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我认为应该发生过。一、目前太平天国历史多来自李秀成、石达开自述。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事,李秀成自述有详细记载,而石达开自述中虽似多有推诿自己天京事变责任之意,但仍有模糊描述。而二人文字写在被捕之后,已无必要再歪曲这段事实。二、如果没有这种公然在法统上摊牌的事情,天王没有发动天京事变的必要。因为天王性格上从来不是一个爱勤政的人,政事先后甩给杨秀清、石达开、蒙得恩。而杨秀清表面大权在握,但当时实际领兵的是北王、翼王、燕王。杨秀清虽能以中央名义调动各军,但并无能力干预各军内部管理。当时的东王更像是商鞅,严整治理,能力卓越,却得罪了所有实权派,被几乎所有人忌恨。一个这样的辅政者,若不是真的威慑王权,是不会被天王干掉的。三、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动机,我觉得是他对形势的误叛。不能因为杨秀清才智卓越,就认为他不会犯低级错误,当时他位高权重,整理朝政,又有"天父下凡"加持,各路军队被他调来调去,各路实权派对他毕恭毕竟,在这等环境下,他很容易把自己当成可以"加九锡"的曹操。另外,在永安建制时,东王职务就是总领一切,节制诸王,俨然政治领袖,而天王是宗教领袖(从关于北上河南还是东下江东的战略方向讨论,以及离开广西后进军方向这些大方向讨论中,都写的是东王拍板,没有天王身影出现),也许他是想在法律上固化一个他看来已是事实的东西,洪秀全是宗教领袖,他是政治领袖吧。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关于杨秀清是否曾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一事,其实是有争议的。不过多数学者还是认为确有其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以至于公开决裂,爆发了骇人听闻的天京变乱,东王杨秀清被杀,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被处死,翼王石达开率精锐出走,令天平天国元气大伤。
长久以来,由于太平天国一直处于清军的封锁、包围之中,使得外界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即便是对于天京变乱这样的大事也是众说纷纭。
关于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存在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东王杨秀清不满足既得利益,用“代天父传言”的伎俩给自己谋权夺势,并且逼天王封他为“万岁”,从而引发了洪秀全的不满。
按照这一说法,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三人诛杀杨秀清。但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也仍未发现足以证明洪秀全曾下达相关密令的证据。
另外,在天京变乱中,领兵攻打东王府的是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领兵在外,并未参与。更为重要的是,在事变后,韦昌辉和秦日纲大开杀戒,竟然连石达开的家小也一并铲除了,甚至还想杀石达开。
从这一层面来看,似乎洪秀全当时已经很难控制局势,或者说韦昌辉和秦日纲已经杀红眼,使得诛杀杨秀清的活动成了一场血淋淋的内战。
至于杨秀清此前到底有没有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则如同是否为洪秀全主使韦昌辉、秦日纲杀杨秀清一般难以考证。不过,按照史景迁等人的说法,东王杨秀清确实曾经十分猖狂,甚至利用“代天父传言”的方法,从天王府夺走了四名年轻女官,而且还想获得“万岁”的头衔,与洪秀全平起平坐。
当然,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着实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天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曾经锐意进取的领导者们,开始争权夺势,并因此导致了流血牺牲,使得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谢邀@红雨说历史 在正史上,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并无确切记载。石达开在供述中语焉不详,李秀成更是讳莫如深,只表示:“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北(王)、翼(王)二人同心,一怒于东(王),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
1856年9月爆发的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和家眷、护卫两千余人被杀。对于这场内讧残杀,太平天国上层无不讳言,并不敢对外宣布杨秀清是篡权被诛,只声称东王是“赎罪期至,被世人陷害”,和天兄耶稣一样,“升天”了。所以,此后太平天国就把杨秀清被杀的当天定为“东王升天节”,成为太平天国六大节日之一。即使对于北王韦昌辉,虽然被洪秀全处以五马分尸酷刑,也不敢“显诛”,仅称其“死”为“丧”。
近年来,随着历史学家对太平天国研究的深入,东王杨秀清被杀前后的经过已基本得到还原。杨秀清是将太平天国从理想变为实质的奠基人,早在金田起义初期就被封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受封东王并节制诸王。
由于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主”是国家元首,临朝不理政。军师总揽军政大权,是太平天国的实际控制人。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自恃功勋卓著,骄横跋扈,与其它领导人之间结下不少仇怨。一次,韦昌辉的父亲韦源玠偶遇东王出行仪仗,没有及时回避。杨秀清勃然大怒,将韦源玠抓入东王府。韦昌辉急忙赶来求情告饶,杨秀清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由,按律治韦父大不敬之罪,杖责50军棍。念其年老体衰由孝子韦昌辉替父受刑。韦扬之间的矛盾至此种下。
燕王秦日纲的牧马人路遇杨秀清一位族叔,因没有立即下跪行礼,被杨大叔鞭打200之后送往刑部黄玉琨处,要求“严加惩处”。黄玉坤是石达开的岳父,觉得杨大叔过于嚣张,故意不买他的账。
