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杭州形势雄壮,地利险固,并不好打。

不过,太平军两次攻打杭州城,一次基本破城,一次完全破城。两次作战,都达成了作战目标。

在这两次作战中,李秀成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战法,展现出不俗的军事才能。

第一次攻杭州:趁虚而入、收放自如。

一、围魏救赵。

太平军第一次攻杭州,是为了围魏救赵。

当时,江南大营,长期围着天京,如同大清伸出的一支魔爪,死死地掐着太平天国的脖子。

1859年,洪仁玕、李秀成,决心斩断这支魔爪。

洪仁玕、李秀成认为:天京周边清军实力雄厚,来硬的没有把握,不如先攻打空虚的湖州、杭州。

由于杭州是江南大营粮饷的重要基地,清军必然会全力营救。如此,太平军可以调动清军,赢得战场主动!

于是,李秀成率军绕到皖南的广德州,直扑杭州!

二、诱敌。

果然,当时的浙江一带防御空虚,李秀成的进军势如破竹。

1859年3月11日,李秀成军抵达了杭州外围的武林门、钱塘门。

由于太平军行军迅速,直到他们抵达杭州城北北新关30里的安溪时,清军才发现他们。

清军大惊,一面征集附近的军事力量,一面紧急向江南大营及周边省份求援!

杭州岂容有失!各处清军纷纷前来救援!

由于杭州清军的拼命抵抗,李秀成抢攻武林门受挫。

不过,李秀成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敌人,也不急着攻城。

于是,李秀成在正阳门外万松岭插满旗帜、壮大声势,朝城内放火箭,震慑清军。

(注:小编对杭州老城区地理不甚了解,只就地名作标注,还希望熟悉者能作指正、补充。)

应该说,此时,李秀成诱敌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

不过,清军的扯皮,给了李秀成破城的机会。

三、地道破城。

就算是吓唬人,也要专业一点。李秀成不仅只是虚张声势,还挖起了地道。

太平军在清波门外黄泥潭开挖地道,被清军察觉了。

杭州将军瑞昌等人紧急请求增援,要一起破坏地道!

可是,当时的杭州,内城是满城,外城是汉城。杭州兵力不足,巡抚罗遵殿决心保存实力守满城,拒绝增援清波门。

不久,地道挖成,炸塌城墙,太平军杀入!

值得注意的是:李秀成只带了1250名先锋队杀入城内,显然,此时的李秀成深知,攻下杭州也守不主,他还不愿为破杭州浪费太大力量。

可是,城墙一塌,外城清军一哄而散!

就这样,李秀成就攻破了杭州外城!

四、果断转移

此时的杭州,只剩下满城未破。

李秀成试探性地攻了一下,知道不太好打,便停止了进攻。

不久,李秀成得知张玉良军靠近,知道吸引江南大营之敌的目的已实现,遂决定转移。

23日,李秀成遍插旗帜,以为疑兵,暗自率军撤退。

24日,张玉良的清军仍在城外列队,进行对峙。

直到搞清楚李秀成已撤,清军才烧掉太平军遗留的营垒,向朝廷表功:克复杭州!

可以说,第一次攻杭州,太平军本意是围魏救赵,破不破城不重要,能吸引清军就好。

可是,大清实在太配合了,李秀成一不留神还真的就攻破了杭州城的外城。

第二次攻杭州:志在必得、攻心有方

1、志在必得。

攻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横扫苏南,打下了苏州等地,实力大增。

此时的李秀成,决心真正地占据杭州!

不过,由于安庆被围,李秀成不情不愿地西进,去江西、湖北转悠了一圈。

别看李秀成身在江西,心却早已在杭州了。

当时,李秀成一度打到武昌附近,但又退军了。

后来,李秀成被俘后,湘军幕僚问他:为啥不打了呀?李秀成答:我急着去打杭州呢!我已经占据了苏州,还没有占据杭州,如同鸟没有翅膀。

安庆失守后,李秀成立刻部署进攻浙江,直指杭州。

2、围城。

当然,李秀成之前的心急火燎也是有原因的。

苏州攻破后,太平军很可能会进攻浙江,这已是明摆着的。所以,清军抓紧时间,加强了杭州的防御。

不过,李秀成仍然有办法!

这一次,李秀成依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浙江周边地区。

当时,大清在浙江军力虽得到了加强,但总体仍然力量不足,大军集结杭州,也意味着杭州周边地区防御不足。

于是,李秀成迅速挥军,攻略浙江各地。

其中,攻取绍兴,意义重大。

绍兴,是杭州的左臂,攻取绍兴,就能安心东指杭州,慢慢玩。

同时,杭州的军饷,主要来自宁波的关税、赋税,绍兴又正扼宁波、杭州的陆路要道。

李秀成分兵攻下兵力不强、内部矛盾大的绍兴,断绝了杭州饷道!

