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只说演义,曹军中是否有人能敌颜良不敢说。但要斩杀颜良,非关云长不可!
在谋士们的鼓励下,曹操终于下定决心和袁绍硬怼。
开战不久,就遭遇了河北名将颜良。只见颜良军大阵一摆,军容整肃,气势雄壮。上将颜良横刀立马,威风凛凛。
当时袁曹初交兵,曹军诸将只知河北军名声在外、颜良冠绝河北。今日一见,果然威武雄壮、不可小觑。
颜良、河北军,一亮相就威武雄壮要说曹军不是没见过猛人,早先跟吕布都打过的,打不过就打不过嘛,反正不要脸,派出六员猛将上去围殴就是了!
只要不要脸,打不过就围殴!但打吕布可以围殴,打颜良,还是不能先输了气势!
可是,曹公知兵,当然不想未开战,就输了气势。不到万不得以,还是不要玩围殴,虽胜犹辱,长敌军威风,灭自己志气。
既然一定要单挑,又要打赢,自然要谨慎了。就要派个人上去先当炮灰,试探一下对方招数,看看能不能摸清对方套路!
曹操眼睛一斜,看中了吕布降将宋宪。这哥们背主求荣,不是什么好人,得咧,就他先上吧。
宋宪脑子一麻,心想:曹公坑我呀!没事,反正我也不要脸,上去打几个回合就回来吧,也不丢人。
于是,宋宪拍马而出。结果,宋宪算错数了,还没算几个回合,就被颜良横刀斩断。
宋宪被斩,魏续出马了。
按理说,魏续武艺与宋宪差不多,他看到宋宪那么快被秒,自己何必出来给颜良刷经验呢?
因为魏续比较要脸呀!他从来瞧不起逃跑主义者!
当初他和宋宪一起叛吕布时,宋宪只是提议大伙一起逃了。魏续,作为吕布的烟亲,义正言辞地批评了宋宪为首的逃跑主义错误,提出,干脆一起绑了吕布投奔曹操。
于是,魏续也拍马而出,明知不知,也要拔出宝刀!于是…也被秒了。
下面徐晃看了,一肚子火!这搞毛呀!尽派这种货色,纯给颜良刷经验,连什么套路都看不出。我去!
于是,大将徐晃登场!
徐晃,曹军顶级武将,也敌不过河北颜良,众皆骇然!大斧一挥,势大力沉。颜良一看,终于来了个像样的。于是,也抖擞精神,拔刀相向。
颜良刀法诡异,山东汉子力拔千钧。徐公明斧法沉重,西北猛男力能劈山。一时间,刀斧相交,火星四射!
战至二十余合,徐晃感觉对方实力还是比自己强一些。他自己是孙悟空,只会七十二招,对方是二郎神,多会一招。再打下去怕有闪失,得,打个二十余合已不丢人了,撤吧!
徐晃败归,众皆骇然!
看了颜良的表现,曹军众将开始感叹:知识分子爱吹牛呀!鼓捣曹公打袁绍,十胜十败什么的,虚头八脑。战场上打不过,牛皮吹上天都没用!
见颜良威猛,曹军众将一定恨死鼓捣曹操开战的知识分子们了。为了证明知识分子很会吹牛,程昱出场了。关羽呀!
曹军众将打不过,程昱为何推关羽?因为看关羽不顺眼!
关羽一直轻视士大夫,程昱就是如假包换的士大夫!
于是,程昱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爱吹牛的优点,编了一套理论,让曹操放下心理负担,放手叫关羽来!
关羽登场!
关羽近期没有战斗任务,也不用和大哥三弟聊理想讲形势,每天都在总结打架的经验,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赤兔马的价值!正手痒痒呢!
关羽和曹军其他猛将不同,他走南闯北。幽云、河北、徐州、中原,各派套路都有涉猎!
他在前阵闲暇时,也研究好了各种对付的办法!
得知对手是颜良后,一路思忖了应对策略。
颜良,生于山东,战于河北。对这两地流派打法关羽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啦!
河北,他大哥、三弟的故乡,天天一起操练!
转战各地的关羽,对河北、山东的武将套路太熟悉了山东,他在徐州那么久,也研究过那边套路!
