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曾经把曹操虐得屁滚尿流的

马超在投奔刘备后的默默无闻,并非完全是因为刘备故意防着他。相反,我认为刘备对马超的使用是比较务实的。

马超西凉军的军事能力,建立在西凉军独特的军事系统上

马超在西凉时期,表现出了不错的军事能力。曹公征马超时,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多次遇险。

不过,我们细看曹操平西凉之战,我们会发现,马超军的表现,更多地依托西凉军的军事系统。

最突出的,就是西凉铁骑以及西凉的长枪兵的步骑协同作战能力。

成熟的作战方阵,战力惊人,但需要长期的操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曹操实际上最忌惮的就是这样的军力。

对于西凉军野战的优势,曹操自信地表示:战与不战在我。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曹操对于曹军在正面与西凉军交手感到十分棘手。

甚至,有学者认为,马超的军事系统中,有一部分采取了罗马方阵(对此尚无公论)。可见,西凉军的表现,极端依赖军事系统的表现。

可是,这样的协同作战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建设才能形成。在马超兵败投奔张鲁之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这样的军事系统能力。

离开成熟的西凉军后,马超表现不佳

马超在投奔张鲁之后,曾经借兵光复自己的基业。张鲁还是很仗义的,大力支持了马超。

可是,马超几次行动,都效果非常糟糕。辛辛苦苦组织了一些力量,在面对张颌的进击时,张颌还没到,部队就散了。

离开了马腾留下的底子,马超表现大打折扣

有西凉军基础时,曹操都感叹“马儿不死,我无葬地”;离开了西凉军基础,马超辛辛苦苦地骚扰,最后只能为夏侯渊“虎步关右”的威名添砖加瓦。

马超投靠刘备后,刘备军的几次主要作战任务,都不适合马超,但刘备仍量才使用了马超;

马超在益州之战末尾加入刘备。刘备随后的几次作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都是山险之地的争夺战。

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中,在湖南江西打了一辈子山地战的黄忠厚积薄发,大放异彩。

汉中山地战,适合黄忠这样的人才

而马超呢?并不适应定军山、汉水这样的战场。

事实上,刘备给了马超的任务,他和张飞一起以少量兵力攻略武都,切断汉中曹军后路。

武都之战,败因不在马超,马超完成了任务。

武都之战,是汉中争夺战的前奏战,也是马超投奔刘备后少有的一次出征。

可是,此战的败因可不在马超。张飞、马超、吴兰。张飞是负责这个方向的总指挥,马超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在西凉的影响力,壮大蜀军军力。

此战中,张飞攻入下辩后,大造声势,要切断曹军后路,结果,被曹家第二代军事将领曹休识破,最终招致失败。

而马超,在此战中却成功招募了一万多人的力量,完成了任务(当时蜀军总共才多少人?)

造化弄人,时间太短

如果关羽没有失荆州,刘备不发动东征。在接下来的战役中,马超是有很大机会发挥自己在西凉的威望以及自己的平原作战能力的。

如果时间允许,在善于政治的诸葛亮等人指导下,马超重新打造自己的西凉军,大有可为

可是,造化弄人,刘备转变了作战方向,马超,也英年早逝了。

刘备确实对马超很防备,但马超自己不值得同情

至于刘备打压马超。我认为多少有一些。

但是,并非仅仅因为马超的资历深,威望高,主要还是马超的简历实在太狠。

当年,马超投奔张鲁时,张鲁曾想把女儿配给马超。可是,顾虑到马超早年不顾全家性命造反的历史,没有操作。

果然,尽管张鲁大力支持了马超,马超依然再次不顾在汉中的家人,再次反叛张鲁。

这样的人物,刘备怎么可能不多加提防呢?

