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了解洪秀全的直接死因,或许,就能理解太平天国后期一些奇葩行为是怎么产生的了。

李秀成的英勇奋战可以延缓湘军进攻,却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1864年春,天京。湘军已经重重围困天京。

此时,各地尚有大量的太平军在作战。洪仁轩出外召集“勤王之师”,却感觉到十分吃力。“天军为恐少了粮草,多不愿回应号召”。

城外,湘军正步步紧逼,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外围阵地。同时,湘军不断修建地道,此时,已经有三十多条地道开挖,许多都已经近乎完工。

李秀成毕竟是百战名将,他率军奋力死守。地面上,不断组织对外围阵地的反击,地面下,太平军每发现地道,就灌入毒水或任何杀伤性液体。

可是,奋力死守可以守住阵地,却解决不了粮食问题。他虽然多次组织恢复补给线的行动,但都无法成功。

此时,李秀成向洪秀全报告,“全城都快没粮食了,男女饿死的很多。望天王指示,如何应对?如何安抚人心?”

太平军的死战,可以延缓湘军进攻,却无法改善缺粮的困境。胸有成竹的洪秀全

没粮食?洪秀全很镇定,他早有对策了!

他的对策来自于《出埃及记》。

可是,我怀疑洪天王把里面的记载做了修改,后来自己又记混了版本。

在《出埃及记》第十六章,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从埃及逃出的以色列人到了西奈地区时,缺乏粮食。饥饿的以色列人开始抱怨摩西,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埃及。此时,上帝应许摩西,每天早上撒吗哪在以色列人的营地附近。以色列人据说就靠吃这种吗哪支撑了下来。以色列人一直吃了四十年吗哪,直到他们到达迦南。

洪秀全相信,同为上帝子民。上帝是不会对太平军坐视不顾的。

事实上,吃吗哪并不是洪秀全在绝境时的无奈之举。

早在1862年,洪秀全就下诏,要求下属每天储存十蒲式尔的吗哪,以备不时之需。

洪秀全的命令,似乎并不符合《出埃及记》中的精神,不知道是不是洪秀全把基督经典改得自己都乱了。

此处,小编有一个疑问,不知道洪秀全是怎么想的。

在《出埃及记》中,上帝要求以色列人每人每天只能拿够自己当天吃的吗哪,多拿的部分会生虫变臭,无法食用。以此来告诫以色列人不得贪心。

洪秀全却要求每人储十蒲的吗哪···可能洪天王看的《出埃及记》的版本是被自己修改过,自己后来又忘记原版了吧。

这道诏书下达后,全城人都蒙逼了。吗哪是什么东西?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呀!

事实上,吗哪是希伯来文,是一种天降神物,怎么可能让人去提前储存呢?

洪秀全带头吃甘露,病重而亡

可是,洪秀全却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吗哪是一种甘露。他和李秀成说:“全城都吃甘露,可以养生。”随后,洪天王以身作则,下令,“你们收集甘露来,我带头尝尝。”

可是,臣下实在无能呀,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收集甘露。

洪天王于是自己在宫中寻找,取出百草,扎成一团,带头吃了。并把样本拿出去给大家看,要大家都要积极响应号召,一起找甘露,吃甘露!

可是,吃了没多久,洪秀全就病倒了。(这就不必解释为什么病倒了吧)

病重期间,洪秀全拒绝医治。拖了二十多天,病死了。

洪秀全临死还说去请天兵,早已经脱离现实的他,可能真是这么想的。

临终前,天王表示,他得到召唤,要去天上找天父天兄,请他们派天兵来解围。

对于洪秀全的死因,普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带头吃甘露而死,一种是自杀。事实上,我觉得,这不都一个意思吗?吃甘露难道不是自杀吗?

幽居深宫的洪秀全,与现实已完全脱节,是太平天国后期各种奇葩决策的主要原因

吃甘露而死,只是洪秀全最后死去的直接原因。

即使他健康地活下来了,天京城破后,不也是一死吗?

