰就是刘八女培养的,后来送到的京城,专门从事情报收集工作。所以,即使改编成电视剧以后,对她的形象进行了改编,但是多少还是有原著的影子在。

其实不仅仅阿兰,还有那乔姐,都是同样的作用,目的也是监视老十三胤祥,毕竟老四胤禛的府上插入眼线太难,好不容易策反一个坎儿,还着了老四胤禛的道儿。

包括后来老十三被圈禁后,阿兰又多次过去投怀送抱,当然,后来阿兰已经爱上老十三胤祥了,也就不再做情报收集工作了。

老八胤禩之所以让阿兰找老十三胤祥,而不是老四胤禛,完全是因为他知道老十三胤祥的脾气,如果选择老四胤禛,不确定的因素太大,而且这个人是冷面王,不一定会见阿兰。

后来老十三胤祥果然不出老八胤禩所料,成功的把信息传递给康熙帝,康熙帝震怒,救下来张五哥以后,要求彻查刑部一案。

老八胤禩也成功的主动请缨,要查此案,而且从他跟狱中的肖国兴对话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整个刑部冤案一事他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如果不是有备而来,谁信?

老八胤禩的算盘很清楚,如果康熙帝不查此事,或者是点名让太子胤礽查,那么证明他还是信任太子。如果康熙帝点名让其他人查案,则说明康熙帝已经对太子胤礽不满了,所以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只是老八胤禩千算万算,没有算出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感情,也是因为老八胤禩破案太快了,反而让康熙帝对他产生了怀疑,最后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气得康熙帝大喊两声: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所以,刑部冤案一事,三个细节:为什么选张五哥?为什么阿兰找到老十三?为什么是老八胤禩破的案?

这一切背后也就揭示了老八才是做局者,看似是刘八女惹的祸,其实是老八胤禩做的局!

而胤祥又不傻,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自然就明白了,原来自己早就被套路了,后来的乔姐和阿兰互相吃醋,双双被毒死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雍正王朝》里十三阿哥胤祥身边的“阿兰”及乔姐竟然与八阿哥有牵连,胤祥是怎么知道的?

阿兰与乔姐原本就是八爷党安插在胤祥身边的密探,两人都是九爷胤禟送给胤祥使唤的奴婢,所以胤祥当然知道她俩的来历,这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中说得既清楚又明白。阿兰、乔姐是胤禛、胤祥在江南赈灾时路过江夏镇时偶遇的歌女,因为天黑认错了人,阿兰把一盆洗澡水兜头浇在路过的胤祥身上,从而结下孽缘,胤祥一眼就相中了她。回到京城后,胤祥与阿兰、乔姐在嘉兴楼再次相遇时,九爷胤禟便顺水推舟把这两位歌女送给了胤祥。原来阿兰和乔姐都是任伯安在江南买下的戏子,任伯安通过控制她们的家人,进而操纵她们到有需要的地方去打探消息,收集证据,胤祥的十三贝勒府正是八爷党渗透最深的地方之一。因而胤禛从来不到胤祥府上还说:“你府里不整顿,我永世不去。这哪里是贝勒府,简直是庙会!加上你新收这两个妖精。如今还不知怎么长进呢!”胤祥听后也是一笑了之,他府中确实各个阿哥派来的“奸细”都有,虱子多了不痒,他早已不去理会了。不止阿兰、乔姐,还有通房大丫头紫姑,管家贾平等人都是其它阿哥安插在胤祥府中的密探。

比阿兰、乔姐隐藏得更深的是祖父曾做过前明副将的紫姑,清兵嘉定三屠,将紫姑祖父一家三百余口杀了个干干净净,幸亏奶娘抱着年仅七岁的父亲死里逃生,投奔在南京做生意的伯父,康熙二十六年,皇帝第一次南巡,伯父跟着朱三太子,在莫愁湖畔的毗卢寺山上架起红衣大炮,准备炮轰皇帝行宫。事败之后,伯父被零刀碎割,惨死在南京柴市,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再遭劫难。伯父的好友任伯安也被胤祥的一道钧谕,让年羹尧抓进了大牢。因此,母亲与恩人胤禩命紫姑连夜刺杀胤祥,一雪家仇。关键时刻,面对这位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的豪气阿哥,紫姑紧握着匕首却始终下不去手,天将黎明之际,经过一夜思想斗争的她将匕首扎进了自己的心窝……胤祥直到第二天醒来才明白紫姑真正的身份,双手掩面,许久才发出一声似嚎似泣的深长叹息,说道:好好发送她……

阿兰和乔姐也在康熙驾崩当晚,双双服毒自尽。当时胤禛拿着康熙的金牌令箭来释放胤祥,并且和胤祥商议停当,分头行事。管家贾平急匆匆赶来告密,揭发阿兰、乔姐是奸细,胤祥说道:“她们是奸细,你是好人么?你这吃里扒外的混帐,九爷给你什么好处,甘心在我这里卧底?以为我不知道?天道好还,报应不爽,爷心里明白着呢!这会子献殷勤,迟了!”说完,拔出腰间佩剑,反手一挺便给贾平来了个透心凉。胤禛就跟在后面,见胤祥谈笑间杀人毙命,心头突突乱跳,好不容易才压住慌乱神色,笑道:“吾弟真乃大英雄大丈夫!”胤祥提着剑,头也不回地说道:“英雄丈夫说不上,我是拼命十三郎!此刻千钧一发,性命呼吸之间,岂容儿女子私情?留着她们去朝阳门外报信儿么?走,宰那两个狐狸精去!”

结果却用不着胤祥动手了,阿兰和乔姐早已服毒自尽,一东一西蜷缩在地,手搭脉搏,早已香消玉殒。电视剧对阿兰做了改动,摇身一变成了张五哥的妹妹,是陪着胤祥度过艰难困苦的红颜知己,也是照顾胤祥直到最后一刻的红粉佳人。剧中有一幕非常感人,老十三被高墙圏禁十年,在府中无所事事,整日看蚂蚁上树,听鸟儿吟唱度日,好不容易抓到一只蛐蛐,交给阿兰放进罐中,却不慎让它逃走了,胤祥气得脸色大变,把蛐蛐罐狠狠地摔碎,又朝阿兰大声呵斥。

他实在是憋闷坏了,当年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拼命十三郎在十年的圏禁生活中,熬白了头发,磨平了锋芒。从此,世间少了一位仗义直言的皇子,却多了一位老成谋国的亲王。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