不久,太平军清理了周边,断绝杭州粮饷,开始围城。

3、心理战。

在物质上打击敌军后,李秀成又将打击目标瞄准了杭州人心。

李秀成一面阻止不断骚扰,疲惫清军,一面致书城中,针对清军、百姓、满人、汉人不同的需求,定制了宣传口号,但总之一句话:“肯降者即可”。

如此,合围几十天后,杭州粮食将尽,城内的清军斗志瓦解,许多士兵、百姓,夜间翻墙来降。

清军企图以“火烧连营”之计,但被太平军识破。

李秀成知道:走投无路的人,会靠“病急乱投医”来支撑信念。一旦他们投错两次医,就会彻底崩溃!

李秀成让童容海当起了这个江湖郎中!

童容海诈降,与清军约定:以火烧海潮寺为信号,里外合应,偷袭太平军!

随后···清军果然中计,伤亡惨重!

清军士气彻底崩溃了。各个城门都有大量清军出城投降!

鸭子,熟了!

4、破城

李秀成趁机督众将四面越城,一拥而入!守城军民夺门而出,迅速崩溃!

杭州外城,李秀成又轻松攻取!

不过,李秀成仍没有立刻进攻满城。

李秀成再次射书满城,承诺赦免满人,希望清军放下武器。

清军不降。

无奈之下,李秀成只得打了一场硬仗,强攻满城。

2日后,满城城破!

李秀成,终于攻取了杭州!

坦白地说,李秀成攻取杭州,对太平天国全局上的意义并不大。

自安庆失守开始,太平天国军事上已经走向了彻底被动!李秀成在浙江的胜利,逆转不了这个局势。

而杭州,李秀成其实也只占据了1年左右的时间。1863年,杭州又被左宗棠攻取。

再过1年,李秀成和太平天国,一起走向了终点。

不过,李秀成在两次攻打杭州的作战中,不误于套路,能根据不同战略目标,不同战场环境,找出合适的作战方略;在细节处,又能针对对方的人性、资源结构找出事半功倍的破局之法···

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不沉迷于套路,客观、细致地制定针对性策略,深刻分析人性、资源结构,或许,我们也可以找到事半功倍之法,赢得胜利!

祝君胜利!

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太平军攻陷杭州城,应该指的是咸丰十年(1860年),忠王李秀成采取“围魏救赵”策略,奔袭杭州地区,以解天京之围的战役。1858年初,清廷重建江南大营,同时兵围天京。到1860年初,清军已经连续攻占了天京城西的下关、九湫洲,天京岌岌可危,于是忠王李秀成率兵奔袭湖杭,迫使清军回援,从而解除了天京的危局。

清廷重建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岌岌可危

1858年初,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署理提督周天受奉命率兵围困天京,同时再次引荐江南大营,大营便设于天京城东。1860年1月底至2月,清军已经连续攻占了天京城西北的下关、九湫洲,天京危在旦夕。

△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1859年前后的局势对太平军已经极为不利,就在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天京的同时,曾国藩奉命援救安徽,其与官文、胡林翼等制定了“四路图皖”的计划,并于1859年底从湖北移师安徽英山,向皖西地区的太平军节节逼近。

而在天京的对岸,当陈玉成、李秀成于1858年会师三河镇之际,奉命留守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将李昭寿(原为捻军)叛变,被钦差大臣胜保招抚后逐于同年11月献城投降。而到了1859年2月底,与李昭寿关系密切的江浦守将薛之元再度投降清军,不久后浦口等地也相继落入清廷手中。1859年10月,右军主将韦志俊也于皖南池州(今贵池)降清。

△陈玉成

至此,皖北与天京之间联系被切断,为重新打开局面,陈玉成、李秀成曾于1859年3月、4月两次进攻江浦、浦口,但均已失败告终,此后两人又先后转战于六合、仪征、扬州、天长、盱眙、来安、滁州,诱使清军分兵。

直到1859年11月,两人在击败署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军后,才占领浦口,并围攻江浦,稍解天京之围。此后,李秀成率军留守浦口一带,陈玉成则率军返回皖西战场,对付东犯之湘军。

李秀成的“围魏救赵”,奇袭湖州、杭州

1859年4月,洪秀全之弟洪仁轩由香港抵达天京,不久便被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抚朝纲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而为了平息内部矛盾,洪秀全又加封前军主将陈玉成为英王,加封李秀成为忠王。

△洪仁轩

为了彻底解除天京之围,洪秀全在李秀成的一再要求下,同意了让其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的计划。李秀成和洪仁轩经过多次商议后,认为此时再率军直攻江南大营已经难以成功,不如向清军防守薄弱的湖、杭地区进兵,迫使清军回援,然后在迅速返回围攻江南大营,这样天京之围便迎刃而解。

