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胡以晃是怎么死的?

胡以晃,是太平天国中最被后人低估的将领。而他的死因,也略显神秘。

从巨富之子到富人杀手

胡以晃,可能是太平天国领导人中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个了,他出生在一个巨富家庭。可惜因兄弟不合,彼此分家。

而且胡以晃考试的命不好,考武举人时拉断弓,未中。后来被当地土豪欺辱,被剃头,毒打,受尽欺辱。

胡以晃武举考试的时候拉断弓箭而考试失利,可能家庭条件好,用的弓质量好,不适应考场的垃圾装备吧。

此后,胡以晃加入了拜上帝会。

由于当时拜上帝会规模迅速扩大,而且来的也多是穷苦百姓,因此当时摆上帝会十分缺钱。因此,几个大地主的贡献对当时的太平军十分重要。

我们翻看《天父天兄圣旨》,当时的胡以晃似乎就是一个摇钱树。

萧朝贵以天兄名义问:你们有没有没送给二哥(洪秀全)?

胡以晃答:有。

萧朝贵问:胡以晃你真的把家里的地都卖了?

胡以晃:是的。

萧朝贵:好的,附近还有某某某家里好像也有一些钱,你们几个去做做工作!

总的来说,胡以晃在这个阶段基本就是一个富人杀手,不但自己家的钱都捐了出来,也会去做其他富人的工作,给拜上帝会筹钱。

早期一起出钱的大户,韦昌辉、石达开都做了首义之王,只有胡以晃,似乎有些被排挤。

大家都知道韦昌辉家中打造兵器,石达开捐钱的作用,可是,胡以晃似乎才是出钱(包括自己捐的和自己弄来的)最多的。

打响太平天国起义的第一枪

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让洪秀全、冯云山,一起住到了胡以晃家。

这个情报被清军侦知,清军开始来抓捕,从而,引发了太平天国武装斗争的第一战——花街迎主之战。

胡以晃率人自小道突破清军封锁,找到金田杨秀清大部队。

随后,又在蒙得恩的接应下,成功突出清军封锁,护送洪秀全撤退。

太平天国地道战最经典的战例

在随后的征战中,太平军一路进击,直下金陵。这个过程中,由于各部集中在一起作战,因此,这个对胡以晃战役指挥的描述不多。

不过,在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派胡以晃和赖汉英指挥西征,这证明了太平军高层对胡以晃军事才能的认可。

胡以晃在西征中,也表现出了超乎一流的军事能力。

攻克庐州之战,是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水平最高的一次攻坚战。

当时,太平军的老克星死守庐州,大清各地也纷纷调集部队前往营救。

胡以晃也算是为冯云山报了仇。

胡以晃果断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打法。面对陆续赶来的清军,胡以晃集中兵力,主动出击,连续击败尚未集中的部队,使得清军各部为求安稳,值得稳步行军,一时速度缓慢。

随后,针对老对手江忠源的老辣守城法,胡以晃创新了地道战战法。

“于南门月城之旁,另掘数处,形如曲突,又叠为上下两层。”

随后,上面一层的火药引爆,炸塌了一部分城墙,江忠源立刻安排部队前去围堵。

此时,下面一层火药又爆炸,湘军赶来围堵的部队被炸死,太平军一拥而入!

胡以晃对穴攻战法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太平军的地道战法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此战,太平军早期的克星江忠源自杀。

更难得的是,此战中胡以晃表现出来的攻坚能力,无论是抓住机会主动攻击分散到达的援军,还是创新地道战法,都在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当时清方对参与西征的太平军将领作过排序,胡以晃排在仅次于石达开之后,排在第二。随后几人是罗大纲、韦俊、陈玉成,而燕王秦日纲则排得比较靠后。

背锅的虎将

胡以晃后来被加封豫王,随后,又在六安作战失败,被杨秀清剥夺了豫王称号。

事实上,这里胡以晃似乎在为杨秀清买单。

在西征军攻克庐州后,立刻大军西进湖北,皖北战场只留下了胡以晃万余兵。这万余兵要应付三、四万的清军。

太平军在西征第一阶段中过于轻敌,未能消灭、巩固就快速进军,使得后方十分脆弱,因此湖南一败,就连续退守。

这种情况下,胡以晃能够基本稳定皖北局势,已经是很不错的将略了。

西征初期的挫折,实际上是东王犯下的。他一味快速转战,表面上下安徽过江西克武昌攻湖南,实际上,每处战场都没有真正歼灭清军有生力量,结果兵力分散,在湖南受挫后,连续退却,无力抵抗,直到石达开在湖口稳住局面。这阶段,太平军损失巨大,尤其是损失了绝大多数的水军,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胡以晃之死,辟谣