关键是,他曾参加过公孙瓒对袁绍的战争。对于敌军大将颜良,做过深度研究!这哥们,“促狭”!气量狭小,爱面子!
在深入研究后,又与徐晃同志了解了前日交手情况后,关羽已有了把握!
到阵前,曹公亲切地问关羽有无把握。关羽直说颜良“插标卖首尔”!
知识分子爱吹牛!关羽看不起知识分子!关羽不吹牛!
关羽想好了对策。
策马而出,倒提青龙偃月刀!
为何要强调倒提?因为这不是关公常规动作,是为颜良订制的!
近了颜良军阵,突然加速,飞马而进!
斩颜良,是颠峰赤兔马与颠峰关羽结合的开始颜良觉得,既然连徐晃都败了,曹军还能有谁?看这架势,也不是来打的吧!老子“促狭”,气量狭小之人最要面子,不随便出面,于是,准备岀来问清楚是哪个不知死的。要真靠近了,打,也不是打不过!
“恰欲问时”,云长手起。由于颜良的马先被对方的同类“赤兔马”的速度所惊,又被青龙偃月刀从地上一晃,惊晃一下。
颜良调整不及,被云长刀落斩下!
极速斩颜良,关公成武圣之路又添一神迹!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关羽白马斩颜良,并不是《三国演义》杜撰,在三国历史上确有其事。但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故事情节丰富多彩,更生动形象。这里也多添几笔,看是否属画蛇添足。
关羽经土山约三事,投降了曹操后,曹操待之甚厚,五日一小宴,十日一大宴,封官加爵,多赐金银美女,但这些关羽都不看重,唯有当曹操将吕布所骑的赤兔马赏赐给他,他才表现得异常高兴。曹操就奇怪地问关羽,关羽毫不掩饰地说,这样一旦有了大哥刘备的消息,我就可以快速见到大哥了。看看,看看,曹操弄巧成拙,后愧不跌,“许褚块大,早就说自己所骑战马承受不住他的体重,这赤兔马哪胜赏给许褚啊!”曹操让与关羽关系很好的张辽探听消息,看关羽什么时候离开自己。张辽回来报告说,关羽深感丞相厚待之恩,准备报达了丞相之恩后再离开。曹操就很担心啊,整日出兵打仗,宁愿让关羽在家闲着读《春秋》,坐吃坐喝,也不愿让关羽沙场立功。但是实力比自己强的袁绍要征伐自己,其手下兵精粮足,确让曹操非常头疼。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十万精兵为前部进攻东郡太守刘延,吓得刘延连连告急。东郡是曹操的重要根据地,当然不能丢了,就商议兴兵救援之事。关羽听说,就主动请求为前部先锋。曹操就说:“未敢烦劳将军。早晚有事,当来相请。”关羽只好退下。曹操亲起十五万大军,分三路救东郡。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曹操发急,就亲率五万精兵先行,于白马与颜良军队相遇。曹操就依土山扎营,站在山上观看颜良河北军,那真是盔明甲亮,阵容齐整。曹操看到这里,心下骇然,看来这颜良也是个行军布阵的行家。曹操就派吕布旧将宋宪出阵。想当年宋宪、魏续都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作战勇猛。宋宪绰枪在手,催马下山,挑战颜良。颜良见宋宪马至,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宋宪人头被颜良斩下。曹操大惊,看来袁绍常吹的颜良还真有两下子。好伙伴魏续不干了,心情激愤,感情冲动,就要上去报仇。曹操点头同意,魏续就催马挺枪,来到阵前,大骂颜良。颜良也不答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冲动是魔鬼吧,明明技不如人,却不自量力,真是拿性命开玩笑啊!曹操恐慌,问众将道:“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觉得宋宪、魏续,算什么猛将,还八健将之一,呀,呸!他们怎能和我徐晃相比?看我不剁颜良狗头,讨丞相欢心。徐晃举着方天大斧,纵马向颜良杀去。颜良冷冷一笑,又一个送命的来了。就跃马横刀相迎,二人战在一处,刀斧交加,人喊马嘶,二十个回合下来,徐晃已是斧沉手乱,冷汗直流。而颜良却是越战越勇,刀刀凌历,刀刀不离徐晃脑袋。徐晃这时方知颜良历害,暗暗叫苦,虚晃一斧,败下阵来。颜良并不追赶,山上曹营诸将慄然。曹操收军,颜良也引军退去。为什么曹营诸将会慄然呢?要知道,徐晃在曹军中,那可是数一数二的武将。想当年曹操劫持汉献帝从洛阳回许昌,路上遇到杨奉、韩暹领兵阻劫。杨、韩二人的部将徐晃一马当先,威风凛凛。曹操暗暗称奇,就派许褚出战。刀斧相加,二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那许褚和典韦可是曹操阵营中超一流武将,武功甚是了得。徐晃五十回合竟能与许褚战平,可见徐晃武功。在白马之战前,曹军中的典韦因上次征张绣时为保曹操风流而死,曹营中能称得上武功高强的,也只有许褚、徐晃、夏侯惇等人了,徐晃竟被颜良二十回合战败,是个什么概念,许褚等人自然心里明白,因此诸将慄然。曹操甚是忧闷,最终不得已打出了他的最后底牌,关羽。
