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龙王之死,是否是玉帝“削藩”之举?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你说对了一半,这件事确实跟玉皇大帝有关,也是他处心积虑要示威的一种方式!
有人说泾河龙王死的太冤了,其实说实话,他一点都不冤!
要是从头再讲一遍整个事情的经过,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有些已经推导出来的结论,我就直接用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查看文章。
当然基本的设定是不会变的,这个泾河龙王不死,整个取经就无法进行,而整个取经过程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共同策划的,目的双方各不同,玉帝是希望通过取经队伍走一趟,整顿朝纲,平衡各方势力。如来佛祖则希望把佛教势力伸到大唐境内!
说到底都是利益问题,不管哪个势力都需要香火,俗称金钱,哪里富裕,自然就希望占据哪里,不要以为西游记中的佛家多么清廉,其实比道家贪婪的多,举个例子:
唐僧师徒进入到天竺国以后,到过布金寺,但是这个寺庙已经几乎荒废,曾经是舍卫国的领土。舍卫国非常有钱,佛陀曾经在那里讲经,这个布金寺就是孤独长者用金块铺地所建,为什么最后舍卫国会衰亡呢?跟佛家很有关系,在取经的最后,佛祖说过这么一句话: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这就是如来佛祖花了这么大精力要把佛教传到大唐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说的大唐的人需要拯救,需要拯救的是其他信佛国家的人,不然的话,天竺国的和尚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希望转生到大唐……
当然,泾河龙王在这时确实是没有死的,是伙同观音菩萨和袁守城演的一场戏,而袁守城是谁呢?
很好推断,整部西游记中能预测未来的神仙,没有几个,有明确记录的也就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太上老君、太阴星君等有数的几个人。
那么袁守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太上老君是反对取经的,首先排除;玉皇大帝后面还有戏份,也不可能是他;太阴星君是月宫里的,参与这种事的可能性极低;如来佛祖作为幕后大BOSS,估计也不会过来;最后只剩下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两个人选。
而地藏王菩萨统管地府,只有他有权利扣留魂魄和招魂,所以,这个袁守城必然跟地藏王菩萨有关,要不就是地藏王菩萨所变,要不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嫡系人物!
关于这里面的疑点,杨角风谈西游中有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啰嗦了,总之这是一个局,泾河龙王也知道这个局的结局,但是他被迫接受,虽然自己一个人从此要隐姓埋名,但是他的九个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这也算是对他的报答:
泾河龙王的魂魄能从地府出来,就说明了一切问题,最后这无头的龙哭哭啼啼往西走了,西边可不是地府哦,可见他并没有死!
至于他冤不冤,如果明面上看,他并不冤,违抗圣旨就是杀头的罪过,在西游记中也有非常详细的体现,比如取经后面到犀牛精的时候,孙悟空找上门,大家的表现:
金星笑道:“你去奏闻玉帝,便见分晓。”……四木道:“我等不奉旨意,谁敢擅离?”……天师道:“你们说得是甚话!旨意着你四人,岂可不去?”可见,玉皇大帝的旨意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当然这一方面也是斩杀泾河龙王的功劳,大家再不敢违抗圣旨了!
所以,结论是,泾河龙王不冤!
如果这是一场戏的话,那就更没有冤不冤这么一说了,不然演坏人的都是冤枉的……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杨角风谈西游已经200期了,欢迎大家关注查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