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因为尿素是一种高氮肥料,含氮46%,不含磷钾;然而,庄家吸收的是氮磷钾,如果庄稼单独施用尿素,会缺磷钾肥,必须再补充磷钾肥,不然,达不到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目的。

如果庄稼单独施用尿素过多,也就是施用氮肥过多,会使庄稼不抗倒伏、不抗病,所以,这就是人们不愿单独施用尿素的原因。通常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因为施用复合肥方便啊。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比例多种多样,如3 : 2 : 5的;15%:15%:15%的;3 : 2 : 4的,等等。

如果庄稼单独施用尿素,会让土壤氮肥比例过高,为了让庄稼达到氮磷钾平衡施肥,应该补充磷肥和钾肥,非常不方便。

例如,如果一亩生姜施用了50斤尿素,50X46%=23;应该再补充过磷酸钙150斤,过磷酸钙含磷量才12%左右,150x12%=18;再加硫酸钾60斤,硫酸钾含量一般是50%,60x50%=30。综合起来,氮磷钾比例是,23 : 18 : 30,基本符合生姜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3 : 2 : 5。

上述施肥比例,如果没有过磷酸钙,可施用磷酸二铵30斤,磷酸二铵含磷46%、含氮18%;同时把60斤硫酸钾肥,改为70斤,因为磷酸二铵中的氮肥增加了。

所以,生姜或其他庄稼,单独施用尿素非常麻烦,又要补充磷肥、还得补充钾肥;这样不如直接施用各含15%的氮磷钾复合肥150斤,再补充30斤硫酸钾,或者氯化钾肥,就能满足生姜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3 : 2 : 5。

当然,作物不同,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不同,例如大蒜是,3 : 2 : 4,不一一说明了。

这就是大量农民,不愿单独施用尿素种地的原因。

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答:尿素,是所有氮素肥料中的珍品了,种地能用上尿素,就等于庄稼吃上了“人参”。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题主臆想的吧?

大家都知道,所有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离不了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养分,之所以叫做大量元素养分,就是说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元素中,氮、磷、钾这三种元素是最多的。在农作物所需要的这三种养分元素中,对氮元素养分的需求量又是最大的。

尿素,正是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氮素养分的最佳肥料,也是配方施肥、肥料企业生产复混合肥的最佳氮素原料。这是因为一一一

是目前我国所有固态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肥料,它的含氮量处在44%~46%的范围,而且它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能溶于水,属于中性的肥料,在各种土壤中都能施用。

它既可作基肥施用,又可做追肥施用,而且还可以做叶面肥施用。所以尿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氮肥,也是被农民普遍认可的肥料。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老百姓使用了进口的尿素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被当时的农民称为神奇的肥料。

可是为什么现在种地直接施用尿素的少了?

注意,是直接施用尿素的少了,不是不愿意使用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尿素价格高,直接施用成本大。

因为尿素具有含氮量高等上面介绍的诸多优点,所以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的肥料生产企业生产复混肥的重要原料,这样一来必然抬高了尿素的市场价格,所以老百姓施用尿素多用于追肥了,特别是多用于叶面追肥,而直接用作基肥的少了,目的是降低肥料成本。

二是种地单施尿素养分太单一。

随着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农业技术的普及,种地的农民也知道,农作物吸肥和人吃饭一样,食物不能太单一,人需要淀粉、脂肪、蛋白质合理搭配,农作物需要同时吸收氮、磷、钾养分,只施尿素补氮养分,农作物达不到应有的增产效果和品质,必须磷肥、钾肥等配合,所以种地单施尿素的少了。

三是直接施用复混肥,养分全面又省心。

农民由自己购买尿素、磷肥、钾肥自配复混肥,由于不懂养分元素含量、用量的算法,自行配比混合而造成氮磷钾各种肥料用量不准确,算来算去,发现不仅造成了肥料浪费,还加大了肥料成本多花了钱,不如直接购买肥料厂生产的多元复混肥合算,而且商品复混肥含有的养分明确,施用方便,能更好地满足农作物对养分元素的需要,所以种地的老百姓自购尿素自配肥料的确实少了。