1860年1月底,李秀成留下部将黄子隆、陈赞明留守浦口后,随即率兵前往芜湖,召集各路将领分配任务,准备“围魏救赵”。2月10日,李秀成率陈坤书、谭绍光、陆顺德等部二万余人到达南陵,后经清弋江镇(今属安徽南陵)和马头镇(今属安徽泾县琴溪镇),绕过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于24日攻占广德(今安徽广德),留陈坤书、陈炳文率部守城,以备接应,自率谭绍光、陆顺德、吴定彩等部轻装疾进浙江。为掩护李秀成主力的进军,李世贤率部由南陵经泾县,进占旌德(今属安徽)、太平(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留新任右军主将刘官芳在这一带活动,自率大军东入浙江,29日与李秀成部会师于安吉(今浙江安吉北)。

1860年3月4日,李秀成、李世贤率军于长兴西南的虹星桥大败清军,进而攻占长兴。此后一分为二,由李世贤率兵佯攻湖州,牵制清军;李秀成则率领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军,日夜兼程奇袭杭州。

李秀成攻破杭州城,二破江南大营

1960年3月11日,李秀成率军抵达杭州武林门外,此时的杭州城除了八旗兵之外,只有兵勇不到3000人。

面对突然到来的太平军,浙江巡抚罗遵殿仓促布防,由于兵力不足,于是采用“主守不主战,守近不守远”的策略,坚守杭州城。而清军的各路援军,虽然接到了杭州的求援,却纷纷敷衍了事,不是姗姗来迟,就是找各种借口躲避交战。

由于守军的放弃,太平军迅速先是迅速攻占武林门和钱塘门,随后又从绕至南屏,占领凤凰山、玉皇山、万松岭一带。在全面占领杭州外围后,开始向杭州城发动猛攻。太平军一方面在馒头山上把从净慈寺抬来的菩萨插上旗帜,用棺木垒成空营,用作疑兵,清军在长时间的开火后,结果才发现上当。另一方面,在清波门外戚家园一带敲锣打鼓,暗地里偷挖地道,以待攻城。

此外在候潮门、望江门、清波门一带与清军激战,并以清波门外西竺庵为据点,向杭州发起强攻。巡抚罗遵殿面对太平军的攻打,则在重赏之下挑选精锐作为咸丰,意图奇袭西竺庵据点,然而这些所谓的“精锐”竟然借口雨太大,坚决反对出战。

经过反复激战,太平军于3月19日轰榻清波门城垣数丈,李秀成率部将谭绍光、吴定彩、陆顺德率领由1250人组成的先锋攻入城内,杭州城随后告破。

此役,清巡抚罗遵殿自杀,其他大小官员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总兵米兴朝败逃富阳,按察使段光清携家小逃往绍兴。

杭州失守,清廷大惊,皇帝连忙命令江南大营统率和春、张国梁分兵救援。五日后,总兵张玉良率令一万多兵救援杭州,李秀成在得知清廷中计之后,果断于3月24日主动撤出杭州,在与围困湖州的李世贤会合之后,计划分兵援救天京,英王陈玉成也从皖西前来参战,天京之围逐解。

而在4月底,当太平军各路援军抵达天京外围后,十余万太平军随即扫除清军外围据点,并向清军江南大营发动进攻。5月初,太平军在经过四五天的冒雨激战后,彻底摧毁了和春、张国梁苦心经营两年之久的江南大营。

除了以上之外,李秀成此后曾在1961年第二次攻占杭州城。如果说第一次是奇袭的话,那么第二次便是真正的攻坚战,从1961年10月至12月,历经两个月激战,最终于12月29日从望江、候潮、凤山、清波四门攻入杭州外城,清巡抚王有龄自缢,署布政使麟趾、按察使宁曾纶、学政张锡庚、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等同时毙命。两天后,也就是12月31日,李秀成攻入杭州内城,瑞昌以及副都统关福均自杀,杭州城二次告破。直到1864年3月底,杭州才重新被清廷夺回。

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导语:

太平天国攻陷杭州,有大半功劳归功于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国藩早已经想把湘军势力扩张到浙江,可浙江有王有龄任巡抚,不是湘军体系。当李秀成领兵进攻杭州,王有龄血书鹄候大援四字寄给曾国藩,曾国藩只假惺惺的哀叹: 遥望杭州,鞭长莫及,忧灼奈何?虽然清政府一在下旨命令曾国藩,左宗棠救援杭州。他们都置若罔闻,拒不发兵,在太平天国围攻下,杭州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弹尽粮绝,终于被李秀成指挥太平军破城而陷落。

