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一首赤壁怀古道出了他心中的三国英雄豪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周公瑾。

英姿勃发的周瑜曾提出过“二分天下”,一争天下的方案。可惜,他英年早逝,没有付诸实施。这份遗憾,也引发了后人无限遐想。

仔细回顾一下周瑜的计划,我们或许会发现,周瑜对大形势的判断大体准确,但他依然低估了英雄人物,因此,即使实施,恐怕也很难达到他遇想的效果。

雄心勃勃的计划

赤壁之战后,周瑜曾经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他认为,曹操新败,北方有腹心之患,暂时不会对东吴构成大的威胁。而益州刘璋暗弱,不难攻灭。现在应灭刘璋、平张鲁,联合马超;然后,他再率荆州部分军队攻取襄樊;双管齐下,与曹操争夺天下。

可惜,就在他准备积极实施该方案时,不幸病死,计划也无疾而终。

计划对形势判断大体准确

1、灭刘璋的难度并非如后人想象的那么大;

(1)、入川的大门已经打开。

镇守峡口的刘璋军守将袭肃已经前来接洽,东吴入川的大门打开了!

(2)、刘璋军战力不强。

很多朋友可能都认为刘备打刘璋打了两年多,还折了庞统,因此不好打。

果然如此吗?

从后来刘备入川的表现看。表面上刘备打了两年多(212年-214年),但事实上,很长时间内,刘备只有少量兵力,在绵竹方向进攻(因为本来是被请来打张鲁的)。

当214年,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引军入川后,溯江而上,益州迅速(214年5月)就被平定了!

(3)、益州士族正在“另寻明主”。

而与后来的刘备相似的是,益州士族原本就在“另择明主”,无论曹操、孙权、刘备,谁更能安抚、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就更可能拥护谁(即使是演义,也没有瞎说他们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是皇叔)。因此,刘备获得张松、法正等人的支持,周瑜同样有机会获取。要知道,正史上的周郎,其魅力可是“如引佳酿”,令人沉醉的。

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地方,似乎可以说明周瑜当时有完善的谍报网:周瑜的这份计划是在210年提出的,当时就提到了连结马超。而马超,在211年才正式反曹!

既然连远远的西北都能保持如此默契的联系,那么周瑜在益州、汉中有“自己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周瑜的方案,绝非如并非如后人所说的,力量不足。

3、并不会造成防务空虚

积极进取,并不会造成防务空虚。

西征,是水军为辅,陆军为主。而对曹操,是水军为主,陆军为辅。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计划,即使到了最后一个阶段,都只是提出西北和荆州两个进军方向,没有提到后来东吴君臣死磕的淮南方向。

这说明,经过南郡与曹仁的交手,周瑜对军队能力有了清晰地判断。

东吴的陆军,在曹操面前就是渣渣,但比只刘璋、张鲁还是优势明显的。他们与其去徐州、淮南方向消耗,何不田忌赛马,去欺负欺负刘璋?只有联合西凉铁骑,才有可能考虑在陆上挑战曹操!

因此,那些嘲笑周郎“空想”,认为计划超出东吴军力极限的朋友,就不要为周郎的专业能力担心了。人家名将的名号不是花钱买来的,知己知彼的基本专业素养还是有的!

低估了曹操

作为一个超级名将,周瑜对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对于他完成任务的难度,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兵力,非常清楚,这份专业能力,是人家吃饭的家伙。

可是,人,是最难料的。

与曹操、刘备、诸葛亮一样,尽管他们都高度重视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他们依然都低估了对方的能力。

首先是曹操。

在这份计划的一开头,周瑜就说出了这个计划实施的前提:曹操新败,有腹心之患,暂时不会威胁孙权。在这个前提上,周瑜才认为东吴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窗口可以发展。

可是,曹操没有留给孙权多少时间。

210年,周瑜提出计划,211年马超造反,曹操当年就大破马超,仅留下部分兵马继续打击。

这个速度,是绝对超出周瑜预料的。1年时间,东吴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扫平刘璋、张鲁的!

曹操在讨伐马超时,敌人越是聚集起来,他就越高兴!因为,他就是希望一战而定,耗不起时间!

这个曹操,让周瑜“失望”了。

低估了刘备

尽管当时刘备仅仅占据着荆南几郡,实力薄弱,但孙权仍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尤其陆军)抗曹,因此孙权一直重视刘备的态度!

遗憾的是:他们低估了刘备,始终没有处理好这个“隐患”。

从周瑜试图用美女消磨,甚至软禁刘备,到试图直接驱使关羽张飞(还真有其事,不是演义杜撰)来看,周瑜对刘备集团的判断,存在根本上的错误,他依然只是把刘备看成“客居新野”时期的客军。

与当年的曹操一样,尽管周瑜早就说刘备“久必为患”,但依然低估了刘备集团的雄心和能力。

可是,刘备集团虽然实力弱小,但他们是一个有纲领、有战略的组织,此时的他们,不再是刘表时期那个镇守新野的“外援”了。他们急切地希望在荆州、益州获取根据地,实施自己的战略!

因此,刘备既不会被周瑜的“美人计”所软禁,关羽、张飞不会在未得刘备许可的情况下任周瑜驱使;刘备甚至不惜翻脸,强烈反对东吴进取西川!

因此,即使周瑜不死,东吴不顾反对进取西川,刘备集团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浑水摸鱼,甚至破坏东吴计划!