至于马超性格高调,言语之间不尊重;以及马超和彭恙失意者之间的吐槽,见多识广的刘备是不会过于放在心上的,自有解决办法。

刘备,是一个求贤若渴,善于任人的英雄。马超在刘备手下没有惊天表现,一则是时间太短,都还没磨合清楚;二则马超之前实在自己太作,不能不让人提防。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时刻,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落幕夕阳。如:曹操人生巅峰缘于官渡之胜,人生失意缘于赤壁之败;刘备人生巅峰缘于益州、汉中之胜,人生失意缘于夷陵之败。

同样,马超人生巅峰缘于潼关战曹操,曾一度杀的曹操割须断袍,惊的曹操急呼:“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然而,之后便是一路失意。

细说的话,马超的得意期从16岁到36岁,有20年如日中天的得意时光;失意期从36岁至46岁,经历了10年的失意岁月。

再看看刘备,从23岁开始创业到了47岁,依旧寄人篱下于荆州新野栖身,前半辈子的失意期长达24年之久,而得意时日却只有10年。

也就是说,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没有那个人的一生都处于得意的辉煌阶段,同样也没有那个人的一生一直处于失意的落寞之中。

然而,这一过程中,马超想要在人生的底谷从振昔日荣耀,而掌握其命运的主子刘备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机会,马超同样也等不到这个机会,只能在落寞孤寂中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或许,这就是马超投奔到刘备麾下一直默默无闻的一个原因吧。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马超薄凉无情,高傲自大,不屈人下,而且是个小人,难以驾驭,反复无常等。因此,遭到刘备的猜忌,才将其冷落。理由可能如下:

一是马超过往身份太污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为了控制雍凉之地,将马超全家扣为人质。但是,马超对此依旧不为所动,悍然发动兵变,最终造成包括其父马腾、其弟马休和马铁等三族数十百口皆被曹操所杀。后来,其逃离冀县时,妻儿尽皆被杀;逃离汉中时,依旧将家眷扔在了城中。

由此可见,马超确实为薄凉无情之人。但是,仅凭这一点,素有识人用人之能的刘备,真的会将马超这员虎将弃之不用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君不见,刘备也多次丢下妻儿独自逃生,难道世人就会说其薄凉无情吗。重点是,马超投靠刘备之时,身边仅有亲信马岱一人,又无自己的嫡系部队,就算给予其统兵之权,也没有造反的实力。

同时,以刘备的用人之能,难道不会想到,将马岱调离马超身边,另派亲信副将做监军吗。如此,马超就算怀有二心,也难有反叛之力,刘备又为何要猜忌不用呢?

二是马超高傲自大,心存小人之志

据《三国志》记载,马超投靠刘备之时,由于曾经也为诸侯出身,所以经常称呼刘备的字“玄德”,似有不敬之意。因此,关羽、张飞心下不忿,皆有欲除马超之心。有一日,关羽、张飞皆立于刘备身后,邀马超前来赴宴。应约前的马超再次称刘备的字“玄德”,关羽、张飞则怒拔利刃,欲杀马超,被刘备所阻。因此,后来马超每次相见刘备,皆如坐针毡,再也不敢以“玄德”相称。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关羽一直镇守荆州,从未到达成都,又如何会发生同张飞立于刘备身后欲杀马超一事呢?

另据《三国志·彭羕传》记载:一日彭羕前来马超府中做客,当酒至半酣之时,其向马超吐露心迹,言自己给刘备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却不被其所用,也下甚是怨恨。事后,马超立刻向刘备如实汇报了此事。

因此,许多人认为马超不但生性薄凉、高傲自大,而且还是个小人。

实事虽是如此,但却是马超的明智之举。正所谓:交浅言深,乃为不智。马超作为新投之人,本来就同彭羕非亲非故,其却向自己吐露如此机密之事。曾为一方诸侯的马超,难道会因此将彭羕引为同病相连的兄弟看待吗?不但不会,反而更会引起马超心下生疑,不会是刘备遣来试探自己的吧。