一,围魏救赵,奇袭杭州

1858年至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天京城日久,并攻克天京城外围下关,九湫州,天京城十分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天国后起之秀忠王李秀成准备奇袭杭州,围魏救赵,获取战略生存空间。1860年3月4日,李秀成在长兴大败清军。李秀成兵分两路,一路部将李世贤领兵进攻湖州,作出主力进攻湖州佯动,虚晃一枪,李秀成亲率七千精锐冒充清兵,奇袭杭州。3月11日,亳无准备的浙江巡抚罗遵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太平军迅速攻占武林门和钱塘门。杭州城破,巡抚罗遵殿自杀。这是太平天国第一次攻陷杭州。

二,第二次攻打杭州,攻坚克城

1861年10月,李秀成再次挥军南下进攻杭州。李秀成采取团团围城静待杭州城弹尽粮绝。江苏巡抚薛焕暗中从水路向杭州城运送军火,粮食。但是太平军在城外筑有营寨,物资全部被拦下。到围城12月28日,杭州城粮食吃尽,饥饿难熬。李秀成趁机劝降,清兵纷纷投降或逃亡。以是太平军一拥而入城破。巡抚王有龄自杀。浙江提督饶廷选,处州总兵文瑞均毙命。12月31日,杭州满城城破,满城守将瑞昌自杀,杭州城第二次被攻占。

最后总结:

太平天国在忠王李秀成正确领导下,以诡异的战术运作,迅速两次攻陷杭州城。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湘军见死不救。太平天国军队团结勇悍,才使坚城杭州两次皆克。

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860年1月19日,李秀成率7000精锐星夜从芜湖出发,经宁国、广德、四安、庙西、武康,选走小路捷径,日夜奔赴杭州。

一、太平军进抵杭州城下和清军的驰援

侍王李世贤于2 月22 日攻占宁国县后,立即向东北的广德方向机动,与忠王李秀成合队应在24日至27日。接着,他们在广德分头机动,忠王于28 日进攻泗安时,李世贤兵刚于 29 日攻下安吉,3 月 3 日在梅溪重创李定太,迅速北击泗安,与对泗安清军一直保持压力的忠王南北夹击,一举攻破上泗安5 座清营,然后会师,于4日攻克虹星桥,再分兵。

侍王佯攻湖州,忠王奔袭杭州。

忠王主力于3月7日由长兴县之庙西(妙西)出发,沿莫干山小道西走,3月8日至孝丰,又越过天目山,于9日占领武康。10日从武康出发,经狗莽、良渚,于11日抵达杭州武林门。当太平军到达距杭城北面北新关 30 里的安溪时,杭州清军才发现太平军。

杭州副都统来存率枪炮兵 400 赴武林门、杭州将军瑞昌赴钱塘门组织防御。浙江巡抚罗遵殿还调回宝胜勇 800 名 ,衢州勇 1000 名防守省城,并截留下江西第二起募勇 2000 名派往各门驻守。甫抵武林门的太平军试图抢攻武林门,为城上满兵和助防的宝胜勇所拒而不逞。

同时,太平军也抵达钱塘门外,在棋盘山筑垒。3月13日至14 日,太平军在正阳门外万松岭遍插旗帜,向城内施放火箭,造成攻城声势,给敌人制造混乱。至此,李秀成兵团成功绕开清军在湖州、独松关设立的防线,沿山间小道,快速行军,出其不意地进抵杭州城外。杭州城内乱成一团。

官府以按户抽丁之法强征百姓协助官兵守城,一时怨声载道。浙江巡抚罗遵殿忙令臬司段光清、宁绍台道仲孙懋、游击胡应元等前派赴广德方向的兵勇回省城拒敌。杭州将军瑞昌也急调乍浦副都统锡龄阿的 800 名满兵回援。 同时其他各路清军援兵也正在向杭州聚集救援。

副将向奎 2000 兵勇于3月14日到达吴江县平望镇,得杭州警讯,被何桂清饬令速由嘉兴一路兼程赴杭。败退湖州的李定太及湖州团总赵景贤也向杭州进援。同样,败退湖州的原周天培辖援浙之参将周天孚、林保、王兴棠各军2800 人也被饬驰援杭州。水路则有江南大营副将曾秉忠的长龙船20 只,以及知县冯佩珩的炮船16 只,于3月13日由湖州驶赴杭州。

张芾派援浙江的总兵米兴朝部 3900 人也正经于潜向杭州进发。这样原麇集湖州的清军便纷纷被忠王吸附到了杭州方向。

二、清军各自为是的缺点

清朝方面充分暴露了指挥不统一、各部缺乏协同以及对太平军行动缺乏正确预判等问题。就太平军而言,李秀成在芜湖的战略决策立刻使原先彼此缺乏呼应的芜湖、宁国和徽州两个战区联成一体,李远继、刘官芳、李世贤先后实施战术机动,有效协同李秀成兵团的战略机动。

而清朝方面,则着着落后于太平军,坐视太平军跳出他们划好的防区,在他们围堵的空隙穿插自如。清方大员互相推诿和指责,尤其是浙江巡抚罗遵殿成为众矢之的。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和两江总督何桂清都激烈地抨击罗遵殿。和春指责罗遵殿平时对筹饷募勇一事漠不关心,一到战时危急关头才想起向金陵大营请援。

