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投掷氢弹失败,却放弃逃生与氢弹共存亡的飞行员,后来如何?

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感到难以相信的奇迹。

那就是1949年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家,甚至中国当时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模式还依旧处于中世纪的状态,反倒是像巴西这样的国家,在30年代的时候农业就实现了公司化运营。

因此,当时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的独立也并不会改变原先的状态,但是接下来中国却在几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让全世界都感到有些“科幻”。

其实,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大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牺牲自己,成全大家的情怀。

比如本文今天要说的这件事:1971年的时候,有位空军飞行员在投放氢弹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而是毅然而然的选择要和氢弹共存亡。

杨国祥的“万里挑一”

这位飞行员的名字叫做杨国祥。

对于有的人来说,或许杨国祥一生的履历看起来似乎很平淡,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他所处于的那个年代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杨国祥绝对是一个值得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的英雄。

1、飞行员标准

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依然有100多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坦克,至于说没有战斗机的国家当然要比这个数字高很多。

因此,对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说,想当空军飞行员之前一定要考核一下空军飞行员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度,同时也包括个人的身体健康等方方面面。

而由于筛选的条件比较苛刻,所以也导致了时至今日,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飞行员都是极为少数的群体。

2、艰苦的训练条件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杨国祥就参加了进步运动,因此杨国祥的忠诚度是被组织上所信任的。所以,在1950年的时候,杨国祥被保送到了航空学校去学习。

而杨国祥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

因此,战斗机也是非常稀缺的一种东西。一方面,新中国没有太多的钱财用来购买战斗机;而另一方面,当时新中国的工业水平也生产不出战斗机。

因此,杨国祥在训练时候所用的战斗机,全都是二战时期的破旧飞机。故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训练条件是多么的艰苦。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杨国祥还是练就了比较高超的飞行技术,以至于当时很多比较重要的飞行任务都是由杨国祥来完成的。

杨国祥在当时不是百里挑一,而是万里挑一的优秀飞行员。

舍生忘死的杨国祥

被组织上器重当然是所有人都期盼的事情。但是,被其中也意味着可能要执行很多艰难凶险的任务。比如一开始所说的杨国强被安排去做投掷氢弹的工作,就是典型的艰难任务。

1、核试验的重要性

1945年的8月,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起核攻击事件。

——当时在原子弹的震慑之下,日本人被迫放弃了所谓的“宁为玉碎”的想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因为核攻击的影响而得以提前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清楚想要永远的独立下去,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在一开始,新中国原本打算借助苏联的帮助研发出自己的核武器,不过后来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出现了很多尴尬的局面,最终中国决定自力更生,自己研究核武器。

但研究出核武器以后,总是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一下核武器是否真正的研究成功了。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就需要空军飞行员去开个飞机在指定的地点投掷原子弹或者是其他核武器来确定实验是否取得了成功。这便是核试验的重要性。

2、杨国祥的奉献

因此,在1971年的12月,组织上指派杨国祥驾驶战斗机在指定的地点对氢弹进行投掷。

当然,为了保证这项实验能够万无一失的进行,在正式投掷之前,组织上还安排杨国祥进行了几次模拟演习,直到在演习过程中做到了万无一失以后,才派遣杨国祥正式带着氢弹去指定地点进行投资。

其实,很多突发事件并不是通过几场演习就能够预防的,比如说杨国祥投掷氢弹这份工作就是典型。杨国祥在投掷氢弹的时候,发现不论自己怎么按这个电门,但电门方面都没有反应。

此时,杨国祥可以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拿出降落伞跳伞。这样做后果很严重,因为一旦飞机携带着氢弹在某个地方坠毁的话,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另一个选择就是带着氢弹赶快着陆。但是,这种方法是更加危险的,因为很有可能把自己也给赔进去。

但最终,杨国祥还是选择了后者,而且他还利用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带着氢弹安全着陆了。

后来,随着相关工程人员将电门方面的故障修订以后,杨国强又接受了第2次投掷氢弹的任务。最终,这个投掷终于成功了。

3、杨国祥的后来

我国能够成为一个极贫极弱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强国,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的人愿意为国家奉献,而杨国祥正是这其中之一。这种不计较自己的安慰一心想着国家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氢弹顺利投掷之后,举国欢庆,世界震惊。而杨国祥作为国家的大功臣,在一下飞机,就受到了人民热情的欢迎,他也因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彝族雄鹰”。

而在此次之后,他先是在1975年被任命为空五师副师长,后来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任过代理师长,之后也一直在军中任职,主管作战和训练任务。

如今的他已经退休了,在昆明安享晚年。但国家与人民却从来没有忘记过他这个大功臣,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还在昆明建造了一个杨国祥纪念碑,以此来纪念其功绩。

那个曾投掷氢弹失败,却放弃逃生与氢弹共存亡的飞行员,后来如何?

