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因为这是老龟的一个计谋,而唐僧想明白了以后,也不敢问!
唐僧为何不帮通天河老龟问寿?这背后藏着观音菩萨衣衫不整秘密!
(杨角风谈西游第108期)
上一期我们再次提到了唐僧的心路变化,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唐僧变得更加疑神疑鬼,也更加没有安全感,甚至连他自身带着的慈悲心都丢到了一边……
此时的唐僧满眼中只剩下取经这条路了,他再也无法像乌鸡国那样撒尿作诗,暗示孙悟空自己想回去!因为这时候的他算是彻底明白,不去取经,他连命都保不住!
他从车迟国三位大仙的悲惨遭遇也总结一条真理,跟对人很重要,这无关乎黎民百姓!而早日到达佛祖脚跟那里,才是最大的安全,才是取经的目的,至于天下苍生?见鬼去吧!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唐僧为何不帮通天河老龟问寿?这背后藏着观音菩萨衣衫不整秘密!
1、再说说唐僧
上一期已经讲过唐僧了,但几笔带过,这里再详细的讲一下他在陈家庄的所作所为。当孙悟空说通天河过不去的时候,唐僧是滴泪在哭,说出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
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啊,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
啥意思?唐僧怎么会觉得西天易走呢?
显然只有一个人嫌疑最大,那就是观音菩萨,当年观音菩萨在长安城的时候,是现身的,也只有她才知道西天到底好不好走。唐王显然是不知道西天到底好走不好走的。此时的唐僧心中是对观音菩萨有怨言的,也明白这一路上,很多妖魔鬼怪都是观音菩萨设计的,给唐僧的感觉是越往后,这妖怪越玩真的,真怕哪天就死在路上了!
却不是道家乐器,足是我僧家举事
后来传过来念经的声音,被唐僧听到了,他转悲为喜,不放过这次出风头的机会,要亲自去敲门求宿……
2、奇怪的灵感大王(一)
其实杨角风谈西游第54期,也讲过这个灵感大王,但是不够具体,这里再具体的分析一下,我们先看一下村民对这个灵感大王的评价:
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这个金鱼精灵感大王也会求雨,也保当地风调雨顺,但是跟车迟国三个国师不同,国师要的是权力,而金鱼精要的是童男童女,就从这一点上来讲,这灵感大王比三位大仙要邪恶的多。孙悟空提出可以买孩子给大王吃嘛,老人马上又曝了更多信息:
二老道:“不见其形,只闻得一阵香风……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只要亲生儿女,他方受用。不要说二三百两没处买,就是几千万两,也没处买这般一模一样同年同月的儿女。”
啥意思?这个灵感大王是非常挑剔的,他要选的童男童女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一、必须是亲生的,抱养的不行;二、必须是本地户口,外地的不要;三、必须是指定年份出生的,其余时间的不要;四、送一次必须有男有女,否则不要!
因为这条件太苛刻,所以最后是孙悟空跟猪八戒一起变化童男童女去跟妖怪决斗,猪八戒不愿意去,还被唐僧挖苦一番,非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真打后天唐僧就要启程的脸啊,敢情送死都是别人去送,功劳,都是师父在拿!
3、奇怪的灵感大王(二)
最后孙悟空跟猪八戒合伙把灵感大王打跑了,猪八戒还用耙子撸下来两片鱼鳞,灵感大王就开始询问了:
你是那方和尚?到此欺人,破了我的香火,坏了我的名声!
这灵感大王是义正言辞的在说话哦,他认为这是他的香火,他在受欺负,他的名声也坏了,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绝不是私自到此处当妖怪的,他是有目的而来,而且得到了有力靠山的支持。
等孙悟空他们报了家门以后,那妖怪马上就躲开了,而孙悟空竟然没有去追,真是好奇怪的孙悟空啊。
其实孙悟空从他这句话中就能获得非常多的信息,那就是这个灵感大王绝对不能随便杀死,在没有搞明白他的背后是谁的情况下,必须观望,而观望的筹码,还有比唐僧更靠谱的吗?
由于对妖怪没有斩草除根,唐僧师徒已经把全庄村民带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而此时唐僧却执意要走,孙悟空一点都不傻,他当然知道,通天河冰冻是妖怪所为,但是他仍然让唐僧上路,只有唐僧上了这妖怪的道儿,才能把这个灵感大王跟取经队伍联系起来,只有与取经队伍联系起来,孙悟空才可以去找幕后黑手!
