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僧智商这么低,一有个妖精被绑喊救命就去救?
他智商并不低,不仅仅你说的金银童子和红孩儿,包括老鼠精也是他执意要救的,关于原因请看我刚写的这篇文章:
唐僧明明知道黑松林被绑女子是妖精,他出于啥目的坚持要救她?
(杨角风谈西游第170期)
上一期,提到了西游记中三类女子的下场,包括天神一级,凡人一级和妖精一级。
除了天神一级尚可以跟现代的价值观相同以外,其余两级女子命运相当悲惨,凡人基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妖精更是连生命权都被剥夺,从而揭开了西游记中的一个大偏见!
在比丘国,我们分析的结果就是如来佛祖对唐僧的考验,有人说不对啊,杨角风你前面写了好多期分析说西天佛家也有很多黑暗的地方,他们干嘛要考验唐僧呢?
其实很简单啊,举个例子哦,吕布也会要求他的手下忠诚的……
离开比丘国以后,唐僧师徒再次西行,那么他们身上有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唐僧明明知道黑松林被绑女子是妖精,他出于啥目的坚持要救她?
1、思乡的唐僧(一)
唐僧西天取经路已经走了大半,经历了这么多以后,他也明白一路上的坎坷,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的显得自己有辨识危险的能力,比如过了比丘国以后,他们看见了一座高山峻岭:
三藏心惊,问道:“徒弟,前面高山,有路无路?是必小心!”
唐僧这样说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孙悟空当然能听出他的担忧,不忘挖苦他一番:
师父这话,也不像个走长路的,却似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之类……
孙悟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师父,别跟我们拽词了,西天之路你也不是走了一两天,都十来年了好不?怎么还说那种王宫大院不出门见世面的人的话?
唐僧不好意思的抓抓头皮,当然他头上并没有头发,有种小心思被孙悟空揭穿的感觉,于是才说,其实啊,我是怕这里有妖怪!
估计这一路上类似的话太多了,连猪八戒都不耐烦了,劝唐僧,咱们这里离西天如来越来越近了,怎么可能有妖怪?
唐僧一听,是啊,小猪猪,你都说过太多西天马上就到的话啦,可惜总是走不到……
2、思乡的唐僧(二)
果然,孙悟空说的没错,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嘛,等到了高山脚下,一转身就是转山的路,唐僧很高兴,一路骑马狂奔……
边走边欣赏美景,结果唐僧听了几句鸟叫,开始伤感了……
上一次唐僧伤感还是在离开五庄观不久,即将进入乌鸡国的时候。当时的唐僧刚刚吃了人参果,知道自己已经长生不老了,又感慨自己的徒弟们比较厉害,突然就产生了退意,不断问孙悟空西天何时能到?自己何时能回家?到底为什么要取经?
而这次唐僧再次想起了家乡,再次询问徒弟们:
又起思乡之念,兜马叫道:“徒弟!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唐僧就是性情中人,听了几声鸟叫,就想起了自己的唐王,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却想不起自己为什么非要取经,还好此时的孙悟空不忘点醒他:
行者道:“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
孙悟空这句话说过好多次了,你唐僧敢回去?真是小命不要了?
唐僧只能叹口气:
徒弟,虽然说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哩!
唐僧的这句话其实是话中有话的,这是啥意思呢?
3、开悟的唐僧(一)
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唐僧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关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
比如乌鸡国国王遭报应,是因为他曾经怠慢和尚;朱紫国国王遭报应,是因为他曾经射伤孔雀孩子;狮驼国全国人民遭报应,这个……唐僧想了很久,最后研究了好久如来佛祖的话,才算明白,如来佛祖说孔雀性恶,曾经吞了佛祖,最后尚饶她性命,还奉为佛母!而大鹏鸟跟孔雀都是凤凰所生,所以也恶,孔雀吃了佛祖尚能原谅,那么大鹏鸟吃一国百姓,应该不叫什么事。
唐僧每每想到这里,就不住的心颤,再联想到通天河自己不顾百姓执意要西去,很有可能会被佛祖记下一笔。
想累了,就得歇息一下,于是孙悟空去化斋,其余人马就地休息,就在休息的空,传来了一个声音:
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三藏大惊道:“善哉!善哉!这等深林里,有甚么人叫?”