可是,吃甘露而死,却反映说洪秀全常年幽居深宫,与现实已经完全脱节了。

拜上帝会的迷信成分,当然制约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可是,对洪秀全来说,这却不应该是做出奇葩决策的理由。反正各种解释权都在他自己手里。说要“男女分营”,杀了很多不遵守的人,可是,要放开“男女分营”时,又可以话锋一转,找出各种理由。说杨秀清怎么怎么好,就怎么怎么好,回头杀了杨秀清,又搞出个“东王升天节”。

不许允许普通人有正常夫妻生活,自己却公开有诸多女人,反正什么教义不教义,都是洪秀全一张嘴。

因此,洪秀全后期的决策,根本在于他自己已经迷失在了自己编织的幻想中。

我们去看太平天国时期的资料就能发现:早年,与大家一起征战时,洪秀全尚能就太平军各种事务发表合乎实际的意见(虽然最后一般都以杨秀清的意见为主,但洪天王发表的意见都还基本有一些道理),但是,常年深宅以后,说的话越来越奇葩。连李秀成都说他尽说一些神仙话,几乎无法正常沟通。

这也难怪,当1862年李秀成建议天京储存粮草时,洪天王对这样的大事都不上心,任由自己的哥哥胡来,导致天京储粮失败,长期缺粮。

也难怪,对于”让城别走“,摆脱被动局面的建议愤怒不已。

大约,他认为他可以得到神助,所以不需要存粮吧!

吕岑会战前祈祷的古斯塔夫。

古往今来的名将圣王中,有宗教背景的很多。他们都会在战前做祷告、做仪式,都需要精神支柱,可是,又有谁连粮草这样的事情都不好好准备,全部希望寄托在某位天神相助呢?即使他信赖的天神真的存在,这样的做法,真的配得上天神相助吗?

自助者,才可能期待天助!

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1853年3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占领南京城,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并在城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天王府。

眼看太平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清廷着急了,为了围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他们设立了江南大营、江北大营2个兵团。结果,他们却先后被太平军攻破。后来随着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事变发生后,无气大伤,形势很快逆转,1862年,曾国藩在占领安庆后,令其弟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顺流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攻下了南京城,天京保卫战也由此展开。

为了保卫京城,洪秀全急令忠王李秀成回援。李秀成赶紧从苏州前线撤下来,率主力救援天京。

然而,李秀成所率10多万军队在雨花台与清军交战,双方比拼了一个多月,太平军并没有能击败清军。

李秀成只好率军进入天京城,结果他发现城内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在清军的长期围困下已陷入“里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境地。李秀成于是向洪秀全提出一个建议,4个字:让城别走。

结果洪秀全勃然大怒,不但拒绝了他的建议,而且还严厉斥责了李秀成。

几个月后,天京城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李秀成如实奏报:“合城无食,男妇死者甚众,恳求降旨,应何筹谋?”洪秀全当即下旨:“全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洪秀全所说的“甜露”就是野草。

1864年5月30日,病入膏肓的洪秀全发布最后一道旨意:“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三天后,洪秀全死了,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一个半月后,天兵没来,清军来了,他们攻破南京城,太平天国至此覆灭。

相传,洪秀全由盛到衰都是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其祖坟的原因。

传说洪秀全的发迹是祖坟葬得好的缘故——葬到了风水宝地上,其祖坟所葬之地叫“芙蓉嶂”,属大庾山脉。山南麓有三个小山岗凸起,右叫“覆船岗”,左叫“莺蜂窦”,居中的叫“土地坛”。据悉,宋代风水大师赖文俊曾相过此地,留下占诗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洪秀全的祖坟因为正好葬在土地坛上,所以后来“落迫书生”洪秀全发动金田村起义,掀起了一场动摇清朝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后,很快风声水起,势力迅速壮大,占据了半壁江山,一度让清廷惶惶不可终日。

眼看这样下去有亡国的危险,清廷便秘诏花县知县牟崇龄,将洪秀全的祖坟的后脉凿断,以断其风水,称为“断龙脉”。

结果再现神奇一幕,洪家的祖坟的龙脉被断后,洪秀全立马落败下来,最终灭亡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洪秀全的祖坟并未埋在正穴,仅沾了“龙气”,所以最后没能长久。而天京城危在旦夕时,洪秀全之所以不愿走,更多的不是他期待“天父”下凡,而是祖先的保佑吧。如果是这个原因,当真令人唏嘘。