在很多记载中,胡以晃参加了天京事变。事变中,他和韦昌辉、秦日纲一起参与了屠杀,最后被处死。

这个说法来源,是洋人当时模糊的记载被误读了。当时,洋人记载,在第六号(石达开)人物请求下,洪秀全处决了第五号(韦昌辉)、第七号(秦日纲)和第八号人物。

因此,很多朋友把第八号人物理解为胡以晃。事实是,这是一种误解。胡以晃当时已经被剥夺王位,在百官之列,因此,位列百官之首的第八位是陈承瑢。

韦昌辉、陈承瑢等人一直没有恢复名誉。

另外,后来胡以晃的儿子胡万胜接替作了“幼豫王”。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的名号后来都是没有得到恢复的,如果胡以晃也参加了内讧,胡万胜即使留下性命,又怎么会作幼豫王呢?

胡以晃死因的个人看法

胡以晃,在1856年2月以后,消失于清军战报和太平军序列。

据说,他是在自己老家江西临江病死的,也算落叶归根吧!

事实上,他怎么死的,目前史书都没有明说过。只是大家普遍认为是病死的。

我也认为病死概率比较大。

尽管胡以晃身体棒、吃饭香,但胡以晃的父亲胡琛就中年去世。在医疗技术进步缓慢的时代,这种遗传基因引发的疾病常常会使得几代人的寿命都很接近(参考古代皇帝,要么是连续几代长命天子,要么连续几代短命鬼)。

但是也不能排除战死的可能。

与胡以晃类似的,比较离奇的。就是罗大纲。太平天国自己的文件中罗大纲消失就消失了,没人提了。而清军也是扑朔迷离,只是猜测罗大纲被炸死了。

而1856年2月最后一次记载胡以晃的一次战斗中,胡以晃就中伏失利而退。

我认为,虽然胡以晃病死的概率更大,但至少不能排除胡以晃当时受重伤而死的可能。

胡以晃之死,影响深远

以胡以晃当时的地位,或许阻止不了天京事变的内讧。但是,假若他一直参加后面的战斗,或许太平天国后期的战斗,要更好打一些。

当石达开在宝庆城下冥思苦想时,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当年庐州城下的能干兄弟;

当洪秀全躺在天京龙床上焦虑时,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当年花街迎主之战中的忠心兄弟。

胡以晃之死,最大的影响是对天京事变后的政治格局的影响。

在秦日纲、陈承瑢死后,洪秀全无人可以适当分石达开的权,只得启用无才无德的洪家兄弟,最后引发进一步分裂。

而胡以晃原本就是天王死党,如果他能带领赖汉英等人一起,与石达开重建全力三角,或许石达开后来出走也未必会那么彻底了。

胡以晃死去,未能见到惨烈内讧,似乎是幸运的。但他的死去,也使得他无法参与此后的斗争,或许,他又是不甘心的。

太平天国的胡以晃是怎么死的?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豫王胡以晃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个人物。他是广西平南县罗文村人,永安建政时受封为春官正丞相,地位仅次于东,南,西,北,翼诸王和天官正丞相之下,排名第八位,是当时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家世巨富的武秀才

胡以晃祖上是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仕宦之家,迁居广西为当地巨富,传到其父胡琛手中每年粮租4800石,田地横跨平南,藤县,金秀三县,是当地著名的巨富之家。胡琛育有三子,长子胡以昭,次子胡以晃,三子胡以暘。胡琛死后,兄弟分家,少不得会攀比排场,讲究阔气,进而家道中落,胡以晃是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家世最富的一个。与大多数富家子弟一样,胡以晃不喜读书,却痴迷武艺,拳脚棍棒,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而踏上武举道路。进武秀才后,又赴省城应试武举,凭借精湛的武艺技压群雄,可惜最后一场考弓马骑射时用力过猛,拉断硬弓扭伤了手臂,由此名落孙山。