所以,马超做出了自己认为明智的选择。虽然,确实误会了彭羕,但是彭羕却不该这个时候来找马超说这样的事情。

综上分析,以刘备的识人之明,这些更不会成为刘备不用马超的理由。

那么,究竟还有那些缘故才造成了投靠刘备的马超,默默无闻落幕的。

其一、刘备地盘太小,难有用武之地

公元219年,刘备蜀中称帝之时,可谓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糜竺、伊籍、马良等大才,武有关羽、张飞、黄忠、魏延、赵云、陈到、李严、颜严、霍峻、孟达、向宠、黄权等大将。

而当时真正被刘备重的大将仅有两人,即:镇守荆州的关羽和镇守汉中的魏延。也就是说,张飞、黄忠、赵云、陈到、颜严、李严等多为刘备建功之才,皆无可供镇守之地,更何况新投的马超呢。

但是,如果刘备真有机会攻取雍凉之地,无论是白马义从出身的赵云也好,或是在西凉之地有“神威天将军”之称的马超,绝对会迎来自己人生的另一个春天。

其二:生命时日过短,难有展露抱负之机

公元214年马超投奔刘备,公元222年病逝,相随不到8年时间。然而,在这期间,除汉中之战中黄忠斩杀夏侯渊立有大功;关羽镇守荆州时,曾败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威振华夏外,其余将领均无过多出彩之处。

所以,新投的马超默默无闻也就很好理解了。如果,马超有幸能够多活个十年、二十年,难道在蜀汉北伐的过程中,就没有一展伸手的机会了吗?

正所谓:天意弄人。任何一个人,想要成功的条件可能需要一大堆,如: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失败,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遭致大败。幸运者,可能还有翻身之机;不幸者,便只能抱恨终身了。

同时,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故所言,一个人有多高的巅峰辉煌,相伴相随的打击也将会有多么的严重。因为,人生最容易犯错的阶段有两个,一是大喜,容易得意忘形;二是大悲,容易意气用事。因此,历史的车轮出奇的相似,如:袁绍、曹操、孙策、刘备等一代枭雄,不都是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折戟沉沙的吗?

所以,一个人得意之时,切莫忘形,反而更应慎重梳理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或许即将上演的人生悲剧便会消除。同样,一个人失意之时,也切莫意气用事,错上加错,当静坐自省,或许未来将会是另一个艳阳天。

图片来源网络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三国演义》中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与援的后人。在刘备攻取益州时,马超与张飞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单挑马超占上风,后投降于刘备。封官至骠骑将军,与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同称五虎上将。

在刘关张生前,马超的位置处于一种尴尬的壮态中。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有他的心腹更有他的结义兄弟。尽管他对刘备忠心恳恳,但因他年龄最小又没裙带关系。诸葛亮设计安居平五路,保护汉中,镇守西羌马超一马当先非常卖力,任何封赏他也十分谦卑。

当时的三国势力巳基本上平衡了,民众,环境都平安和安定下来了。马超的一直忧闷不已,默默无闻的他病逝于沔阳。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为将者,战场厮杀,豪迈万千,宁可马革裹尸,也不愿卧榻老死。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锦马超”,一出场就杀得一代枭雄曹孟德割须弃袍,战许褚、斗张飞,何等威名!可归降刘备后就变得籍籍无名,四十七便落寞病死,这是为何?只因刘备对他既要用又要防,不像对关羽、张飞那样的信任。

对刘备来说,收伏马超首先最大的好处就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再者,马超归降刘备后,刘备利用其勇猛和威名镇守西北,保证了大后方的少数民族不作乱。但很显然,这对于马超来说大材小用了,主要还是因为刘备对马超的猜忌。

马超这人,属于有勇无谋的猛将,威名在外,相当自负。他曾跟韩遂却反韩遂,投张鲁却叛张鲁。而刘备这方,还没强大到有足够的实力能让马超不会产生二心,这种情况下,刘备防马超甚于用马超。

