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花2400亿买下,这是为什么?
如果说人想健康无虞地活着,离不开体内高达60%的水和血浆,那么当下无处不在的火车、飞机、轮船等设备想正常运作,就一时半刻都离不开石油。因此来源于地球的石油,是大地之母赋予人类极佳的礼物,自古就成为各国抢夺的要点。
中国早在东汉,班固就于《汉书》中记载了石油的形状、来源及用法,言辞之间对于肥美且如凝膏般的“石漆”大赞不已,没错当时还没有石油这个叫法,石油的盖章要到宋朝,沈括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后,就给它起了石油这个名字。
因此影视作品《少年包青天》中,北宋的包拯在庐州求学时,因缘际会破解了“血祭坛”一案,凶手兄妹当年全村人被屠杀,就是因为他们村子有石油,以“宝藏”为名勾来了居心叵测的不法之徒。由此可见,石油哪怕在那会儿不知道可以顶什么大用,已经被争夺的血雨腥风。
时间线来到当下,沈括预言早已成真,石油是各个国家不能缺少的核心资源,可以说是占据石油开采优势的国家,每年光出口石油就能收益颇丰,而天然本国石油含量不足的国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购买石油,“黑色的黄金”名不虚传。
那么要想厘清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为何不惜花费2400亿买下,就需要搞清这座油田废弃的理由与买下的价值。
废弃程度自2000年,哈萨克斯坦在里海北部沿岸发现卡沙甘油田的存在,这一消息就在各个大国之间被推上风口浪尖。毕竟不光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哪一个大国不是朝着车轮、火车轮、动车轮乃至飞机轮子上的国家在一路加速狂奔着。
卡沙甘油田的惊喜发现,瞬间如一个宝藏般引起了各国心中的盘算,哈萨克斯坦因为国内实力不足以支持油田的开发,所以卖油的买卖他们做不了,只能待价而沽,目标就是把卡沙甘油田打包卖出一个好价钱。
闻风而来的自然是西方的23个大国,他们即觉得哈萨克斯坦要价太高,一笔负担的话会比较肉痛,又因谁拿下这个香饽饽争执不下,几番热烈探讨之后,这23个国家就达成共识要一起享用这块油田。
而打算享用这个理念,目前还是纸上谈兵,他们只给哈萨克斯坦交了一些“定金”,专家组连卡沙甘油田的真面目都没有看到。待23个国家各自派出技术人员实地勘探了以后,顿时23个国家不约而同都陷入了沉默。
卡沙甘油田是一块好油田没错,但尚属于蛮荒阶段,不仅一时半会没有石油产量,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技术、财力和人力来投入开发。没多犹豫,23个国家就后悔了,纷纷抛售出卡沙甘油田的开采权,打算明哲保身,不参与油田的开发过程了。
——这就跟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对于以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达成的攻守同盟关系来对付秦国时,张仪一针见血的看法类似。张仪认为,六国看似达成了合作关系,可同样谁都不愿意多出力气,这份合作,其实也是如蝉翼一样脆弱。
23个国家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以后,哈萨克斯坦方面还得接着找买家接手自己的油田,他们找到了中国。中国派出的专家组前往卡沙甘油田勘探后,结论是石油含量确实不小,可开采难度也同样很大。
难度首先在于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的气候十分恶劣,对于人力开发和后勤补给方面,都是重大考验。接着自带的岩层压力和所含的危险气体,也给石油的开采带来了不小的技术压力,即使开发成功,险峻的地理位置导致运输石油也不太方便。
中国理性地衡量了卡沙甘油田的优劣以后,得出既然所谓“废弃油田”的废弃点不在于没有石油,而是开发难度高,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依然以2400亿的价位接手了卡沙甘油田的开采权。
买下原因及价值那么中国不惜花费2400亿的高价买下哈萨克斯坦的废弃油田,其原因和价值都有哪些呢?首要原因就是虽然开发困难高,可是保持国家石油自主能动性更为重要。以2019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举例,这一年国内对于石油的需口是6.6亿吨,但国内石油产量却只有1.9亿吨。
中间高达5亿吨的缺口,就需要从各国进口石油,运输渠道要经过大名鼎鼎的马六甲海峡。这里就有两个问题,石油的购买拿捏在别国手上,并且来往都要走美国管辖内的海峡,就会面对两重被”卡脖子“的风险,一旦他国就地涨价或关闭海峡,国内的飞机、轮船乃至火箭就得干瞪眼。
这就像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关系,直接拿鱼回来吃,虽然便利但被束缚,可要学会捕鱼的技术,一辈子都不愁吃鱼了。中国专家组来到卡沙甘油田后,拿出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般锐不可当的勇气,就地研发出了许多开采设备,两年后“废弃油田”就变废为宝了。