而清军攻入天京,进入天王府后,却找不到洪秀全。对此,曾国藩下令,不管是死是活,掘地三尺也要把洪秀全找出来。

20天后,洪秀全的尸体被找到,不是清军找到的,而是一个姓黄的宫女告发的。这名黄姓宫女自称亲眼看见洪秀全埋在了天王府的大殿下面。

清军带她去指认现场,果然在在天王府内御林苑假山附近一棵桂花树下挖出了一个大坑,并没有看到棺木,而洪秀全的尸体用绣龙黄缎包裹就埋在里面。

清兵于是将洪秀全的尸体刨了出来,正在这时,出现异常一幕,但见天空突然乌云四起,电闪雷鸣,然后就降下了暴雨。有人迷信地认为这是天王显灵。

尽管出现了“天遣”,但曾国藩不管这么多,还是下令“毁尸灭迹”。令清军将洪秀全尸体拖出来后,进行了狠毒的鞭打,鞭完后将尸体焚烧成灰,最后装进大炮里面,一炮轰出去后,灰飞烟灭。

洪秀全死后60多年后,粤系军阀陈济棠听说洪家祖坟地为风水宝地后,重金聘请风水名师堪舆点“龙穴”,将其母迁葬于芙蓉嶂下的洪氏家族墓地,后来陈家果然发迹了,陈济棠后来感叹:这里果真是风水宝地。

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洪秀全是中毒死的。他是太平天国一把手,为什么会中毒死的?关于他中毒而亡,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食物中毒造成的,造成十五中毒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洪秀全长期饮食习惯导致,另一个极有可能是吃了有毒的野草。

饮食习惯导致中毒

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清军抓捕之后,清朝官员提审洪天贵福,洪天贵福在自己的口供中有提及洪秀全生病的内容,“父亲平时常食生冷,自到南京后以蜈蚣为美味,用油煎食”,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管中窥豹,洪秀全的饮食习惯可以说是极差的——多年吃生冷对消化道伤害大,又油炸蜈蚣,蜈蚣含蜈蚣毒(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长期服用,体内会有蓄积作用。洪秀全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自己消化道功能消退和慢性中毒。

1864年5月(农历四月),洪秀全开始发病,“于今年自四月初十起病”,但是洪秀全讳疾忌医,不相信医生,坚决不接受治疗,而是深信天父会拯救他,相信自己的身体可以承受。事实上,天父没有救他,52岁的洪秀全身体抵抗力本就不如年轻人,短短十日内,洪秀全的病情迅速恶化——“四月十九日病死”。

吃错野菜中毒

1863年冬,湘军已经完完全全把天京包围,不打算放任何人进出城,于是天京城中粮食奇缺。洪秀全不愿意放弃天京城,那么总得要解决城中人吃饭的问题,况且当时已经是“城中(粮食)强者可得,弱者难求,必有内变争夺之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洪秀全想出了一个主意——吃“甜露”。那么什么是甜露?所谓的甜露就是野草。不过在洪秀全的眼中,那可是“主赐给的粮食”。

于是作为太平天国的掌权者,在城中粮食奇缺之时便要求所有人都吃甜露,太平军将野草收割后,给所有人充当粮食,并言只要过些时日,一切都会好转,全城皆可以度过难关。洪秀全既然要求大家这么做,洪秀全自然也会吃,体现自己和百姓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在要求大家都吃甜露度日后不久,洪秀全便去世,所以关于洪秀全的死因说法依旧存在这样的流传,洪秀全由于吃了甜露,身体受不了,直接食物中毒后慢慢死去了。不过有专家认为,洪秀全毕竟是天国一把手,吃野草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对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不仅清廷知之甚少,甚至是太平天国内部,官职没有到比较高的级别,都很难了解到洪秀全的真实情况。

其中原因除了当时信息不通外,还跟洪秀全本人采取了一定的神秘主义有关。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天王、拜上帝教的大教主,平时主要处理教务,而把政务军务交给东王杨秀清管理。

而天京事变之后,杨秀清韦昌辉等遇害,石达开出走,洪秀全对政务更加失望,基本不管政事,军务交给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处理,政务交给洪仁玕等人处理,而洪秀全把自己关在天王府中,沉醉于他的教义研究。

这样一来,原本神秘的天王洪秀全变得更加神秘,导致他去世了几个月之后,外间才得知他的死讯。

而关于洪秀全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 当时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天京城破后,洪秀全为湘军所擒,然后被曾国藩用大炮杀害了。

当然,这只是某些人以讹传讹的说法,实际情形是天京城破时,洪秀全已经病死,曾国藩只是将他的棺椁挖出,连同尸身一起烧掉了而已,并没有用到大炮。

对曾国藩和曾国荃的湘军而言,如果既拿下了天京城,又擒获了太平天国最高领袖洪秀全,那更是盖世奇功。

可惜洪秀全已死,烧了一具尸体,不算什么大功劳。为了挽回一点损失,曾国藩向清廷奏报说:“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

