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杨角风苦苦思考多天,终于得出了结论,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
首先就是孙悟空出世,一群猴在一起玩耍: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难道孙悟空出世之前这么久的时间,这些猴子都没有好奇过水的源头?如果说这次只是一只猴子产生了怀疑,尚有可能,可是这里是众猴都说,一群猴子怎么可能会异口同声的同时提到这个疑问呢?他们早干嘛去了?
显然,这是一场设计好了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把众猴引到水帘洞前,或者再说白一点,就是为了引孙悟空到水帘洞前!
众猴拍手称赞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这一次又是众猴同时说谁能进去就拜谁为王,这就非常奇怪了,难道孙悟空出世之前,这么大个猴山没有猴王?
二、
首先肯定一点,孙悟空之前的花果山肯定是存在猴王的,只是这只猴王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猴王位置。在放弃位置之前,猴王伙同众猴导演了一场戏,就是为了把孙悟空引到水帘洞中,并且给他一个当猴王的机会。要知道在水帘洞前,众猴可是连呼三声,谁进去就能当猴王,所谓的连呼三声,肯定是喊了一遍以后,见没人应答,再喊一遍,直到孙悟空举手为止。
而其余的猴子没有一个捣乱的,只有一种可能,要不是前一任猴王余威仍在,要不就是花果山还有一个未知的大神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最蹊跷的事情在后面,等孙悟空进了水帘洞以后,发现的是这么一个场景: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洞的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这句话中疑点就太多了,首先洞里面有烧火做饭的痕迹,甚至火都没熄灭,案板上还有吃饭后的残渣,水帘洞像是一个人家,还有题字!
关键是,这个水帘洞刚刚好能装下这么多猴子,这是巧合吗?
在孙悟空之前到底是谁在这里居住?
当然有很多人解读过,什么菩提祖师的分校啊,太上老君的秘密会所啊,东海龙王养小三的地方啊等等,因为篇幅原因,杨角风就不一一反驳了,总之这些猜想只能是猜想,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如果真是这样,为何菩提祖师不直接在这里教孙悟空?为何太上老君取经路上阻拦孙悟空?东海龙王就更不可能了,东海那么大,他为何偏偏选择这么个是非之地?
三、
其实这个水帘洞真正的主人是太白金星!
他在此处的目的,就是看管孙悟空平安出世,并且能成功的当上猴王,再到后来的学艺成功,直到上天为官,这一切都是太白金星在操纵。
花果山最早的猴王应该是通臂猿猴,是他最早提出的“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还告诉了孙悟空“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在后来如来佛祖说的话中也讲过的,通臂猿猴本身就脱离了三界之外,长生不老的。不然的话,他怎么自己不去求仙,偏偏让孙悟空去呢?
这只通臂猿猴以让出猴王的代价,换来自己的长生不老,并辅助孙悟空去学艺,最终上天当官。
而太白金星经常下凡的,比如李白就是他在凡间的化身,所以写下水帘洞的几个大字,并不在话下;其次,太白金星多次帮助孙悟空化险为夷,不仅仅给他求情当官,还在取经路上处处帮助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第一次到花果山降旨的行为暴露了自己的真相:
“金星领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水帘洞。”
他怎么知道孙悟空在水帘洞里面?要知道在这之前一群猴子都不知道这里面有个洞的,他不是洞主谁是洞主?
可见太白金星曾在水帘洞长期居住,因为他的居住,外来的妖魔鬼怪不敢过来侵犯,而通臂猿猴曾经也到达过水帘洞,见到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给他许的诺,才联合演了这么一场戏!不然的话,为什么孙悟空外出学艺才短短十几年,花果山就来了妖怪了呢?还叫什么混世魔王,还住在跟水帘洞相反的水脏洞?
那么,这个太白金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到底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又是谁安排的孙悟空出世?关于这些疑问,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艺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他做对了五件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杨角风发作!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孙悟空出世后,曾经有一段天真烂漫的生活。之后,他第一个跳入水帘洞,发现了里面另有天地。
书中虽然说这间洞府是“天造地设”,其实,人为加工的痕迹相当明显。
首先,在进入洞府前,有一块石碑,上面用楷书书写了十个大字,叫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天地造化再怎么巧妙,也不可能在石碑上形成这十个构造复杂,逻辑严密的文字。
经过一座铁板桥,进入洞府,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很明显,必定有其他修仙者在其中生活过。
那么,水帘洞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呢?
