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孔子没有教授弟子,也没有周游列国宣扬学说,还能否有现在的历史地位呢?
孔子没有这一切,就不成后人敬仰的孔夫子。高徒八百,弟子三千,桃李遍天大,著书立说,把孔子的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奠定了历史至高至大地位。历朝历代皇帝尊奉孔孟之道,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
-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天堂,沈先生可否与孔夫子周游列国相比?
好一个比喻,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天堂。我还沒看过一段视频,可网上的众人点评看到了。凡是被人掂记的不管是白鼠黑鼠,都是好鼠,至少被拿到桌上欣赏了。我们这么多网友,为什么没人赏你大师呢?流浪大师对社会对人有害吗?如果没有,就不过多纠缠个人身体和精神是否健全,喜欢就赞,不喜欢就当路人。流
-
孔子的心灵修养过程有什么特征?你有什么启示?
孔夫子"吾日三省其身"养身修性。孔夫子教导弟子每天正常学习礼仪和政治历史,还要养成每曰醒来,先回顾昨天的人生得失,从细微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天睡觉前,想想明天该做什么事。笔者做业务之时,有一段时间按照"吾日三省其身"去做,获益非浅。白天干了一天,劳累了,躺下了,闭目养身,然后
-
为什么古代中国要选择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
朝廷找不到比儒家更完整更规范的学说。朝廷是治天下的国家,明君贤相都以天下为己任。中国古代就懂得运用礼仪教化天下。有钱人包括穷人,都懂得去读四书五经,才会获得儒家文凭被国家任用。中国近代寻找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
为什么要学习孔子文化?
为什么要学孔子文化?因为孔子文化是中国自己的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孔子文化是中国伟大的古老传统,早在春秋时代百花齐放的华夏文艺兴盛时代,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思想的开创者,其中就有开中国教育之先河的孔夫子。孔夫子一生教学,倡大众普及文化,扬社会儒家和平精神,
-
孔子周游列国失败之后,有了自我认识,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儒家大圣孔丘和亚圣孟轲都是出生在齐鲁大地,双双3岁丧父,由知书达礼的慈母一人养大。是周礼昌盛的一方土地养育了孔孟。孔父66岁娶20岁的颜征在尼山生下孔丘,故字仲尼。老将军病故后,孔母被大小夫人排挤出门租了三间茅屋,在孔丘17岁那年撒手人寰。青年时代孔丘做过管仓库和管牛羊的后勤小官
-
鬼谷子的智慧和孔子的伦理思想,哪一个更适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和需要?哪个更能启迪人?
鬼谷子兵家的智慧是大国神器,不示于人,而震撼于人。孔子的儒家是教育民族的文明范畴。大国保家卫国需要兵家谋略。治国安邦丶外交礼尚往来需要文明礼节。前者是护身符,是大国尚方宝剑,威武之师。后者是道德经,是大国精神风尚,文明之师。相辅相成,文武之道。
-
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三人被后世称为圣人,你觉得从影响、能力、品格排名应该如何?
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庙堂级人物。王阳明是文人高层的上流读本。曾国藩是领袖统帅的欣赏人物。孔子已成国学,王阳明是精英读物,曾国藩是首领的枕边书。孔圣人,王教授,曾博士。
-
儒家为什么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神话,孔子还有他的弟子也没有被神话?
中华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龙的传人,有着悠久历和神话传说。中华哲学是世上独具一格的,她主要探索了人与人的关系和品德,道德思想观在儒家学说中根深叶茂,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仁爱、追求道德的伟大民族。孔夫子的儒学就是在中华文明的人文氛围中,不断生长发展的,几千年来顽强陪伴中华民族向前。中国之所
-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齐鲁是周公后人,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九州大地算开发早的地区之一。民风淳朴,民众敦厚,自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圣人孔夫子丶亚圣孟夫子等,就是在这一热土上出类拔萃丶斩露头角,也是很自然的。春秋百花齐放是天时,百家争鸣是地利,还得靠人和来引导和培养。这个人和首先来自慈母的着力教育和培
-
如果真的有像“老子”“孔子”这样的圣人出现在你的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写了道德经,转身而去。留下了千古奇书,让人思考到如今。因为不明者,不屑于论。大智者,任其发挥想象力。孔子毕其一生心血著书立论,献给中华大地,生前饱受沧桑,死后任人评说。都是可敬可爱丶大德之人。《道德经》与《圣经》并立,显示东方古文明之巅峰,老子一人赛过西方群
-
孔子的学富五车和现在大学生相比谁学识更多?
