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著名的三姓家奴,一位是三国时期的战神吕布,另一位是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
吕布先是认了丁原做义父,后又做了董卓的义子,可谓是反复无常、认贼作父。
吴三桂本是明朝总兵,清兵入关时,吴三桂投降清军,并引清军入关,明朝被灭后,吴三桂被封为平南王,康熙十三年,已经是清臣的吴三桂又起兵造反,扬言推翻大清,最终只过了五年皇帝的瘾,便病死在衡阳。
在笔者看来,吴三桂被后人称为三姓家奴可谓是实至名归,但如今网络上“洗白之风”盛行,有人说吴三桂降清是被逼无奈、造反是理所应当,且认为吴三桂并不是三姓家奴,而是一个大智大忍的英雄.
在吴三桂的身上确有两大谜团,使人们误认为他是英雄,但解开这些谜团之后,吴三桂的真实嘴脸则会暴露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
谜团一;吴三桂降清之谜明朝崇祯二年,清太祖努瓦哈赤之子皇太极策马横刀亲率八旗大军,踏过科尔沁草原以虎狼逐猎之势直冲北京!
此时的明朝尚有抵抗清军之力,但强大的清军正在慢慢吞噬着明朝本就苍老的身躯,而此时的吴三桂还只是辽东总兵吴襄膝下的一个17岁大的孩子。
崇祯十三年,清军在偷袭宁锦防线时,与明军在夹马山一带遭遇,展开了一场血战,
自幼习武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副总兵吴三桂拼死搏杀,展现了其高超的武艺。
吴三桂在与清军交手时发现,清军兵勇身材魁梧作战勇猛异常,活活像是一群行走的老虎,若不是明军人数多于清军,恐怕此番遭遇战会全军覆没,清军勇猛如虎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吴三桂的脑海中。
崇祯十六年,明朝东北部由于祖大寿的投降而尽归清军。
此时的吴三桂看清了明朝的无能,开始盘算着投降清朝为自己谋后路。同年,吴三桂奉皇命入关,崇祯将尚方宝剑赐予吴三桂希望他能忠于大明。
崇祯十七年,明朝被清军与闯王李自成打的无力反抗,亡国已成定局,此时的吴三桂一心想着投降,完全将国家大义抛之脑后。
吴三桂投降闯王李自成后,又因李自成霸占了自己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一怒之下回到山海关。
李自成以吴三桂之父吴襄为要挟,希望吴三桂投降,谁知吴三桂根本不顾父亲的安危,选择与李自成开战,直接造成了吴襄的死亡。
清军入关后,吴三桂跟随清军开始对明朝百姓大肆屠杀,杭州十日,苏州屠杀,血洗江阴,嘉定三屠。
残忍的清军几乎将中国屠了遍!几千万人被屠杀,血染中原大地!
试问,吴三桂是一个英雄吗?他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小人!
试问民族大义与各人性命孰轻孰重?
遥想文天祥誓死不做亡国奴,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怒吼!
而吴三桂不顾民族大义投降外族,三姓家奴之名实至名归。
谜团二;吴三桂造反之谜清朝建立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与皇太极杀马为誓许诺永不背叛。
起初吴三桂还算安份,但羊皮掩饰不了虎狼的本性,吴三桂镇守云南期间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军备,
康熙二年,朝廷忌惮他的实力故以“云贵无战事”为由收了他平西大将军的大印,
朝廷不知吴三桂手下的兵勇早就视其为“云贵皇帝”了,吴三桂即使没有军印,也能统率云贵大军。
吴三桂虽有意造反,但却羽翼未丰,不敢起势。
十年之后,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造反,这场仗足足打了五年,吴三桂渐渐老去,他的军队也被清军一点一点的消灭。、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六十七岁病死在衡阳。
吴三桂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心报国,他一生游走于各种势力之间,他不曾忠过,不曾孝过,不曾行过仁义,不曾有过信仰。他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一个无情的野心家,一个没有信念与信仰的三姓家奴。
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三姓家奴”这个典故,出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特指吕布。吕布生父早亡,拜丁原为义父,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杀董卓,经历了三个姓氏,所以贬义称呼吕布。吕布跳槽频繁,关键是把义父兼老板也杀了,臭名远扬!
