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不是朝代吗?在一篇文章上看到有些人“清朝是现代最接近的帝国。”当时有点懵,清朝不是朝代吗,随后百度问“清朝是一个帝国吗”结果百度有人回答是的?/

说到帝国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就是在抗战剧中,日本兵每次逞威风时猖狂得大喊:我是大日本帝国的皇军。每当这时,我就忍不住的好笑,一个弹丸之地的矬个子为何如此托大,帝国可不是自己说是就是的。可是,这些日本兵确实没有胡说,“大日本帝国”这个名称真真切切被日本政府使用过, 1936年(昭和11年),日本国号正式统一为“大日本帝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在盟军占领当局的压力下形成新的国家体系。1947年(昭和22年),《日本国宪法》颁布施行以取代《大日本帝国宪法》,官方文件也改用“日本国”国号,“大日本帝国”一词走入历史。

在历史上,世界范围内强国很多,可要是成为帝国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成为帝国起码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领土广大,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是区域内最高政权。清朝算不算帝国呢?当然算。因为它是中华帝国的组成部分,这个名称牛吧。中华帝国(前221年~1912年),代指中国历史上自秦到清的中央集权王朝。1644年,明末满洲人于1616年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清朝时期中华帝国版图首次囊括了当今中国的全部领土,1820年达到1316万平方公里。1851年清朝人口达四亿三千六百余万,为世界之最。主要民族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要成为帝国的条件,清朝一一满足。同时,在明清易代之际,清朝继承了明朝在朝贡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根据距离远近和中华文明的辐射程度,从内到外,可以把清朝朝贡体系分为三环。第一环是原明朝故土内地十八省,行汉法,设总督、巡抚管理。第二环是外围的满、蒙、疆、藏,是清朝入关前后陆续统治的地区,由理藩院管理,实行“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策略。第三环是外围的朝鲜、浩罕(中亚地区古国)、尼泊尔、缅甸、越南、泰国、琉球等外围朝贡国,向清朝进贡,同时接受册封,是一种松散型的宗藩关系。而到了晚清,列强对清帝国的渗透入侵,实行的正是“剥洋葱”策略,将绵延千年的东亚地缘秩序一层一层剥开。但在重大的内忧外患冲击下,晚清政府仍然采取了若干措施,基本保留了多民族国家的完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后世在法理上保留了相当宝贵的领土。

最后说明一点,中华帝国可不是我们自己喊出来的,在世界公认的七大帝国中,我们赫然在列,这七大帝国是: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中华帝国、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但是,清朝为什么没有自己称作帝国,这是因为“帝国”一词为西文empire的汉译词,直到十九世纪才出现在中文的文献中 。所以,中国就没有“大清朝帝国的勇士”说法,比起我们的邻国来,那可是谦让了许多。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虽然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更多的途径接触到古代历史,也通过漫天飞舞的古装剧了解了古代人的生活,不过关于很多常识性的问题,我们还是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清朝到底是一个帝国还是一个王朝?很多人不置可否,也有很多人表示怎么说都行,因为我国是一个讲究中庸的社会。但是无论怎么中庸,很多原则性的东西还是不能随意的,比如皇帝去世,只能叫驾崩,而不能叫圆寂。

同样,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例如1644年到1912年这段时期到底是清王朝还是清帝国,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用王朝来称呼我国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比如“大汉王朝”,“大唐王朝”。不过因为深受西方史观的影响,帝国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的历史定义中。

一般认为,帝国比王朝更宏观,概念更大,一个帝国可以包含若干个王朝。帝国指的是某片土地上某个文明从开始到终结的全过程,而王朝是这个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简单说来,帝国就是一个人,而王朝就是这个人的少年、中年、老年等各个阶段。

例如享国时间从公元395年到公元1453年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史长达1000多年,期间共有12个王朝,93个皇帝。

按照这样的理论,我国从夏朝到清朝,长达4000年的历史,因为没有出现明显的断代,因此可以算作一个帝国,即中华帝国。

而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只能算作一个王朝,而不能算是一个帝国。

所以网络上流行的“清帝国”提法是错误的。不仅“清帝国”提法错误,“汉帝国”、“唐帝国”也是不对的。所以改编成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二月河小说《康熙帝国》作品名就存在常识性错误。

不过将清朝算作一个王朝也不完全对,因为“朝代”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就和古代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一样,“朝”和“代”从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认为“朝”来源于先秦时期,轩辕氏分封天下衍生的“天下共主”的概念。也就是说,统治者被公认为天下共主,其统治时期就可称为一朝,比如“洪武朝”,“康熙朝”。

