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洪秀全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其权术意识可是很强的。

早期的杨秀清“天父下凡”,对洪秀全有利,而且,可控(这个是关键);在洪秀全的失误引发“天父下凡”不可控之后,洪秀全毫不手软,果断干掉了杨秀清。

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把戏,在很长时间内对洪秀全是有利的。

在紫荆山期间,洪秀全和冯云山或因官府缉拿或因“潜心创造”都曾不在紫荆山。

当时,紫荆山群龙无首,外面的各种势力压迫甚紧,“拜上帝会”会众岌岌可危,是杨秀清和萧朝贵的降童巫术稳定了人心,才渡过了那段危机。

当洪秀全等人回来后,这些把戏事实上对洪秀全是有利的。

1、因为这些“下凡”深受会众信任,有利于扩大“拜上帝会”的影响。

2、早期的“下凡”,强调崇拜洪秀全,对洪秀全的宗教领袖地位都是有利的。

3、在起义早期,太平军直接面临巨大的外在压力。基本没有军政能力的洪秀全有自知之明,军事上依赖杨秀清的指挥,而杨秀清的“下凡”可以鼓舞士气,好处大大。

早期的“天父下凡”对洪秀全非常有利,自然不会反对。洪秀全对杨秀清使用不当,使得杨秀清掌握了“军政大权”,逐渐失控。

而且,洪秀全甘愿只做宗教领袖,还在于,杨秀清可控。

太平天国早期的权力格局,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三角形”。

在1849年到1850年间,杨秀清曾经得了重病。这段时间,萧朝贵利用“天兄下凡”开始掌握了“拜上帝会”的话语权。萧朝贵频繁使用“天兄下凡”,完全压制了杨秀清(大约因为病得重,实在没力气玩弄“天父下凡”吧),并拉拢了韦昌辉。

在杨秀清病愈后,由于其更杰出的军事才能,他逐渐开始挽回低位,而萧朝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也没力气“下凡”。杨秀清又趁机逐渐拉回了“话语权”。

到了永安建制时,东王节制诸王。但是,这个节制诸王,仅仅只是因为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更利于指挥作战。

早期,太平天国高层就暗流涌动,但当时形势紧迫,各领导之间都能顾全大局。

但是,此时的太平天国的权力格局是相对稳定的“三角形”。

洪秀全是宗教领袖,洪秀全的死党冯云山掌握行政权。

杨秀清作为“节制诸王”的人,在中间主持大局。

萧朝贵、韦昌辉,是主要的军事将领。

其他如石达开等人,相对独立,此时并未进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这个“三角形”,是相对稳定的。杨秀清虽然可以“节制诸王”,但是,行政上,主要由冯云山负责;军事上,要靠萧朝贵、韦昌辉具体去办。

因此,这个阶段,杨秀清是可控的。

但是,在冯云山、萧朝贵死后,洪秀全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使得军事、行政事务,全部被杨秀清一把抓了。

“二元权力体系”正式形成。

冯云山、萧朝贵等人去世后,洪秀全没有及时干预,使杨秀清完全把握了军政大权。杨秀清和洪秀全最终的决裂,根本在于奇葩宗教体系与实际军政事务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二元权力体系”中,洪秀全和杨秀清一个是宗教领袖,一个是军政领袖,彼此相安了一段时间。

但是,随着太平天国事业的坐大,两件事务之间就不可能“井水不犯河水”了。

一个政权的政策,比如:到底是要“结好士绅”还是要“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在他的价值观与现实的平衡上。

可是,杨秀清、石达开等人逐渐认识到:奇葩的宗教体系价值观,已经严重影响了军事、政治的运行。

拜上帝教的基本逻辑,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军政建设,杨秀清等人必须做出调整。

捣毁庙宇,打砸孔庙,与数千年传统文化为敌,完全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各种“清教徒般”的严格规定,使得百姓正常的生活都受到影响,难以正常生活。比如:”男女别营“制度,曾经使很多居民难以忍受,以致自杀。