受人欺凌 愤而入教

胡以晃的父亲胡琛与当地卓姓土豪结下仇怨,胡琛死后,卓家挟嫌报复。胡以晃武举落第,卓家时常对他讽刺嘲笑。有一次,胡以晃骑马从卓家门口经过,卓家依仗着人多势众,逼他下马遭拒。卓家强行把他拉下马,推到牛圈里头,用镰刀剃掉半边头发,外加一顿毒打才放他离开。胡以晃受此欺凌,心有不甘,但卓家有官府撑腰,一时无可奈何。想想仕途不遂,报复无门,恰逢拜上帝教在当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胡以晃愤而入教,意图通过教众力量一雪前耻,当时是1849年下旬。算起来,胡以晃跟韦昌辉的境遇非常相似,都是受当地土豪欺凌,想借助教众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

毁家纾难 得获高封

加入拜上帝教后,胡以晃毁家纾难,变卖田产,把所得钱财交入圣库。萧朝贵假扮天兄临凡,对他予以褒奖“算尔真草(心)忠草(心),见得天父,见得天兄,见得尔二兄也”。

1850年初,洪秀全在平在山穿起龙袍,令教众以天子礼见,官府闻讯予以密切关注。杨秀清,萧朝贵认为准备不足,不能仓促起事,以天父天兄的名义令冯云山陪同洪秀全躲到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的山人村胡以晃家暂避风头。胡以晃尽力尽力,伺候两位头目,获得极高赞誉。金田起义前夕,官府获悉洪秀全藏匿于山人村,派副将李殿元部驻扎思旺墟,企图把洪秀全困死在山人村中。胡以晃率领会众严守坳口,派人穿越封锁线,到金田告急。杨秀清闻讯派蒙得恩率三千人马突袭清军,大败李殿元部,杀巡检张镛,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金田,史称“迎主之战”。

1851年9月25日,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大封群臣,除众所周知的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之外,还封了两位丞相,一位是天官正丞相秦日纲,另一位就是春官正丞相胡以晃。

攻克庐州 获封豫王

1853年8月,胡以晃被任命为攻庐州统帅,从安庆克桐城,舒城,进抵庐州城下。庐州守将是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号称湘军祖师的江忠源,时任安徽巡抚。江忠源在广西曾挫败石达开,韦昌辉,又在全州蓑衣渡大败太平军并打死南王冯云山,太平军中人人闻之色变。胡以晃以优势兵力围城打援,先后击败总兵玉山和舒兴阿,音德布率领的援军。庐州城四面环山,易攻难守,江忠源有恙在身,城内守军不多,粮饷俱缺。胡以晃亲自带队发起攻击,俱被击退。随即派率土营在水西门外挖掘地道,实施穴地攻城。为防止江忠源派人破坏地道,胡以晃创造性的发明出双层连环爆破,即地道开挖上下两层,上层火药较少,炸塌城墙后吸引敌军聚集,封堵缺口,随即引爆下层火药,对敌造成重大杀伤效果。1854年1月14日,太平军轰塌水西门城墙,突入城内,江忠源病卧在床,指挥守军奋死抵抗。不料,庐州知府胡元炜已受胡以晃招降,派人打开北门,放太平军大队入城,庐州就此失守。部将马良勋背负主帅出城,性格刚烈的江忠源早已立下与城共存亡的誓言,在城外投水关桥自尽。胡以晃以攻占庐州的战功改封护天侯,旋即进封豫王。

进军江西 病死临江

攻占庐州后,胡以晃进兵皖北不利,降为护天豫。1855年1月,与石达开,罗大纲等在九江湖口大败湘军水师,俘获曾国藩座船。后随石达开从湖北通城进军江西,与翼贵丈黄玉昆攻陷分宜,袁州等地。1856年上旬,胡以晃在临江郡城病逝,巧合的是,胡家祖辈就是由临江迁居广西,死在临川恰好是落叶归根。胡以晃攻占庐州后,安排镇守的手下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忠王李秀成。攻舒城时,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兵败自杀,而帮办军务的李鸿章却死里逃生,成为日后太平天国的掘墓人之一。胡以晃平生最大的功绩是克复庐州,逼死江忠源,为蓑衣渡之战一雪前耻。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