在这里形容吴三桂明显有不妥之处,吴三桂先是明朝大将、后投降李自成,接着叛变,追随多尔衮,在康熙年间又反叛清朝,最后被消灭,他反叛了三次:叛明、叛大顺、叛清,只是反叛的次数多了些!(吴三桂剧照)
1644年吴三桂如何在三条道路中选择?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击到昌平时,3月18日派遣投降的太监杜杜勋到北京城与崇祯皇帝秘密谈判,裂土封国。将西北割让李自成建国,和大明为兄弟之国,要求犒赏百万大军,不过谈判破裂,第二天城破,崇祯自缢身亡。
这时的吴三桂在哪里呐?3月5日,崇祯加封他为平西伯,要求他带军进京护卫北京,他慢悠悠的在赶往北京勤王的路上,3月19日到山海关,3月22日才到河北的唐山,在这里得知崇祯自缢的消息,急忙赶回山海关。此后一个月内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吴三桂打不过李自成,也打不过多尔衮,为了谋的一个好的将来,跳槽要看准将来,等待时机。(陈圆圆剧照)
李自成扣押了吴三桂的父亲以及其他家族成员,其中包括陈圆圆。为了延缓大顺军对吴三桂的进攻,吴三桂派人提前迎接李自成的部队,表示投降的意愿,李自成这时也有点晕了头,应及时进攻逼迫吴三桂归降。此时吴三桂紧急向多尔衮求援,并提出以黄河为界,黄河北是清的地盘,以南归吴三桂,第一封信多尔衮并没有动兵马,吴三桂的第二封求救信到了的时候,多尔衮动员八旗主力强行军一昼夜就到了山海关15公里处。
李自成知晓吴三桂假意投降后率领主力进军山海关,李自成的部队在战役初期占据了上风,此时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主力加入,李自成一败涂地。清军攻占北京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多尔衮剧照)
在明朝灭亡的最后时刻,拥有重兵的吴三桂消极怠工,增援北京行军迟缓;在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时也是想靠手中的兵力获得高官厚禄,对多尔衮也是这样的;谁的条件好,吴三桂就会选择投入谁的怀抱,他同时找了两个老板。在吴三桂问题上,李自成犯的错误最大,应及时进军逼迫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剧照)
吴三桂为何反叛清朝?吴三桂随清军占据汉中,将西北起义军剿灭,后入川攻击张献忠。1657年,平定了重庆和成都后,吴三桂南征云贵的南明永历政权,并于1661年杀死了永历帝。吴三桂的想法是世代镇守云南,世袭罔替。康熙皇帝早就看穿了吴三桂的意图,着手削藩。
1673年,吴三桂不满清朝政府的削藩,动了他的奶酪,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造反。不过他起兵的名头有点搞笑,“兴明讨虏”,是他亲手杀了永历帝,在这之前他也杀了不少朱明后裔,名不正言不顺。(三藩占据领土形势图)
吴三桂的兵峰很快到达长江,到了这里应该进军北上,不给清政府喘息的时间,但是他停下了,一停就是几个月,让清军从容对付各地的叛军。吴三桂想干什么呢?他想和清朝政府划江而治,有点痴心妄想了。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在衡阳(衡州)称帝,建国号“周”,年号昭武,8月18日,做了不到5个月皇帝的吴三桂病死。
吴三桂一生都在算计得失利益,在大好形势下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终究成不了大器,免不了被后人责骂的。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这么说吴三桂,实际上只是一种比喻,是想说吴三桂此人反复无常,毫无节操,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我们看看吴三桂此人经历:本来明朝大将的吴三桂,听闻崇祯自杀,就开始准备迎立新君,支持李自成,却听说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所占,又投靠清军。后与清军联合击垮李自成,并作为清军先锋,四处征伐,一直打到云南,还杀死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时间长了,又造起清朝的反,未成就很快死亡。
通过其历史勾勒,我们大致看出此人无耻,为了自己的利益,反复无常,故大致可以和三国吕布相提并论。
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明朝末年吴三桂。
。。吳三桂的为人应该从一分为二对待,从严格点说,他是大明朝的大将军奉命镇东北边陲,应该是,食君之彔,忠君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没有做到,这是道德论丧。反而开三海关大门引清入关而投清,这种行为从古代来讲是标准的汉奸,无可辨驳。