曹操不是怕关公立功离他而去吗,为何还要使用关公呢?其一就是曹营诸将确实没有一个能打得过颜良的,只能动用关公了。其二就是一箭双雕。程昱给曹操献计,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程昱说刘备必在袁绍处,若关羽斩颜良,颜良是袁绍心腹爱将,袁绍必杀刘备。刘备一死,关羽还不是死心塌地跟随你曹操吗?即使关羽不敌颜良,被颜良斩杀,岂不折刘备一臂?曹操一听大喜,当即派人传关羽。这就是谋士与武将发挥作用的区别。关羽听到传唤,马上来白马见曹操。曹操给关羽讲了白马开战情况,曹将一败二死,让关羽观看了颜良布的阵势。曹操说:“河北人马,太雄壮了!”关公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曹操又指着河北军大旗处说:“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就是颜良啊!”关羽举目一望,又眯眼不屑道:“我看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曹操说:“可不敢小看啊!”关羽说:“我虽不才,愿去万马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也合该颜良倒霉遇杀星,刘备在颜良临出征时,就告诉颜良说:“关羽是我二弟,长得什么什么样子,如果在曹军中遇到,切不可伤他性命,告诉他我在这里,他必定来投。”因此颜良留心,时刻关注有无红脸大汉。关公在山上对曹操夸了海口,就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胯下赤兔马,就奔下山来。也是合该关公露脸,当关羽凤目圆睁,蚕眉直竖,冲到阵前时,有探马报告颜良,有一美须髯的红脸大汉前来冲阵。颜良一听,感到这可能就是刘备的二弟关云长,就让打旗兵打出了军阵分开的动作。河北军见了关羽,也不射箭抵抗,如波开浪裂,给关公让出了一条路。纳闷的关公也不像张飞那样喳喳呼呼,驱赤兔马快疾如风,直奔颜良而来。颜良鹤颈远望,见关公临近正遇问时,风驰电掣般的赤兔马已跃到颜良面前,颜良的“你”字还没喊出口,关公挺刀直刺,一刀刺颜良于马下。众侍卫还没缓过劲,关公忽地下地割了颜良之首,拴于马项,又飞身上马,提刀出阵。目瞪口呆的河北军,眼睁睁看着关公斩了自己的主帅,大惊失色,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伤不计其数,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器械。关公纵马上山,来到曹操面前献上首级。众将无不称贺,曹操由衷感叹道:“将军真神人也!”再联想到当年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曹操从此对关公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愿做关公的铁杆粉丝,华容道跪求关羽,襄樊之战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尊崇之至,情愿迁都以避让关公虎威。面对东吴背后插刀将要偷袭荆州的机密消息,曹操及时告知关羽,曹操是真的不想让自己最为崇拜的偶像,毁于江东鼠辈。无奈关羽不信,依然留恋不舍攻打襄樊,最终导致了大意失荆州,被吴狗俘斩。曹操痛心啊!自己终生最为崇拜的偶像倒塌了,面对东吴送来的关公首级,曹操日夜痛哭,并刻沉香木为躯体,配上关羽首级,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关林。安葬之日,曹操亲自率文武百官,为关公送葬,哭祭关羽。由于心目中的偶像倾折,曹操痛心疾首,于浑浑中难以自拔,不久也就离开了人世。这正是:
负我我负最奸雄,疑忌杀人又屠城;
酷爱人妻劝无忧,嗜好武功醉英雄;
难得土山约三事,欢心下邳收忠勇;
颜良文丑多崇耀,襄樊荆州差之崩;
传首洛阳肝胆摧,痛心阿瞒随命终。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没错,曹营是真的无人可以应敌颜良了,否则也不必那远么远去许都请关羽来参战。
要了解当时的情况,必须分析一下颜良与曹操的白马之战是如何应战的?