不然,师出无名……
4、衣衫不整的观音菩萨
孙悟空等人回来跟陈家庄的人讲,打算帮他们斩草除根!他们问,你师父不是执意要走吗?他人呢?
八戒道:“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陈到底也。”
唐僧的所作所为连猪八戒都看不过去了,既然我们遇到了,为什么就不能帮这群可怜的老百姓呢?就因为这个妖怪可能有背景,我们就这样任由他胡作非为?有时候,猪头的境界,远远超过唐僧哦!
孙悟空派出猪八戒和沙和尚装模作样的打了一仗,果然他们打不过妖怪,于是孙悟空带着一种胜利的微笑去找观音菩萨去了。
要知道,孙悟空除了收服红孩儿的时候迫不得已去找菩萨,他已经很久没有找过观音菩萨了,而这次怎么就这么巧呢?孙悟空肯定知道这件事跟菩萨有关。而观音菩萨也料到他会来了,一边骂金鱼精做事不力,干嘛招惹取经队伍,一边编花篮。
孙悟空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停的催促观音菩萨,最后菩萨连看他一眼都没看,衣服也没穿好,梳妆也没梳妆,就这样去降妖了:
菩萨道:“不消着衣,就此去也。”那菩萨撇下诸天,纵祥云腾空而去,孙大圣只得相随。
那菩萨收服金鱼精也非常蹊跷:
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
我在第54期讲过,这是观音菩萨让金鱼精善后的做法,目的也是为了不留证据给取经队伍,所以整个通天河的水族全被金鱼精弄死了,他在这里面的秘密也彻底掩盖了。
最后孙悟空并没有放过观音菩萨,而是让她现身,这绝不是为了给她树威信,而是为了挖苦她啊!
而后面的那只老乌龟更加的可恶,他知道很多秘密,所以托唐僧替他问佛祖话,是不是很奇怪?观音菩萨都露面了,问菩萨不比让唐僧问靠谱?显然他的目的可不真的是为了问寿命,而是为了到如来佛祖那里告状,唐僧只要一问佛祖,佛祖必然疑惑,再一打听观音菩萨的宠物在通天河所作所为,必然大怒,那时对观音菩萨可不是好事哦。
而唐僧却忘了问了,观音菩萨可没忘哦,手指轻轻一点,就把这几个人又扔回了通天河:小样!跟我斗,你们还嫩点!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唐僧为什么取经?在通天河边彻底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让人唏嘘!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众号:杨角风发作!
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这个问题有瑕疵啊,老乌龟并不想知道自己的寿命,而是想让唐僧帮他问问啥时候能得个人身。
(书里也是有bug的,在唐僧西行的时候,乌龟问的是几时得一个人身;而唐僧东归之后,乌龟问的却是,自己还能活多久。这两者之间看似相同,其实不然,在这里,我以西行的说法为准。)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这只乌龟才一千三百多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还年轻着呢,离死远着呢。因此,他也没必要询问自己的寿命。
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为什么这只乌龟想要脱壳,修成人身呢?在西游记第二回,菩提祖师传秘法的时候,书里有些许的点明。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也就是说,这只乌龟想学更深层次的法术,就得修成人身。所以啊,西游记里,很多妖怪修行的方向,首先就是得一个人身,比如罗刹女。
你说,老乌龟老老实实的当一只乌龟,活个千年万年,不必啥强的?干嘛非要变成人,去学那么高深的法术呢?
还是第二回,还是菩提老祖,他揭示了三灾利害。也就是说,修行之人虽然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但是每隔五百年,都会将天灾,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这乌龟已经活了一千多岁了,虽然窝窝囊囊的,怎么着也算是个修行之龟。刨去他本身的寿命,差不多也到了受三灾的时候了。
你说他怕不怕?最可悲的是,他明明知道有躲避三灾这回事儿,却不能通过学习去避免。他只能漫无目的的修行,如果不能脱去龟壳修得人身,只能等死。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只老乌龟急着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得一个人身了。
作者:祇树
唐僧取经归来,在通天河落水,这就是另一回事了,以后我会在我的头条号里说明的。
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老龟都修行了一千多年,是想让唐僧问佛祖什么时候能得人身,脱掉这龟壳。
当时唐僧是满口答应的,可取经回来的路上,老龟提起这事时,唐僧只能说:“这。。。”,原来唐僧把这事忘记得一干二净。老龟顿时就怒火冲天,一下子把师徒都给翻到河里了,还把好好的真经给弄湿了。
其实仔细想想,唐僧即使想起来了,也是不会问佛祖的!