。。但是,从当時的情势来看,京城留守大将袁仲唤战死,京城失守。被大顺占领(李自成),大明崇桢帝己吊死煤山。在这个時侯对吴三桂来说,他的出路已无从选择,要莫一死忠君,当然作为人來说。蝼蚁尚且惜命,好死不如恶活。在内忧外患的同時挟击之下,自已又没有能力独立称王,如果回京也是死路一条,权衡之下只有开关投清是唯一的出路,后来得到大清重用。吴三桂在历史上投清是一污点,但是人们还是可以凉解,他投清是无路走的情况下的行为,明朝帝主已逝,只好另投明主。
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似乎有点欠妥,按顺序来,吴三桂开始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将军,应该是明朝人,谈不上家奴,只是守关大将,家奴这话不成立,其后,由于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皇上吊自杀,李自成手下大将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李自成还杀了吴三桂的父亲,迫使吴三桂投降满清,这似乎又改了一姓,其实这一姓也不能成立,吴三桂当年是有国不能投,有家不能去,只有被迫投降满清,为了报仇,也是为了活命!以后跟着满清东征西战,为清政府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随着功劳的提高,清政府封吴三桂为云南王,这也是吴三桂在清朝做的最大的官了,在这官位上吴三桂就有点相如菲菲了,当时投降满清,是被逼无奈,现在自己兵也多了,将也广了,心想自己振臂一呼,打着复明的旗号,岂不是就轻而易举的夺了清朝的天下,于是就造反了,有人可能就把这事又算成一姓?可能三姓家奴就是这样来的,实际造反真不能算作一姓,有本事皇帝谁都可以当!这皇位真不是刻意留给那个人的。但是吴三桂失败了,留下这样的后话。谢谢大家。
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有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你怎么看?
三姓家奴这个词语在三国演义里面就出现了,这是张飞骂吕布的话。他说,吕布本来姓吕,后来去投靠了丁建阳,之后又去投靠了董卓,因此张飞才骂他是三姓家奴。由此也可见的,这个词语可并不是什么夸奖人的话,而应该是贬义词。那为什么吴三桂也被人骂作是三姓家奴呢?因为吴三桂也是投靠了三家人,最初的吴三桂是为明朝效力,属于大明朝的将领。之后李自成打了过来,他又跑去投靠了李自成。当大清发展起来后,他又极为没有骨气的去依靠大清。从这方面来看,吴三桂被人骂作是三姓家奴也就很正常。不过若加上他自己姓吴来看,他应该算是四姓家奴了。
其实说起来,吴三桂也算是一位有能的大将,但是这类英雄人物通常都有致命缺点,那就是难过美人关。而这位美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那就是陈圆圆,当年他为红颜而一怒冲关的故事,大家也是有所耳闻。许多人都觉得,吴三桂的反复无常,和陈圆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我看来,陈圆圆对他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能真正的就左右一位心怀野心的权臣。在我的眼中,吴三桂之所以会这么变来变去,成为三姓家奴,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
原因一,走投无路。大明朝灭亡时,他也想做忠臣。可奈何李自成抓了他的父亲要挟他,他也不得不去偏帮着李自成。但后来李自成听了别人的话,抢走了他心爱的女人陈圆圆。所以吴三桂才一怒之下,反去帮了清军。
原因二,跟着李自成没有出路。很显然,李自成在得了天下以后就变得狂妄自大。他完全都没有考虑吴三桂曾经为他立下过不少的功劳。反而一招得了天下,这对于他这类功臣随意戏弄,认为吴三桂是叛变的人,所以没有将他放在眼中。如此一来,吴三桂对于这一位他新跟的主子也失去了信心,已经看明白了,这样子的人,在那个位置上根本做不长久。在李自成身上他没有看到出路,同时又被人侮辱一番,那他自然就需要另寻出路。
原因三,和大清互相利用。吴三桂也不傻,他投靠大清之后,手上也握有着许多兵马。只要有这一些人在,大清就得对他礼让三分。事实也证明,吴三桂在帮大清拿下中原之后,也是过了一段享受的日子。他的平西王府建造就非常恢弘,这座王府的修建是无数人的心血。王府里面有很大的花园,湖泊以及假山,其耗费下的财力不知道有多少。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他帮清军夺得天下后,他是得到了很多的封赏。只是到了后来,他的胃口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因此,后来他又变成了大清作对的一个人,故而才会被大清所灭。
综上来看,吴三桂之所以会这样变来变去,一会儿投靠这个人,一会儿投靠那个人,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使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