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刘备实力虽不足,但却十分擅长借力。

赤壁之战后,刘备巧妙借力,夺下南四郡,其中过程,更是将其“借力”的本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难取的南四郡

南四郡,就是荆州在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基本上包括今天的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

这四郡,很不容易打。

汉末乱世之初,孙坚即起长沙兵,一路北上,收复洛阳,是当时群雄中少有的能与凉州军掰手腕的强军。

官渡之战前后,长沙张羡反抗刘表。巅峰刘表率军猛攻长沙,“经年不下”,直到张羡去世后,刘表才得以拿下长沙!

所以,要靠武力手段夺取南四郡,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时的刘备,手头兵力万人,外加刘琦“不下万人”,最多2万人,而且,人家刘琦的部队他也不能随便调···其实力可谓十分薄弱。

因此,刘备要取南四郡,有两大困难。

1、凭什么让你去取南四郡?

当时,孙刘联军的主帅是周瑜,孙在同盟中占据事实上的优势地位。

孙权凭什么让你去取南四郡?他自己去拿不香吗?

2、如何拿下南四郡?

就你那1、2万人,如何拿下南四郡呢?

以常理而言,这2大困难,刘备可能一个都克服不了。

然而,刘备却借力打力,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

借曹仁之力,获取“默许”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在周瑜的率领下,直攻江陵。

曹仁不是吃素的,他率领曹军在江陵打得很顽强,战事转入僵持阶段。

联军强攻不能克,遂转入“断绝战”,即将作战重点转为切断江陵的外援,迫使其孤立无援下退军。

周瑜先是采纳甘宁之策,攻取夷陵,断了江陵西面通道。

随即,刘备提出了断绝南通道之策:即攻长江以南的南四郡,断江陵南面粮道。(此外,还有“绝北道”,由关羽执行,但与本题无关,暂不展开)

因此,周瑜采纳刘备之策,令刘备“巡行江南”。

如此,刘备事实上获得了东吴的默许,可以夺取南四郡。

周瑜让刘备“巡行江南”(而不是让东吴军队去执行此任务),主要出于3个考虑。

1、南四郡不容易用武力解决。

如前所说,刘表攻长沙“经年不下”。而东吴军常年攻江夏不下,现在又在江陵久攻不下,攻坚能力有限,未必能轻松攻取南四郡。

2、东吴抽不出足够力量夺取南四郡。

赤壁之战后,孙权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解决曹操的威胁。

因此,周瑜攻江陵,孙权攻合肥,集中力量于北面,再难以抽出力量取南四郡。

3、刘备尚可以得到控制。

刘备当时实力十分薄弱,依其兵力,最多“巡察江南”,切断其对江陵的粮食支援,要全取南四郡恐怕力有不逮。

退一万步说,即便刘备夺取南四郡,其实力依然远远弱于东吴!

借周瑜之力,获得军事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是以孙刘联军的名义“巡视江南”的。(后来黄盖做武陵太守,可见当时对南四郡的占领,虽以刘备具体实施,那其实是在孙刘统一协调下进行的)

刘备手里确实只有1、2万人,但他仍能获得军事优势。

南四郡,原本为刘表所据,赤壁之战前,因曹公威力太盛,归顺了曹操控制的朝廷。

然而,赤壁之战后,曹操北退,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也已经开始猛攻江陵。

随着夷陵被周瑜攻占,长江,已经基本为联军所控制了!

