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话糙理不糙。还有一句话:小人报仇,一天到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原本指的是男性,但是今天我要围绕主题说一件女人报仇的事。这个女人就是太穆皇后窦氏,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看到这个名单有些吓人,全都是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窦氏就是站在这些堪称伟大的男人背后,用自己的智慧和贤德,影响着男人们的行为,促成了大唐王朝的建立。
然而,让这位奇女子更加出名的,或者是往更大里说,名垂青史的大事情,就是她成功复仇的事。我们先交待一下背景:公元581年2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9岁的北周静帝被迫禅让给大丞相杨坚,杨坚建立隋朝,成为隋文帝,至此北周灭亡。篡夺皇位后,杨坚将北周皇族的所有男性成员全部杀死。当时,只有十几岁窦氏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如果我是一个男子,必定会帮舅舅家排忧解难。”果不其然,在这句话的激励下,37年后窦氏的愿望终于实现。窦氏的先天条件很好,是个绝世的美女,相传儿童时期她就发长过膝,光可鉴人。但是长得好,不如嫁得好。面对踏破家门的求爱者,窦氏慧眼识珠选中了李渊,并且窦氏的选婿的过程也十分有趣,并留下了一个成语:雀屏中选。简单一点说,就是李渊用箭射中了屏风上两只孔雀的眼睛,因高超的射术而抱得美人归。而窦氏选择了相貌英俊、身形伟岸,又是高门子弟的唐国公李渊,为她实现自己的复仇大计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窦氏自幼聪慧刚毅、见识过人,又在舅舅北周武帝皇宫里长大,熟谙政治,揣摩别人心思的本领很强,颇有心计,并喜读史书,尤其擅长书法,而且还十分贤惠。
婚后,窦氏和李渊夫唱妇随,十分相爱。在家里,她对于婆婆独孤氏照顾得十分周到,哪怕其他妯娌都置之不理时,她昼夜陪伴,深得喜爱。对于丈夫在朝中,她也摸得透,经常帮助李渊出谋划策,以此来巩固、扩大权势,并尽量避免灾祸,堪称“贤内助”。如李渊有好马,窦氏就劝她送给隋炀帝,免得皇帝怀疑。但李渊舍不得好马,就把好马留在家里,将她的话当作耳边风,根本没有当回事,后来李渊果然因此被贬,经过她周旋,进献了多匹宝马后,李渊的仕途才从此顺畅,李渊每当回想起这件事,就对子女们说:“如果我早听了你们母亲的话,哪里到这地步。”正是,窦氏多次在危难时帮助了李渊,才促其初定大业。窦氏不仅是个贤妻,而且还是个良母,她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建成、世民、玄霸、元吉,一个女儿,即平阳公主,她都严加教诲。不过,窦氏在李渊反隋之前就去世了,时年45岁,窦氏虽然没能亲手复仇,但丈夫、儿子将隋朝灭掉,也算完成她一生的心愿。特别是在李世民即位后,在唐朝皇室的血液中,依然流动着北周宇文氏的血脉。
李世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出生名门,父亲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母亲是北周襄阳长公主宇文氏,是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
窦氏从小聪明伶俐,容貌不凡,深受舅舅周武帝喜爱,一直被舅舅抚养在后宫。后来嫁给唐国公李渊,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和平阳昭公主,死后被追封为太穆皇后。
窦氏一生充满传奇,可谓是隋朝第一奇女子。
小政治家在窦氏六七岁的时候,就显露出超越常人的政治才干,让人刮目相看。
当时,北周对外政策尚未确定,武将主张北伐,文臣主张联合突厥,周武帝一时难以决断。
有一天,周武帝宇文邕在后花园,遇到了正在玩耍的窦氏。窦氏那时虽然只有六七岁,但长期在宫中熏陶,很有政治主见。
她对舅舅说:舅舅,你不应该冷落突厥皇后。如今天下未定,东边有北齐,南方有南朝,北方有强大的突厥。希望舅舅为百姓考虑,善待妻子,如果能得到突厥的支持,北齐和南朝就不足为惧了。
周武帝啧啧称奇,采纳了外甥女的意见,对突厥皇后恩宠有加。后来借助突厥的力量,吞并了北齐,稳定了北周的局势。
雀屏中选这个成语就与窦氏有关。
隋文帝杨坚逼北周禅让帝位以后,窦氏痛哭流涕,说道:恨我不是男儿身,以救舅舅之难!”