刘备也是三国的枭雄,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不断拓展自己的地盘。他旗下也是猛将如云,关羽、张飞、赵云,个个勇猛且忠心,所以他没必要冒这个险,把重要的兵权交给马超。

当然马超肯定也是相当郁闷,但他已经没有资本东山再起,四十七岁便郁郁寡欢而亡,临终前把族弟马岱托付给刘备,请求刘备照顾马岱,令人感慨。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马超,字孟起,他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武艺高强,在西凉之地颇为威名,可谓是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马超在未归顺刘备之前,曾经实力还是不小的。他曾在和曹操相争时,对曹操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后来马超几经流转归顺了刘备。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后来马超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在刘禅时期马超被追谥号为威侯。

那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的马超,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马超在投降刘备后,虽然表现不如张飞、关羽等,但他还说有一定表现的。比如刘备在和曹操争汉中之地的时候,刘备让马超和张飞、吴兰等人屯兵下辩,而马超却成功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一万余人响应刘备,从而牵制住了曹操的主力先锋,为之后刘备取得汉中全境打了基础。

而马超之所以在人蜀后给人的感觉是表现平平,是因为刘备取得汉中全境后,先进位汉中王,后又登基为帝,此时三分天下已经形成,三国之间虽然有些战争,但大规模的却不多。马超虽然是名将,但多少也有些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同时也因为马超在西凉之地威望很高、名声很大,所以蜀汉就以马超在西凉之地的威望、地位,让他领凉州牧。此虽然是领凉州牧,但多少也是可以起到震慑作用的。

如此其他一些战争就没有马超的参与,他也就少了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机会,所以会觉得马超入蜀后表现平平。

而马超虽然表现平平,但是他投降刘备后,地位还是很高的,比如刘备在得到汉中全境后,当时有一百二十多名蜀汉官员联名上书,劝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当时这一百二十多名人以马超为首的。可见马超在当时的地位,刘备称汉中王后,马超被封为左将军、假节。但后来刘备登基为帝、建立蜀汉,马超又厕所封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为何马超投靠刘备后变得默默无闻?

也说不上默默无闻吧。毕竟马超是215年前后归附刘备,222年去世,前后一共才辅佐刘备7年。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联合韩遂、梁兴等众,起兵10余万反曹。10万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丢了性命,但奈何联盟内部松散不堪,互不信任,被曹操施计攻破。曹操攻克凉州后,马超失去了根据地,无奈投靠汉中王张鲁,张鲁十分欣赏马超,封他为都讲祭酒,并打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马超。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辞兵逃入氐中。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刘备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附。

以上就是马超投靠刘备的前因后果。

马超很有实力

刘备入川的时候,大概只有2-3万人马,而在217年,也就是刘备发动汉中战的时候,马超竟然策动了大约一万羌兵部族响应刘备。由此可见,神威天将军马超在汉中、西凉的威望。汉中平定后,刘备封马超为左将军,与张飞一同领兵汉中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第一件事自然是要给弟弟关羽报仇。为了稳定后方,刘备做出了这样的安排,马超领凉州牧,坐镇汉中;诸葛亮总领成都事物,居中调停;赵云领兵江州,负责对夷陵前线驰援,张飞作为结拜弟弟,自然要带到前线去给关羽报仇。(五虎将黄忠已死)

这样的安排,不可谓不用心。马超因为在凉州部族威望颇高,有天将军之称,在加上汉中战时,马超随随便便就集结了当地一万部族,让马超坐镇汉中,必定事半功倍。

然而,英雄命短,222年,夷陵之战尚未结束,马超就病死了。

马超归附刘备后,只经历了一场汉中之战,但因为汉中之战被誉为三国最豪华的战争,蜀汉五虎上将出场四位,且黄忠斩夏侯渊的锋芒盖过了其他人,所以大家觉得马超默默无闻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