《天朝田亩制度》一切归圣库,百姓没有余粮,使得农民并不支持太平军。

必须要为军政结果负责的杨秀清,此时,就必须开始挑战奇葩的宗教体系。

他默许了石达开在江西分田地给农民,逐步开始推行相对务实的土地政策,使得太平军获得了江西农民的支持。

他以“天父下凡”的名义,废除了“男女别营”这一不合人性的制度。

随后,他同样以“天父下凡”,废除了捣毁孔庙的愚蠢做法,试图挽回知识分子的支持。

但是,这些举措,都挑战了洪秀全“宗教领袖”的底线。

终于,洪秀全开始利用韦昌辉等人的不满,除掉东王。

至于“逼封万岁”这种事情,我认为可信度不高。杨秀清或许确实情商不高,但绝非弱智,要真有心谋反,手段多的是,何必选择这种脱裤子放屁的招数?

这极有可能是洪秀全集团捏造的。当时各王在外,城内,不是天王府的人就是东王府的人。要么在天京事变中扑街了,要么本身就是洪天王集团的人。自然洪天王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杨秀清,从头到尾都是洪秀全的棋子。

直到今天,在各种文学作品,甚至历史作品中,洪秀全都仿佛是一个忍气吞声,最终忍无可忍的领袖;杨秀清都仿佛是一个嚣张跋扈到极致的佞臣。

事实是:杨秀清只是洪秀全的棋子。对洪秀全有利,就认“天父下凡”;没用了,就废掉。

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太平天国运动中,杨秀清与洪秀全的关系是诸王中最为微妙的,两人从亲如兄弟、一同举事一步步逐渐发展为反目成仇、兄弟相争,实在让人唏嘘。这和洪秀全的“姑息养奸”有很大的关系,和杨秀清个人的欲望也有很大的联系。在很多人看来,天京事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洪秀全没有在最初压制杨秀清的野心,而种下了葬送太平天国的最大祸患。

杨秀清从一个烧炭工头目逐渐成为拜上帝教的二号人物,甚至一度让洪秀全处于被架空的状态,既是杨秀清个人的智慧和野心,也是洪秀全的无能与无奈。洪秀全对杨秀清可以说是爱恨交加,一方面享受着杨秀清的才华,另一方面也在杨秀清的跋扈之下挑起了内讧。

在拜上帝教形成早期,杨秀清带领着几千烧炭工加入了拜上帝教,凭借着在烧炭工中的影响力,逐渐成为拜上帝教内部的领导人物,不过他真正登上舞台还是来自于一次意外。冯云山的意外被捕让教众人心惶惶,洪秀全主张前往广东向巡抚、总督请愿,幻想着以信仰自由为名目解救冯云山。而杨秀清则圆滑了很多,一方面他主张从烧炭工的烧炭收入中抽取一部分金额,用来行贿当地的官员,一方面他利用当地人迷信的特点,采用了古老的“降童术”方法,以“天父下凡”的名义,稳定了即将溃散的教众。在营救冯云山的过程中,杨秀清的精彩表演展现出他个人的智慧、圆滑以及野心,一举奠定了他在拜上帝教内部的领导地位。

与迂腐的洪秀全相比,杨秀清稳定教众的方法更为机智和聪明,他巧妙的利用了教众迷信的特点,把本土的“降童术”和拜上帝教的宗旨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杨秀清的野心也是非常大的,洪秀全尚且自称上帝之子,杨秀清索性代替上帝传言。一朝是天父,终身都是天父,洪秀全从广州返回紫荆山地区时,也是哑口无言。如果揭穿杨秀清的老底,等于揭穿了自己的老底,如果承认了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事实,也就承认了杨秀清随时都可以用天父的名义发号命令的地位。除非洪秀全放弃已经打好的基础,离开紫荆山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显然,洪秀全是不可能选择后者的,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杨秀清的“天父下凡”的事实。

除了杨秀清的“天父下凡”之外,另外一名烧炭工头领萧朝贵也一度“天兄下凡”,同样也为自己奠定了教内的领导地位。洪秀全接受杨秀清的“天父下凡”,一定程度上也和萧朝贵的“天兄下凡”有关。在最早的封王过程中,杨秀清和萧朝贵成为排行最靠前的王,很大程度上能够相互制约,相互掣肘,短时间内还不至于威胁到洪秀全的地位。