窦氏的父亲窦毅见女儿有如此气节,就对妻子说:咱这个女儿与众不同,可不能随便把她嫁了,得为她挑选一个好夫婿。
于是,在窦氏长大后,窦毅决定为女儿比武招亲。他在自家的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说谁要是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就把女儿许配给谁。
虽然当时尚武之风浓厚,但射中孔雀的眼睛并不容易。前来求亲的几十位贵胄王孙们无一射中,只有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两箭命中靶心,如愿娶走窦氏,他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
“阿婆面”有一次,李渊上朝,隋炀帝笑称李渊是“阿婆面”,也就是嘲笑李渊长得像老太太。
李渊回家以后闷闷不乐,窦氏笑着说:这是好事。阿婆是堂主之意,堂与唐谐音,其实杨广是夸你有唐主的面相。
李渊大喜,认为自己有君王之相,后来果然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
劝夫献马窦氏去世的时候,年仅45岁。在她死以前,一直劝李渊将好马献给隋炀帝,以免引起隋炀帝的猜忌,但李渊爱马心切,没有听从。
结果,疑心极重的隋炀帝对李渊非常不满,贬了他的官职。等李渊明白过来,多次为隋炀帝献出宝马,才很不容易重新得到隋炀帝的信任。
后来,李渊叹息说:如果自己早听窦氏的劝告,怎么可能到此地步。
后来,李渊登基后,追封她为太穆皇后,而且只立了窦氏一个皇后,足见李渊对她的敬重。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李世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李世民的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出生于一个贵族世家。累世都是官僚,是一个名门闺秀。
出生名门太穆皇后窦氏她的家族窦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之弟窦广国,窦广国的后裔基本上都生活在长安,他的后人有著名的东汉开国将领窦融,窦融玄孙窦章,窦章的后代是东汉雁门太守窦统,窦统为了躲避当时的“窦武之难”,逃到匈奴成为没鹿回部落大人,他的后人皈依拓跋氏的北魏,被北魏,赐姓纥豆陵氏。当然有一部分人就认为这是北魏纥豆陵氏后来给自己找出生以显示名门望族之后的追溯,不可信。但是不可否认纥豆陵氏在当时权力很大。他们家族的杰出人物窦炽曾经护送北魏孝武帝西迁,从此就进入西魏的权利中心,成为关陇贵族的一部分。窦炽的兄长窦岳的儿子是窦毅,在北周时期进爵神武郡公,后加授上柱国,入为大司马。他的女儿窦氏就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女儿平阳昭公主。
生来聪慧窦氏生下下来就十分玄奇,她一生下来头发就到了颈部,三岁之后头发就和身体一样长。窦氏的母亲是周武帝的姐姐,所以舅舅周武帝十分疼爱这个外甥女,经常把他带到宫里养育,当时周武帝的皇后氏突厥阿史那氏,两人不和,窦氏就对舅舅周武帝说:“现在突厥十分强大,希望舅舅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天下苍生为念,只要得到突厥的帮助,那么关东和江南很快就能够平定。”周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窦毅听说之后,觉得女儿有才有貌一定要选一个好丈夫,于是于是画两只孔雀在屏风间,让求婚者各射两箭,他暗定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许配给谁,当时的唐高祖李渊十分厉害,连射两箭都射中了,于是窦毅把女儿许配给了唐高祖李渊。
痛恨杨坚杨坚称帝,取代了北周,并且大肆诛杀宇文氏的族人,窦氏十分气愤,跑到床上哭泣,说:“恨我自己不是一个男儿身,不能够解救舅舅家的危难。”当时的窦毅和窦氏的母亲掩盖住她的嘴巴,说:“不要这样说话,我们一家人的性命难保。”
十分孝顺当时李渊的母亲独孤氏病重,但是李渊的家中几个年长的妯娌嫌独孤氏脾气暴躁,不愿侍奉独孤氏,只有窦氏前去侍奉独孤氏,小心侍候,衣不解带,达一月有余。独孤氏对这个儿媳,甚是喜爱。
当时李渊为扶风太守,十分喜欢骏马,当时收藏有骏马数匹,窦氏劝他把这些马匹献给隋炀帝,因为隋炀帝也喜欢骏马,但是李渊舍不得,后来果然因此获罪,随后窦氏也去世了。李渊此后买了很多好的猎鹰和猎犬进贡个隋炀帝,因此升官,他曾经痛哭流涕的和几个儿子说:“要是早点听你母亲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事情了。”
李世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望采纳~☺