唐僧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犹豫的,从几个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长老立定脚,问他一句道……长老实不敢近前,又开口问道……
也就是说唐僧虽然心里想着救人,可是理智告诉他,这个女子是有问题的,既然有问题,那就不能近前,先喊徒弟们过来看看:
叫道:“徒弟。”
4、开悟的唐僧(二)
其实女子的话中全是漏洞,唐僧也经历了这么多,他心里是明白的很,按照美女的说法,是强盗都想娶她,但是由于都想娶她,而只有她一个,没办法,强盗只能把她埋在这里自生自灭了……
这个理由太牵强了,有这样美色的女子,只要有一个强盗回来了,也就不会有五天五夜不吃不喝的悲惨经历了。
所以,等孙悟空说出她是妖怪以后,联想到曾经被白骨精欺骗,曾经被红孩儿欺骗,唐僧也就明白了:
三藏道:“也罢,也罢,八戒啊,你师兄常时也看得不差,既这等说,不要管他,我们去罢。”
也就是说唐僧是知道她是妖精的,大家也就都离开了,可是为什么唐僧后来又回来了呢?
其实就是因为那个女子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刺痛了唐僧的心:
他叫道:“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
这句话刺痛了唐僧的心,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就像小气的人最怕别人说他小气,穷光蛋最怕别人骂他穷,往往这么一说,他反而要打肿脸充胖子……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刚才提到唐僧说的那句话“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哩!”
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西天无处不在,时刻在考验着唐僧,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就是毁灭性的结果。
尤其是经历过比丘国以后,唐僧在见到寿星的那一刻起才突然明白了,毕竟当年唐僧转世就是寿星一手安排的。唐僧终于明白了,比丘国原来是一场考验,就是考他有没有一颗度人之心,有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觉悟?可惜他没有,他退缩了,他不肯拿自己的一颗心换1111颗小孩心。
唐僧必须得救她,他已经做错了两次选择了,一次是通天河他执意西去,一次就是比丘国他不愿救1111名小孩命,这次的女子,他根本拿不准是不是又是佛祖来考验他呢?有了再一再二,可不能再三再四啊!
所以,唐僧明明知道她是妖精,却还要救她,一方面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死不了,再有就是自己突然开悟了,不能再犯错了!
那么唐僧救了女子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为什么要托孙悟空给唐王写信呢?他的大病三日真的是如了佛祖设计的吗?关于这些疑问,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为什么西游记中美丽又无辜的比丘国王后必须得死?
这就是唐僧,一个变化多端的人,其实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关于这件事,我后面会讲的!
为什么唐僧智商这么低,一有个妖精被绑喊救命就去救?
唐僧为何屡教不改,仍旧被红孩儿变的小孩所骗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心中一定有个疑惑,为什么唐僧屡次被妖怪变的凡人所骗,可就是屡教不改?
今天咱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
01
具体经过
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
作者绝不是简单的要把唐僧写成个弱智。
其中一定有深层的原因。
咱们就拿红孩儿这一回举个例子。
看看具体的情节到底是怎样的?唐僧是怎样一步一步上当受骗的。
首先每到一处高山,唐僧肯定就开始提心吊胆,悟空啊,此山如此吓人,怕是有妖怪,须小心啊。
刚到红孩儿的号山的时候,唐僧依旧如此
“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提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
然后红孩儿出场了。
他乘坐一朵红云来打探情形。
悟空眼尖,认出那是妖怪。
立刻把唐僧从马上推下来。并和八戒沙僧三人一同围住师父。
红孩儿见此,知道强取不行,于是即散红云,变作一个吊在树上的七岁小孩,大喊救命。
半天不见妖怪来,唐僧责问悟空,哪妖怪呢?
悟空说,想是个过路的妖怪,无意伤人。
八戒听了哈哈大笑,不以为然,“妖怪还分过路的,长住的。”
三藏闻言,也似信不信的。但还是听了悟空的话,上马继续行进。
说实话,悟空这个解释确实差强人意。
听到有人喊救命。唐僧问悟空:“这半山中,是那里什么人叫。”
谁知悟空的回答更逗。他装聋作傻道:“师父只管走路,莫缠什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这所在,就有轿,也没个人抬你。”
唐僧道:“不是扛抬之轿,乃是叫唤之叫。”
行者笑道:“我晓得,莫管闲事,且走路。”
悟空毫无道理的硬生生搪塞过去了。唐僧也没再说什么,又听了悟空的话,策马又进。
又听到救命,唐僧不放心的再次央求悟空,我听这叫声不像是妖怪,咱们去看看吧。
你都想不到悟空这次又是怎么说的。
他说,师父你不知道,我听说过一种蟒蛇精,修得年远日深,善能知人小名儿。他若在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讲起鬼故事来了。
唐僧这次又听了他的话,又加鞭催马而去。
悟空想老这样不行,我得想个办法。
于是他用了个移山缩地之法。瞬间把师徒几人移的离红孩儿远远的。
红孩儿叫了半天也不见唐僧来救。打算换个离师徒近的地方。
于是又变回红云,上空打探。
悟空看到红云,又把唐僧从马上推下来。慌得八戒沙僧又把唐僧围住。
红孩儿按下云头,又变成小孩吊在树上,只是这次吸取教训,离唐僧近的很了。
又半天不见妖怪来,唐僧又责问,哪妖怪呢?
