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红薯发甜,非常容易生地下害虫,例如,蛴螬、地老虎等,尤其是蛴螬严重。先说一下蛴螬,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白色,在地下10——30厘米处,吃作物的根茎,一个月左右化蛹,夏天,几天后变成成虫——金龟子,硬壳,属鞘翅目害虫,到处飞翔,危害庄稼,也在榆树上喝榆树的汁液,我们那里方言叫——同克朗。如果是在秋天,幼虫化蛹后,一般在地下越冬,来年春天羽化成虫。
具体防治方法:
(一)红薯播种前,可在红薯田内的农家肥中,每方洒上2水桶灭蛆王稀释液,500倍液左右,每水桶稀释液重30斤左右。也可用辛硫磷乳剂或者其它农药乳剂代替灭蛆王,按说明使用。在农家肥中洒匀,晾干后,把农家肥捣碎,洒在农田内,接着耙地。这种方法,不但能防治农家肥中的虫卵,还防治红薯田内,大部分地下害虫,包括蛴螬。
(二)如果不在农家肥中使用农药,可在耙地前,在农田内,亩施毒死蜱或者辛硫磷颗粒剂,8公斤左右,撒在农田内,撒匀接着耙地。这种方法也能很好的防治蛴螬和其它地下害虫。
(三)六月份是蛴螬和其它地下害虫的繁殖高峰,可用毒死蜱或者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沙土3倍,在5月底或者6月初,洒在红薯田内,洒在沟子里,尽量别撒到叶子上去了。这种方法,可驱赶蛴螬进红薯田产卵。必要时,也可在七月初再撒一遍。
以上就是种植红薯过程中,防治蛴螬危害红薯的方法。
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谢谢回答了,红薯是块根作物,用途很广,即可作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
红薯粉是制作粉条的上等原料,在宴席上拔丝
红薯也是一道美味,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及微量元素。
在红薯的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重要一环,如不加强防治,对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有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绝收。
红薯的病害有多种,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根腐病,和病毒病,防治红薯病害的主要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检疫,二是培育无病壮苗,三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红薯藤二分钟以上晾干后栽植,四是大田发现病株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隔七天连续喷一次即可,可土壤增施草木灰和石灰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红薯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均为地下害虫,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主要啃食块根以及幼苗,对于这类害虫可用以下的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可用辛硫磷乳油拌细沙或细土,然后撒在垄沟内,随即履土。
2,药剂灌根,灌根有二种方法,一是浇水时将辛硫磷随水冲施流入田地里,二是用喷雾器加水兑药后对苗根部进行喷雾。
3,毒饵诱杀,将麦麸 豆饼等饵料拌上辛硫磷杀虫剂,在傍晚撒在幼苗根基附近诱杀。
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蛴螬对于现在或曾在农村生活的人,都很熟悉,在河南也是让咱们农民朋友头疼的地下害虫之一,是金龟子的幼虫,主要啃食红薯的根茎,危害红薯的正常生长与果实的品质。配图源于网络
一,蛴螬的基本习性因为蛴螬生长在地下土层,由成虫金龟子产卵于土中,孵化出来幼虫,幼虫比较体肥,呈白色,头部有褐色斑块,白天隐藏地下,夜间出来活动,咬食用红薯幼苗根茎,在红薯膨大期时,在地下啃食红薯果实,果实上面留下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洞穴。
成虫具有趋光性,幼虫比较喜欢潮湿的地方隐藏,在田间未腐熟的有机物下面,用手扒开土层,常常许多幼虫集聚这个地方。
二,怎么防治蛴螬在种植红薯时,避免重茬,在收获红薯之后,对红薯的蔓叶残根及杂草,集中清除,带出田地另行处理。在种植红薯与越冬之前,对田间土壤深耕细耙,减少土壤内的幼苗数量。
合理的水肥管理,在红薯成活之后,在苗期适合控水,减少土壤的湿度,降低成虫产卵的次数,对红薯施用有机肥时,对有机肥进行充分的腐熟之后,再给红薯施用,在施用有机肥的,把有机肥撒均匀,避免有机肥集顿,为蛴螬隐藏提供条件。
在农村防治红薯蛴螬的方法,使用麦麸拌上辛硫磷等杀虫剂,戴上胶手套,把杀虫剂的瓶盖取下,一瓶盖杀虫剂先配制5~10斤水,搅拌均匀,洒施或喷施麦麸上,再拌均匀。选择在傍晚天黑之前,将拌药的麦麸均匀洒在红薯植株周围,或者顺垄洒施。
小总,蛴螬的防治,重于早期的预防,在红薯中后期,红薯的蔓茎延长,对施药防治带来不便。
关注三农信息内容,请点击关注乡村吕步,大家一起探讨三农,服务三农,有不同的见解与补充请在评论区留言。
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红薯是农村非常常见,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产量高,易管理,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广,营养丰富,可以加工成多种副产品,受到广大种植户的亲睐。