他忧心忡忡地抱怨:“围攻金陵兵力本已不敷,已先后派出九千余名,兹又苏浙两省同时震惊,东南大局攸关,不能不一再抽调,先其所急。”罗遵殿应对浙江腹地防卫的空虚负责。而两江总督何桂清则直接指控罗遵殿对军事的无知,其调度“主守不主战,且守近不守远”。

何桂清还提醒咸丰帝,指挥不统一是浙江战局败坏的重要症结,他指出“援浙诸军系由江苏、衢州、宁国三路派往,浙江省又有李定太、仲孙懋诸军,官阶相等,号令不一。”因此奏请咸丰帝饬和春兼办浙江军务,而以张玉良统帅援浙诸军,“所有江、浙、徽、宁官军悉听调度,庶事权归一“,不至政出多门,举棋不定,贻误大局。”

咸丰帝也深感指挥事权不一带来的弊害,他最初要以李定太统一指挥徽宁二处的援浙之兵,可李定太在梅溪战役中的糟糕表现使他不得不另选他人。他也发现罗遵殿不知兵事和调度失当,坚决制止罗遵殿调动战区外的湾沚、黄池、南陵等处的驻军。最后咸丰帝同意了何桂清的建议,以和春兼办浙江军务,以候补提督张玉良总统援渐诸军。但已缓不济急。

三、太平军攻克杭州

此时忠王正加紧了对杭州的围攻。3 月 18 日,太平军在清波门外黄泥潭开挖地道。杭州将军瑞昌、副都统来存等大骇,促请浙江巡抚罗遵殿接济米粮,并派杭州汉城筹防协防局民团增援清波门防御。但汉城为外城、满城为内城,罗遵殿出于自身防守计,拒绝了瑞昌的要求。

杭州城内人心惶惶,兵无斗志。3月19日太平军埋设的火药爆炸,坍塌城墙 30 丈,汉城兵勇一时溃败。太平军冲入杭州城,直扑满城。满营清军在涌金门顽抗。太平军急攻不利,便集中兵力专门扫荡汉城。至20日太平军完全控制了杭州汉城。

死于杭州城破的清朝官员计有:浙江巡抚罗遵殿,署布政使粮道王友端、监运使缪梓、杭嘉湖道叶堃、宁绍台道仲孙懋、杭州知府马昂霄、仁和知县李福谦、副将魁麟、候补道陈炳元、程葆安、许烺、在籍兵部右侍郎戴熙等。

四、李世贤在湖州的战术配合

忠王在杭州的胜利是与侍王在湖州的战术机动分不开的。李世贤的行动不仅造成清朝方面对太平军入浙动向的误判,而且有力掩护了李秀成兵团由杭州顺利撤出。正在李秀成兵团南下武康时,李世贤兵团开始实施对湖州的佯攻行动。3 月7 日,李世贤兵团抵达湖州城外,刚分别在梅溪和泗安战败而回的总兵李定太和参将周天孚等部如惊弓之鸟,坚守不出。

3月9 日侍王发起总攻,清军渐不支。不料,副将曾秉忠率长龙船水师赶到。侍王恐腹背受敌,立即撤出战斗。湖州暂时避免了陷城的命运。清朝方面十分惊慌,和春和何桂清都牵挂湖州的得失,因为一旦湖州有失,整个苏南除太湖外几无险可守。

这时何桂清对罗遵殿专顾杭州十分不以为然,他被侍王屯兵于长兴、武康、德清三县间口龙山麓、城隍庙以西的青卓坞制造攻城器具的假象迷惑,由此判断太平军的主攻方向是湖州。 李世贤兵团对湖州的佯攻牵制了李定太、周天孚这一大股清军以及曾秉忠的水师,并且吸引了米兴朝和向奎两支援师,有力地策应了李秀成兵团奔袭杭州。

五、刘官芳在徽州的战术配合

为了配合李秀成兄弟进入浙江袭扰杭、湖的战略机动,刘官芳和李远继分别对皖南的张芾、周天受的防区展开牵制性攻势。刘官芳自与侍王分兵后,即西取太平,南取绩溪。刘官芳主攻方向为张芾老巢徽州府城,将进攻声势扩大。2月 28 日挥师南下,与清军对峙于雄路。张芾立即调集重兵堵截。副将余永椿、参将程永年,都司杨龙、守备丁得龙,义勇谭加耀、都司江长泰和黄占超、守备达金龙等向太平军作集闭冲锋,以期一举击溃太平军。