怒气火中烧的杨大叔转身跑到杨秀清处告状。杨秀清立即下令逮捕黄玉琨,令刑部负责人秦日纲和陈承瑢感到非常恼火,与黄玉坤三人一起赶往天王府,向洪秀全提出辞职。洪秀全充当和事佬,好言劝慰三人,并替他们向杨秀清求情。杨秀清不依不饶,看天王都出面替他们求情,顿时使出杀手锏“天父临凡”,借天父之口,杖责秦日纲等人,又将牧马人处死。这样杨大叔出了气,杨秀清沾沾自喜。却不知道已经惹了众怒,不久即将大祸临头。
1856年6月,围困天京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杨秀清更加不可一世,声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对天王说:“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只好顺口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天父”又问“东世子岂止千岁?”洪秀全心中不悦,却不敢拂逆,只好硬着头皮说“东王既称万岁,世子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这段描述源自一位当时在南京生活,名叫张汝南的人所著的《金陵省难纪略》。退一步来说,即使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是洪秀全故意捏造出来,作为杀掉杨秀清的借口。但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造成的信仰危急依然是前所未有的。
百姓们纷纷传言“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包回家转,还是做长工。”为了挽救信仰危机,洪秀全对东王杨秀清作了一系列“追封”工作。
封东王为“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的“高大全”东王,并作歪诗“深情”呼唤: “七月念七东升节,天国代代莫相忘!“将杨秀清被杀当天定为“东王升天节”。由于杨秀清两个儿子均被杀害,洪秀全把自己的第五个儿子洪天佑过继给东王当嗣子,封之为“幼东王”。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杨秀清真的是篡权夺位的野心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篡位者?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使下杀死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杨秀清的被杀,直接决定了太平天国的生死存亡。
那么,杨秀清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呢?
流传得最广的说法有几点: 一是杨秀清专权,飞扬跋扈。二是杨秀清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三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然而,历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杨秀清这个造反的黑锅究竟要背多久?这个太平天国权力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究竟有多悲哀?
杨秀清
一 杨秀清的功绩不仅仅在“天父下凡”挽救了拜上帝教,杨秀清是拜上帝教的早期教主
1847年,冯云山率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捣毁甘王庙被当地团练王作新抓捕入狱。拜上帝教群龙无首,准备作鸟兽散。
机智的杨秀清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出“天父下凡”的好戏。拜上帝教避免了分散的命运,杨秀清也从此步入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对这次“天父临凡”事件的影响,杨秀清后来在《天怜迈理书》中所说:“当其时奥迢兄弟姐妹多被妖人恐吓,若非天父下凡教导作么恐伊等心无定见,安得不忘却奥迈,差入鬼路乎?”(《近代史丛刊·太平天国》)
在冯云山入狱后,杨秀清带病多次深入教众之中,救济教众、扶危帮困,拜上帝教徒都称其为“禾乃师”、“赎病主”。因此,有大批的农民加入拜上帝教。拜上帝教的人数在冯云山入狱时,仅有2千余人。冯云山出狱后,拜上帝教人数已经达到了1万多。
洪秀全与杨秀清
二 洪秀全回到紫荆山后,杨秀清借助“天父临凡”巩固了洪秀全的地位
不久之后,冯云山出狱。洪秀全也从广东回到了紫荆山。然而,对于这个在紫荆山呆了没几天的外来户洪秀全,拜上帝教徒们根本不买账。在拜上帝教徒眼中,冯云山才是灵魂人物,其次是得到“天父”垂怜能够代替“天父”发言的杨秀清。
就在此时,杨秀清主动为洪秀全正名,多次借助“天父临凡”来证明洪秀全的教主地位。
例如:杨秀清对教众说道:“天父生全为尔主,何不尽忠妄修前?”又“天降尔王为真主,何用烦愁胆心飞?”,在金田起义之后,杨秀清又借“天父临凡”说道:“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天命,尔等要听,尔等要真心扶主顾王,不得大胆放肆,不得怠慢也。”
洪秀全的地位就是杨秀清这样一次次的“天父下凡”奠定起来的,杨秀清对洪秀全、对太平天国一心一意。如果他真的要篡权,为何还要把地位让给洪秀全?自己凭借着“天父代言人”的身份和在教众中的影响力,做个名副其实的教主是轻而易举的。
太平天国御座
三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不折不扣的政治阴谋,子虚乌有
对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这一说法,明显存在着很大漏洞。要将其作为杨秀清篡位的证据,显然不足。杨秀清逼封万岁最早出现在《李秀成自述》,“因东王天王实信,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史料记载这样的说法。
那么,杨秀清真的逼封“万岁”了吗?显然是没有。为何没有?因为没有必要。
太平天国的“万岁”主要是辈分排序而非地位排序,在永安封王的时候。按照年长,洪秀全称“万岁”、杨秀清“九千岁”,萧朝贵因为是洪秀全妹妹的丈夫,因而排在第三,往后诸王依次递减。杨秀清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去逼洪秀全,杨秀清拥有“天父临凡”,关键时刻他就是洪秀全的老爸,这样的待遇还封个有名无实的“万岁”干嘛?