而“代”指的是同一家族统治一个政权的集合,这个政权可以是大一统王朝,也可以是中原地区较大的地方势力。例如“五代十国”和“明代”、“清代”。

可以说,“代”的概念又大于“朝”,更接近于王朝的定义。

所以清朝不是一个帝国,而应该是一个朝代,更具体点来说应该是“代”,用“清代”是最适合的称法。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题主其实没弄明白朝代和帝国之间的关系,所以混淆了一些概念,没关系,我们一起把它理顺。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朝代,朝代是指一个世系的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时期。比如明朝,毫无疑问所有的皇帝都必须姓朱,他们的祖先必须是朱元璋。再比如英国的温莎王朝,他们统治者的姓氏是韦廷(Wettin),他们的祖先必须是乔治一世。具体到清朝就是统治者必须姓爱新觉罗,要是改姓孙或者姓袁了就得算民国了,不是清朝了。也就是说朝代是以血统为标志的。

那么什么又是帝国呢?帝国其实有两个意思,首先狭义上是指高度集权的国家体制。那么所有的封建王朝就都是帝国,明朝是帝国,清朝是帝国,温莎王朝最初是帝国,后来完成君主立宪就不再是帝国。换言之,王朝和帝国是可以重叠的概念,王朝以血统来看,帝国以国体来看。

题主问题中描述的帝国其实应该是广义上的解释,就是指领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和军事体系的国家,而且需要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比如曾经牛逼到爆炸的地球搅屎棍日不落帝国,还有如今逮谁揍谁的美利坚合众国,当然还有我们民族无比骄傲的大唐帝国。所以广义的帝国其实是个时期概念,日不落帝国在二战之后一路颓废,你不能把现在的四处卖萌、小报极其发达的英国再称为大帝国。也不能把黄巢之乱后逐渐日薄西山大唐也不能再叫大帝国。明朝在永乐时期可以叫大帝国,但把崇祯时期的明朝叫大帝国是抽自己的脸。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堵着苏伊士运河逼的欧洲佬开始航海,后来的土耳其只能是国中哈士奇,据说参加了朝鲜一战的土耳其旅大破志愿军于半岛,杀敌过万。并缴获青天白日旗一面,珍藏于博物馆,你没看错,是青天白日旗。至于反华游行跑到泰国领事馆,少了越南国旗的事儿就没法说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沦落成这个鸟样,真是让人唏嘘。

具体到问题本身,清朝在康乾时期,尤其是康熙统治的中期勉强可以称为广义上的帝国,国土面积确实大,人口多,打仗也猛,葛尔丹汗国和沙皇俄国都硬刚过。但国际影响力还是不足,所以我认为只能说是勉强称为广义帝国。但如果把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再叫广义帝国,我觉得还是算了。被列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摩擦完了连医药费都不给,还得给人家殴打自己的体力消耗费,丢人成这样再自称帝国实在亏心,咱们毕竟还不是土耳其.....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谢谢邀请:

清朝是帝国。

帝国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古希腊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在中国是指强大的封建王朝。

在近代的帝国主要指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进一步阐述

明代未年,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气数已尽。

公元1616年,滿族领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定都沈阳。1644年顺治帝即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定都北京。直到1911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继268年。(满清的淮军)

清兵入关,汉族灾难发生,也带来生机。统治者汲取教训,于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创造了"康乾盛世",不过,封建社会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整个封建社会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而己。

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新与旧的激烈踫撞。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正走向灭亡,新的经济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思想正在孕育成长。黄宗羲拍桌大骂君主专制体政:"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唐甄大骂:"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傅山涨红了脸、书生气十足:"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

真正名至实归的帝国应该是一一

1.秦朝帝国。

2.大汉朝帝国3.大唐帝国(最辉煌灿烂的日子)(大唐天厥)

4.元帝国(汉族的先进文化征服了落后的蒙古族文化)5.大明帝国(大明文人画)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大清朝廷当然是帝国了,同时也是中国的25个王朝历史的一部分。中国目前为止只有清朝以前《24史》和一部满清末代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所写《清史稿》。正规的清史?始终没有编撰完成。依据惯例后朝为前朝修史,但是中华民国没有出版修订过清史。所以这个活只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来接手了,但是由于清代尤其是清朝末年距离太近了,可以记载的历史资料远远多于其他的朝代。在清朝末年影像技术开始出现了,这些又是一条载体所以整理辨别修订工作繁重的多了,毕竟是要流传千古的史学资料本着客观公正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是个帝国?

中国不是国名。而是尊号。与俄国的条约正本是满文本,汉文本是对内传阅的,所以要看满文本才能明确对外的呼称是什么。

甲午海战之后,在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时候,李鸿章曾希望使用中国于文本之中,但日方坚决反对,理由既是「中国」一词本身不是国家呼称,并且暗含不平等的国家关系(中国-四夷),不适应近代条约体系的基本精神(平等),因此最后文本中使用的是"大清国"。

此后随着欧洲「帝国」一次的影响,清朝亦用大清帝国作为过国号。

中国作为国号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的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