刘官芳稳住阵脚,派一支奇兵抄袭清军侧翼的佛岭。清军顿时大乱,太平军中路乘势进攻,清军大败,刘官芳直逼徽州府城。雄路之战大胜,助长了刘官芳的轻敌心理。他不待休整,在不明徽府虚实的情况下,试图乘胜一举拿下徽州府城。2月29日他发起了对徽府的进攻。张芾坐守徽州,苦心经营,决心拼死一战。这一次太平军犯下了昨日清军在雄路的错误。

太平军攻势暂挫,双方陷入相持苦战。这时徽州知府刘兆璜,知府陈炳元与参将袁国祥、程永年各部组成总预备队杀出,同时参将文芳、守备谢联升率马队由战场侧面的山径迂回,直击太平军侧后。太平军阵脚动摇。都司江长泰斩杀太平军将领企天侯邓付竟。战事受挫,将领阵亡,太平军军心动摇,全线溃退。刘官芳吸取了攻徽失利的教训,立足于保存自身实力和担当战术牵制任务,有效地将张芾军主力拖在徽州。从而牵制了清军兵力,有效缓解了李秀成攻杭的压力。

太平军攻克杭州,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攻破的第四座省城(前三座为武昌 、安庆和南京)。这次胜利,圆满实现了洪仁玕与李秀成共同设定的虚攻抗湖的阶段性战略目标,为二破江南大营的战略会战首开胜局奠定了基础,也显示了李秀成出色的战略与战役指挥能力。

同时,它给清朝以沉重的心理打击。虽然太平军很快因实现破天京之围的作战目的而主动撤出杭州,但此次破城的影响不仅仅在军事层面。从政治和心理角度衡量,这次胜利激活了太平军的生机与士气,为后来攻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南战役提供了有利的精神条件,增强了太平天国将士坚持反清革命的自信心。

而对清朝方面而言,从咸丰帝到大小官员,都对无力防御和堵截太平军的奔袭而惊恐羞愧,颜面扫地,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相当的负面压力。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杭州城墙南为山林,东面和北面是平原大江,西面靠着西湖,防御能力一般,就是城区较大,要合围它兵力不能少。

太平军曾经两次打下杭州:

第一次: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初九日,李秀成与李世贤率军由皖南进军浙江,计划是要以围魏救赵之计作出攻击杭州的态势,调动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清军主力南下,然后再回援天京打破江南大营。

整个杭州城方圆36里内,在太平军入浙之初只有八旗驻防兵2100人,清朝官吏们闻讯一片大乱。两江总督何桂清、浙江巡抚罗遵殿急忙向周边各路清军求援。江南大营的张玉良紧急带兵来援,浙江省各地包括周边四省各防区的清军募勇、绿营纷纷赶来援救。

二月十三日李秀成所部从长兴出发,从莫干山小道行军,翻越天目山,十七日攻占余杭独松关,十八日前锋过良渚、勾庄,十九日由大关方向扑向杭州城北武林门。这一路上,太平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如入无人之境。

十九日早晨,太平军突然出现在武林门外时,清军“宝胜勇”和八旗驻防军一部在城头巡逻,全城上下对太平军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依旧以为太平军还在湖州作战。前一日良渚被太平军放火焚烧时,杭州城内的官吏以为只是土匪闹事,没有加强警戒。太平军前锋化妆来到城下,自称是宁防清军前来支援的部队,打算混入城门。宝胜勇统领、候选道陈炳元在城头认出了太平军士兵,急令关闭城门,城头的八旗副都统来存也赶紧命令手下开炮轰击,太平军先锋部队只能退回。

城内除旗营八旗驻防兵外,守城清军包括浙江巡抚罗遵殿的抚标亲兵、宝胜勇等等在内大约有四千兵力。李秀成在这一天亲领部队包围了杭州城,前锋部队首先冲到西湖边的天竺灵隐寺一带,搜寻本省的高官显贵,但一无所获。

其实,在前一年十月份,李秀成的围魏救赵战略还是纸上计划时,已经派出间谍来到杭州城侦查敌情了。1859年是乡试之年,由于江南地区大半陷入战乱,因此咸丰九年乡试是借用杭州城来举办安徽乡试。十月份有万余安徽考生陆续进入杭州城,太平军间谍就是混在皖中籍乡试举子中来到了杭城。

间谍们打听到一个消息:二月十九日是观世音大士诞辰纪念,每年杭州城的省级高官都会去天竺上香拜祭。因此,李秀成选择这一天发动对杭州的突袭,原计划先锋部队是要在天竺寺庙内把浙江全省的高官显贵们一锅端的。

但是,太平军的间谍们不专业:实际杭州城的省级官吏按惯例是在前一日即十八日预先去天竺山观音殿拜祭的,而十九日的正式祭拜日是留给一般平民和低级官吏的。十九日那天,突袭的太平军只是在天竺山冲散了一队去烧香的官兵。