随着中国在两国之间建立的1700公里中哈石油管道的竣工,每年可运输两千万吨的石油产量,不仅让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还惹来23国的羡慕与眼红。因此卡沙甘油田虽然买下开采权花费了高达2400亿元。
可其对于经济、政治及战略都有十分关键的意义,首当其冲就是大量的石油运输,再不用走马六甲海峡到国内,而是可以由中哈石油管道直接运输到新疆,遭遇特殊情况时的自保与反击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以眼界和格局决定一切,目光以长远角度考虑的话,前期投入的2400亿及人力开发成本,对比上至今已过亿吨的石油产量来说,都是十分值得的投资。就好比想要拥有一只会下蛋的母鸡,那就不能嫌弃孵蛋和养小鸡这个过程很繁琐。
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花2400亿买下,这是为什么?
这块【卡沙甘】油田,产油国里的“大哥级油田”,一举把哈萨克斯坦推进代表未来石油产量的国家行列。这样的的殊荣,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中,只有两家有资格,老二是拉美地区最大产油国——巴西。
这样重要的宝贝,你说哈萨克斯坦废弃,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人家没有能力去开采,但也是想法设法要与他国合作,要把石油给抽出来卖钱。不过,卡沙甘油田所处的区域地理条件不理想,特别是气候严寒、交通险恶。23个欧美国家的公司,溜达一圈就是不愿开采,后来中国花2400亿买下更是被他们视为“脑残”。
那么,为什么中国要买呢?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如今的中国有这个实力,不仅开采石油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且在修路造房方面顶着“基建狂魔”的称号,还有足够的外汇来应对巨额支出;二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石油,就必须要保障石油供给的安全,海运来的石油要、陆运的石油也要。
2000年,卡沙甘油田被专家们发现,主要组成部分是4个区域,即卡沙甘、卡拉姆卡斯、阿克托德和卡伊兰。油田位于里海北部地区,被认为继1968年阿拉斯加“普鲁特赫本”油田之后发现的最大油田,同时也是中东之外最大的油田。
地质专家最初估计的储量为48亿吨,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也是让欧美国家眼红的地方。2006年中国人接手后,估计数据上升为60亿吨(380亿桶),认为可开采储量为100亿桶。既然西方人持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那么中国人更是要有所作为,但是开采加运输的难度,确实非常大。
中国人努力6年多,还是遇到管线故障等方面的重挫,导致2013年9月投产后的停产。又经历3年多的建设,2016年10月23日正式恢复石油开采。次年4月,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宣布:到2017年底,卡沙甘油田的日产油量达到37万桶,在新技术设备安装完成后,产油量有可能提升到每天45万桶的水平。
站起来的中国人,不会再忍受西方人蔑视的眼光,卡沙甘油田的开采再次给他们一记耳光。尤其是卡沙甘油田的再次开采,直接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让全球的油价下调,西方人更是屁颠屁颠的要来寻求合作。
对于中国、哈萨克斯坦来说,卡沙甘油田的开采是“双赢”的结果,双方都感到满意。为把开采出的石油运输到国内,我们又投下巨资修建长达17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目前每年能运出2000多万吨的石油。
因此,中国花费2400亿买下卡沙甘油田,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值”。一方面解决哈萨克斯坦的燃眉之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睦邻友好,毕竟这次的大手笔投资承担不少风险;另一方面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国产、海运、陆运的“三驾马车”让石油的供给变得更稳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劲头。
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花2400亿买下,这是为什么?