如此,南四郡已经与曹占区隔离,成为“飞地”了。

如此,刘备兵力虽少,但其能施加给南四郡的军事压力是极大的。

军事上的优势(至少看起来具有优势),使刘备有了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基础。

借刘琦之力,争取政治解决

随即,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

荆南四郡,本为刘表所据,其官吏皆为刘表故吏。

当时,曹操已北退;而孙权则自刘表时代以来就与荆州征战不休,彼此仇视;刘备则也缺乏威服各郡的名分。

唯有公子刘琦,作为刘表的长子,其统辖各郡是说得通的。

因此,在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后,四郡先后归顺。

借同盟之利,进退自如

尽管刘备以刘琦名义降服了四郡,但是,他并不能“吃独食”。

因此,刘备“吐了一些出来”。

取荆南各郡后,刘备、关羽、张飞,回到江陵前线,继续参与对江陵的进攻。

同时,他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督桂阳、长沙、零陵三郡,征调赋税,充实军粮,并以赵云为桂阳太守。

至于武陵,周瑜则交给了黄盖。

其后,前后脚发生了两件事:1、刘琦去世;2、孙刘联军攻下了江陵。

原本,刘备是以刘琦的荆州刺史名义占据部分荆州地方的。

也就是说,刘备名义上还在刘琦之下。

然而,刘琦去世后,没有继承人,刘备成了领袖。

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原先刘琦在江夏的部分土地也归入了刘备控制。

此时,孙刘在荆州的地盘犬牙交错。

这对双方都不利。

对刘备而言,长江为孙权所据,入川之路为孙权所掌握,刘备没有发展空间。同时,原为刘琦所占的江夏部分地区,则成了刘备的“飞地”。

对孙权而言,刘备在长江以南,孙权则控制长江防线,等于孙权义务为刘备抵抗曹操!而且,黄盖在武陵,虽然以其将略屡屡击败叛乱,但一直不安稳。

于是,刘备与孙权、周瑜开始了一段“换地”合作。

除保留位置关键的沔口外,刘备将原属刘琦的江夏部分地区交给了东吴。

东吴则将南郡、武陵郡给了刘备,让其分担曹操的压力。

由此,南四郡、南郡,皆为刘备所得。东汉时期的荆州七郡,刘备独得其五。

汉末群雄之中,刘备的基础是最为薄弱的。

然而,刘备虽然力量不足,但他最擅长“借力”。

他能够洞察各方的动向、利益,并找到机会,借力打力。

因此,刘备能屡败屡战,并最终与曹孙鼎足而立!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荆南四郡是指位于长江以南,归属于东汉十三州之一荆州下属的四个郡,分别是:零陵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其大概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全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以及贵州的东部,总面积差不多有40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差不多是15万户60多万人。

赤壁之战前,刘备是寄居在荆州,依附于荆州牧刘表手下,算是半独立性质的一支雇佣军,曹操南下时,刘琮投降,刘备带领自己所属的数千士兵连同十余万百姓一起南下江陵城,结果在长坂坡被曹操五千虎豹骑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不仅十余万百姓被曹操俘虏,而且手下士兵都被打散了,刘备就连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被虎豹骑首领曹纯俘虏了。

刘备

刘备后来逃到了江夏郡投靠刘琦,刘琦原来在江夏郡就有一万驻军,刘备逃到江夏郡后,手下逃回来的溃兵,再加上关羽的水军,合起来也有一万人,刘琦的一万人+刘备的一万人+周瑜的三万人,合计5万人,就是赤壁之战与曹操作战的全部主力部队。

后来的结果就是周瑜领导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以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先是逃到了江陵城,之后把江陵城交给曹仁防守,自己继续向北逃回中原,紧随其后的孙刘联军在周瑜的率领下开始攻打南郡,主要就是南郡的治所江陵城。

刘备将手下两员大将关羽和张飞各自连同一千士兵,向周瑜借来了各两千士兵,作为自己攻打荆南四郡的资本,同时刘备手下还有一万军队,再连同刘琦手下的一万军队,刘备还是有两万军队,但不可能全部带去攻打荆南四郡,因此刘备南下攻取荆南四郡的军队最多也就是一万多人,不超过1.5万人。

荆州地图

再来说说荆南四郡的归属,刘表在世时,荆南四郡是归属刘表的,刘表去世后,刘琮即位,荆南四郡理念上归属刘琮,刘琮投降曹操后,是率领荆州所有郡县投降的,因此这个时候名义上荆南四郡是归属曹操的,现在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而逃,与此同时,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还在南郡围攻曹仁。