太平军在这一天没能混入杭州城,也没能对浙江省的清廷高官们实行“斩首”计划。奇袭无效后,李秀成指挥部队包围了杭州城所有十个城门,开始了对杭州的第一次围攻。

十九日之后,数万太平军陆续在西湖边岳坟、净慈寺、凤凰山、馒头山等地建立十数处营寨,从万松岭上发火箭入城,并炮击城墙。清军烧毁昭庆寺(现在的少年宫),太平军也连日在西湖边焚烧民房,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城内一日数警,约80万居民困在城中,人心惶惶。巡抚罗遵殿在城内临时募兵勇守城,招收了一批乌合之众。清军数次出击也都被击败,只能困守城池,周边几路援军都迟迟未到。

江南大营将领张玉良带领13000多援军奔赴杭州,在路过两江总督何桂清驻地常州时,何桂清有意救湖州不救杭州,使尽各种手段拖住这支部队在苏州和湖州多停留了几天。

二月二十五日,浙江提督米兴朝带着两千清兵救援杭州,被太平军击败。此后一天大雨如注,城外炮声停息,城内百姓略感到安心。但是,二十七日早晨,西湖边清波门一带城墙忽然在巨大爆炸声中崩塌,太平军挖掘地道埋设的炸药成功起爆。

爆破点

城破后,太平军由缺口涌入,第一次攻入杭州城。巡抚罗遵殿带着几百亲兵奋战,浑身是伤,几度昏迷,苏醒后继续作战,最后全家人喝药殉死。城头守军当时一哄而散,崩溃后纷纷缒城出逃,逃不出去的在城内乱窜,市民把他们当做叛贼而起冲突……杭州城内一片混乱,从巡抚到知府、知县等各级官吏有几十人或自杀,或被杀。宝胜勇统领陈炳元也在巷战中被太平军所杀。

城内只剩旗营还在清军控制下。太平军入城后,由钱塘门方向攻击旗营,杭州将军瑞昌、副都统来存等人深知万一城陷,满城老小在太平军刀枪下必定无一幸免,因此全城八旗子弟都奋勇守城,连妇女都持矛上了城墙参战。居然还有逃难入旗营的汉族百姓,也帮着守城,这是杭州八旗驻军和本地百姓百多年唯一一次携手共度时艰。太平军连攻数日,都未能攻破旗营。

张玉良前锋赶到杭州城北时,李秀成立即带兵出城而走,直驱皖南发动二破江南大营的战役。而张玉良被李秀成插满城头的旌旗忽悠,一直不敢进城,直到旗营的八旗侦察兵出城遇到他的兵,才急忙进城,宣告收复。

第二次:这次不再是奇袭,是长围久困。

1864年九月二十一日,太平军前锋由三墩、余杭塘进至杭州城墙下,清军大惊之下退回城中。二十三日,李秀成亲率大军到达杭州城武林门外卖鱼桥,开始指挥大军围城。清朝巡抚王有龄飞檄周边清军入援,布政使林福祥、副将杨金榜、总兵饶廷选、米兴朝等先后领兵到杭州。王有龄以总兵饶廷选为总统领全军,饶部署林福祥屯兵望江门外,副将杨金榜驻军城南馒头山。清军有数万人集结杭城内外,但王有龄很清楚大多数清军是募勇,缺乏训练,守城有余,野战必败。因此,他守城原则就是消极防御,固守待援。这时,王有龄等人才发现全城无十日粮,开始向周边府县求援。

浙江巡抚王有龄

可惜已经迟了,太平军此次是对浙江省发起全面进攻,从东西南北四面围攻杭州,九月二十四日占萧山,二十六日攻占诸暨、二十九日占绍兴,杭州府周边余杭、富阳等地皆被占,九月二十七日后,杭州城十门紧闭,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粮饷军火的补给通道也断了。李秀成一开始攻城很猛,一度冲上西湖的苏堤,被清军水师炮船围攻,在无遮掩的苏堤上太平军被枪炮轰击,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岳坟一带。此后,李秀成开始做长期围困杭州城的打算。

十月二日太平军大将陈炳文、童荣海攻占馒头山清军营垒,清军副将杨金榜兵败自杀未遂,被俘虏后击杀。随后,望江、凤山、候潮各城门外清军堡垒一一被攻破,清军主将饶廷选从万松岭退入城内。杭州十城门外的清军营垒全部丢失,杭城被合围。清军提督张玉良收集数万溃兵从富阳来援杭州。十月十九日晚,张玉良被太平军发炮击毙。有人报告说是张玉良进城商议守城事宜后回营,被神经高度紧张的清军士兵开枪误杀了。张玉良部队是杭城被包围以来,唯一一支清军援军,但这名清军悍将死在了杭州城下。

