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攻防战,为何朱然凭借5000精兵死守曹魏数万大军半年之久?

江陵之战,关羽的建设遗产、朱然的淡定自若、董昭的深谋远虑相得益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水陆攻防战。

亡羊补牢夷陵之战期间,孙刘这对好基友大打出手。

面对孙权的称臣示好,魏国君臣对是否趁机伐吴争论不休。最后,曹丕担心“失天下归者之心”,没有趁火打劫,进攻东吴。只是让孙权送孙登为质。

可是,孙权是何等人物?他表面答应,却以各种借口拖延,直到···夷陵之战获胜。

夷陵之战之战后,孙权对遣子为质的态度逐渐强硬。

此时,曹丕才意识到被耍了。绿眼小儿,这么忽悠我大魏!

于是,曹丕兵分三路,讨伐吴国。

形势严峻的江陵

在三路攻势中,曹丕最为看重的,是西线,江陵方向。

这一线,云集了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大将。而曹丕本人,也坐镇宛城,调度战事。

曹丕对重点的选择,还算明智。这一棍子,打到了东吴的七寸。

当时,刘备尚在,孙刘关系依然很紧张。

刚吃瘪的刘备还写信恶心陆逊:听说你和你大魏主子闹翻了,我也来凑下热闹好不好?

陆逊写信恶心回刘备:只怕您刚吃了败仗,还没力气来打我吧。

扛精是可以诗情画意的,但国防大业还是非常严肃的。因此,陆逊长期在夷陵地区防御刘备,无法支援江陵。

少了陆逊的支持,江陵的防御力量很薄弱。

当时驻扎在江陵的军队,很多人都患病浮肿(江陵地区在东吴刚多去的那几年似乎一直受疾病困扰),战斗力严重下降。能战之兵,不过5000多人。

敌众我寡,形势严峻!

铁打的江陵城

尽管兵力悬殊,但东吴也并非没有优势。

江陵,早先可是刘备、诸葛亮、关羽的根据地。在关羽治理时期,对江陵进行了改造。

关羽不但加固了城墙,而且,在江陵旧城外,扩建了新城。新旧城之间保存了城墙。因此,江陵城有两道高大坚固的城墙!

当初,吕蒙白衣渡江后,关羽就表示:这城是我建的,很坚固,不好打!可见江陵防御工事,在关羽的苦心经营下,确实固若金汤。

坚城在手,不惧强敌!曹丕,你来吧!

守城战,淡定勇敢的朱然

魏军拥有绝对兵力优势,没什么好说的,水陆并进,围城打援。

魏军连建数座军营团团围住江陵。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起攻城战。

地面上,魏军筑起土山,架起楼橹,慢慢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声势浩大。

地面下,魏军挖掘地道,日夜不停。

敌军声势浩大,守军兵力薄弱,东吴军将士十分不安。

谁都可以慌,主将不能慌!

守将朱然神色自若,淡定从容。

当然,朱然也不是纯粹装逼,他也有办法:魏军架楼橹?我也加高城墙,看谁积木堆得高嘛。魏军挖地道?我也挖,我在附近先挖一道壕沟,你要是够胆挖过来,江陵这里有的是水!

见主将如此淡定多谋,将士们也都安定下来,齐心协力,阻击敌军。

当然,敌众我寡,光靠消极防守,迟早是扛不住的。

朱然在基本稳定军心后,又在僵持中,趁魏军日久无功,心态疲惫之时,发起几次局部反击,攻破魏军两座军屯。

攻城战,进入僵持!

战局的关键:中洲

孤城不守,江陵虽然坚固,但如果与外界联系被切断,也是坚持不下去的。

紧靠长江的江陵,要想切断他对外联系,既要切断他的陆路联系,也要切断他的水路联系。

前面提到,魏军一上来就立营切断了江陵陆路对外联系。可是,要切断水路对外联系,魏军就要费一番周折了。

虽然曹军水师不如东吴,但曹军也有一个机会:在江陵南面,有一座江心岛(中洲)。而该洲孤悬江面,易攻难守。曹军只要牢牢控制这个岛,就可以切断江陵水路联系了!

因此,孙权进击派遣孙盛一万军驻扎在此。

名将张郃率先出手,一番猛攻,击败孙盛,控制了该岛。

江陵内外联系被彻底切断,“鼠雀不通”,形势危急。

此时,驻扎在南岸公安的诸葛瑾分水军切断中洲内外联系,一举攻破,收复中洲!