有这样几种说法,流传颇广:
1、女娲
不少读者印象中,孕育孙悟空的那块石头是当初女娲炼石补天剩余的那一块。既然石头是女娲遗留,那女娲自然是水帘洞洞主。
其实,这个印象是错误的。
在《西游记》原著中,根本没有提到孙悟空是女娲遗石一事。
关于石头来历,书中这么写: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也就是说,这块石头是天地开辟以来就已经存在,是花果山本土石头,并非女娲遗石。
2、如来佛
支持这个观点的朋友,主要是觉得如来是菩提祖师,是他策划了整场取经运动,借此机会把佛派势力东扩。
这个看法貌似有理,但依然有不通之处。
看洞府碑文“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明显是道家言辞。更重要的,如来乃在西方(西牛贺州——不能简单等同现实的印度)得道成佛。东胜神州乃是东方崇恩圣帝的地盘,向来崇奉道法。两家风马牛不相及。
至于菩提祖师是谁,容我先卖个关子。
3、东海龙王
孙悟空修仙大成,回到花果山后,曾到龙宫取宝。书中提到,水帘洞外铁板桥下有一条暗河,直接通往东海龙宫。于是,有人提出,东海龙王当是水帘洞前任洞主。
书中写孙悟空来到东海,遇上巡海夜叉。夜叉拦住盘问:“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从此话可以推知,巡海夜叉并不知道水帘洞可以直通东海。之后孙悟空自报家门,说自己是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东海龙王的邻居。夜叉听孙悟空自称“天生圣人”,连忙回禀。龙王一听,立刻率领虾兵蟹将迎接。
这就有点奇怪了。按照常理,一个陌生人来到东海,自封圣人,东海龙王本当大怒,派人惩罚一二才对。龙王没有,他不但以礼相待,还亲自迎接,口中称呼:“上仙,请进请进!”
其实,东海龙王早就知道水帘洞可以直通东海,但这属于高度机密。巡海夜叉虽是龙宫大将,但还不到知道这个机密的级别。
此刻,东海龙王并未见到孙悟空的本领,但依然恭敬相待,为什么?东海龙王好说话?根本不是。只因东海龙王知道花果山天生圣人这几个字拥有特别的含义。
我的猜测是:当初那位水帘洞洞主曾经由那条密道来到东海,展示了莫大法力,让东海龙王完全臣服。或者,东海龙王本就是水帘洞真正洞主的下属,他早就被告知,有一天,下一任水帘洞洞主会来,你要好好接待。
那么,水帘洞的真正主人是谁呢?
我以为,非太上老君莫属。
在《西游记》的世界,太上老君是三界第一仙。别提鸿钧老祖,更别提什么创世元灵,那都和《西游记》无关。在《西游记》中明确提到,天地人三界中,最高的仙就是天仙,达到天仙级别的分别是三清、四帝、五老。
这三清之中,号称道祖的,就是太上老君。
西游原著中说,老君是先天地而生,在鸿蒙初开前就已经得道。
老君在人间的修炼地极有可能就是灵气最为充裕的花果山水帘洞。
——不知道多少年前,太上老君回到昔日洞府,回到花果山。他用莫大神通寻找到一块奇石,将其雕琢炼化,直到可以自行吸收天地灵气才悄悄离开。
或许,他曾经从密道来到东海,秘密嘱托东海龙王,好好看守“定海神针”,等候有缘人到来,再把神针相送。
书中提到,定海神针放在东海已经无数岁月,可是,从没有任何独特之处。等到孙悟空到来,却放出万道霞光。
很明显,这定海神针是一件通灵之宝,它在等待有缘人。而孙悟空正是有缘人。
正因为天下第一仙太上老君早有交代,孙悟空来取宝时,东海龙王才大方地拿出许多珍宝让孙悟空挑选。孙悟空取了金箍棒后,东海龙王还召唤其他三大龙王,分别献上最佳装备。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谢谢邀请。
原文有几处暗示花果山水帘洞原来是镇元大仙的。
水帘洞和五庄观环境相近,布局相似。花果山水帘洞是这样的: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万寿山五庄观是这样的:
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果然漠漠神仙之宅。花果山和万寿山同为一州之名山,风景山色同样都很美。水帘洞和五庄观同样都隐藏在大山的无限迤逦风光之中。水帘洞内的环境布局和五庄观前的景观简直如出一辙:白云蔼蔼、修竹摇曳、青松苍翠,重要的是五庄观门前有水有池塘,有猿猴,这简直就是水帘洞的翻版。
要说两者没联系,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两处题字相同,疑是出自一人之手。孙悟空头一个进入水帘洞,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十个大字。
西天取经路上,五庄观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五庄观和水帘洞都是刻的这十个字,而且都是刻在石碑上,字体如出一辙,不难看出是同一人手笔。也就是说,当年在花果山开辟洞府的仙人,很有可能就是五庄观的馆主镇元大仙。
强行结拜兄弟,疑点重重镇元大仙与如来佛祖同处西牛贺洲,同样都是祖师级别的人物,相识已千万年,平常少不了讲经论道,谈心交流,甚至相互帮助。