不过在太平军北上南京的岁月里,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战死,打破了早期诸王的权利制衡。杨秀清在军事指挥上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太平军在他的指挥下,虽然谈不上战无不胜,但是毕竟在短短的两年里就拿下了南京,控制了经济最为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也因为军事指挥上的才华,杨秀清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对权利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专横与跋扈也越来越厉害。上至诸王,下到普通的士卒,杨秀清想怎么责罚就怎么责罚,甚至于洪秀全在天王府处罚宫女过分了,杨秀清都利用天父下凡来过问,甚至要公开责罚洪秀全。

洪秀全对杨秀清的跋扈也是很清楚的,但是他深知自己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确实有限,东王虽然跋扈,但也确实有才华,有杨秀清在,洪秀全就可以安心的在天王府里享受荣华富贵,唯一费神之事就是研究基督教义和儒家经典,想想应该怎么删减和修改。只要东王不从根本上威胁自己的地位,洪秀全也并没有除掉杨秀清的意思。不过杨秀清并没有满足洪秀全的这个愿望,定都天京三年后,九千岁的东王选择了逼封万岁,迈上了最后的作死之旅。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先是借韦昌辉之手除掉了杨秀清,然后又以韦昌辉诛杨杀人过多为由,除掉了韦昌辉,在石达开返回天京之后,洪秀全又通过几个昏招逼走了石达开。洪秀全最终把所有的权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也成为了孤家寡人,太平天国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之后,迅速走向了下坡路。

由此可见,拜上帝教在兴起之初,领导层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就已经为日后的萧墙之乱埋下了伏笔。洪秀全接受杨秀清的“天父下凡”是为了利用他的才华,同时又有萧朝贵的“天兄下凡”稍微制衡一下,不至于让杨秀清独揽大权。而在定都天京之后,日益膨胀的杨秀清对权利的欲望已经不可阻止。杨秀清觊觎洪秀全的位置,却又没有动手除掉洪秀全,和诸王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最终在内讧中被除掉。而随着杨秀清的离世,无论是早期封王的石达开,还是后起之秀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都没有能力再次振兴太平天国,洪秀全千辛万苦的把所有的权利集中在了自己的手里,最终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它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太平天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洪秀全既是太平天国的天王,也是天父的第二个儿子。按拜上帝教的教义,教中地位最高的是天父(上帝),其次是天兄(耶稣),再次才是洪秀全。而杨秀清贵为太平天国的东王,政治地位仅次于洪秀全。但他在拜上帝教中的地位并不比洪秀全低,杨秀清早在金田起义前就拥有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其实就是当时广西各地所流行的“降僮术”,杨秀清声称被天父附身,天父借他之口宣布谕旨。杨秀清搞的这套把戏在金田起义时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聚笼了人心,因此洪秀全明知他装神弄鬼却也没有揭穿这个骗局,一是因为前期杨秀清“天父传言”所下的谕旨皆与天国大业有利;二是一旦揭穿这个骗局会对拜上帝教的声誉产生极坏的影响。由于拜上帝教地位最高的是天父,所以在“天父临凡”之时,即便是天王洪秀全也要下跪听旨,他所跪拜的是天父,而不是杨秀清。此外,杨秀清还是拜上帝教的圣神风和圣灵。太平天国的《天条书》中有这样句子:“赞美上帝为天圣父,赞美耶稣为救世主,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杨秀清又有教中“三师一主”的封号,即禾乃师、劝慰师、左辅正军师、赎病主,可见杨秀清在教中的地位之高并不逊于洪秀全。洪秀全本人也曾写道:“东王是上帝爱子,与天兄及朕同一老妈所生,在未有天地之先,三位同是一脉亲。”当然,杨秀清才干出众也是不争的事实,太平天国的军事政务无不出自杨秀清之手,正是在杨秀清的筹划与指挥下,太平天国自广西突围后一路所向披靡,北上东进,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起义运动。可是,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以后,杨秀清开始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曾多次借“天父临凡”剪除异己,滥杀无辜,树敌无数,并指责洪秀全行为不端,甚至当众让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是敢怒而不敢言,如果当从揭穿“天父临凡”的骗局会使得举国震惊,扫灭清妖的大业也就无从提起。但如果不揭穿骗局,任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篡权夺位。于是,洪秀全采用“借刀杀人”计策,下密诏给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让他们连夜回京诛杀杨秀清,从而引发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率部入京将东王府上下数千人尽数杀害,杨秀清本人及两个儿子也在乱阵中被杀害,天父(上帝)自此再也不能“临凡”了。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大家肯定都会觉得很奇怪,洪秀全贵为“天王”,是君,杨秀清只是个“东王”,是臣。一个臣子装神弄鬼,让君王跪下来,君王居然规规矩矩就跪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君王的权力有多大啊,臣子居然敢让他跪下,他为什么不“龙颜大怒”,下令处死杨秀清呢?