嚣张的夏侯尚

争夺江心洲,水师不占优,怎么打?

曹氏宗族中的能人,夏侯尚,有办法:火攻!

夏侯尚趁夜,多出油船,秘密从下游渡江。随后,放出火船,烧毁、驱散东吴水军,并趁机一举夺回中洲!

夏侯尚不但能攻,而且下决心巩固这个基地。他仔细观察形势后,下令架设浮桥。

夏侯尚认为:尽管东吴水军强大,可是,时值枯水期,长江北岸附近的水位很低,不利于水军机动。在此架设浮桥后,似乎可以把中洲争夺战转化为陆战!

深谋远虑的董昭,避免了一场灾难

正当夏侯尚忙忙碌碌搭建浮桥的时候,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正一步步把魏军带入危机。

这么多人,就靠一座浮桥往来?用淮海战役时粟裕的话说“除非昏了头”。

还好,魏国有头脑清醒的人。

董昭和曹丕说:夏侯尚很危险!这么多人,就靠一座浮桥往来。一旦水位上涨,东吴水军强大,我军难以抵挡,敌军一旦切断浮桥,我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呀!

曹丕听完大惊,立刻下令夏侯尚:别折腾了,先退回来!

果然,东吴军确实在等着“春水方生”。潘璋在上游割芦苇数百万束,制作大筏,准备等水位上升时,以水师掩护,一把火烧了浮桥!

就在木筏做好后十天,江水上涨!可是:魏军已经全部撤离!

心有余悸的曹丕服气地说:董昭真是深谋远虑!即使是张良、陈平,恐怕也不过如此呀!

疾病流行,无奈退军

尽管夏侯尚大军逃出生天,但“春水方生”,也意味着东吴水师已经可以自如控制中洲以北的江面,魏军想由此切断江陵外援?再等一年。

江陵对外联络切断不了,直接攻城战又劳而无功,魏军对江陵一时束手无策。

此时,已经在此围攻半年多的魏军也开始流行起疾病来,战斗力下降、士气低落。

得了,还打什么打?撤吧!

江陵攻防战,朱然一战成名,声名鹊起。

这一战,事实上是魏吴鼎足而立的一个缩影。长江两岸作战,拥有优势水军的一方,战局绝对优势。

当形势危急,军心不稳时,多亏朱然的淡定从容,才能稳定军心,依托坚城,粉碎了魏军直接破城的企图。

而夏侯尚在此战中,取胜后心态膨胀;幸亏董昭深谋远虑,才避免了这场全军覆没的大祸。

三国英雄们留给后人的,远远不只是“一吕二赵三典韦”的传说,还有足以启迪后人的智慧!

见逆境,迎难而上,好不畏惧;见顺境,头脑冷静,保持清醒。

与君共勉!

江陵攻防战,为何朱然凭借5000精兵死守曹魏数万大军半年之久?

守城战本就更战便宜何况朱然是本土作战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意思是说有十倍的兵力就有要想办法包围敌人,十面埋伏就是这样将不可一世的项羽围攻埋伏打败的,五倍的兵力就要主动进攻敌人,迅速战胜敌人。实际上江陵城只有5000人是错误的说法,除了尚能做战的5000人之外,江陵还是有很多老弱病残的,因为江陵攻防战之前的阶段,曹真派遣张颌将盘踞在江心州上的孙盛的一万多人马给击败了,占据了州上,朱然的人马因为断绝了后援和补给,这才导致军队大批量病倒和死亡。实际能上城头作战的只剩下5000余人,孙权又派遣潘璋和杨粲解围,都未能成功,诸葛瑾的援军也被夏侯尚击败,但是相比魏军,孙权的援军是一直在派遣的,虽然未能打败曹真、张颌、夏侯尚等人的军队,却也让朱然的军队知道,国家没有抛弃自己,江陵在朱然的统率下,自然固若金汤。