天京事变
四 杨秀清廷杖洪秀全是张冠李戴,被打的对象其实是韦昌辉
杨秀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打洪秀全,让洪秀全颜面扫地。这个也是一大误传,杨秀清打的人其实是韦昌辉。
那么,杨秀清责打洪秀全的历史资料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段史料出自《天父下凡诏书》,(《丛刊·太平天国》第一卷),据载“北王与众官伏地下,一齐哭求天父开恩赦有我主应有之责,小子等愿代天王受杖”。但“天父”不许,直至洪秀全认了错,伏地等候杖责后,才得以赦免。”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要杖打洪秀全,韦昌辉等趴在地上愿意代天王受罚。杨秀清不准,于是天王只得被打才被宽恕。
然而,事实是1853年夏天,天京发生“水营事件”,北王韦昌辉派遣北王府右二承宣张子朋赴湖北筹办粮食,张子朋到水营封船时,依仗权势,无理责打水营官兵,引起军士忿怒,众水营兵准备投降清军。杨秀清闻讯,立即驰赴水营抚慰众兵将,到北王府将韦昌辉杖责数十,将张子朋杖责一百,从而稳住了军心,使水营得以不叛。
与传言杨秀清飞扬跋扈、弄权欺君相反的是,真正的杨秀清却是一心一意以天国基业为重,曾多次劝诫洪秀全爱惜民力、勤俭节约,多次为太平天国基业着想。
太平天国诸王
然而,天京事变后,杨秀清就成为了篡权夺位的代表,并且这个黑锅一直背到了现在。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篡位者,这不是很明显了吗?你们认为呢?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从文献记载,是真的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太平天国历时14年,掌控清朝半壁江山,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假如没有西征,集中全力北伐,就不会有曾国藩的团练,也就没有后来的湘军,太平天国也许不会失败。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之后,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东王杨秀清成为“天京事件”的最大的牺牲品。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杨秀清导演的“逼封万岁”之举,惹怒了洪秀全,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太平天国的历史大多数由李秀成、石达开被俘之后写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已经没有必要撒谎,所以说,他们描写的太平天国的历史可信度极高。
但是,“天京事件”发生时,忠王李秀成正在句容作战,并不在天京现场,对于事件发生的经过只是道听途说,难以为据。
再者,无论是太平天国内部文书和清朝的官方文书当中,并没有提及“逼封万岁”这一举动。
那时的杨秀清,已经集神权与军权于一身,洪秀全只是精神领袖。他为何不“代天父直言”直接命令洪秀全让位给自己,却费尽心思导演一出逼宫的闹剧来刺激洪秀全,来暴露自己的野心,专等洪秀全来杀自己呢?如此低级的权谋策略,杨秀清怎么可能做的出来?要知道,夺位之举可是大事,讲究一举成功,计划不周可是要掉脑袋的。
若真无“逼封万岁”一说,那谣言出自哪里?谁受益最大,谣言就出自哪里。当时东王杨秀清在朝中独揽大权,飞扬跋扈,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在军队中的威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洪秀全的统治地位,取代洪秀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洪秀全想除掉杨秀清,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而“逼封万岁”就是处死杨秀清最充分的理由。
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又把矛头对准了韦昌辉,因为东王是被陷害的,凶手是谁,就是韦昌辉。最后,韦昌辉成了替罪羊。洪秀全这手转嫁危机的本领实在是高!
所以说,天京事变是洪秀全一手导演的除掉异己,巩固自家统治的政治阴谋。事后为杨秀清平反,拉拢东王府的人,无非就是想让别人再给自己卖力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