这样一下子就豁然开朗,镇元大仙是西天取经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只不过他是暗棋,这也就解释通了,孙悟空推倒镇元大仙无比珍贵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没有彻底翻脸,痛下杀手,而仍是对唐僧客气有加,并许诺治好人参果树后,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要知道,镇元大仙这可是自降辈分和身份。
因为他知道如来佛祖的整个计划,他知道孙悟空一定会成功,也一定会被封为斗战胜佛,以后地位相当显赫,和他结拜不丢人。
在孙悟空还很弱小、最困难的时候结交,并给予相应尊重和帮助,小投入大收获,这买卖太划算了。
这也是镇元大仙当初在花果山修建洞府的根本原因。孙悟空刚出世时,因为他还很弱小,镇元大仙就一直住在洞府内,一边修炼,一遍暗中保护孙悟空免遭不测,同时暗中帮他打通了通往东海龙宫的通道,以方便他日后寻得如意金箍棒。
当孙悟空自立为王后,他有了一帮手下和一定势力,足以自保,镇元大仙于是抽身而退,离开了花果山,把水帘洞拱手相让。
水帘洞很可能是镇元大仙的一处私宅。山水皆有灵,道家讲究养生,志在山水之乐。万寿山五庄观远离大海,没法看海景和感受大海的力量,而花果山位置正好。
在花果山上建造一座洞府,既能看海,还能圈得地盘,获得资源,一举三得,好处多多。
就像现在的人一样,在海边买栋海景房,没事时来旅旅游度度假,既惬意又浪漫。
所以说在不同大洲、不同山水之间建上几处别院,对镇元大仙这样的超级大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何况分分钟的时间就能建成。
再说神仙有时候也是很无聊的,毕竟越是高手越是寂寞,在一个地方呆长了也烦。于是远游至花果山,深爱其风光秀丽,兴之所至,所以水帘洞说建也就建了。
洞天福地乃是道家极好的修炼所在,价值巨大。若说没有直接关系,他肯定不会随意让给孙悟空。所以这水帘洞原来应该就是镇元大仙的。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孙悟空进了水帘洞,水帘洞里有房间,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几个字。这证明在猴子们进来之前,这个地方就已经有高人居住过了,只不过高人已经远去。
水帘洞里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原先的主人是何方神圣呢?有人说是女娲,有人说是如来。但这两位似乎都不大可能在水帘洞中生活过,因为水帘洞中是有石头做的锅、碗、瓢、盆、桌、椅、床、凳的。起锅做饭,那是普通人所为。而水帘洞中,“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肴渣”,锅灶旁边还有人以前生火做饭留下的痕迹,案前还有剩下的佳肴渣。石头座位石头盆石头碗,一边还有装饰,“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这至少证明,这户人家即便是离开了,也没有离开很久。这个人看起来像是有修为的人,可能是个道士,也可能是普通人想要隐居,找到了这么一出幽静的地方,他将水帘洞装点得很优雅,“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水帘洞原主人去哪里了?说实话,水帘洞原主人可能被猴子们给吃了。
是的,孙悟空是吃过人肉的,而且经常吃人肉。
我们看一连串的证据。
首先第一个是《西游记》第八十回:
三藏喝道;“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怪!”行者道:“师父原来不知。这都是老孙干过的买卖,想人肉吃的法儿,你哪里认得?!”
第二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
孙悟空当猴王的时候,常常骗人上钩,然后“或蒸或煮”,把人吃了受用。吃不了的,还要晒干了以后收起来,以防阴天腐臭。那在孙悟空进水帘洞之前,这群猴子以及悟空,就不吃人肉了么?水帘洞主人住在这么一个地方,本来是想隐居于此,过神仙般的日子。猴子们来了,一直没有往水帘上去探寻,到他们想起来要找一找水的源头,才发现这么一个洞穴(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等它们爬到洞里,却发现里头的主人没了,而且是刚没的。
你猜这是为什么?
对于修仙练道的人来说,普通猴子都不是他的对手,但你耐不住里头有个“通天彻地”“无所不能”的石猴啊。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话说石猴出生后,带着群猴进了花果山水帘洞,但见: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锅灶傍崖有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锅灶旁边还有烧火的痕迹,案板上还有剩饭残渣,可见主人离开不久。洞中有翠竹梅花青松,可见是个高冷修道之士,浑然像个人家,就是说这位大神吃的是人间烟火,不像许多神仙一样不食人间烟火,辟谷清修。那么他是谁呢?