这个时候,虽然荆南四郡在名义上是归属曹操的,但与曹操势力是完全隔绝的,因为周瑜在围攻南郡,南郡是连接荆南四郡与曹操北方势力的战略要地,如果南郡被周瑜夺走,荆南四郡如果还忠于曹操的话,那将成为一块飞地,是无法支撑的。

209年孙权夺南郡

刘备之所以非常轻易地收复了荆州四郡,有以下原因存在:

1、刘备政治正确。

刘备攻打荆南四郡是利用了刘琦的名义,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是有荆州继承权的,荆南四郡的官吏大多还是原来刘表的旧部下,对刘表还是有认同感的,曹操虽然短暂地统治了荆南四郡,但实际上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时间,而荆南四郡在刘表手中统治了18年左右,因此很多城池,只要刘备拿出刘琦的名义,基本上是不战而降的,在这一点上,刘备是有政治正确的,所以就能轻易拿下荆南四郡。

2、战略形势有利于刘备。

就算荆南四郡有人想忠于曹操,在现实面前也是做不到的,毕竟曹操当时代表了东汉的朝廷,还是有不少人追随的,荆南四郡中肯定也有人如此,但现实情况是:连接荆南四郡与曹操地盘的战略通道南郡现在被周瑜包围,正处于战争之中,而且以当时的形势,周瑜拿下荆南四郡只是时间问题。

周瑜

再说了,曹操当时刚刚在赤壁之战损兵折将,狼狈逃回北方,根本无暇顾及荆南四郡,对于曹操来说,能保住南郡比荆南四郡重要得多,当然也可以认为曹操已经放弃了维护荆南四郡,所以荆南四郡其实是孤城+绝境,除了向刘备投降,没有其他出路,一般来说,现官不如现管,正遇到刘备在攻打荆南四郡,所以四郡应声而降。

3、荆南四郡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荆南四郡位于长江以南,交州以北,对当时华夏的核心中原来说,荆南四郡就是一片荒凉之地,不仅人口少,经济差,而且境内蛮夷很多,当曹操败北,周瑜攻打南郡时,荆南四郡其实在刘备手中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荆南四郡

荆南四郡的北边是南郡,周瑜正率军攻打,南边是交州,更荒凉的地方,西边是崇山峻岭,无法逾越,东边是孙权的地盘,刘备的盟友,从地理位置上看,荆南四郡除了投靠刘备,没有其他出路,而且刘备攻打荆南四郡应该是与孙权商量好的瓜分荆州地盘计划,所以后期孙权攻打交州时,刘备也没有插手。

4、刘备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刘备南下攻打荆南四郡时带了诸葛亮、赵云等将领,率领的军队应该有一万多人,别小看了刘备及他手下的一万人,刘备在北方那么复杂的环境下,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仍然活着,乱世之中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刘备活着不光他有头脑,而且刘备及其所属有一支战斗力相当强悍的军队。

刘备

关羽、张飞是万人敌,但这次没来,借给周瑜攻打南郡了,刘备本人也是身经百战,诸葛亮和赵云也能协助刘备,他们的对方只是荆南四郡的郡县兵,没有正规的野战部队,战斗力是非常差的,刘备攻打荆南四郡是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攻下,如果分散兵力刘备攻城也许有些困难,但是一万军队攻打一个城池,还是轻易有余能拿下来的,况且荆南四郡郡县兵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如刘备手下军队的,打仗的话,荆南四郡又打不过刘备,不投降刘备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所以,刘备打下荆南四郡还是相当轻松的,几乎没有什么损失,更多的就是应声而降。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正式从宛城一带进兵荆州,平定荆州之战就此展开,得知消息后,荆州牧刘表立刻展开积极部署,首先以刘备屯驻于樊城、新野一线,作为抵御曹操的第一道屏障。