当时的曹操是亲自率领五万大军驻在土山前,而颜良是带领十万大军驻于平原之地,并且排成阵势。曹操见了颜良如此,首先就感到害怕,《三国演义》上用了三个字描述曹操:操骇然。
骇然可以理解为惊讶和害怕的意思,曹操身为三军主帅,什么阵势没见过,为什么会骇然?
首先是颜良的排兵布阵。颜良是在平原地带排成阵势,迎战曹军的,可见颜良是懂排兵布阵的,在平原地带排兵布阵,说明颜良尤其善于野战,平原无处可躲藏,只有死战不退,曹操看到颜良的阵势就感到了惊讶和害怕。
其次,颜良之勇,曹操是有所耳闻的。曹操手下的孔融曾经说过: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仗还没打,这名声已经在外,曹操常年带兵作战,对于颜良想必有所耳闻,颜良身为河北四庭柱之首,也为曹操所忌惮,所以曹操感到惊讶和害怕。
接下来就是双方的交战了,曹操先让吕布手下的猛将宋宪上场,结果不到三个回合,宋宪就被颜良给砍了,接着魏续上前迎战,只不过一个回合就被颜良斩杀,要知道宋宪与魏续可是吕布手下的飞将,曾经与吕布一起以数十骑大破数万黑山军,有着了不起的战绩,结果呢,给颜良练练手罢了,不到三个回全,两人都挂了,曹操看到了,还赞叹颜良是:真勇将也!
宋宪和魏续都死了以后,曹操又问谁可以迎战颜良,于是徐晃出战,徐晃出战后,也不过只能和颜良交手二十个回合,就退下阵来,要知道徐晃当时可是曹操手下一等一的大将,徐晃曾经与许褚交战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徐晃二十回合败给颜良,那么许褚也一样会败给颜良。
当时曹操手下的大将还不算太多,徐晃败了,典韦当时已经死了,许褚和徐晃差不多,虽然号称虎痴,但与徐晃也是平手,徐晃败了,许褚哪敢战,张辽也是稍逊徐晃,也不敢出战,李典、乐进等人,看到徐晃败了,也不敢战,夏侯惇与夏侯渊也差不多和徐晃相当,其他的就没有了,张郃、高览还在袁绍那里。
《三国演义》为了描述曹操手下将领的状态,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诸将栗然。
诸将栗然的意思就是曹操手下的将领都感到害怕,先是曹操骇然,现在是诸将栗然,主帅和将领都感到害怕,这仗就没法打了,要是真有人能出战颜良,曹操何必不远百里去请关羽出战?何必让远水去救近火呢?
当然了,曹操请关羽出战,除了自已手下没有人能敌过颜良外,曹操也有自已的小九九,因为曹操知道刘备在袁绍那里,如果能让关羽杀了颜良,等于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杀了袁绍的大将,那么袁绍如何对待刘备呢?以袁绍的性格肯定会杀了刘备。
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想把关羽留在自已阵营,为自已所重用,但对于曹操手下的将领来说,他们可一定接收了,因为关羽如果真的留下来的话,会抢了曹营将领的风头,所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曹营将领已经没有人敢迎战颜良了,因为如果真的可以迎战,何况将功劳让给关羽呢?