孔夫子的历史地位,中华学子岂可人人可比。孔夫子的一部《论语》,史载宋太祖马上半部《论语》打天下丶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孔儒学说是人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至要学问。孔夫子许多治学名言,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很多名士丶伟人就是在孔儒精神下学习、成长的。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不耻
-
如何评价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一生治学成就了中华儒家的学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历代对孔儒的尊崇也是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儒学派,孔儒学派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没有孔儒的学派和特殊地位,中国的历史就将不是中国的历史。尊重和重视孔儒的历史地位,不是一切照搬照抄。历代统治者主要推崇孔子的
-
孔融被曹操诛杀了三族,为什么孔子家没有断后?
孔融是大家族的一个分枝,只是孔林剪修的一棵树,一叶遮不住森林。君不见西汉王朝歌舞升平,刘皇叔却沦落贩草鞋。家谱是金字塔般的矗立。有的顶入青天白云,更多地依附在原野大地上。数十数百代后,老祖宗顾不到了方方面面丶子孙五花八门。只有子孙发达了,周润发可以底气十足地找周瑜,刘备可以谦虚地
-
孔子得到了老子之道的几成传承?有何见证?
孔子曾请教过老子关于周礼的的事。历史上老子身世迷离,有论者认为老子又叫老聃,是周史官,《左传》说周景王死后,儿子王之朝和悼王丶敬王为争夺王位发生内战,王子朝失败后,帶着东周图书逃亡楚国。史官受悼公迫害逃到了鲁国。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分恭敬拜访大他二十岁的老子,请教周礼。还随他助葬
-
如何看待孔子说的,“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孔子有一句名言:有者改之,无者加勉。如何理解孔子: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我是这样理解的:宁愿天下人负我,不愿我负天下人。这句话出自三国曹孟德之口反用之(罗贯中设计的丶还是曹讲的):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曹操霸气,符合其口味。霸王是可随便说的。我等土气,
-
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君重用他,孔子该怎么做?
处在春秋战国之交,孔子以54高龄带领弟子走游天下,诸侯各国既使以礼相待,也是行尊重长者丶学者之礼,更多是以民间人士看待。在这种情形下,孔子以"威武不能屈丶富贵不能淫丶贫穷不能移"的做人信条要求弟子,行万里路,读万里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苦爬山涉水的辗转中,认真地
-
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当今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何矛盾?
孔子的"四非"观念与张扬和尊重个性的现代化观念并无矛盾。孔子的“四非”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律的古典传统,是古往今来许多伟人的做人守则。三国诸葛亮和关羽以忠义著称,千古留传,盖在于"四非“自律于一生。诸葛身为一人之下丶万人之上的大宰辅,从不拈花惹草,欺负女人,从无半点绯闻,真乃德高亮节
-
从哪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勤奋?
孔子对待学习和教育的方法,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学习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厌言,乐此不疲。而帮助别人学习更是一大乐趣,从无推托。人生路上,"学海无涯"。"三人行,必有我师"。分分秒秒学习新的知识,那怕十六岁毛头小孩,也可请教当地风俗丶了解风土人情。少年孔
-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中国要把东方文明介绍给全世界,就如同中国也吸收西方文明一个样。这个世界,无论古今,没有中国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就是在全人类最黑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中国以一国之力拖住日本军国主义百分之50以上的武装力量,世界的走向是难以想像的。至少没有让日德夹攻苏联,拖住了日本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