为何?很简单,佛家讲究一切顺缘,一切有缘。也就是说,老鼋能否得人身,根本不是时间问题,而是缘份问题,只要他的修行到了,马上就能脱壳变人形;如果修行未到,再等一千年也未必能成功。
但是,这又是不能说破的,更不能问。问了,就犯忌了,如来就会认为唐僧修行还没到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搞明白,还敢来问领导,说不定他成佛之事先泡汤了。
所以,当这老鼋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唐僧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告诉它自己没问呢,还是提醒它根本就不该问?
唐僧这一犹豫,老乌龟就发火了:肯定不把我的事当一回事,还想我驮你们!没门!走你!
他将身一幌,扑哧一声淬下水去,把唐僧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也算是一难
这一难,表面看起来是让唐僧完成九九八十一难,实则是考验这老龟的,如果这老龟能顺利驮唐僧师徒过河,相信很快就能得正果。然而老龟却有点小肚鸡肠,做出了最愚蠢的行为,把他们翻到河里,这一切的做法,如来佛祖可是看在眼里的,试想,如果这样的小气量都能得正果,那人们还需要什么修行?
佛家讲究包容、大爱。能够见众生才能得正果。这老龟见到的只能是自己,与佛的缘分相差太远。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谢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知道了娑婆世界中的芸芸众生,看到了有的众生虔诚,安份守纪,有的众生痛苦多疾,有的众生执迷不悟。便有了三十三生相,来到世间普度众生。
人间毕竟是衣食的人间烟火,便多了些欲念,人们为了满足欲念,便会贪图享受,一些人便染了恶,因果报应又使得人间染指的人遭受果报,痛苦万分,菩萨怕因,为解脱人间痛苦灾疾,免遭恶果,得善报,便点化人间有善缘之众,念经修行,来度化和解脱凡间有难众生,离苦得乐,便有大德高僧来弘扬佛法,度化众生,行善积德,离苦得乐。大德高僧玄奘便从长安千里迢迢来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圣地西域来善取佛法真经,传播大乘佛教,度化众生,觉悟众生,大德高僧玄奘法师便在观世音菩萨的一路庇佑下,历尽百劫千难,徒步穿越千里 ,来到佛教圣地古西域,圆满取得佛经,回到大唐传颂佛经,度化众生。
虔诚的众生能觉悟,还有很多的众生忙于衣食住行,便多了一些欲念,为了普度众生,点悟众生行善积德,为有在凡间施于点化觉悟众生,让众生都有缘受益,便让文殊师利菩萨的童子来到凡间,完成了易被人间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西游记》法施于凡间,好让众生结善缘。
得一正果,需经千万劫,且心念正。便有唐僧在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加持护佑下,让狲猴悟空和八戒还有沙僧白龙马来协助唐僧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劫。
最后一劫便是通天河老龟托问寿年一事。要得正果,必在修行,老龟不该关心自己的寿命,心生私念,难得正果。这就是《西游记》里正念得正果,违缘有业障,善念有佛缘。阿弥陀佛!🙏🙏🙏
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我也喜欢读《西游记》。
写妖魔鬼怪,其实都是写人,都是人世间事物的再现。
龟虽寿,但也想知道自己的寿命,长寿了还想更长寿。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按照常理,唐僧既然答应了老龟,就该替老龟问一问。可惜唐僧忘了。
也有人说,唐僧开悟之后不能再问这等低级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唐僧认为这是低级问题,那么他就不会吞吞吐吐了,他是忘记,真的尴尬,无言以对。如果自己对于老龟的寿命有见解,他也许在过河之前就给老龟讲清楚了。得道高僧也有难堪的时候。
