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王文昭为什么被九阿哥骂得口吐白沫?是因为有癫痫,还是因为太紧张了?

在《雍正王朝》中,最惊心动魄的剧情莫过于老八胤禩一伙“八王议政”逼宫了。

在这场逼宫大战中,一开始就是老八胤禩一伙压着雍正帝一伙打,在老十三胤祥扭转局面之前,满朝文武大臣却只有新科状元王文昭和军机处大臣张廷玉站出来说话,但是也一个个败下阵来。

那么面对形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两个要出头呢?

一、

整个事件发生的前提便是雍正帝推行新政:

新政分好几条,其中最重要的三条分别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由于这三项政策已经初见成效,雍正帝大为高兴,打算乘胜追击,再把整顿旗务的工作摆上日程。

于是,老八胤禩一伙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了四大旗主王爷和三皇子弘时,上演了一场“八王议政”逼宫大戏!

雍正帝首先滔滔不绝的讲完新政的好处,希望大家对后面的旗务整顿一事好好讨论一番,末了加上一句:

“言者无罪。”

就这一句话,可了不得了,差点要了雍正帝的老命!

雍正帝刚刚说完,其中一个旗主王爷就发话了,第一句话一出,大家都傻了:

“皇上刚才说新政如何如何好,可臣等在奉天听到的却不是这样!”

雍正帝听到这句话时简直都傻了,直接愣住了。紧接着就听到老八胤禩喊大家肃静,然后加了一句:

“刚才皇上说了,今日朝会言者无罪!”

此时的画面是雍正帝用手帕捂住嘴,眼睛往上斜视,他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了……

二、

果然,这些人开始猛烈的攻击新政,甚至把李卫和田文镜说的一无是处!

雍正帝问这个打头的东信王永信:

“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东信王永信直接告诉雍正帝,在场的人们都是这样想的,根本不用教。

这下雍正帝算是被将在这里了,他死死的抓紧了手帕,这个动作张廷玉、马齐等人均看到了。

雍正帝走了一圈,终于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异常危险,而且狠狠的瞪了老八胤禩一眼,心中全明白了。

那么面对这样的处境,雍正帝该怎么办呢?

此时的雍正帝毫无办法,他除了干瞪眼以外,并不知道如何让自己下台阶。在场的人们看得出来吗?

看的出来,这正是老八胤禩一伙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在场的除了老八胤禩一伙,还有雍正帝一伙的人呢,他们该怎么办?

其实他们就面临两种选择:

一种是继续沉默,一种是站出来反对老八胤禩一伙,那么这两种选择该怎么选呢?

三、

第一个做出选择的是新科状元王文昭:

他一看雍正帝被将在了这里,于是直接跪地喊自己有本上奏。

雍正帝其实并不抱希望,所以,他问的是你也对田文镜有看法?

王文昭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他说的是确实对田文镜对新政有看法,但是今天说的不是这事,而是痛斥旗主目无君王,顶撞雍正帝。

为什么他会站出来?

首先,他是新科状元,是雍正帝亲自给他掌灯并亲自阅卷后封的状元,从名义上讲雍正帝就是他的恩师,有如再造父母。他不站出来说话,不仅仅伤害雍正帝的心,也影响其余同僚对他的看法。

他站出来直接替雍正帝讲话,这次议政如果老八胤禩失败,那么王文昭就是功臣一个,日后必被重用!

如果他不站出来,老八胤禩成功了,自己也不是老八胤禩一伙的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他的一句“请东信王即刻向皇帝谢罪”深得雍正帝的心。

那么如果老八胤禩成功了呢?难道他不怕掉脑袋?

这正是他另一个聪明之处,他先说了自己也对新政有意见,这样的话基本立场就跟老八胤禩一伙一致了。其次,他也做好了被喷的准备,你只要喷我,我就癫痫病发作倒地!

而事实上他确实这样做了,面对他的要求,老九胤禟直接蹦出来骂王文昭是狗,靠着蛮不讲理硬是把他的请奏给压回去了。

王文昭一看大事不妙,雍正帝已经镇不住场子了,索性我倒吧!不要以为他真的有癫痫病,他可是新科状元,全天下最聪明的人!

即使以后老八胤禩一伙“八王议政”成功,那么自己是一个有病之人,大不了辞官回家嘛,至少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四、

王文昭可以装病退出战争,那么张廷玉该怎么办呢?