多年之后,取经团一行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楼台缥缈丹霞堕。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孙悟空偷人参果时候去后院看见一座 菜园,只见: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藚,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 行者笑道: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大家比比看,水帘洞和五庄观有没有共同之处?一样的青松浮云,一样的清幽雅静,一样的福地洞天。一样的人间烟火。有人说,这难道不是巧合吗。吴承恩无非用了相同的几个修饰语而已,有点雷同之处不足为奇吧。用语雷同那是某新锐文豪,不是吴承恩。吴承恩作为不世出的大文豪,难道连几个不重复的形容词都想不出来,还得一味自己抄自己?尤其“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和“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咋就那么长得像呢。只能说,水帘洞和五庄观都是同一人营建的,此人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于是一条线索出来了。在孙悟空没有破石而出之前,花果山水帘洞一直是镇元大仙的散仙培训基地,里面有无数桌椅板凳,能够容纳上千人。后面也说了,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不计其数。这和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有一拼,办的都是神仙培训班。孙悟空破石而出之后,大仙感觉到了悟空的能量巨大,而且悟空是动达天听的人,东西天的大拿们都在密切关注,镇元大仙怕跟悟空扯上关系惹火烧身,眼看悟空就要冲进水帘洞,只好匆匆搬家麻利溜了,连锅碗瓢盆都没来得及收拾。
镇元大仙搬走之后,一时间没有落脚之地。因为花果山是盘古开辟时的神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乃得天独厚的修行之所。镇元大仙为何能够修成地仙之祖,和天上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大神平起平坐,就是因为占了地利。后来唐僧一行见五庄观只供养天地不供养诸神,很纳闷,清风明月吹牛逼说,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这话扯的孙悟空开始打死不信,被镇元大仙几次秒杀后信了,的确牛逼。太上老君不出金刚圈这样的大杀器都未必能够秒杀猴哥,但是镇元大仙可以。镇元大仙就相当于射雕英雄传中的裘千仞,当五绝在哪里华山论剑吹牛逼时裘千仞一直苦练铁砂掌,直到武功已经高到五绝不得不请他上山论剑的地步,但是裘千仞拒绝了。
那么镇元大仙后来为何去了万寿山五庄观,要知道这里可是如来佛的地盘,人家能容得下他一个道教人士吗。其实万寿山五庄观和菩提祖师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一样,都是东西天的结合部,属于三不管地带。悟空学艺到了西牛贺洲第一站就是三星洞,取经团收了沙僧后第一站就是五庄观。镇元大仙离开花果山之后失去了地利优势,没有了根据地的他为了能在神仙界立足,于是在东西天的结合部用从花果山带出来的种子种了一棵人参果树。用这棵树结的果子交接各路神仙。因此为何镇元大仙后来一直跟悟空较劲,就是因为悟空占了他的地盘,内心不愤,报仇呢。但是悟空还真有两把刷子,镇元大仙多次奈何不了他,二人不打不相识,遂成八拜之交。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其实,原来这个地方是我住的,足足住了几千年,后来我成仙了,就留了下来,什么石制家具,生活器物都一应俱全,不曾想被一群猴子占了去。这群猴子在我的洞里拉屎撒尿,生小猴子,搞造反,整革命,一片清净修仙的洞府,被搞得乌烟瘴气,我都无语了。
都怪我产权意识不强,以为成了仙,到天上就能住大大的房子了,没想到天上的房产价钱简直贵的离谱,耗尽了几千年修行收集来的宝贝,也才整出一片云那么大点的地方,什么洞天福地,仙山瑶池,蓬莱瀛洲,早就神满为患。其实还不如我在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痛快,自在。
本来我想下凡去夺回这水帘洞的,可是没想到这个猴子还挺厉害,四大天王,二郎神,太白金星,太上老君都搞不定,我去了还不被打成个仙人泥泥。再者我在天上已经跟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位小仙女好上了,之前修行清苦,现在有机会享受仙人之乐了,傻瓜才回去呢。我要造一堆小仙,让他们做仙二代,以后再也不用跑去修行那么久了。
你要问我是那么大神,嘿嘿我都不好意思说了,我就是千里眼啊,我一天到晚看着猴子们在我的洞里胡作非为,具体情况不可描述,再这样下去,可能都要自残双眼了。唯一稍觉安慰的是,猴子大闹天宫,被镇压五百年,出来后他就成了无业游民,还得去取经干苦力,而我是天庭公务员,大小是个官,有天庭编制的,我有优越感,可以鄙视那群猴子,所以想想,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