人生只求半称心,连神仙也是如此。唐僧取经,本来是如来设计、观音主持、众神协作的项目。即使有这些大神共同推广,最后也离完美差一步。——观音掐指算来,当时只有80难,不到理想的81难。
七长八短的事很多。现实很复杂,总有一些不如人意。老龟半路反悔是大家所痛恨的。老龟看不开,将永远遭人唾弃。
老龟所关心的仍是一副皮囊,不够高级,有违佛法。小说并不明说答案,此中涵义可以引人深思。
您觉得是不是这几方面呢?欢迎留言。
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过通天河的时候,一直被灵感大王欺负的老鼋,为了感谢取经团队,主动现身去驮取经团队过河。
唐僧要感谢他,他却对唐僧提出了要求:
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等到取经归来再过通天河的时候,老鼋又问:
“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问得好像是两件事,实际是一个意思。
五庄观一回,孙悟空到方丈山,寻就人参果树的方法。遇到了东方朔,书中介绍东方朔:
炼元真,脱本壳,功行成时遂意乐。识破原流精气神,主人认得无虚错。
脱本壳的意思就是,脱去肉体,修炼成仙。
原著第二回,菩提老祖给孙悟空讲避三灾。
第一个五百年是雷灾,第二个五百年是火灾,第三个五百年是风灾。
老鼋虽然没有成仙,但是活了一千三百多岁,经历了两次天灾而不死。
他问佛祖能不能成仙,也就是问能不能活到一千五百岁,躲过第三次天灾。
不过,他托唐僧问自己的事情,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就是佛祖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他想让佛祖通过了解他的遭遇,来谴责观音的行为,俗称就是找领导告状。
灵感大王是观音的宠物金鱼精,之前的文章我反复说过,观音把他派到通天河就是为了抓小孩进行长生试验。
观音长期进行的长生试验有三个试验样本,一个是小孩,一个是植物,再一个就是通过老鼋这种没有脱本壳,但是寿命非常长的龟类进行研究。
研究小孩,之前常讲。五庄观,陈家庄,比丘国。
研究植物,以后再讲。人参果,荆棘岭。
这里主要说拿龟类作试验,灵感大王抢占了老鼋的水府,导致大量的龟类流离失所。观音把他们抓住进行科学研究。
黑熊精一回,孙悟空到南海珞珈山求助观音菩萨,原著中对珞珈山的描写是:
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门铺玳瑁。
玳瑁是一种珍贵的海龟壳,这里就指代乌龟壳了。
潮音洞门前全是乌龟壳铺的路,说明观音用了大量的乌龟作试验,乌龟死去就把龟壳铺在了潮音洞门前,经年累月乌龟壳铺成了一条路。
观音也算给他们“脱本壳”了!
如来能知过去未来事,掐指一算就能知道观音对老鼋家族惨无人道的迫害。
老鼋幻想着如来能对观音抓乌龟作试验的行为予以制止。
但是虽然唐僧没有把老鼋的话带给如来,但是老鼋却被观音威逼利用成为了观音手下的爪牙。
回看原著剧情。
观音发现取经团队少了一难,马上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老鼋。
之前驮取经团队过河,老鼋说的是:
“师父放心,我比那层冰厚冻,稳得紧哩,但歪一歪,不成功果!
孙悟空也威胁老鼋:
行者道:老鼋,慢慢走啊,歪一歪儿,就照头一下!”老鼋道:“不敢!不敢!
取经回来之后,老鼋也不怕不成功果了,也不怕猴子的棒子了。没等唐僧答话呢,就直接把师徒几人都掀翻在通天河里了。
要知道师徒几人马上就要成佛了,老鼋这点破事,唐僧之后在灵山有的是时间问佛祖,老鼋为何敢得罪取经团队?
就是因为有了观音的指示,他不敢不从。
观音收服灵感大王的时候,将通天河的水族全都杀死了,唯独留了老鼋的性命,老鼋如果不臣服于她也只有死路一条。
臣服观音也是他唯一的出路,观音手下还有一只为她驮瓶的恶乌龟。
红孩儿一回,孙悟空去请观音,观音将玉净瓶扔入海中,瞬间装了一海之水,有只恶乌龟给她把瓶子驮了上来:
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
这只恶乌龟在文王和伏羲的时代就已经崭露头角了,比老鼋的寿命和法力只强不弱,都只能给观音驮瓶。就别说老鼋这种脱不了本壳,修不出人形的妖怪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