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曹操既无法驾驭吕布,也不敢用吕布。

驾驭不了,是指曹操不敢和吕布长期合作,不敢用,是指连短期合作也没法进行!

吕布是曹操急缺的人才

吕布被俘后,向曹操提出了一个建议:您率步兵,我统帅骑兵,试问天下谁能敌?

曹操犹豫了。

确实,吕布的骑兵之才,是曹操急缺的。

当初在濮阳,牛逼哄哄的青州兵在吕布的骑兵冲击下一哄而散!

徐州已定,接下来与袁绍的大战不可避免,曹操在分析优劣时,特意提到:袁绍有大铠一千领,我不足二十领。

看来,曹操最担忧的,不是与袁绍总体军力上的差距,而是骑兵军力上的差距!

从后来张辽率领骑兵的神级表现看,吕布及其并州将领在骑兵指挥上的才能确实胜过曹军诸将!

因此,曹操犹豫了,在张辽证明自己之前,他太需要一位飞将了!

不杀刘备的原因,就是杀吕布的理由

曹公用人,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只愿求天下英雄。

可是,吕布、刘备这种人,他驾驭不了。

吕布、刘备,十分类似。

郭嘉在劝曹操除掉刘备时,他看到的是:关羽、张飞,为之死用。

那么,吕布又何尝不是呢?

吕布除丁原归董卓后,并州军系数跟从;除董卓四处奔波时,并州将士也不离不弃。可以说,吕布带着跑的人,比刘备还多得多。

尽管最后吕布是被部下擒拿献给曹操,但是,这种人真是缓过劲来,依然还是不会安分的。

刘备、吕布,都是不会长期寄人篱下的。

曹操,驾驭不了刘备,也驾驭不了吕布!

曹操最后决定不杀刘备,因为:方今收英雄时耳,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刘备是主动归顺曹操的,杀了会让以后的英雄在投靠曹操时产生犹豫。

吕布呢?俘虏!

吕布的危险性,决定了不可能短期合作

一般来说,即使不能长期合作,只要对双方有利,短期合作,也未尝不可。

曹操心胸豁达,对关羽,不也是短期合作,最后好说好散吗?

曹操很早就说过:“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轻于去就”。他对吕布不可能长期为之所用,是有清晰认识的。

可是,吕布的危害性,决定了这种短期合作也不可能。

刘备说:还记得丁原、董卓吗?

必杀之话!连短期合作的路也堵上了。

短期合作未尝不可,但是吕布这样的合作伙伴,太危险了!分分钟要你命!

曹操的选择也许救了自己

击败袁绍后,曹军缴获的物资中,发现有一些部下与袁绍暗通款曲。

曹公大度:当时袁绍强大,我自己都要扛不住了,何况他人呢?

吕布和袁绍有仇(袁绍疑似曾追杀吕布),但是,对于轻于去就的吕布来说,在受到诱惑的情况下,一旦心生异心,恐怕就不是暗通款曲了。

一个人,很难一开始就找准自己的老板、合作伙伴,因此,像刘备、吕布一样,跳一跳槽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短期看,吕布结束与丁原、董卓的合作时,杀掉他们,实现了短期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因此带来的恶名不断累积,最终,连曹操这种对人才渴求、宽容的明主都不敢用了!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二者皆有之。

吕布虽然骁勇,毕竟经历不帝道,降谁即拜谁为义父,然后又杀之。前有丁原,董卓,现在曹操好不容易将吕布擒住,如果一仁慈把他放了,归为部将。什么时候性起,来杀曹操,无人能敌,曹操危矣。

吕布曾在陈宫帮助下,独行天下多日,基本上很多诸侯都惧怕他,曹操在征战吕布时,头上也挨了一戟,不是吕布糊涂,没有认准是曹操,而让曹操逃得一命。如果放了吕布,一旦有机会,让他单独带兵出战,恐怕会纵虎归山,一去不回了。

权衡利弊,曹操还是决定一杀了之,以绝后患。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很多人对吕布的出生并不了解,觉得曹操是当时三国最为强大的一方霸主,而吕布为他“打工”也很正常。因此觉得,曹操作为爱才之人,吕布应该良禽择木而栖。

然而事实上,吕布不管是从政治背景,还是军事能力方面,曹操都不敢也无法驾驭他,这主要是因为吕布自身方面的两点原因。

吕布的政治身份

我们看三国的时候,总觉得吕布是一个无处安身的将领,所以才会有“三姓家奴”的尴尬事出现。《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它把吕布塑造成一个有勇无谋、目光短浅的猛将,但从正史上来看,吕布的地位之高,可不是那些所谓的五子良将、五虎将等可以相比的。

吕布是诸侯,至少从他抢夺了曹操的兖州后,一直都是作为一方诸侯存在的。吕布是汉王朝封的温侯、奋武将军,这和曹操后来在196年奉迎天子得到的司空是没法比的,但人家至少也是汉献帝亲自封的。