其次,刘表积极收缩兵力于以襄阳、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企图依托坚城与河网,以及江陵、襄阳大规模的粮饷军械储备,与曹操所部展开决战。

可是,同年八月,一向染病的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被蔡氏一族与蒯氏一族拥立为信任荆州牧,长子江夏太守刘琦孤立无援,率军一万余困顿江夏,且时有争夺荆州之心。

此时,荆州内部响起了降曹的声音,只有将军王威等人打算伏击曹操,最终,年少的刘琮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胆小如鼠,选择投降曹操。

同年九月,刘琮投降,刘备被迫南下江陵,抢占军事要地,可是在当阳长板被曹操亲率五千虎豹骑追上,大战之后,刘备败逃,赤壁之战就此打响。

后刘备与孙权联军五万,于同年十一月至年末,与曹操在赤壁大战一场,曹军败北退回江北地区,同时留下曹仁驻守江陵至夷陵一线,赤壁之战转入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的江陵攻防战。

江陵攻防战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14年)初开始,由东吴周瑜率军至少三万人,并刘备部张飞一千人等,围攻江陵,此战前后长达一年之久,建安十五年(公元215年)初,曹操下令曹仁撤退到襄阳一带,周瑜攻下江陵。

而刘备也正是趁着这一年的时间,陆续收服了荆南四郡,所谓的荆南四郡,指的是荆州南郡、江夏郡南部的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四郡。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刘琦的联合部队增长至两万余人,加之赤壁战胜,荆州旧有的士族、部曲纷纷投奔,刘备刘琦联军迅速壮大,又因为周瑜将主要目光放在了南郡以及夷陵一线,所以,脚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恰恰抓住了这个机会,瞄向了荆南四郡。

事实上,当时的荆南四郡,并不太平,因为东吴的黄盖、周泰等人已经深入到了武陵郡、长沙郡等地,且控制了很多地区,但是黄盖、周泰所部兵力较少,例如黄盖所部才精兵数百人而已,这就给了刘备收降荆南四郡的机会。

荆南四郡在东汉中期的时候,户数大概如下:

零陵郡有十三座城池,二一十二千二百八十四户,一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人。

桂阳郡有十一座城池,十三万五千零二十九户,五十万一千四百零三人。

武陵郡有十二座城池,四万六仟六佰七十二户,二十五万零九百一十三人。

长沙郡有十三座城池,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户,一百零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人。

经过初平年间至建安十三年刘表二十年的治理,荆州的户口数在未经历天灾的情况下,减少相对较少,但是荆州北部的南阳郡从袁术、张绣、曹操之战中,人口流失相当的严重,但是对荆南四郡影响不大。

对于荆南四郡来说,史料记载的战争有这两次,一次是长沙太守张羡反叛刘表,一次是平定张羡后,刘表的侄子刘磐在长沙郡与东吴太史慈等人交战。

这两次大战一定会对长沙郡的人口产生影响,以及赤壁之战的几个月,这都是影响人口的因素,但是,荆南四郡也足以剩下至少近百万的人口,因此,这样的宝地,刘备势在必得。

那么,刘备为什么很容易便是收服了荆南四郡呢?

首先,刘琦身为原荆州牧刘表长子,被刘备推举为荆州刺史,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由他的名义来收回荆州属地,就算是朝廷都说不出什么,这样的法理性比曹操、东吴都要管用。

其次,荆南四郡的郡守不过是为了官位与活命,他们本身军事力量弱小,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只要能够保住他们的地位,谁当主子无所谓。

相比之下,刘备军事力量相对他们来说,很是强大,荆南四郡自然无法抵挡。

第三,此时曹操、周瑜都无暇南顾,东吴更是无力南顾,所以这是刘备的绝佳机会,故而刘备大军出发之后,很快,便是陆续收服了荆南四郡。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刘备手下当时大约有两万多人,这点兵力在当时也不算少了。不过他能轻松拿下荆南四郡,主要还是大势所趋。