结果关羽一出战,果然不同凡响,只一个回合就斩了颜良。
关羽斩颜良的过程堪称经典之战,关羽提手上马,策马冲向颜良,他骑的可是当年吕布的赤兔马,结果河北军如同波浪被劈开一样,自动让出一条路,关羽直奔颜良麾盖之下,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快马快马一刀刺死于马下。
那么多士兵就这么看着主帅被关羽一个人干掉,实属罕见,只能说关羽艺高胆大,马快刀快,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应:关羽斩颜良是一个既复杂而又简单的问题。
只要略加分析也就一目了然,曹操有能力擒吕布,把关羽打得全军覆没,当时要斩关羽如写个一字这么简单,从表面现象看是曹操惜才,既封官,赠赤兔马,赏金银,曹操是下棋高手,早埋下伏笔,这个颜良非让关羽出手,无论胜负,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投靠袁绍之处,用关羽来制造矛盾,让袁绍来处理刘备,此计妙不可言,一箭三雕,此时正是官渡之战的疆弛阶段,若刘备帮袁绍是后患无穷,那来的胜算,关羽出场无论结果怎么样,曹操的目的己经达到,欺骗一下志大才疏的袁绍应该是轻松搞定。
颜良见了关羽高兴之极,笑曹操用错人了,心里直喊关将军快过来,你大哥兄弟们都在我们主公之处,快随我回去兄弟团聚吧,颜良暗喜连兵器都没动一下,关羽是来了,直奔过来刺颜良于马下,割了脑袋,颜良至死都不明白怎么会事,晚了,脑袋没了,不过不是什么青龙偃月刀斩的,那时还没有这个高级武器。
曹操笑了目的达到了,既除了劲敌,不用说袁绍肯定把账记在刘备头上,刘备是谁逃路是他的强项,这就是曹操要的效果,官渡之战曹操赢了。
还需解释为什叫关羽出战吗?关羽就是曹操俘虏过来的,到了文丑出阵时,张辽,徐晃争着出战,一举斩杀文丑,文丑的武艺可与颜良差不多的,这下应该很清楚为什么让关羽出击颜良的原因了吧!闲聊,再见!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单从颜良速败徐晃这一战绩来看,当时曹营中,恐怕真的是无人能敌颜良,并且,就连被推举出来的关羽,恐怕也不是颜良的对手。
许多人只看到了颜良被关羽速杀,却没考虑到战场中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先聊聊颜良的武力,颜良与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的顶级大将,以袁绍的影响力能委以重任的武将定不是等闲之辈。而颜良在对抗曹军时首战就能三回合斩宋宪,一回合秒魏续,直接告诉了已经在天上的吕布:——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你的八健将都是乐色!
在两位降将被杀后,徐晃拍马提斧出战,但仅仅二十回合就被打退,众将见徐晃迅速败阵,用了“栗然”一词来形容诸将的状态,这个“栗然”已不仅仅单纯的惊讶,更重要的是有恐惧的意思在里面。当然,这也能间接说明曹营诸将对徐晃的武力还是很认可的,徐公明都拿不下的对手,换做我们恐怕也很难。
而此时的徐晃有着能许褚硬刚五十回合的实力,这样一来曹营中还真的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武将去对付颜良了。
那么关羽真的有拿下徐晃的实力么?