过人之处,就是有一些地方,你知道他厉害,却不知道他这么厉害!三位雄主都有令人惊讶过人之处,因此,谁的方略都不可能如计划成功。这,才有了三足鼎立!

周瑜的策划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都是弱势一方为了追求胜利而作出的计划。弱势一方,在对手不犯大错的情况下,注定是凶多吉少的。

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当然不可以这般“知天命”,当然要去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做,永远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历史,正因这些可爱的“不认命”之人,才变得精彩纷呈!

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

大家都知道周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去世前,他曾献上二分天下之计,被孙权采纳,可惜在回江陵的途中病逝,这道计策也搁浅了。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不妨假设下,如果周瑜没有早逝,他的二分天下之谋,能有几分机会实现?

《三国志》: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以上是周瑜的全盘计划,乍一看,大气磅礴,可是仔细一品,却有很大漏洞。周瑜盘算了刘璋、张鲁、马超,甚至还有曹操,可是却没有刘备。要知道,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分天下已现雏形,周瑜却视刘备若无物。众所周知,早在隆中对之时,益州就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利益,这关乎刘备集团的生死存亡。

周瑜的计谋要忽略刘备,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孙刘两方在益州的利益一致;二是刘备的实力完全不会影响到孙权的军事行动。前者不需考虑,如果没有了益州,刘备就被封闭在荆南四郡,再无机会争霸天下。再说后者,赤壁之战前,刘备就有两万兵马,战后得到荆南四郡,又有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来投,实力大增,总兵力接近八万。

周瑜能有多少兵马西征益州?孙权虽说不下十万,但重心在扬州,要防备后方,也要防备合肥的曹操,就连重要的赤壁之战,周瑜全军也不过三万人。因此,就荆州战场而言,刘备的实力要强于周瑜。面对刘备在荆州的强势,孙权把妹妹嫁给他以示友好。(三国志记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因此,刘备既有干涉的动机,也有干涉的实力,周瑜却视若无睹,可见这道谋略有很大漏洞。再说益州的实力,刘璋虽然无能,可是益州富饶,人才辈出。刘备在法正的帮助下,做足了各种工作,还用了三年时间。周瑜这边只有甘宁是益州人,但是论熟悉度,甘宁远远不能与法正相比,这种情况下,周瑜进攻益州,几年会打得下来?

再说,吴军在荆州的基地只有南郡,前有曹操,后有刘备,如果周瑜主力深入西线,随时会受到曹、刘两方的偷袭,周瑜的下场可以参考失荆州的关羽。周瑜一死,这道计策就被孙权和鲁肃抛弃了,早在十年前,鲁肃的榻上策就提出了二分天下。可以说,周瑜的死恰到时候,一切恢复原状,孙刘两家继续联合抗曹。

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

首先我先回答作者的问题,就是关于这个三国时期最后会变成两分天下吗?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是不会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第一点这个是天下的大趋势,诸侯分裂之后,天下一定会回归统一。第二就是周瑜能力确实是非常的强的,但是三国的实力是非常的明显的,当初蜀吴联盟才可以抵抗魏,可见蜀国不存在,吴国也就是唇亡齿寒。

综上所诉,可以得出来,假设周瑜多活一段时间,也只能和诸葛亮一样减缓吴国的灭亡。

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

应该不会,我觉得还是会三分天下,在周瑜没病死的时候,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其中的五个郡,已经有资本成为一方诸侯,接下来刘备肯定是要西进,灭掉刘璋和张鲁,东吴不具备攻打刘璋的地理条件,隔的太远,而且蜀中地势险要,况且东吴是水军强,步兵并不强,而且缺乏像关羽,张飞,马超这样的悍将,并且东吴和曹魏的边境也需要大量军队驻守,以周瑜的聪明,应该是联合刘备一起消灭曹操,因为曹操最强,他们两个相对来说弱很多,只有把最强的灭了。然后再与刘备最后决战。估计最后还是刘备赢了,感觉孙权和周瑜的配合度太低,而且没有超强悍将,所以我觉得就算周瑜活着,三分天下的可能性最大

周瑜如果不英年早逝,三国时期真会变成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吗?


如果周瑜活着,局面肯定有变,但也不会变成东吴、曹魏二分天下。推演如下:

周瑜是东吴第一战将,他的战略意图是西进吞并益州,再图曹操。孙权鼎力支持,但曹操、刘备都会急眼。相比刘备,周瑜的威力更大,曹操绝不会让周瑜坐大,他若西进,曹军必然南下渡淮,威胁东吴老巢,同时陈兵襄樊,威胁周瑜大军侧背,刘备也必然作梗,因为益州是诸葛亮老早就谋划的龙兴之地,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利益。参照关羽水淹七军 ,威胁曹魏中原后,冒犯到核心利益,同时,孙权也看着不爽,结果两家联手灭了关羽。因此,刘备届时会与刘璋结盟,在无曹军压力下,会同孙权撕破脸。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一出手就会大败。三国定理:谁发动,谁失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关羽与曹魏荆州之战、夷陵之战,都是谁发动,谁失败。周瑜西进会与刘备对峙,曹操趁机冲击,周瑜会上演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曹操会趁势压迫到淮南,危机时刻,孙刘会再次结盟,稳定局势。刘备会在这期间拿下益州、汉中。曹操会回军,每次大战,他必会及时回朝,因为朝廷里反动派太多了。

这样经过一番大战,曹魏、东吴瓜分荆州,刘备拿下益州,三国鼎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