诸葛亮十万大军攻击郝昭的陈仓城十日之久也是无可奈何,周瑜强攻曹仁、关羽强攻曹仁都是以失败告终,可见在将领和士兵拼死守城的情况下,是很难攻破坚城的。

朱然可以说是东吴吕蒙、陆逊之后的第一名将,被演义黑惨了

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将朱然描绘成了非常酱油和憋屈的东吴降临,夷陵之战中朱然为前锋,陆逊火烧连营之后,朱然追击刘备,被接引刘备的赵云遇见一枪扎死。

实际上朱然是东吴非常重要和优秀的将领,朱然本命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孩子,因为朱治很久都没有孩子,就告诉孙策过继施然给自己做接班人,孙策答应了待遇深厚。

此后朱然和孙权一同读书,两人关系非常好,孙权继位之后,也一路提拔朱然,朱然也不负众望,孙权一度对朱然的进步感到惊讶。

朱然历次跟随周泰、吕蒙、陆逊击败曹操、关羽、刘备出力都非常多,和演义完全相反的是火烧连营之后,朱然和陆逊都上书反对继续追击刘备,认为曹丕表面上和东吴约定一起攻打蜀国实际上对东吴垂涎三尺,说起来曹丕继位历次都是亲征东吴,是想打破曹操赤壁失败的阴影还是想证明“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廖误不得而知。

果然曹丕亲自到宛城督战,曹魏一路由曹休臧霸等人沿江直下,攻打吕范的洞口要塞,吕范遭遇大风失败,但援军孙韶和徐盛的及时到来,使曹魏和东吴陷入僵局,曹休让臧霸袭击敌军,结果被全琮和徐盛击败,臧霸部将伊观被枭首示众。曹休一路士气低迷,曹真这边虽然攻破了孙权的好几次援军,却战果不大,曹真作为进攻方可谓用尽了各种方法却被朱然一一击败,一鼓作气,再而衰,进退拉锯六月也没有成功,就在曹真绝望的时候,朱然城内出现了叛变,但是却被治军严禁的朱然发现,斩杀了叛乱者。

朱然更是在曹魏3位名将(张颌、曹真、夏侯尚)的眼皮底下,看出了曹营的破绽,主动出击击破了曹营2屯军营而还。

夏侯尚想乘船入渚中安营搭设浮桥,议论此事的多以为江陵必破。唯独董昭进言曹丕,认为如果江水暴涨魏军将一败涂地,曹丕因此将夏侯尚撤出。实际上援军潘璋也已经做好了荻筏,计划点上火顺流而下,烧毁夏侯尚浮桥。不出十日,江水果然暴涨,曹丕赞叹董昭机警,不得不撤军。

孙权的信任和名望

朱然虽然资历比不上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独当一面,面临的又是曹魏的名将曹真、夏侯尚、张颌却怡然不惧,这和孙权的信任有加和朱然历次在军中的威望也有莫大关系。

朱然作为孙权的同学,一直备受喜爱和关注,朱然病情严重的时候,孙权派出探望使者前面和后面的人能碰上面可见孙权对朱然的信任和关爱。

吴书上也说东吴将领病危的时候,孙权除了对吕蒙和凌统有如此关怀之外,就数朱然了,吕蒙病危的时候孙权问及后事,吕蒙也推荐朱然,认为朱然有胆有谋可以胜任。

朱然还有一个名将的习惯,就是治军严禁,即使不再战争发生的时间,朱然也不放松对军队习性和战术的训练,朱然能一战成名,威震曹魏和平时的训练和威望有莫大关系,关键时刻士兵从不掉链子,有一次朱然深入魏境,被魏将蒲忠抄了后路,朱然手下只有800士兵,却硬是打败了凭关而守的魏军。

江陵攻防战,为何朱然凭借5000精兵死守曹魏数万大军半年之久?

因为江陵攻防战之前的阶段,曹真派遣张颌将盘踞在江心州上的孙盛的一万多人马给击败了,占据了州上,朱然的人马因为断绝了后援和补给,这才导致军队大批量病倒和死亡。实际能上城头作战的只剩下5000余人,孙权又派遣潘璋和杨粲解围,都未能成功,诸葛瑾的援军也被夏侯尚击败,但是相比魏军,孙权的援军是一直在派遣的,虽然未能打败曹真、张颌、夏侯尚等人的军队,却也让朱然的军队知道,国家没有抛弃自己,江陵在朱然的统率下,自然固若金汤。

江陵攻防战,为何朱然凭借5000精兵死守曹魏数万大军半年之久?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