悟空说,这肯定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惹我们。
唐僧终于大怒,猴子,你玩我呢!往常有妖怪的时候,你偏说没什么大碍,今天本来没妖怪,却三番五次的恐吓我。不管轻重,两次把我从马上推下来。摔坏了咋整?
你都想不到悟空是怎么回的。
“师父莫怪。若是跌伤了你的手足,却还好医治;若是被妖精捞了去,却何处跟寻?”
说的道理倒是对,但教人听着怎么也不舒服。
唐僧于是更加生气,就要念紧箍咒。幸好被沙僧劝下。
由此可见,悟空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有时候是真不如沙和尚。
唐僧还没坐稳,又听到有人喊救命。这次抬头一看,终于看到红孩儿变的小孩。
这回轮到唐僧发飙了。
你这泼猴,全无一点善心,只知道撒泼行凶。我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你偏说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吗?
悟空蔫了。一来师父看见了小孩,做不得手脚了,二来又怕师父念紧箍咒,只得低头不语。
至此唐僧算是进套了。
红孩儿随便撒了个谎,唐僧便心疼的不行。吩咐悟空背着。
红孩儿顺理成章的弄风摄走了唐僧。
02
唐僧为何屡教不改
我们看唐僧是如何一步步被捉走的。
其实唐僧也不傻,他也时时刻刻提防着妖怪呢。毕竟以前吃过那么次亏。
但悟空三番五次的说有妖怪,可老是虚惊一场。搁谁心里都会打鼓。
我们都听过那个狼来了的故事。
一回说狼来了,上来一看没有;二回说狼来了,上来一看又没有。第三次狼真的来了,谁还会相信你。
当然悟空的惊吓也不是故意的,他也是没有办法。总不能眼看师父被捉走吧。
红孩儿的两次红云也不是有意为之。
所以两次被推下马只能说是唐僧点背,倒也怨不得悟空。
但拿鬼故事吓人,说唐僧摔坏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还有之前过平顶山,悟空本来已经知道有妖怪,可偏偏说没有。还故意让八戒去巡山。
以上三点就是悟空的不是了。它直接激怒了唐僧。
再加上之前悟空对唐僧的不敬。
你说什么不敬。
咱简单举个小例子。
刚刚收服沙僧不久,一天,唐僧说,悟空,天晚了,咱们要在哪里安歇。
谁知悟空来了句,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本来就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你怎么还问哪里安歇?
然后八戒说了,哥呀,这担子我也挑了一路了,咱们还是吃点斋饭吧。
悟空怎么说呢,呆子(一叫就是呆子),你又在抱怨,你以为还在高老庄呢。既然秉持沙门,就该吃苦耐劳才行。
八戒又说,不吃斋饭也行,那能不能让马替我挑会担子呢?
悟空说,你以为这马是凡马吗?他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怎么能替你挑担?
八戒说,即是龙马,怎么走这么慢?
悟空于是举起铁棒,龙马被吓得撒腿就跑。
跑了好远方才停住,吓得唐僧骂道,你这泼猴,不知道我在马上坐着呢?
这只是西行路上一个小插曲。
但我们可以看出悟空的不可一世,目中无人跃然纸上,整个团队就他正确。
所以难怪唐僧会不信任他,也不太喜欢他。
当然,取经团队内部不和肯定不光是悟空的责任,应该说大家都有责任。比如八戒就曾想取代大师兄的位置,也做出了行动。咱们这只是拿悟空的傲慢举个例子。
所谓苍蝇无缝的蛋。
妖怪善于变化,凡人固然难辨。
但取经团队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唐僧对悟空的不信任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况且还有一点,唐僧本来就是慈悲为怀的高僧。
我想在不确定被吊的小孩是不是妖怪的时候,他宁可错救了妖怪,也不会撇下一个真正的有难之人。
说到底,悟空之所以从五行山下脱难,也是得益于唐僧的慈悲啊。
唐僧那时候可不知道悟空所说的受观音点化,保护唐僧西行的话是不是真的。
在唐僧眼里,山下的猴子跟眼前的小孩一样,都是需要帮助之人,而自己又是普度众生的出家人。
总结一下。
唐僧之所以屡次被妖怪所骗,不是他弱智。
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慈悲为怀,再加上取经团队内部的不和谐,再加上运气有时候也不好,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喜欢本文可搜索关注微信公号“说明白了吗”,有更多精彩哦
水平有限,如有误,欢迎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