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有什么由来?
以前这句话就当个笑话听,现在看来,真的是人生真谛!
有时,人真的会被钱财所困,这里的一分钱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没有钱,再大的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不举别的例子,只举一个《建军大业》中的例子。
毛泽东是英雄,这毋庸置疑,他去洪门处置办装备,但是钱不够,最后双方协议后,他掏出了一块怀表。
要知道这块怀表是他的丈人杨昌济先生的,在一大召开的时候,由第一任妻子杨开慧送给毛泽东,怕他迟到。
所以说,这块表对于他来说,是无比珍贵,可是面对现在的状况,他还是掏出来了。
本来这个生意是谈不成的,但是洪门老八知道了这些装备是买给罗荣桓时,拍板同意了。
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枪你拿回去,干点大事,这块表我留下了。
当然,如果换到现在的情况,别说一分钱了,就是一毛钱,还有多少人能掏出来?大家都支付宝支付了好不,一分钱的实物实在是不好拿了。
关于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典故的由来是这样的: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家里有老人的可以问问啊,或许知道这件事。就是赵匡胤还不是皇帝的时候,也是一名英雄,在军中任职。但是比较穷困潦倒,身上经常没有一文钱。
这一天,他出门在外,日头高照,炎热难耐,结果看到了一个西瓜园。赵匡胤因为没钱,所以故意问那个看瓜的老头,你的西瓜甜不甜?
看瓜老头说,当然甜啦,不甜不要钱!
于是赵匡胤连开多个西瓜,都是吃一口就停,说不甜……
最后老人家挖苦赵匡胤,看你也是一名英雄,想不到是来吃白食的,哪怕给一文钱有好啊。
赵匡胤说了真相,确实身无分文!
这就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典故,只是后来赵匡胤发达了以后,送给了这个老汉很多土地种西瓜。
既然是典故,真实性就不知道了。
前几天上映的《我不是药神》电影,那个老婆婆说的“我想活着,不想死!”
这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最真实写照……
杨角风最穷的时候,每次吃饭都等大家快吃完的时候去,就是为了捞一下免费绿豆汤里面的绿豆,很多时候干啃馒头。手拿三张银行卡硬是取不出一百块钱,到柜台取出了总共八十多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