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司马孚这个人?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也许受褒刘备贬曹操的影响,我一直不太喜欢司马一族的人,因为他们和曹操是一伙的。后来,我知道了真正的历史,曹操与刘备相比,更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而且最后胜利者还是曹操。即使这样,我还是不喜欢司马家的人,总感到他们诡计多端,奸诈异常。而能给我一点点好感的就是司马孚。有人说司马孚是君子,也有人说他是善于伪装的小人。我想说的是他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他是一个会做事,更会做人的人,往往这样的人,在那里都会吃得开。

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晋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

在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高平陵之变”当中,他帮助哥哥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当司马懿掌权后,司马孚毅然选择隐退,坚决不参与司马氏废立魏帝之事。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这时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带头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泰始元年(265年) ,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意思是说:我到死都是魏国的忠臣。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从不乱说乱动,司马师、司马昭作为晚辈,对他十分尊重,也不敢逼迫他干任何事情。后来,司马炎当上了皇帝,就是晋武帝。他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每次宴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司马炎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就这样,司马孚幸福地度过了他的晚年。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高寿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