四是种地农民也知道,施用尿素需要把握时机和施用方法。

只要施用时机和方法得当,尿素还是最好的氮肥,所以购买尿素多用于追肥了,用于基肥都直接施用多元复混肥了。老百姓也清楚,如果肥料厂生产多元复混肥是使用尿素作为氮素原料的,那这样的复混肥也是为农作物提氮养分的好肥料。

总之,由于以上几种因素,种地农民直接单一使用尿素作肥料的是少了,但是不是不承认尿素的肥效作用,不是不愿意施用尿素,而是尿素需要和磷、钾肥配合施用。就是农技专家和肥料企业也承认,尿素是为农作物提供氮养分的好肥料。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谢谢邀请,回答了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属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施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尿素含氮量高,含氮量在46%以上,尿素对农作物使用后作用迅速,效果明显,它既可作基肥,也可做追肥,还可以进行叶面喷肥。在农业生产当中,能做屋需要大量的元素,氮磷钾,而尿素只含氮,您需要配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在购买和使用中比较麻烦,所以大家多数是作为追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全营养复合肥,80%的尿素都用于复合肥的生产,复合肥生产,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制造有玉米专用肥,小麦专用肥和果树专用肥,这些肥料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氮磷钾配比合理,且有控,缓释效果,能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而释放作物所需养分,能避免养分的流失。下面对大家介绍尿素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要素不宜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酸性条件下转化速度慢得多,而碳酸氢氨施入土壤后呈碱性状态,混世后是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2,尿素不宜地表撒施,尿素施于地表容易在氨化过程中而挥发,地表撒施的实际利用率只有30%如在碱性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更快,更多,损失更大,且易被杂草消耗,做追肥时应沟施于苗旁,深度应掌握在15厘米左右,有利于肥效的发挥利用。3,尿素不能做种肥使用,要瘦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缩二脲,当缩二脲超过2%时,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4,不宜施后马上浇水,尿素属酰胺态氮肥,他要通过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施后浇水尿素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正确的做法是在施后3至5天浇水为好。5,不宜在芹菜作物上使用,使用尿素后,会使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食用带有苦味,降低芹菜品质。6,在叶面喷施时,不宜浓度过高,如浓度过大,会烧坏叶片,一般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花生喷施浓度为2%为宜,蔬菜百分之1为宜,果树1/100至1.5%为宜。

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为何大量农民不愿意用尿素:

这个问题、不是农民不愿意用、是根本用不着,目前、种田有大量的复合有机肥料,肥效耐用,是植物壮根长茎的最好营养素。

尿素:有尿素的作用、他的肥效、作物吸收快,但不耐久,最适合于补充,壮尾、例如、水稻抽穗之后、观察肥力不足、此时施加有机肥以是来不及了,但是必须追肥,这时就必须的选择尿素了,快速壮尾、使稻谷粒饱,增加产量。

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在前些年的时侯,我种的玉米就是使用尿素作底肥施在地里,只不过还混配了一部分过磷酸钙。那时农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钾肥对于农作物的效用,并且认为施的肥料越多玉米就产量越高。于是施用化肥的量逐年在提高。

那年的春天旋耕地前,我每亩玉米地施用了100斤一袋的尿素,并且加混了80斤的过磷酸钙两袋。玉米苗儿长出来的时候,我家的玉米苗非常茁壮,直至结玉米穗儿的时刻,要比别人家的高出了一尺还多。我以为这年的玉米一定会产量高,一定会大丰收。欢喜之余我又想千万不要缺水干旱,生怕遇旱影响玉米的后期生长。就按照玉米的生长阶段分别进行了浇水灌溉。

谁曾会想到,在玉米已开始灌浆的时侯,刚浇过水却遇到了刮风,一场风将地里的玉米全部倒伏,夫妻俩扶了几天,到秋天没增产反而欠收。后来和老农们讨论评议,都说是因为施氮过量造成玉米苗期疯涨的后果。

后来这几年,我们种玉米施用的是氮、磷、钾复混肥,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施,夺得了玉米的连年大丰收。尿素只作了玉米生长期间的追肥,效果确实不错。

种地也是一门科学,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夺取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为何大量的农民不愿意用“尿素”种地?是什么原因?

謝谢邀请!

随着化肥种类的不断增多,因为“尿素”的主要微量元素相对单一,农民种庄稼必然是多元素搭配,尿素“一家独大”的地位便逐渐式微。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