(洪秀全剧照)

如果洪秀全果断地把想僭越皇位的杨秀清给杀掉,“天京事变”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吗?而且,洪秀全要杀杨秀清,将士们也肯定不会觉得不对。为什么洪秀全当场不杀,反而要绕一个大弯子,把韦昌辉喊到京城来杀杨秀清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太平天国的政体并不是古代王朝的皇权政治。

太平天国的政体非常奇怪,是一个大杂烩,也是一个四不像。它既有“坐交椅”的江湖山寨文化,又有西方传进来的民主政治文化,还有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还有封建王朝文化。因此,太平天国的政体,最终就搞得有点四不像。

相对来说,在早期的时候,太平天国更多的是“坐交椅”的江湖山寨文化。这种文化就是“排排坐,吃果果”;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是兄弟共掌天下。别的不说,就看太平天国封了两千多个王就看出来了。在其它王朝社会,要是封两千多个王,那还不愁哭。但是太平天国,似乎并不为这件事发愁。

所以说,洪秀全虽然是天王,但是他并没有取得王朝社会皇帝那样的权力,不可能想杀杨秀清,一句话就把杨秀清拖出去杀了。

(杨秀清剧照)

第二,洪秀全不敢杀杨秀清是自己造成的。

太平天国起义和立国的基础,是“拜上帝教”。洪秀全因为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是专门下凡来拯救世界的。因此,获得了大家的拥戴。后来,由于冯云山被抓,洪秀全前往营救,这时候,拜上帝会的人一盘散沙,眼看就要分崩离析。这时候,杨秀清站出来,自称是“天父”。他通过这个,把人心重新聚集起来。洪秀全回来后,明知道吃了杨秀清的哑巴亏,但也不能拆穿杨秀清的谎言,还只能共同“作证”证明对方是对的。

洪秀全这一“承认”,实际上就为他自己埋下了苦果。因为从此后,杨秀清不只是“东王”的身份,他还是“天父”的身份。“天父”在天国就是洪秀全的父亲,洪秀全能不听他的吗?

所以,杨秀清让洪秀全跪下来的时候,他是以“天父”的身份,洪秀全怎么敢杀他呢?杀他,就是杀“天父”,杀了“天父”,洪秀全还能立足吗?

(韦昌辉剧照)

第三,洪秀全不直接杀杨秀清,是想清理异姓王。

洪秀全虽然通过搞拜上帝教,实现起义并建立太平天国。但是,他自己心中,还是王朝社会的皇权思想。猜忌功臣,这一点和那时候的皇帝没有什么区别。而洪秀全不直接杀掉杨秀清,通过韦昌辉来杀杨秀清,可以实现“一石二鸟”,诛杀功臣的目的。

那时候,萧朝贵和冯云山已去世,洪秀全最猜忌的功臣,也就剩下杨秀清和韦昌辉。他的目的,不只是要除掉杨秀清,还要除掉韦昌辉。所以,他先派韦昌辉进京来,诛杀了杨秀清。接着,以韦昌辉滥杀无辜,要为杨秀清平反为名,派石达开进京杀韦昌辉,后来又排挤掉石达开。如此一来,他就一举除掉了杨秀清和韦昌辉,四大天王,还有个翼王,一下全没了。洪秀全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实现了独掌朝政。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洪秀全是承认杨秀清“天父”和萧朝贵“天兄”下凡身份的。这个事还得从太平天国起义前说起,金田起义前拜上帝会的核心冯云山曾被官府羁押,而“教主”洪秀全又一度回到了广州。这段时间广西的拜上帝会其实可以说是群龙无首,这时精明强干的杨秀清为了凝聚人心假称“天父下凡”,逐步稳定了紫荆山区的拜上帝会信徒。同年9月萧朝贵也宣称“天兄下凡”,由此拜上帝会的“信仰”更加坚定了。

为什么杨秀清和萧朝贵的“下凡”会得到了洪秀全的承认呢?