杨国祥将驾驶着强5战斗机进行投掷任务,任务成功的那一刻他便会成为英雄。氢弹的投掷任务,时间最终选定在1971年12月30日。

在所有人认为这次任务会圆满成功时,投掷任务进行过程中突发意外,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留下的资料显示,杨国祥驾驶飞机带着氢弹来到预定空域,准备投弹时发现启动按钮不管用了,不论怎么按都没有效果。

这氢弹投掷可是大事,关键出这样的岔子,是延误时机的呀。此时此刻,杨国祥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地面人员同杨国祥交流后发现了问题,出现岔子的原因是设备电路故障了。杨国祥驾驶这强五战斗机,载着一颗氢弹,就等于在鬼门关外徘徊。

在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后,杨国祥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跳伞求生还是努力带着飞机平稳降落。这氢弹的研制不容易,科研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杨国祥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技术,帮助飞机平稳降落。

在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杨国祥每一分每一秒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地面人员看着杨国祥慢慢操作飞机,不断离地面越来越近,他们的心都悬起来了。让人高兴的情况,是杨国祥沉稳冷静地把飞机降落了。所幸保住了飞机,杨国祥是这次任务的大功臣。

那个曾投掷氢弹失败,却放弃逃生与氢弹共存亡的飞行员,后来如何?

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虽然当时国力孱弱,但是却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强大与安宁,谱写了很多悍不畏死、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

1971年12月3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国定于在这一天进行氢弹空投实验。

氢弹这个撒手武器,在全球五大拥核国中,也只有苏联、美国、英国进行了成功的试验,而且他们一概采用是通用理论下的泰勒乌拉姆架构,泰勒乌拉姆架构的储存要求条件太高,导致运输、储存、维护成本高昂,难以承受。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那种架构的氢弹很难用于实战装备,因此,苏美英法等国最终放弃了氢弹进入战斗值班和储备行列。

而我国的于敏架构是针对我国的具体困难设计的,属于世界唯一的、独特的新型架构,这种架构使氢弹便于存储,维护成本低廉,能够用于战斗值班和战备储存。

所以,氢弹被我国视为国防重器,被寄予厚望。那么1971年12月30日氢弹进行航空实战投放实验这个日子,也变得无比神圣和引人注目。

这一天,是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日子,但是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12点20分,随着作战指令下达,杨国祥驾驶编号2178的轰炸机带弹执行投掷任务。这之前他已经进行过180次投弹演练。

但是在投弹指令下达,杨国祥按下投弹电控按钮后,大家翘首以盼的爆炸却没有出现。杨国祥一时也紧张的大汗淋漓,因为氢弹没有被投掷成功,依然躺在弹仓里。

虽然随后又进行了两次紧急投掷,仍然失败了。这个时候杨国祥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跳机求生,要么冒着生命危险带弹迫降。

如果他跳机求生,灾难性的后果可以预料,无论氢弹掉入博斯腾湖还是掉入有人区,几万吨TNT当量的氢弹一旦爆炸都会引发巨大的灾难,而且这一科研成果和数据的损失,也会给我国的科研事业和财富成果造成致命打击。

所以最终杨国祥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冷静、理智、坚强的运用精湛的驾机技术和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将900公斤的氢弹和轰炸机一起平安的降落在了地面。为人民避免了一场人道灾难同时为国家保住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数据。

1972年1月7日,杨国祥再次驾机投掷氢弹实验成功,从此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成为具有氢弹实战能力的国家,也是世界唯一将氢弹进行实战部署的国家,坚实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夯实了大国根基。

后来,杨国祥参加了越南战争,先后升任副师长、代理师长,战后任昆明军区参谋长,负责军队作训,直至退休。

那个曾投掷氢弹失败,却放弃逃生与氢弹共存亡的飞行员,后来如何?

这个时候指挥官应该命令他在空投区域弃机跳伞,因为出故障了蛮,如果架机返回降落时反而爆炸了 ,这就搞大喽

那个曾投掷氢弹失败,却放弃逃生与氢弹共存亡的飞行员,后来如何?

唯一有可能生还可能的是你跳进的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银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