提督总兵饶廷选收拢了张玉良的溃兵,困守城内。这位的守城策略是拒绝任何出城骚扰突击的企图。王有龄有时强令他出城短促突击一下,指望能打开一条粮饷通道,饶廷选就会推诿一番,实在不行就派兵在城头对天放空枪应付一下。总之,就是不愿出城。李秀成见城内清军还有力气抵抗,下令在杭州海潮寺到凤凰山筑木城,架大炮轰击,做长围久困打算,以饥饿为武器坐收奇功。十一月初之后,两军只在凤山门一带有过短暂激战,大多数时候都在互相对望。

十月份杭州城内已经出现粮荒,一升米值一两银。官府号召富户捐粮,但是富商大户家也没有粮了,倒是收到几十万铜钱、银子。王有龄很是苦恼:现在是城里无粮,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也没地方去买啊。

江苏巡抚薛焕以及著名商人胡雪岩都曾经在上海组织了几批粮食军火,用船运入杭州湾钱塘江口,冒险赶到了海宁城的澉浦码头,换成小船后再到螺蛳埠。清廷组织的补给救援船队,最近就只能到这里了,物资得靠守卫螺蛳埠的况文榜部清军转运。从战后的记录来看,这几批粮草军火有的被况文榜部队私吞,有的被太平军截获,有时干脆连船带人都逃遁不见。而杭州城内始终没得到一星半点接济。十一月初城内完全断粮,又时值寒冬,大街小巷出现了大量的冻饿死者。一石米的价格到了百金都无处可买,药材、零食都拿来充饥。百姓吃草皮树根、飞鸟鱼虫、水中浮萍之后,灯笼皮罩、牛皮箱都被人吃了;军队一开始杀马,每个士兵分二两肉。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人相食的惨剧接出现了。杭城高官们坐困危城,无计可施。一群群饥饿士兵闯入富户家中搜寻粮食,找不到就抢劫杀人,民众聚集起来与士兵互相砍杀,兵民相见如仇敌。巡抚王有龄亲自带人上街整顿秩序,抓了不少士兵,打算一律处斩。饶廷选劝他别这么干,会把这些饥饿的士兵激反的。

凤山门

于是,只处理了为首的兵痞一名,其余犯事的士兵一律都给放了。

城内早已人心不稳,十一月初九日就有清军士兵出城投降,本月中旬有城内百姓私通太平军要做内应,被王有龄的人及时察觉抓获。饥饿已经彻底击垮了守军的士气。

186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围城满两个月,李秀成得知有大队清兵出来投降,立即命令谭绍光、邓光明、陈炳文、童荣海领兵分从凤山、候潮、望江、清波四城门越墙而过,太平军第二次攻入杭州城。大部分清军已饿得动不了,几乎没有抵抗,见太平军来了纷纷投降。巡抚王有龄和他的家属、女眷及浙江大小官吏五百余人集体自杀,以死殉节,现场惨不忍睹。王有龄算是一个好官,可惜时运不济。杭州将军瑞昌还在旗营满城内据守,但这次他没机会熬过去了。这次入城的太平军纪律较好,指挥得力。在招降旗营无果后,李秀成下令攻打旗营。十二月初一日,守了两天的旗营被攻破,瑞昌等将领点火药桶自爆,满城内男女老少几乎全部被杀。

城内70余万军民因冻饿死亡过半,大约只有30多万人还活着。太平军在围城战中死3000人,清军战死万余人。

杭州城是如何被太平军攻陷的?

长江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中国的富庶地区。晚清时期,这里也是漕粮赋税和军储的重要地区。太平军和清军在这里也展开了你争我夺的殊死争斗。太平军攻陷杭州城,让咸丰帝大为震怒,因为杭州不但是赋税大户,更是连接南北的重要城市。太平军也会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北上南下,东出大海都变得游刃有余。

杭州城被太平军攻陷,分别是1860年3月和1861年12月两次破城。

一破杭州城,是李秀成“围魏救赵,调虎离山”之计的一部分,并非真的要攻破杭州。那时,江北大营虽然已破,但是,天京城下的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天京还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李秀成让李世贤率军留守湖州以作牵制之用,他自己率军奔袭杭州。

杭州城里的浙江巡抚罗遵殿死守杭州,而李秀成不紧不慢的围住杭州城,于1860年3月19日攻破杭州外城。咸丰帝震怒,立即下诏命和春张国梁派兵救援,这正好中了李秀成的调虎离山之计。听说江南大营派兵来救杭州的消息后,李秀成马上于3月24日主动撤出杭州。太平军兵分五路直扑天京城下的江南大营。1860年5月5日,江南大营被太平军踏平,江南大营的统帅和春和提督张国梁殉国。

如果说一破杭州是李秀成的权宜之计的话,那么1861年年底的第二次攻破杭州城可就是实实在在的了。李秀成亲率20万大军于1861年12月再次攻占杭州。杭州的失陷,对清廷来说,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杭州城的丢失,就连曾国藩也发出感叹——东南饷源日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