近年来,红薯的产量上去了,可是品质下降很厉害。今年红薯的价格相比往年下降许多,一方面是红薯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红薯的品质和品相非常不好。今年红薯红薯收获时,很多种植户普遍反应,今年种植的红薯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表面有黑色的虫道,内部腐烂,品相非常差,这样的红薯主要受蛴螬的危害,由于品相差,作为鲜食售卖,卖不到高价钱,只能很便宜处理给淀粉加工厂,受蛴螬的危害,红薯减产严重的地块达到50-60%,种植户损失严重。
蛴螬是大黑金龟子的幼虫,也称之为白土蚕,喜欢在腐殖土含量丰富的土壤中生长发育,常常危害蔬菜,花生,红薯等肥根类作物。
蛴螬发生的原因:
一 与土壤因素有关,土壤的温湿度是影响蛴螬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蛴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度,土壤含水率为15-20%,如果土壤过于干旱或者过于潮湿,蛴螬的生长发育都会受阻,秋季节温度适宜,又是红薯快速膨大的季节,往往受蛴螬危害较大。就土质来说,土层深厚,肥沃,湿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黏土不仅适宜红薯的生长,同时也非常适合蛴螬的生长,而沙土和山坡较干燥的地块蛴螬危害较轻。
二 与种植模式有关,蛴螬幼虫主要危害花生,土豆,红薯等农作物,而成虫主要危害花生,杨树,苹果树,刺槐等植物的花,芽等,由于近年来种植户多采用重茬种植,导致蛴螬的危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再者有的种植模式是小麦茬种红薯,地里面腐烂的麦秆在腐烂发酵的过程中释放热量也为蛴螬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三 不当施肥,在红薯种植的地块,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在二次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热量,提高地温,而且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更有利于蛴螬的取食,为蛴螬的生存发育提供了显著的适宜条件。
四 防治不当,很多种植户在红薯种植过程中,对蛴螬以及成虫的习性不够了解,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只能采用喷药防治,效果不理想。蛴螬的成虫主要是大黑金龟甲,成虫在6月中上旬出土,到6月下旬和7月上旬开始进入产卵期,大约7-10天开始孵化,小蛴螬一经孵化就会啃食红薯刚发育的根块,此时防治效果最好,如果等到8-9月份再开始防治,蛴螬已经长大,有了抗药性,红薯损害较严重,防治也十分困难。
五 气温变化有关,近几年,整体气温上升,在我们当地常出现暖冬天气,温暖的天气非常适宜蛴螬的过冬生存,春天雨水充足,又适宜蛴螬成虫的羽化,交配,产卵和孵化。还有重要的一点,随着农药的滥用,很多蛴螬的天敌被无形中杀灭,捕食链被破坏,也是导致蛴螬危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蛴螬对红薯的危害特点,应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幼虫防治和成虫防治相结合,薯苗扦插期和生育期相结合等多种防治措施,不能单纯的依赖农药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合理轮作,红薯种植最怕重茬,重茬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也会导致蛴螬的危害逐年加重。尽量选择沙土含量多,地势稍高的地块,种植模式应避免重茬或者连作,采用轮作的方式,如果接麦茬种植红薯,最好是种植一年,第二年换茬种植,打乱蛴螬食物链,削弱繁殖能力,减轻危害。 二 合理施肥,精耕细作,红薯产量高,对肥料的需求比较大,底肥施用农家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施用农家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腐熟,才能够高温杀灭虫卵,施用一定量的碳酸铵,氨化过磷酸钙等都对蛴螬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种植红薯前,深耕20公分,精细粑地,利用机械杀伤幼虫,能把土壤中的幼虫翻至地表生存环境改变而致死。 三 中耕除草,适时抗旱,红薯田地杂草比较多,蛴螬的危害也更严重。在红薯苗扦插之后7-10天的时候,可以用锄头人工划锄除草,6-7月份正是幼虫刚刚孵化的时期,生存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此时中耕除草可以机械损伤幼虫或者把虫卵,幼虫翻到地表晒伤,这样很大程度减轻蛴螬的危害。在7月下旬,天气比较干旱,此时红薯处于膨大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也是蛴螬危害的爆发期,这时候适时灌溉,可以促进薯块的发育,也可以淹死一部分幼虫,主要是蛴螬抗水能力差,浇水可以导致蛴螬窒息而亡。四 人工捉虫,在6月下旬和七月上旬,蛴螬成虫产卵盛期,在傍晚红薯田中插一些新鲜的榆树枝,杨树枝,等到大黑金龟落到树枝上取食时,用塑料袋套住,连续捕捉5-7天,可大幅度减少蛴螬的危害。利用大黑金龟趋光的特性,在薯田每隔100米的地方放置黑光灯,等下挖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铺好塑料薄膜,灌入30公分的水,每天傍晚开灯2小时,第二天把成虫捞出来,效果也很不错。 五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也是最简单的防治方法,不过用药要低毒,安全,避免中毒或者红薯药物残留。1 在种植红薯前每亩用5%辛硫磷2公斤,或者神农丹2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粑耕。