李世民的生母身份显赫,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贵女,在历史上甚至连名字就没留下,时至今日,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重重烟云称她为窦氏,史称“太穆皇后窦氏”,这为窦太后,虽然史料中关于她的表述甚少,但是她其人却可以堪称隋唐第一奇女子!窦氏是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外甥女, 打小就聪明伶俐,十分有才华,深受周武帝喜爱,于是一直留在皇宫后宫抚养长大。
关于窦氏,野史上有则小故事:她的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要娶突厥女做皇后,但不喜欢她。当时还是稚童的窦氏,却私下对武帝说:“天下还没有安宁,突厥还很强大,希望舅舅能控制感情,对皇后要爱抚安慰,以百姓利益为重。只要有突厥的援助,那么对付南陈、北齐就不成问题了。”武帝认真采纳了她的意见,使北周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后杨坚篡了北周位,年仅7岁的窦氏闻而流涕,自投于床说:“恨我生不为男子,以救舅氏之难”。
窦氏的父亲窦毅见自己的女儿有如此远见卓识,对其妻(襄城长公主)说:“我这个女儿才貌出众,可不能马马虎虎地把她许配人家,应当为她认真选个好丈夫”。于是他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贵族子弟前来求婚的,就给他两支箭一张弓,射门屏上的孔雀。她与妻暗地里约定,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把女儿许配给谁。前后几十人没有一个能射中。李渊最后到,射了两箭,各中一眼。窦毅十分高兴,把女儿嫁给李渊。这就是“雀屏中选”典故的由来。
嫁给李渊后,窦氏做了两件让人意向深刻的事情,表现出了其智商,情商之高:第一是劝夫献马:窦氏曾劝李渊将自己的好马送给炀帝,可是李渊没有听从,后来被发现后遭到了贬职。事后李渊多次向炀帝进献宝马,才逐步得到了炀帝的喜欢。听起来似乎是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但是从侧面上看,窦氏对人心揣摩之深还有那种舍弃眼前利益关注长远利益的睿智实在是让人惊讶。
第二件是妥善的处理好婆媳关系:窦氏的公公早死,所以家中一切皆由婆婆独孤氏操持,简单来说,这是现代女人们最害怕见到的“孤儿寡母”样的婆婆,这样的婆婆一般来说脾气肯定不好,甚至可以用暴躁来形容,更糟糕的是,她婆婆还常年患病,大家能想象一个辛苦操持家务大半生,身患顽疾的婆婆会是怎样的吗?从窦氏几个妯娌的表现,我们就能窥见一二:“独孤氏病势沉重,家中几个年长的妯娌嫌独孤氏脾气暴躁,不愿侍奉,一个个托病退出。”那么此时的窦氏却是与之相反:“昼夜陪伴在侧,小心侍候,衣不解带,达一月有余。”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其中的辛酸恐怕只有窦氏自己知道,使得最后就是独孤氏这样一位难缠的婆婆对她都是“甚是喜爱”。可见情商之高。
窦氏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其中让他最骄傲的莫过于二子李世民,她最疼爱的也是李世民。世民“始自襁褓,视瞻举措,有异于常”。四岁时,一位相面的看到他,大为惊讶,夸他有“龙凤之姿,天目之表”,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听说,暗忖:儿子难道要成皇帝?遂为他取名“世民”。窦氏对李世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她高超的政治头脑和独到的眼光开阔了儿子的视野,李世民能够在惊涛骇浪中成就霸业,与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唐朝仅有的史料中,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她这位早逝的母亲也是有数十次提到,在母亲忌日时,更是茶不思饭不想,断斋一日。
李世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李世民母亲窦氏,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自幼被养在宫中。三岁时头发就和身高一样长。六七岁的时候便能看懂局势劝说武帝善待突厥公主,也就是武帝的皇后。要和突厥搞好关系。
窦氏成年后,已经是隋朝了。经过雀屏中选,选中了李渊作为夫婿。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生女平阳公主。
窦氏是李渊的贤内助,多次劝说李渊,助其成事 比如劝李渊把好马都献给隋炀帝。
隋大业年间便去世了,李渊称帝后,追封为穆皇后,唐太宗时追封为太穆皇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