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孙权在位期间,军事上先后依赖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为何他能始终驾驭这些将领,并未造成军权旁落的恶果呢?因为孙权找到了权力的源头,并牢牢把握住了他。

东吴的兵,跟谁走?

淮南、江东将领募的兵,近似“私人财产”。

孙策找袁术“借兵”时,想要回父亲的旧部,袁术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麻溜地都给了孙策。此时,距离孙坚战死,所部归袁术已经过去4年!整整4年时间,部队编制依然没有被打散,否则哪有这么容易把旧部“召集”起来!

吕蒙的军营与成当、徐顾、宋定的军营很近。后三人去世后,他们的孩子还很年幼,孙权想把部队给吕蒙,吕蒙拒绝了:“这些人忠于国家,现在他们的孩子虽然年幼,但我们依然不应当剥夺他们的军队!”孙权采纳了这个建议。

在江东地区,谁募的兵,就是谁的兵,就是将军的私人财产。

而所谓的“大都督们”,他们直接指挥的,也只有他们手下的兵马。比如:鲁肃、吕蒙,他们能直接指挥的,也就只有自己手下的陆口一万多兵!

结好领军将领

因此,孙权极力拉拢各领军将领,确保他们的效忠,就可以杜绝所谓“大都督”不臣了。

孙权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倾其竭思,以求其死力”,当众询问周泰的伤痕,令陈武爱妾殉葬陈武,千金募医治疗吕蒙,把凌统的孤儿在宫中抚育成人,容忍潘璋的不法之举···

孙权所做的,既是报答将军们的功劳,也是拉拢众将之心!

因此,孙权虽然军事才能不杰出,但始终能得到领军将领们的支持。

陆逊之前,没有“大都督”

或许受到演义的影响,很多朋友都认为,这些“大都督”早就在军中呼风唤雨,大权在握了。这是误解!

直到228年的石亭之战前,地位已稳固的孙权才以陆逊大都督、假黄钺。在此之前,没有“大都督”!

周瑜、吕蒙们,担任的都是前督、南郡太守、右督等职。他们都只是在战时,才临时被任命节制其他将领。 比如:赤壁之战前,周瑜、程普,被任命为左右都督;袭取关羽的江陵前,吕蒙,才被任命为“前部督”(袭击南郡的总指挥,依然是孙权本人)!

因此,这些传说中的“大都督”们,大多只是在战时被启用节制部分将领,并未真正意义上长期总领全军!

以陆逊为例。他在夷陵之战期间,节制朱然等人。但夷陵之战一结束,曹丕三路攻吴时,孙桓、朱然等人在淮南、江陵地区抗击曹丕南征,直接受孙权指挥!陆逊老老实实在西陵防御还未言和的刘备。

多方制衡,保持平衡。

东吴的人才,大体上分为:江东本地士族(如陆逊、顾雍)和外来人物(张昭、周瑜、鲁肃)。其中,外来将领,又分为:早期追随孙坚的程普、黄盖等人,孙策时期加入的周瑜、鲁肃等人,以及孙吴宗室弟子等。

孙权十分注重利用各方力量,保持相互制衡。 早期,由于主要是外来人物居高位,因此,孙权一方面利用老将集团和周瑜等人的矛盾保持制约,另一方面,在张昭的辅助下(张昭虽非本地士族,但在士族中拥有很高的威望),积极拉拢江东本地士族。

老将程普,就是制约周瑜的人。

后来吕蒙说:当年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争执不下,几乎坏了国家大事!说的是“共攻江陵”期间的事情,而非危机重重的赤壁之战期间的事情。可见,程普与周瑜的争执,并非史学家所说的,仅仅是程普摆资历,更多是政治因素的授意!

吕蒙时期,孙权又试图让孙皎与吕蒙一起,分任左右都督,被吕蒙强硬拒绝。

陆逊时期,随着江东本地士族逐渐强势,孙权又强行启用淮泗集团与之抗衡。他启用吕壹监察、打压陆逊、朱据等江东士族,并着力培养诸葛恪等外来势力。

从陆逊告诫诸葛恪“不要太嚣张,要注意团结”来看,陆逊与诸葛恪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唯一正宗的“大都督”陆逊,就是在这种帝王专制与世族利益的纠葛中,因涉足太子之争,被责备,郁郁而终。

值得注意的是:孙权一直想培养自己的宗族弟子,但孙瑜、孙桓等人寿命都太短,始终没有成长为稳定的制衡力量。直到孙权去世后,才出现了孙琳等人,执掌大权。

孙权是一个权力游戏的高手,他能牢牢把握住权力的本源,既放手使用周瑜等人的才能,又能巧妙制衡住对方的权力。

可是,孙权稳稳地控制住了各派,却无法以统一的政治纲领把各派凝聚到一个方向。最终,在他死后,无人再能控制住局面,东吴在连续的、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中,走向衰亡。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这关键是古时候人们的正统观念较强。东吴的天下基础是孙坚奠定,在孙策手里得到继承和发展,孙策临终将所有基业都转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所以,对东吴来说孙权就是个名正言顺的正统统治者,其他人都必须维护,否则就是忤逆。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熟读《三国志》的人,都会发出这样一个感慨,怎么江东的人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孙权手下的人才为何这么多,有三个原因:

其一,制度堡垒。 士族公议制和淮泗将军领兵制为东吴的人才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为一个外来家族,孙氏家族为了能长治久安,不得不与流亡北士和淮泗将领进行政治妥协。士族公议制和淮泗将军领兵制虽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但在客观程度上促进了东吴人才队伍的壮大、人才素质的提升。利处一,在内政和外交上,必须听凭世家大族公议,在军事行动上,必须受淮泗将领的节制。君王不能任意妄为,所谓“众人计长,一人计短”,它使得东吴政府的各项决策进入相对合理的范围。 二是拓展了江东其他人参政议政的渠道。在士族公议制和淮泗将军领兵制的作用下,只要跟江东的九大家族沾亲带故,或是宾客、幕僚,都有机会通过激烈的竞争,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在江东参政议政,秉持的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对年龄没有限制。所以即使在孙权执政中期,依旧涌现了不少少年英杰。陆逊21岁、朱然19岁、顾谭22岁。这也使得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样的人才愿意追随孙权辅佐江东。

其二,孙策影响。孙策着意延揽英豪,致力于人才格局的多元化发展的影响。

据三国志记载,孙策是:“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可见孙策这个人不仅勇猛,还有善于帝王之术。他不仅有挖掘、统御广大人才的能力,更有包容、协调的能力! 譬如蒋钦,史载其“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董袭是“耻于雕虫,不问小节”,吕范是“溺于琐细,正直严厉”。统观这三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可谓“大相径庭”。但是在孙策的治下,不仅相安无事,还能同心同德、精诚合作。 他经常以此术谕下,就是想让他手下的弟兄都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由是可知,孙策能奠定江东霸业,绝非幸运,如果没有孙策,孙权就没有招揽人才的底牌!

其三,孙权个人。 孙权不拘一格、不看门第、不计仇怨的用人艺术,使得东吴英才辈出,远胜西蜀,直追曹魏。

孙权继位之初,还不到弱冠之年,但其胸怀之宽广、目光之独到,完全不亚于一个五六十岁的政治家,让人瞠目结舌!何以见得?“种瓜自给”步骘,“乱世流民”徐盛,“家世务农”阚泽,“未有知名”张梁,对于这些“位卑却忧国”的人才,孙权都毫不嫌弃,委于重任。最难得的是,对于“两代世仇”刘基,“敌国来降”潘濬,“耻为人下”朱桓,“嗜酒如命”胡综,孙权也能各授其职,量才录用。 陈寿评价他说:“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这是恰如其分的。

孙氏一门纵横江表数十年的辉煌令人赞叹不已。今有诗赞道:“伯符强明号枭雄,委任才智拓江东。仲谋年少承国祚,克绍箕裘志业宏。”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孙权用人有三个特点,第一,孙坚,孙策给孙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包括人才基础。第二,孙权尽人才所用,依赖度相当高。第三,前期重用北下的士人,中后期倚重江东士族。

孙权能坐断东南,拥有广泛的人才基础,这和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分不开的。孙坚南征北战,手下跟随着程普,黄盖,朱治,韩当等部曲猛将。孙坚去世后,孙策崛起,平定江东六郡,也是继承了这部分人才,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周瑜,吕蒙,两张,蒋钦,周泰,太史慈等等。孙权时期的四大都督,十二虎臣大部分是两孙的旧部。到了孙权时代,孙坚,孙策时代的人才,自然都受过孙氏的恩惠,有的还历经孙坚父子三代,如黄盖等,这些人的利益早和孙权割舍不了。

孙权年少上位,更是要倚重这些老臣了,张昭负责内政,周瑜负责军事。但是大飞熊认为,孙权最倚重的是鲁肃,因为鲁肃是孙权自己招来的,还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所以,孙权对鲁肃几乎言听计从,攻江夏之黄祖,合刘备之联盟打赤壁之战,又借地给刘备,都可以看到背后的谋划。鲁肃去世后,接任的吕蒙在战略上和鲁肃有区别,但是孙权一样异常信赖。兴建濡须坞,取皖城,偷袭荆州,都出自吕蒙之手,孙权只要提供支持就行。怪不得吕蒙病重时,孙权接吕蒙进内殿,吕蒙好点,孙权高兴,吕蒙病情加重,孙权就苦着脸。孙权这么做,既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也凸显出他对人才的依赖性。

特别是三国鼎立时期,陆逊和顾雍,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内政,这个格局保持了很多年,要是孙权不信任,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人有才之士全力支持。不过到了晚年,孙权还是出现了很多君主都有的“衰年变法”,即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猜忌多疑的毛病。除此外,也跟东吴统治格局出现变化有关。孙权前期任用的老臣,老将外,也有十分倚重北方士人,如鲁肃,诸葛瑾等人。但是,曹丕三路伐吴后,三国格局成熟,北土南流的情况不复存在。没有政治资本的孙权为了团结上下,抵抗曹丕,只有加强和本土士族的合作,这显然也符合东吴的局势。所以,陆逊,顾雍,朱然,朱桓,全琮等人争先恐后,纷纷崛起。但是,这些本土士族的壮大,必然威胁君权,大飞熊已经分析多篇了,这里不在啰嗦。所以,就不难理解孙权晚年打压功臣的举动了。

综上,孙权是继承了父兄的事业,包括人才,而且早期孙权在用人上,还是比较明智的,这也是他能成为三国君主的资本之一呀。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父兄恩威家天下,再加上孙权手长过膝,耳大垂肩,有帝王相。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能驾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才?

承自父兄江山,资质又高!当然能服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