推荐关羽出战的是程昱,程昱这个人在小说中是比较腹黑的,有点像水浒中梁山吴用的意思,而程昱让关羽出马,并不是真的让关羽立功斩将,而是他觉得关羽没有打赢颜良的本事,如果关羽被斩了,那么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如果关羽打不赢颜良,那曹操也没必要继续“舔”他了。要知道曹操不是简单的喜欢关羽,而是爱上了关羽,曹操对关羽的有待自然引起了不少将士们的方案,程昱这条计谋,看似是为曹操解忧,其实更是为了安抚曹营众将的情绪。
接下来的剧情就多少有点狗血了,程昱没想到关羽会成功,颜良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颜良出战前,尚在曹营中的刘备叮嘱颜良帮他留意一下他失散好几个月的兄弟,颜良也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还真看见了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我们看颜良被斩的全过程,就能发现关公斩颜良,是绝对意义的胜之不武: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可以看到,当关公提刀跨马来到阵前时,浩大的袁军主动让道为关羽开路,等到关羽到跟前时颜良也还觉得关羽是来投奔的,所以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可能关羽当时也没觉得杀个颜良能这么容易,但不杀又打不了曹军的脸,所以就顺势拿下了颜良的人头…
所以颜良死的还是很冤的,并且恐怕关羽非正常手段杀颜良也并非当时在场的人知道。当关羽死后,魂魄久久不能安息,当他与关平、周仓、赤兔的灵魂一起飘到玉泉山时,还在苦苦诉说着自己的枉死。这时候关羽的山西老乡普净出现,见关公怨念太深,就说了这么一段话:
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此人于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今日吕蒙以诡计害公,安足较也?公何必疑惑于是?也就是说,颜良的魂魄或许也曾诉说过自己的冤屈,而关羽听完普净的话也释然了,说明他自己也知道当时颜良根本就没有应战的意思。
所以,当时曹营无人能敌颜良是事实,关羽胜之不武也是事实。当然,虽然曹营将领单挑打不过颜良,但是放放乱箭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文/逻辑文史游
同理,文丑之死其实也有争议。
颜良打败徐晃,曹操手下无人可敌颜良吗?为何派关羽?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曹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抵敌。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威不可挡。
曹操看见颜良骁勇,派吕布旧将宋宪迎战,才战三回合,宋宪被斩于阵前,曹操大惊。吕布旧将魏续为给同伴报仇,自愿出战,才一个回合,就被劈马下。
曹操觉得面子大失,转问诸将:“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去,与颜良大战二十回合,还是败下阵来。曹将三战皆输,两死一败,令士气大落,诸将颤抖,曹操不得不收军。
颜良打败徐晃后,曹操手下将领无人应战。究其原因,是因为颜良抢占了先机,三战全胜,气势如虹,用气势压制了曹方诸将,大家不得不避其锋芒,择日再战。
曹将是否无人可敌颜良?我认为并不是。曹操当时手上还有许褚和张辽,都是勇不可挡的猛将。特别是许褚,用眼神就能震慑马超,颜良虽勇猛,不一定能打过许褚。
曹操既然有部下可敌颜良,为何又非要派关羽出战? 我们分析有如下原因:
一、曹军大败以后,急需调整士气。许褚等打赢颜良不难,难的是一刀制胜。
徐晃在曹操的阵营中,也属不可多得的猛将,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转战南北,多有建功。他的战败,令曹军士气大落,这对于当时处弱势的曹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行军打仗,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士气高昂时,即使处于弱势,也能死战到底,转败为胜。若士气低落,将士会产生恐惧心理,即使人再多,也是乌合之众。
曹军经历三败,再加上与袁绍相比处于弱势,将士的士气低迷,曹操作为主帅,急需一场干净漂亮的胜利来挽回败局。从当时曹操的手下将领来看,能当此大任的,也唯有关羽。
二、关羽武艺高强,再得赤兔马,可于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给之前战败的曹军打气。
“武圣”关羽,武艺高强,早在各路诸侯征讨董卓时,曹操就亲眼见他斩杀猛将华雄。当时,华雄连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威风不可一世。当时还是弓手的关羽出马,片刻功夫,斟的酒还尚且是温的,就斩华雄于马下。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曹操是亲眼见过关羽的威猛,印象极其深刻,再此兵败之际,又不由想起了关羽。若关羽再现当日情景,必能给曹军一剂强心针,士气会即刻高涨。
猛将关羽,骑上赤兔马,倒提青龙刀,直冲敌阵,手起一刀,颜良丧于刀下,关羽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不愧一代豪杰。
三、设计关羽和刘备。若关羽赢下此战,袁绍必会责难在他处的刘备,刘备若死,曹操就可得关羽。
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曰:“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操大喜,遂差人去请关公。曹操素爱关羽武艺人才,为让他唯自己所用,颇费了一番心思,让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羽,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还送美女十人,外加万中挑一的赤兔马。可谓君恩厚重,无奈关羽还是一心想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求而不得,底下的谋士也看在心中,一心为曹操筹划。为得关羽,必须杀了刘备。他们早就猜到,若刘备还在,必投袁绍。
颜良乃袁绍的爱将,拜为先锋,若关羽杀了他,袁绍必会迁怒刘备。到时,关羽无人可投,只能在曹老板手下干了。
你是如何看待关羽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