2 扦插红薯时每亩用5%神农丹1-2公斤,或者辛硫磷颗粒2公斤拌土撒到挖好的穴里面,然后再浇水扦插薯苗,避免被蛴螬啃食薯苗根部。
3 在7月下旬,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去掉喷头,在红薯根部周围对土壤进行喷灌,对蛴螬刚孵化的幼虫十分有效。
4 在6月下旬之7月上旬蛴螬成虫交配产卵时期,利用成虫趋高的特性,在红薯田地插一些60公分高的杨树枝,榆树枝,5枝一把,一亩地插5-8把,然后在傍晚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或者敌敌畏溶液在插好的树枝上喷雾,连喷三天,可以喷杀成虫,减少虫卵,预防蛴螬对薯块的危害。
六 在红薯田地周边少量种植蓖麻,蓖麻叶会产生蓖麻素,具有驱赶蛴螬成虫的作用
预防蛴螬,单靠一种方法效果不太好,要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蛴螬的危害减轻了,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才能上去,种植户也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蛴螬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俗称鸡乸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子或金龟甲,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蛴螬非常喜欢咬食甘薯的幼苗和块根,是危害甘薯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害虫之一,甘薯幼苗被蛴螬咬食会造成缺苗断垄、死苗,被蛴螬噬食的薯块除易感染病菌,加重田间和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外,还会直接影响红薯的外观和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1、生活习性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喜欢生活在甘蔗、木薯、番薯等肥根类植物种植地。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蛴螬大发生的决定因素—7-8月份的天气条件。
2、防治蛴螬取得高效的关键①把准防治适期;
②药剂到达根部5厘米以下土壤与虫接触。
3、防治蛴螬方法①利用成虫趋光、趋化的特性,可用黑光灯、性诱剂等对蛴螬成虫(金龟子)进行诱杀。7、8月份是蛴螬成虫发生盛期,此时正值红薯生长旺季,可在红薯田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大片种植,全部都要使用,如果只有自己家使用,而邻居家不使用,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虫害。
②红薯苗使用辛硫磷胶囊剂等沾根,红薯地起垅时施进3%辛硫磷颗粒剂(数量以地下害虫数量多少来定,亩施5—10公斤),也可以采用浇穴的方法,实验证明,对红薯蛴螬防效,浇穴方法明显好于蘸苗方法。
③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可以用20倍的烟叶浸出液灌根,每亩3500公斤,连续灌根3次左右即可。这种液体是纯植物,不会对红薯产生任何药害,可以放心使用。也可在红薯栽插期、薯块膨大期或者幼虫发生盛期施用白僵菌后孢子侵染蛴螬幼虫,使其致死,菌土施用三年后仍有一定防治效果。
④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可以用20倍的烟叶浸出液灌根,每亩3500公斤,连续灌根3次左右即可。这种液体是纯植物,不会对红薯产生任何药害,可以放心使用。
红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好轮作,以及农家肥的消毒工作,杜绝这两大害虫来源就能大大减轻虫害。另外红薯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块根,因此不建议化学农药灌根的方式杀虫,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
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问:种植红薯怎么才能防治蛴螬对红薯的危害?
蛴螬,成虫是金龟子,产卵在秸秆底下,孵出的幼虫就是蛴螬,幼虫的食物就腐烂的秸秆,所以,秸秆堆底下的腐植质和泥土里,都有很多蛴螬。
蛴螬长大了,就不以腐植质为食物了,就会啃食植物的地下根茎,花生薯类都是它的食物,吃完根茎,就化成蛹,再蜕变就是金龟子了。
蛴螬危害红薯就是啃食红薯的茎块,啃的都是残眼,影响红薯的质量和产量,影响产量就是减产,影响质量就卖不出好价钱。
蛴螬在红薯地里生长,主要就是地底下的秸秆太多,藏有很多金龟子的虫卵,再就是使用的腐殖质肥料太多,带有很多蛴螬幼虫,蛴螬长大后正好是红薯膨胀的时侯,就为蛴螬提供了食物。
防治蛴螬危害红薯,要在沒有秸秆的地里栽种红薯,就减少了蛴螬的生长,红薯的底肥最好施用土粪,鸡粪,专用复合肥和草木灰,不施用牛马粪,减少蛴螬的食物。
在栽种红薯之前,每亩地煮十斤谷子拌辛硫磷,施撒在地里再打埂,就能消灭地里的蛴螬虫卵和幼虫,药效持续两个多月,等地里药效失效,金龟子还沒产卵,红薯已经长了薯块了,躲开了蛴螬的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