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为何执意要封杀白居易?

俗话说: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表面上看,白居易不受宰相李德裕的待见,好象是应了那句老话:文人相轻。其实原因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白居易与李德裕头号政敌友谊非常深厚。这么一来,就牵涉出第三个人来:牛僧孺。

此人也是个牛X的人,官最大时,当过唐穆宗、唐文宗时的宰相。白居易与牛僧孺交好,说起来好多人不信,主要是因为石头。牛僧孺一生不爱钱财,但有石癖,并且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体均有,形神兼备,独树一帜。白居易于会昌三年(843)五月题写了著名的《太湖石记》,主要写的就是牛僧孺如何藏石赏石,并将“藏石大家”名号安在了牛僧孺的头上。当时,大才子白居易的名声大了去了,经他这一宣传,名人效率立即把牛僧孺推到了石坛上的最高端。但是,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肯定还有不好的一方面,当两个名人交好时,说不定就会有第三双眼睛时刻关注着你们的一举一动,而且拥有这双眼睛的人,可能能量更大,手段更高明,让你在不知不觉当中过得十分不舒服。现在,就扯出本文第三个主角李德裕。这也是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要才有才,要权有权,还是个官二代,李德裕的老爸就是宰相,他自己中年时期坐上了大唐宰相的宝座。

李德裕与牛僧孺是一对针锋相对的政敌。在唐朝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牛李党争”,具体就是官场上那些争权夺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在此就不多提了。而牛僧孺就是牛派首领人物,李德裕就是李派的头。自然而然,当时手握大权的李德裕就把白居易放到了对立面,纵然你白居易才高八斗,我也不重用你,还不时的打压你。因此,当白居易的好朋友刘禹锡向担任宰相的李德裕三番五次推荐白居易,询问李德裕看没看过白居易文集时,李德裕说:“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了,但没有读过,今天因为您的提及而看看。”等到李德裕带着刘禹锡来到自己的书房后,刘禹锡发现白居易的文集已经装满了书箱,埋没于灰尘之中。李德裕拿出一本书,打开后又接着合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的文章精妙绝伦,为什么要再看呢。只怕扰乱了我的心,这就是我不愿意看他文章的原因。”此刻,李德裕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原来他早就知道白居易是个大才子,就是不看文章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真正的原因是李德裕压根就不想重用白居易,于是以没有看过白居易的文章而自欺欺人罢了。说了这么多,有点贬低李德裕的意思,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我是白居易的粉丝。

李德裕为何执意要封杀白居易?

因为白居易是牛僧孺的人,或者说白居易和牛僧孺是好朋友。

而牛僧孺是李德裕的敌人。

这个时候牛僧孺和李德裕已经是势同水火,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两个人的仇恨要从牛僧孺当年科举考试的时候说起。

牛僧孺和另一个考生李宗闵批评了朝政,当时的宰相李吉甫以为这俩考生针对自己。

虽然这俩人考得不错,就要免掉这两个人的录取资格。

但是朝臣们纷纷反对,最终以李吉甫罢相告终,这两个人终于留下。

从此以后随着牛僧孺仕途顺利,形成了一派足以抗衡李吉甫的势力。

李吉甫虽然不行了,但是他的儿子李德裕继任成为李党领袖。

牛李两党各自占据一派。

这个时候朝廷上没有对错,只有党派。

一旦被贴上李党的标签,牛党就会嫌弃。一旦被贴上牛党的标签,仕途也从此无望。

白居易就这样被贴上了。

唐武宗欣赏白居易,打算对他委以重用。宰相李德裕岂能答应。

上奏武宗说白居易患有脚病,年纪大了不能胜任。

后来宣宗李忱即位,执意提拔白居易,任命白居易为宰相。

可惜圣旨到的时候,白居易已经死了八个月了。

宣宗皇帝痛苦地写下了《 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白居易虽然没有身登相位,但是他是第一个被皇帝认证为诗仙的人。

只不过后来传说李白成了诗仙,白居易成了诗魔。

李德裕为何执意要封杀白居易?

李德裕其人,在历史上极其有名。他历经四朝,两度为相。而且政绩斐然,被拜太尉,封卫国公。后世对其评价非常高,李商隐曾说他是“万古良相”,近代的梁启超把他和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六大政治家之一。

但是,有句话说人无完人,即便像李德裕那样的名相,也做过不十分光彩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李德裕其人。

据说李德裕从小就是个神童,唐宪宗很喜欢,常抱其于膝上。其父李吉甫也经常炫耀李德裕才华,曾荐于宰相武元衡。武元衡问其在家读什么书,李德裕不答。而其父回家质问,李德裕回答:“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调阴阳,而问所嗜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北梦琐言”)。

以常理度之,二人是谈话之始,而李德裕不答,足见其不识礼数,太过倨傲。从身份上讲,他就是一个黄口小儿,与之谈国事,也是不合朝廷法度之事。据说武元衡闻之大惭,而李德裕则名噪。

我们无法揣测当时,但是武元衡之惭有没有帝王的因素,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李德裕和白居易的恩怨纠葛。当时,白居易早就名声大噪,是家喻户晓的大才子。而刘禹锡与李德裕关系不错,就向其举荐白居易,无果。后又送白居易文章一卷,希望李德裕能看,仍无果。

后刘禹锡去其书房,看到自己送去的白居易文集已经积满灰尘。李德裕告诉刘禹锡:“吾与其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揽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揽”(北梦琐言)。

李德裕不想用白居易,就以未读其文章而搪塞,得其文章之后,置之而不看,后又以知道白居易文章精绝为托词。

李德裕不启用白居易,完全是自己多私心作怪。他与牛僧孺分属牛李两党,互相厌恶。而且一直明争暗斗,积怨甚深。白居易和牛僧孺交厚,曾写文章力推牛之藏石。故李德裕以一己之私。不用诗名卓著的白居易。

唐文宗时,欲立白居易为宰相,征求李德裕意见。李德裕以白居易年老多病,不堪重任为由,贬低白居易,比推举了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后党争之中,曾遭白敏中极力排挤。可见其不但是以党争来排挤白居易,自己也同样受到党争的株连。

李德裕政名卓著,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

李德裕为何执意要封杀白居易?

谢谢邀请。李德裕为何要封杀白居易?

答:白居易是唐朝末期的大诗人。是巜长恨歌》《琵琶行》等名诗的作者。“他的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和”蓬头稚子学垂纶”,就让人折服了。

李德裕?是哪个朝代的人?不了解。所以,此题俺答不上来。谅。等李德裕也能写出名诗那一天,俺再试着评价他,行吗?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