所谓荆南四郡,指的是荆州南部的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四郡。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一起兵进荆州,在江陵击败了曹仁,夺取了南郡。随后刘备率军南下,夺取了荆南四郡,从而具备了和曹操、孙权分庭抗礼的基础。

说起来就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兴兵南下,刘琮又不战而降,镇守樊城的刘备只能仓皇带兵南下。结果在当阳被曹军追上,损失惨重,在关羽接应下才逃到了夏口。不过此时曹军接踵而至,只有夏口弹丸之地的刘备可以说是朝不保夕。

然而转眼之间刘备却来个一个咸鱼翻身,夺取了荆南四郡,这一方面是因为刘备逃到江夏以后还有一定的实力,更重要的则是当时的局势对刘备极为有利。

刘备从樊城南下时,自己带主力走陆路,而命关羽率水军战船数百艘南下。当阳战败以后,刘备几乎全军覆没,仅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数十人逃走。不过关羽的水军没有遭到攻击,因此完好无损。刘备在汉津得到关羽接应以后,才能顺利退到夏口,和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汇合。

按照《三国志》记载,关羽所部水军大约有万余人,而刘琦手下也有万余人马。刘琦为人性格温和,一向和刘备交好,此时大敌当前他自知没有能力和曹操抗衡,唯刘备马首是瞻。因此刘备退到夏口时,手下实际有兵马两万多人。

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和演义里动辄几十万大军不同,历史上东汉末年群雄征战时兵力其实非常有限。像袁绍统一河北,集四州之力和曹操决战,手下不过十万兵马。而赤壁之战周瑜所率江东军马,也不过三万多一点。所以两万多人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股军事力量了。

而且刘备镇守樊城,直面曹操。刘琦驻守江夏,对面是刘表的宿敌江东。这两处实际上是荆州对外的一线,最危险的地方,因此无论是刘备还是刘琦,其部队肯定是荆州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那部分。

因此从军事力量上来说,退到夏口的刘备虽然兵力远不如曹操,但是也不容小视。这也是后来孙权愿意和刘备结盟,平等对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赤壁之战中,由于曹操是中计大败,刘备在战斗中的损失并不会太大,以他的军事力量,夺取荆州四郡问题不大。

而更重要的是,此时形势对刘备及其有利。

曹操南下攻击荆州时,因为刘琮投降,因此轻取了荆州北部的襄阳、樊城,接着又在追击刘备时顺便夺取了江陵。不过此后曹操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追击刘备和攻打江东上,对荆州南部四郡采取了招抚措施,四郡原有官吏大多留用,对四郡的控制力度并不稳固。

而在赤壁之战以后,曹操率曹军主力撤到江北,只留下了曹仁镇守江陵。等孙刘联军攻克江陵,荆南四郡其实就和曹操所占地区被分开。对荆南四郡来说,此时只有三条路,一是效忠曹操,死守四郡等援兵,二是归降孙权,三是归降刘备。

前面说了,曹操对荆南四郡的统治并不稳固,大家和曹操也没什么感情。江陵失守以后曹操显然也不可能派来援兵,所以继续效忠曹操显然没几个人愿意。

至于归降孙权也不是一个好选择。刘表和孙权也算是死敌了,大家争斗多年,荆州杀死的江东人士不在少数,被江东杀死的也不少,彼此也算有仇。

相比之下,刘备依附刘表多年,久居荆州,和荆州士人多有往来,人望很高。他驻守公安时,刘表旧部跟着曹操北上的人还常有跑来投奔的。而且他手上还有刘琦这个政治招牌,投靠他显然是荆南四郡此时大多数人最能接受的选择。