他的官位和曹操是有高低之分,但没有君臣的差别,这个身份就非常的重要了。

古人对出身、身份等都看得极重,也就是道义上是否能对天下百姓解释得开,就因为吕布的这个诸侯身份,让他和张辽等人不同。因为他可以随时打曹操而不会有道义上的问题,理由就是我们同朝为臣,我打你不犯法。

这种身份或道义什么的,对吕布这种反复无常之人倒是无所谓,但对曹操就是一个枷锁般的存在。因为即便是强悍如曹操,在北面还是有很多人想推翻他的,可就算是吕布这样声名狼藉之人,只要在道义和名义上没有问题,那么那些散沙一样的反抗者就会有了吕布这盏“指路明灯”,那就成了大问题了。

因此,在身份或道义上,曹操时无法驾驭吕布的,并且他还是个反复无常之人,曹操就算把他挖过来,夜里也不敢安心睡觉。而吕布的身份就注定让他不会被曹操随心操作,即便吕布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人。

吕布没有驾驭的价值

说是没有驾驭的价值,其实也是曹操不敢驾驭,上面说了吕布不是普通的武将,而是一路诸侯,更是割据一方的大佬。

普通的武将只能操作平常士兵,而路边是可以点拨将军的人,他是将将之人。现实不是游戏,游戏里面的吕布可以以一敌百,但现实中吕布就算武功再高强,也无法面对成千上万的敌军,所以吕布能做到一方诸侯,肯定也有着自己的实力。

他的实力就在于那些从边关带出来的嫡系兵将部曲,而这些部曲的都是经历了长期战斗的老兵,吕布的厉害之处就是因为这些兵将。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如果重用吕布,那么他底下的士兵是打散扩充其他军队,还是继续给吕布带?1、如果这些士兵打散编入其他军队,那么吕布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因为没有了嫡系部曲的吕布可不是游戏里战斗力几十万的猛将,他的价值在曹操那边就是一个百夫长级别的。

2、如果部曲继续给吕布带,那么这个人就等于是安放在曹操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因为吕布是个有野心且反复无常之人,并且他还是一路诸侯。这样的人,这样的身份不会甘心只作为曹操的手下一个将领存在的。

3、吕布这种在三国时期有身份地位的人,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给他挂个闲职然后回家养老,带兵出征这种事还是算了。刘备就是最好的例子,曹操一时心软放他回去,后面弄出了一大堆事,而吕布的并不比刘备好哪去。

综上所述,以吕布的性格脾气、身份地位以及道义等各方面来讲,曹操对他完全是不敢驾驭也无法驾驭,如果真的驾驭了吕布,曹操最好的方法就是上面说的,让他回家养老,不然这个定时炸弹会随时炸开。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曹操一向爱才如命,所以肯让关羽挂印封金而去,所以在长坂坡下令不许对赵云放冷箭。很简单,曹操爱他们的武勇,爱他们的本事。

可堂堂吕布,乃是三国第一武将,个人武力关赵亦不能及。在白门楼上更是乞降曹操,为何曹操非但不用,还将他处死呢?原因很简单,不是曹操不看重吕布的武艺,实在是曹操不敢用吕布,更没有把握能驾驭住吕布。

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曹操不敢用吕布,并不是他自己驭人之术不行。相反曹操乃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英主、明主。他能够招降纳叛,举贤任能,并使部下各尽其职,以生死相报。

所以之所以曹操不敢用吕布,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吕布身上。因为我们的温侯吕布实在不是一个“普通人。”

吕布原先在丁原账下效力,深受其重用,可是他为了一匹赤兔便能割下丁原首级。投董卓之后,又被收为义子,更被封为温侯,可他为了一个貂蝉照样刺死了董卓。

丁原董卓是好人还是坏人姑且不论,良禽择木而栖也无可厚非。可吕布的转仕经历,均来源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而且转瞬间便翻脸不认人,丝毫不念半点旧情。似这等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之辈,三国中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也无怪张飞会骂他是三姓家奴。

傲气如关羽,曹操照样敢留用。尽管关羽最后复归刘备,但在华容道口舍命还了曹操的恩情。君用臣,主择下,其实是相互的。不光是为主者有没有能力去收服臣下,更重要的是臣下值不值得为主者去收服。

吕布显然是不值得,劣迹斑斑的人品早就盖过了他的武艺。曹操若收了他,也许会如刘备所说成为第二个丁原董卓。吕布是能做出来的人,纵然你给他似天高,似海深般的恩情。但稍有些风吹草动,他的方天画戟照样朝你眉心刺来。管你是他主公,还是他义父?