在东信王提出反对意见以后,雍正帝就时不时的看向张廷玉,而张廷玉也一直在犹豫和思考,到底该怎么办?

后来雍正帝调兵失败,面对老八胤禩的咄咄逼人,雍正帝已经毫无招架之力,此时张廷玉站了出来,他为什么要站出来?

首先,老九胤禟刚才骂王文昭是满人的一条狗,这句话深深刺激了张廷玉,毕竟张廷玉也是汉人。所以他第一句话就是问老八胤禩:

“我是先帝的老臣,两朝的宰相,这下面有我许多的门生故吏,你们该不会把我也当成满人的一条狗?”

这句话非常高明,一下子就把满朝的满汉大臣给划了队伍,作为汉人自然不想当狗,也就是自然而然站到张廷玉一边。

后面的话就更有分量了,老八胤禩提出的“八王议政”的基础就是康熙帝,而张廷玉告诉大家所谓的“八王议政”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恰恰相反。

其次提到了新政的推行也是先帝的遗愿,你们敢违背先帝的意愿吗?

末了再拉上马齐,问他自己说的对不对,马齐作为军机处大臣附和说张廷玉所言属实。

由此,张廷玉成功的把自己和满朝的汉臣捆绑在一起,即使以后老八胤禩成功了,也断然不敢杀光这些人。

张廷玉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职责所属,迫不得已,假如这事成了,自己就是雍正帝更加信任的大臣。万一败了,也不至于落得丢脑袋的下场,毕竟这次朝会皇帝说了言者无罪。

而张廷玉如果不站出来,那么不管哪一派胜利了,对自己而言,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啊!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雍正王朝》中王文昭为什么被九阿哥骂得口吐白沫?是因为有癫痫,还是因为太紧张了?

对于王文昭,说他在朝堂上犯病是装的,我个人觉得这种猜测有点解读过度。

第一,王文昭可能确有癫痫。

别忘了,王文昭犯病可不是第一次了。在得知自己高中状元的时候,他就因为喜悦过度犯过一次癫痫,可见他是有病史的。

第二,王文昭在剧中的人设决定了他没有这么厉害的心计。

王文昭的人设是耿直、老实、勤奋型的,他考中状元,正好体现了咱中国文化中对“勤”的一种极端推崇。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勤奋用功去学,即便你没什么天赋,也能成功,这种人设往往没什么心计。与之相对应的是刘墨林的人设,他天赋异禀,不拘礼法,边学边玩都能甩别人几十条街,让人羡慕嫉妒恨。

第三,王文昭说自己对新法是有些意见,这个极有可能是真心话。

有人觉得,王文昭先提到自己对新法是有些意见,这是在为日后八爷掌权预留后路。我个人倒是觉得,他说的应该就是真心话。你想,王文昭的形象代表了当时普天下日夜苦读只为一朝得中的书生士子。他们为什么要那么拼?不还是为了靠自己的努力换得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体面与特权,换得阶层的上升,以不负父母家人的栽培、列祖列宗的期望吗?可是,问题来了,雍正推行了新政,士绅要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十年寒窗,一朝得中,还是要和老百姓一样当差纳税,那读书还有啥用处,还有啥体面呢?王文昭自然心生不满,同时也为与他经历类似的考生们感到愤愤不平,所以他说他对新法有意见,这恰好是他耿直的体现。

第四,王文昭替雍正说话,不仅因为雍正对他有恩,更是儒家忠君文化的体现。

那既然如此,为何王文昭又要替雍正说话?直接倒向八爷阵营,或是干脆默不作声当个看客不就完了?因为雍正对他有恩啊!雍正曾在他考试过程中为他掌灯,那时也正是他文章卡壳的最艰难的时候,想想十年寒窗苦,有可能就要葬送在这一篇写不好的文章上,而且大家都考完交卷了,考场空无一人,只有你还在答着卷子。那番场景,但凡经历过大考的人都会感同身受吧!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递来一盏温暖的灯,你抬头一看,原来是主监考官,他善意地告诉你:“别着急,慢工出细活嘛。”试想谁又会不为之动容和感恩?所以王文昭此时即便对新法有意见,也会出于报恩的心态站出来仗义执言。更何况王文昭从小苦读圣贤书,儒家的忠君思想自是接触不少,当此君父危难之际,他又怎能不舍身相救?

由此我觉得,王文昭在朝堂犯病,应该就是被九爷刺激到,导致癫痫病发作才晕了过去,不大可能是装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