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原文出自《论语 季氏》,前后句是这样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我们往往研究古文时存在一个代入为主的观念。
就举孔子的例子,只要是《论语》里面讲的东西,都奉之为真理,有点类似于八股取士,考题都是以经典为基础的延伸,脱离了这些经典就是跑题。
这句话按照字面意思来讲,就是说一个国家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人少,就担心国内不安定。
有人认为,孔子肯定不是简单的这么认为的,他所谓的平均是指:
每个人根据付出多少获得多少,这也是一种平均,也就是能者多劳多得!
其实,这种理解并不正确,我们要看孔子代表的是哪类人的利益。
首先孔子所在的年代属于奴隶制社会,他的这句话是适用于奴隶主的。
对于奴隶主管理奴隶来说,是要搞平均主义的,如果分给奴隶不搞平均,势必引起奴隶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奴隶主统治。
这一切的根本在于,奴隶的所有产出均是奴隶主所有,对于奴隶来说,都是零产出。这样的话,他们才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统治。
当秦国开始商鞅变法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一个大胆尝试,那就是人民的产出可以有一部分归自己所有。
并且制定严酷的刑法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秦国也凭借一国之力统一了天下!
秦国的例子就是对这句话的真理性提出了否定!
即使这句话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历史倒退,最终害的也是国家和人民,举个例子:
张三和李四同样种地,张三辛勤劳作,最后一亩地产了一千斤粮食,李四偷懒,一亩地只产了六百斤粮食,结果平均主义,两个人都分了八百斤。
到第二年张三有想法了,于是干活不那么卖力了,只产了八百斤,李四更过分,只产了四百斤,这样一来,总的产量就下降了。
也就是说,搞平均主义,只会让国家和人民越来越穷!
我们也是有过教训的……
那么孔子这句话难道一点道理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我们要引申的去理解这件事,如果不搞平均主义,那么势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两个不同的阶级,又回到了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余人共同富裕,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其实就类似于封建主了,他们现在就在执行孔子的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比如支付宝全民发红包,比如免费医疗,比如免费上学,比如家电下乡,比如公租房等等。更重要的则是,多得多交税,这也是一种平衡手段,当然小崔口中的偷……税的人实在可耻!
就是让人们不至于特别不安,你们开保时捷,开宝马奥迪,我还可以坐公交车,坐地铁,甚至买辆奥拓,同样风吹不动,雨淋不到;你坐头等舱,我坐经济舱,一样能同时到达目的地;你穿三万块钱的衣服,拎五万块钱的LV,我穿一百块钱的衣服,拎三十块钱的包,一样保暖,一样保险;你吃山珍海味,喝八百块钱的咖啡,我吃鸡肉猪头肉,喝五十块钱一斤的茶叶,一样能吃饱喝足。
就像过去一样,保你吃饱穿暖住好,那么境内也就稳定了。
所以,孔子所说的那句话放到现在还是适用的,就看那些利用政策或者眼光以及勤劳双手和聪明大脑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怎么用了!
不知道杨角风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理解?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老话说得没有错,不公平会带来更多的扰乱和烦燥。
任何时间都没有完全的公平,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也不得不承认的问题。但相对的公平,是我们所追求并渴望的真理。
老板也有私心,更有自己的喜好,发奖金和工资时,做同样工作、取得相同成绩的人,并不见得就一定公平对待。
为什么发工资和奖金不放在明面上,其意义很明显。显然存在了不公正的地方,要不然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发放。
心胸放宽,有得有失,我们不必为那点小钱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态,生闷气更不值得,身体是自己的,工作是老板的,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一群人中有能力的当领导,拿高工资是合理的,要是领导和员工拿一样的工资那领导不高兴就不想干了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这句话揭露了部分人的本性,追求公平分配或对待;作为管理者,要利用这些本性在管理上考虑下工作怎么做。比如上海现在疫情,分发物资的事,刚开始某些小范围内只发上海本地人,不发外地人,引起公愤不少,后来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说一视同仁对待;然后在分发的过程中,很多人又说人家哪里哪里发了多少次,发了多钱多少东西,我们这边怎么这么少啊怎么怎么的,还有在分发现场吵起来的,这就发生在我身边,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哪有绝对的公平公正,特殊时期,自己也要想办法自保自救,一味等着政府发物资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指孔子提出的税收思想之一。
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 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即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 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 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 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 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不怕自己所得到的生产生活少,而怕是因为社会的原因分配不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