这样一来,就显得湘军攻城得力,把洪秀全逼得服毒自杀,也就算是湘军的功劳了。

然而,根据后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笔供,发现关于洪秀全的死因,曾国藩只说了一半,而具体的细节,却被他隐瞒了。

李秀成说,在天京之战中,太平天国被湘军围困,城中少粮,固守非长远之计。李秀成向洪秀全建议,暂时弃城撤退,等来日恢复元气,可以图谋再举。

然而,此时的洪秀全已经迹近疯狂,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劝告,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说只要他一声令下,上帝就会派出天兵天将下凡铲除“妖孽”。

而且,洪秀全还说城中有一种叫做“甜露”的野草,是上帝赐给太平军的食物,“合城俱食咁(甜)露,可以养生。”

李秀成知道这野草有毒,但苦劝不听,洪秀全坚持认为甜露可以充当食物,结果中毒得病。

而洪秀全又刚好是那种讳疾忌医的人,“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结果一病不起,51岁的洪秀全中毒身亡。

根据《李秀成亲供手迹》记载

“天王之病,因食咁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

而且,不仅洪秀全一人中毒而死,更为残酷的是,在城中无粮的情况下,洪秀全还强迫城里百姓吃甜露,不准他们离城逃跑。导致许多百姓要么饿死,要么病死,侥幸活下来的,也在天京城破后遭到了湘军的血腥屠杀。

吃甜露中毒而死,其实也是一种慢性自杀。但与太平天国大多数领袖比如石达开陈玉成洪仁玕以及幼天王洪天贵福等被凶残毒辣的清朝凌迟处死相比,洪秀全吃甜露中毒病死已经算是善终了。

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街角系列旝f7 2014-05-01 洪秀全死因之迷 清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6·1),正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在清军围攻下发发可危之际,大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死于城内天王府,享年五十一岁。关于其死因,史学界有不同看法。 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多数人认为,洪秀全是自杀身亡。李秀成是后期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洪仁玕是后期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被清军捕获后曾写下《洪仁玕自述》,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太平天国的对手、湘军首领曾国藩在同年六月二十三日(7.26)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同年七月初七日又奏称:“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6.1)服毒逝世”。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六十年代初,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湘乡曾八本堂·李秀成亲供手迹》正式影印发行,其中明确记述洪秀全是病死的:“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天历)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天王之病,因食咁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有学者指出,这一记述当是可靠的,因为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是经曾国藩篡改过的。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七月初七日条中说:“中堂(指曾国藩)嘱余看李秀成供,改定咨送军机处,傍晚始毕。”曾国藩把李秀成供稿呈送军机处时曾说:“李秀成之供词,文理不甚通适,而情事真确,仅钞送军机处,以备查考。”由此可知,曾国藩所出示的李秀成供稿,是被“改定”过的。由于他在此前的两份奏稿中,都谈及洪秀全自杀之事,所以把李秀成供词中洪秀全病死“改定”为自杀,当在情理之中。《洪仁玕自述》的后半部分中说洪秀全自杀,恐非洪仁玕本意,因为后半部分是由外人译出,原稿已失。外人在翻译时受《李秀成自述》刊刻本影响,是极有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是出自洪仁玕供词原稿,其中有“至今年四月十九(天历),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此说应较可信。幼天王洪福瑱(洪天贵福)在“自述”中曰:“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天历)众臣子扶我登极。”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五月初六日条记:“闻探报禀称,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甘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二十日)。”自从《李自成亲供手迹》发行后,大多数学者都确信洪秀全是病死的.

历史上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60年代公布的原版《李秀成自述》提到洪秀全为病死,幼天王洪福瑱自述也称洪秀全为病死。

曾国藩修改了《李秀成自述》,称洪秀全是在官军急攻之下被迫服毒自杀,是为了向清廷撒谎邀功,但曾篡改后的李秀成自述流传多年,至今许多人仍然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

真实死因是南京缺粮,洪秀全以身作则,带头吃一种野菜团子充饥,称之为‘甜露’,因此得病,洪仁玕称‘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在四月中旬左右病重身亡。

综上所述,服毒自杀为讹传、篡改,真实情况是病死,李秀成、洪仁玕、洪福瑱都称其为病死,曾国藩幕僚赵烈文也在日记中记载洪秀全病死,唯有曾国藩篡改后的李秀成自述记载为服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