因为双方都是“天父天兄下凡”的受益者,而洪秀全得到的好处最多。太平天国前期洪秀全主要是提供了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个“天国”到底在不在,信众是将信将疑的。而杨秀清和萧朝贵“天父天兄下凡”是这套理论的具象化。类比于宗教中的“神迹”,证明了“天国”是真,“天父天兄”是真,洪秀全这个“天王”也是真。

这样就逐步让洪秀全从宗教领袖变成了“天下万国真主”,这也为金田起义提供了舆论基础。

再有杨秀清和萧朝贵是一等一的人才,太平天国前期如果没有杨秀清根本不可能闹出这么大动静。这个人的组织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太平军内部首屈一指,所以众人也服他。洪秀全也乐于杨秀清担起担子,自己只要负责太平天国的理论发展和作为宗教象征就好。

所以洪秀全承认了杨、萧二人的宗教权威。其实当时也不单单是杨、萧出现神灵附体的情况,很多人都有,但是只有杨、萧二人得到了洪秀全的全力支持。所以“天父天兄下凡”更像是洪秀全与杨秀清、萧朝贵导演的一出戏。

后来等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领导层矛盾加深时,洪秀全也不好杀杨秀清了。因为杀了杨秀清会导致太平天国的信仰动摇,直接导致人心不稳。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军事实力削弱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损失,同时也是天国信仰的削弱。

有首天京事变后流传的歌谣可以算作例证。“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袱回家转,依然做长工!”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起义记》《天兄圣旨》

杨秀清装神弄鬼时天王洪秀全为什么要给他下跪?下令处死他不行吗?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的东王,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并且杨秀清经常以天父下凡附身为由,反压天父次子身份的洪秀全。洪秀全虽然知道杨秀清装神弄鬼,却也不能反驳和处置杨秀清。这让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那在杨秀清装神弄鬼的时候,天王为什么给杨秀清下跪,洪秀全为什么不直接处死杨秀清呢?

洪秀全本是学的儒家思想,因为考试名落孙山,后接触了别的思想,所以他通过总结,成立了教会,同时洪秀全又对外宣称自己是天父的次子,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和归附。而杨秀清也是教会主要的领导之一。

后来洪秀全起义反清,取得相对的成功,就建都封赏,为天平天国,洪秀全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地位仅次于洪秀全,以下西、南、北、翼各王都归东王杨秀清节制。

同时天平天国取得成果后,天平天国的领导层人物就开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特别是洪秀全,把朝政大事都交给杨秀清,导致杨秀清权利越来越大。

杨秀清掌权后,行事飞扬跋扈、独断专行,招到韦昌辉等人的不满。同时杨秀清和洪秀全的矛盾加剧,最终发生事变,韦昌辉攻进东王府杀东王杨秀清,因为此次事件,韦昌辉大开杀戒,牵连很大,让天平天国损失了很多的骨干人员,更让天平天国元气大伤。

同时在之前,因为人心浮动,洪秀全是以天父次子的身份来宣传的,杨秀清为了安抚教众之心不在浮动,所以就用天父下凡附身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冯云山等人虽然认为杨秀清装神弄鬼,但杨秀清这个办法确实取得了效果,因此也没有表示很反对。同时杨秀清也看到天父下凡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所以之后杨秀清就经常借天父下凡为由反压天父次子身份的洪秀全。

因为洪秀全对外宣称自己是天父次子,那杨秀清天父下凡他和不能反对的,如果洪秀全反对,就是天父次子反对天父,是以下犯上,如果洪秀全说杨秀清装神弄鬼,也就是告诉世很,杨秀清天父次子的身份也是假的,所以作为天父次子的洪秀全要向天父下凡的杨秀清行礼,洪秀全为不能直接的处置杨秀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