试问,像吕布这样的为人,纵然是有周公之心的曹操,又安敢留用?这样的忘恩负义之徒,翻遍中华五千年历史,恐怕也没人能驾驭住他。

我是Ad哥哥,聊三国历史,看古今英雄,期待你的关注。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我们知道,吕布是三国时代的第一猛人,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不乏对吕布的瓒美之词,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吕布有虓虎之勇。”说吕布就像一只咆哮的老虎一样确实勇猛。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洋洋洒洒的描写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绝”,这在《三国演义》整部书中对其他的人很少有这样的评价。

吕布杀了董卓自己单干,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吕布也算是一路诸侯了,曾经也在濮阳大败曹操,风生水起的干的有声有色,有一段时间还让各路军阀谈起吕布就胆战心惊。如:曹操外出打仗,总是担心吕布袭击自己的后方。曹操要放开手脚征讨最危险的敌人袁绍,不灭了吕布总是不放心。经过深思熟虑的筹备谋划,曹操下决心先灭了吕布。

其实,曹操和吕布也有蜜月期,袁术称帝时,曹操就联合吕布和刘备一起共同讨伐袁术,但这种关系到利益的联盟基本靠不住。

曹操雄才大略,非常爱惜人才,《三国志.武帝传》就记载曹操几次发布求贤令。而且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按理说,吕布绝对是曹操需要的人才。事实上,曹操围攻下邳擒获了吕布,吕布要求投降,曹操确实也忧豫了,但最终还是斩杀了吕布。

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如此决绝呢?

吕布的勇猛绝非一般人可比,但人品极差,曹操就说“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吕布虽然勇猛,但反复无常,当初在刺史丁原手下时,丁原对吕布非常信任和厚爱,但吕布经不住董卓高官厚禄的诱惑,马上刺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对待吕布“情同父子”,吕布在王允的策反下,毫不犹豫的又杀了董卓。吕布的这些恶劣行径没有一点底线,更是没有道义可言,已经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愤,张飞就骂吕布是“三姓家奴”。

曹操的胆略和智慧绝不是丁原和董卓可以比拟的。事实证明,曹操集团的文武人才在各个集团中独占鳌头,不仅多,而且都是精英,这当然和曹操不拘一格的用人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举一例说明曹操爱惜人才的态度,《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任魏种为孝廉,兖州叛变,曹操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叛我。”最后听说魏种也叛逃了,曹操大怒说“魏种如果不南逃到越族中,我就不会放过他!”平叛后活捉了魏种,曹操说“只因为他是个人才啊!”下命松绑并继续任用魏种。

曹操还几次下令招集人才,说“还有没有像陈平那样和自己的嫂子通奸喜欢接受贿赂,但非常有才能的人没有发现?你们要积极的去寻找,每一个人都有短处,我们要看到他的长处和才干。”

面对吕布的投降,曹操犹豫片刻以后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提醒曹操不要忘了董卓和丁原的下场。其实,曹操心里早都有自己的注意,刘备并不能左右曹操的想法,而刘备提醒曹操,也是因为吕布伤透了他的心,曾经迎接吕布进家门徐州,吕布反而把主人刘备赶了出去。

曹操什么人都见过,能让曹操都害怕的人也就吕布了,也就是说,曹操感觉驾驭吕布没有把握,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曹操能接受如陈平那样有缺点的人,但曹操真的不想和吕布玩,和吕布玩意味着和自己的命过不去,曹操不想走丁原和董卓的老路。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曹操既不是驾驭不了吕布,也不是不敢,更确切的说是不屑与吕布为伍。

一、吕布其人。

说起三国英雄人物,不得不说起一个人,那就是飞将军吕布。吕布虽然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定位,但在我看来,战神吕布也是一名英雄。只是限于时代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导致这位战神“随风摇摆”。他既是汉贼董卓的义子,也是曾经依附袁绍、刘备而到处乱投之人,人送外号“三姓家奴”。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就是吕布骁勇善战的例证,只是这位三国人物一直有不好的名声,不被当时各路首领看好,这其中就包括曹操。

二、一代枭雄曹操,不会正眼瞧吕布。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此人虽属奸诈之人,但英雄豪气并不输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用人方面特别器重恩义之人。他惜才、爱才,可谓唯才是举,但曹操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信用和秉性。吕布今天侍奉汉臣贼子,明天又反目成仇,今天依附袁绍、刘备,明天又偷窃城池,对于这样一个反复无常之人,曹操根本不想与之为伍,不屑与之共事。曹操虽然知道吕布是英勇无比之人,但在品德上,曹操看得更重。

曹操: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荀攸:①吕布勇而无谋。②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三、唯才是举,更要德才兼备。

曹魏集团在三国时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曹操帐下有很多治世能人,文有毛玠、郭嘉、荀彧等,武有八虎骑、五子良将、典韦、许褚等大将。这些人都是跟曹操出生入死的君臣至交,相对于吕布这般见风使舵、毫无心机之人,曹操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历史上就是这样,有些步子如果迈错了,也许就会滑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果背负不仁不义之骂名,即便武艺再精,也不会有立锥之地。飞将军吕布的一生很短暂,如果一开始他能认清形势,战好队伍,那么不至于空有一身武艺,肯定会有更好的文治武功。哀哉吕布,惜哉吕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关注、欢迎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