所以刘备带兵南下时是一帆风顺,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没经过什么战斗就平定了四郡,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看过《三国演义》或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赤壁之战开打前,刘备几乎都处于一种被人追打着四处奔逃的状态,依附到荆州牧刘表手下后,因为自己顾及所谓的“同宗”情不愿意取荆州,使得荆州被刘琮拱手相让于曹操。后来,由于刘备不愿意丢下跟随自己南下江陵城的百姓,被曹操的五千虎豹骑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张飞凭借着自己一人之威在长坂坡用疑兵吓退曹操军队,刘备就会被曹操军队追赶上,一个手起刀落丢了小命,后来也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然而,在紧要关头诸葛亮亲自出使东吴舌战群雄,结成孙刘联盟,并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中大败80万曹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为刘备经营南方以及蜀汉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尤其是荆南四郡的归附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迫切需要的土地和人口支撑,为蜀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荆南四郡为什么会那样轻而易举地归附刘备集团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

荆南四郡位于什么地方。历史上的

荆南四郡位于长江之南,包括今天

湖北省的南部、湖南省全部、广东

省和广西区的北部以及贵州的东

部,总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地

域,当地居住人口在15万户60万人

左右。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军,曹操把江陵城交给曹仁防守之后,自己心有余悸地一路向北逃回了中原,而在孙刘联军围攻打南郡治所江陵城的同时,按照诸葛亮的计谋,关羽和张飞各领一支部队攻打荆南四郡。

由于当时,曹操军队已经败退回中原,而曹仁驻守的江陵城被孙刘联军攻下也是迟早的事,江陵城易手之后,因为刘琮本来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获得荆州的“领导”权的,刘琮投降曹操后,荆州各州郡及民众也是迫不得已才归附曹操的。

因此,当关羽和张飞的部队到达荆南四郡时,早就听闻刘备“匡扶汉室”之义,以及关羽、张飞之威名的他们瞬间归附刘备集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赤壁之战后,刘备根本就没有花费大力气去就占据了荆南四郡,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的太守几乎是不战而降刘备。

刘备拿下荆南四郡是很容易的,不像演义中大张旗鼓的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取零陵,赵云取桂阳,张飞取武陵,关羽取长沙。

实际上正史记载的取荆南四郡是刘备、诸葛亮与赵云,关羽与张飞并未参与。关羽和张飞协助周瑜攻占南郡去了。

《吴录》记载: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

《三国志-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残部回到江陵不久就回到许昌了,留下曹仁镇守南郡,并派乐进屯襄阳、徐晃驻樊城、满宠屯当阳以力保南郡不失。

当时孙权和周瑜主要的目标是想要拿下南郡,于是周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与曹仁交战,最终在关羽绝北道阻截了曹操的援军,才让周瑜拿下了南郡。

而当时的刘备在干吗呢?刘备不会坐失良机,南郡周瑜在争夺,刘备只好去寻新的地盘,荆南四郡无疑是刘备最好得安身立命所在。

刘备与孙权为了瓜分荆州,做了交易,刘备派张飞、关羽去协助周瑜攻打南郡,孙权也默认刘备去取荆南四郡。

刘表次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当时的荆州四郡名义上是属于曹操的,但曹操赤壁兵败后,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被南郡和江夏隔开,远离曹操的势力范围,荆南四郡就是无主之地,刘备借着刘表长子刘琦的名义,出兵攻取荆南四郡也在清理之中。

再说荆南四郡地处西南,位置偏僻,只要占据了南郡,荆南四郡就可以传檄而定。说白了就是两家处于联盟的关键时刻,孙权把荆南四郡让给了刘备,刘备稍微配合一下出点力帮助周瑜攻打南郡。

最后在当时的情形下,荆南四郡相对于南郡来说不值一提,刘备凭借着手中的二万兵力攻占荆南四郡不费吹灰之力,实际上刘备也没打什么仗就拿下了荆南四郡。

结语:刘备凭借着联盟的关系合力与东吴击败了曹操,得到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借着孙权、周瑜攻打南郡的空隙和刘琦的名义以及刘备本人在荆州的广树恩德收揽人心,荆南四郡不是刘备还能是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