西方23个国家嘲笑中国“愚蠢”,认为中国就是“冤大头”,白白花了2400亿买了一块废弃的油田,中国面对西方国家的嘲笑,熟视无睹,面对西方的嘲笑,中国向来靠实力打脸西方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的机电实力享誉全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混的风生水起,中国的技术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舞台,造福全世界。此前中亚哈萨克斯坦就深切感受到中国机电技术的强大,他们是深有体会,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件事要追溯到2000年,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的卡沙甘油田首次被发现,油量惊人,但是却让哈萨克斯坦高兴不起来,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采技术还不足以对该油田进行开采,所以该油田对哈萨克斯坦来讲无疑是一座到嘴边的肥肉,眼馋却难以下咽,这座油田无法给哈萨克斯坦带来利益,万不得已的哈萨克斯坦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放在西方发达国家身上,想要通过西方开采石油技术,来解决这个重大难题。
西方国家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都趋之若鹜得争抢到嘴的肥肉,最后西方23个国家达成共识,共同来分食这块“蛋糕”,当西方国家对哈萨克油田进行了实地考察,让西方国家打起了退堂鼓,兴致勃勃而来,最后却败兴而归!
西方国家通过实地考察以后,一直认为这个油田为废弃油田,再加卡沙甘油田地处严寒之地,不件不利于开采石油。即使能够成功开采石油,石油的产量也无法达到预期,就连收回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面对难题西方国家知难而退,最后不得不找到中国。
然而中国在2006年却花费2400亿元买下该油田。中国花费了2400亿买一块废弃的油田,让西方国家一致认为中国是“人傻钱多”去投资一个废弃的油田,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现在让西方23个国家眼红不已,甚至还有些国家恬不知耻的来寻求合作。随着大量石油的探明,让西方国家肠子都悔清了。
中国的地质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了个西方国家一致的结论,然而鉴于哈萨克斯坦的请求,中国面对技术难题并没有退缩,为了开采这个油田的石油,中国工程师克服种种难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考察,并借鉴国内的开采经验,中国工程师相对难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种种难题,又针对该国家特殊情况,科技人员研发特殊设备,针对该国的特殊地形研发了特殊设备,最终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问题迎刃而解
让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欣喜若狂,随着科技人员的深入,沙甘油田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越来越大,油田探明储量达到350亿桶。预计在巅峰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开采150万桶,一天开采的石油量便可以满足10%欧洲地区的日消费需求。除了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这里还有着大量天然气。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全球储量第二大的油田,预计开发价值高达上万亿,让当初放弃了这一项目的20个西方国家悔青了肠子,而哈萨克斯坦为了报答中国,决定与中国进行合作,在中国和该国之间建设了一条跨国石油管道,将卡沙甘油田的大部分石油产出都卖到了中国。
为了方便运输,中国修建长达17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目前该石油管道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输送多达2000万吨的石油,截止至目前输送的石油量已经超过1亿吨,成为中哈经济纽带,让双方都成为受益者。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石油主要进口国之一,成为中国战略补给大后方,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远离美国势力范围,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石油封锁,只能强敌八百,自损一千,这种得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西方国家随时上演。
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真正的受益者,哈萨克斯坦亲身感受到中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成为中国在中东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让更多的国家加入我们高速列车,给更多国家带来利益。
西方国家认为这是中国是运气好,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其实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以沙甘油田为例,中国并没有向西方国家一样,只看眼前利益,中国看的是长久利益,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共同发展的,因为中国把他们当做真朋友。
这样一块在西方国家眼里的废地,却成为了中国的宝地,西方国家看到这一幕便眼红了,中国并没有什么点金之术,而是勤勤恳恳的耕耘,这才是中国屹立世界东方的制胜法宝。中国为什么可以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中国人面对困难是打不垮,击不退!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中国有今天的成就密不可分的。
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花2400亿买下,这是为什么?
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建设输油管道,这条管道有机会从里海进一步链接伊朗油区。开拓出新的石油大动脉。就不仅仅是中巴经济走廊一条线。多条插入中东波斯湾的石油通道,可以突破西方围堵。
哈萨克斯坦废弃油田,中国花2400亿买下,这是为什么?
中国人民有技术有能力变废弃油田为可持续开采油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