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其实成为印度领土后,锡金日子过的并不算糟糕。只不过有些时候国家主权远比过好日子更加重要。
很多网友可能都听说过锡金这个国家,锡金王国曾经是我国的藩属国,是一六四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存在的一个小国家,一九七五年之后便被印度吞并了,直接成为了印度的一个城邦,那么如今原本在锡金生活的人们生活怎么样?
其实在殖民时期印度的地位并不比锡金王国高多少,当时的印度只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而锡金至少还是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然而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其殖民地也都相继得到了解放,印度也是在这段时间占领锡金王国的。
当时的印度得到了如日中天的苏联的支持,不仅将强邻巴基斯坦打败,其周边的不丹、尼泊尔等国家也相继收到了印度的进攻,在缓解了几年战争带来的压力之后,印度也是终于将觊觎已久的锡金王国给吞并了。
其实印度也明白,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吞并国家的例子,尤其是在已经步入世界近代史的一九七五年,如果处理不了锡金王国的问题,印度甚至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对于锡金王国归属问题,印度也非常小心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印度将锡金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邦后,并且沿用原本国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个邦,也就是如今印度经济发展相对不错的锡金邦。
国家归属问题倒还比较容易解决,最难解决就要数原本属于锡金国家的人口了。无论是在一九七五年的锡金王国,还是在如今世界的其他国家,人们基本上都比较喜欢自己的国家,虽然说不上能够为祖国赴汤蹈火,但是如果有敌人对祖国构成威胁的话,大多数人们是会竭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祖国。
那些锡金国原来的人们也同样会去保护自己的祖国,所以这些人们中肯定会有一些伺机反抗印度的想法,而这也是印度最难以解决的一点。
想要强行压制住人们反抗的想法俨然是不行的,那样必然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反噬,所以印度只有帮助这些人们,慢慢抚平他们心中的怒火才能够彻底消除隐患。
锡金人们在印度收到了政府一定的援助,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独立自由权,为了不让锡金人产生反抗的想法,印度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交流,并且监视着锡金人的一切行动。
锡金邦和印度也是从属的关系,在这样的影响下,原本锡金人的教育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甚至于民族自尊都几乎消失了,而这也是锡金百姓如今的生活,几乎与印度人无异了。
所以说,锡金其实成为印度领土过的并不算太差,甚至说比之前更好。
只不过,从一个主权国家成为一个邦,这种落差是常人无法接受的,更别说尼泊尔这种独立意识超强的民族。所以虽然成为印度领土并不算太糟糕,但尼泊尔是极其不情愿的。
而如今印度虽然没有占领尼泊尔,但却对尼泊尔进行了各种形式上的侵占,这种侵占不仅在经济上,更是在文化思想上,长久以往下去印度迟早也会把尼泊尔变成锡金。
尼泊尔自然注意到了,为了摆脱印度控制,只能先下手为强震慑住印度,所以这才对印度发动突然袭击。
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这个问题问的,我只能说锡金成为印度的领土后不糟糕,地貌地形都没变,还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没有变成平原,也没有变成湖泊、沼泽。而且领土还是7100平方公里。可以说,在这一方面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
不过,领土虽然没有变,但上面的人却变了,失去了原来的配方,也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正是这一原因,尼泊尔自然要反击印度!
锡金,一个被世界遗忘的王国。
确实,时至今日,它已经被印度吞并了45年之久,因此导致很多人都已经将它遗忘。而且,现如今全世界貌似也默认了锡金是印度的国土。
不过,曾经的锡金并不是印度的领土,它是一个主权国家。
锡金王国古称“哲孟雄”,曾是我国清朝的藩属国。19世纪以后,英国势力进入南亚,并且开始入侵锡金。晚清时期,清政府实力衰落,因此,自1890年以后,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内政、外交、军事等皆有英国控制。
1918年,英国人把政权交还给了锡金国王塔希·纳姆伽尔。
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独立。此时的锡金向英国方面表示不愿意加入印巴任何一方,随后,印度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
不过,印度怎么可能放过锡金,于是不断地向锡金渗透,并且派遣专员进入锡金的政府部门。同年,锡金在印度的控制下成立了国家大会党。
1949年,在印度的安排下,锡金爆发了内乱,印度如愿以偿,以英国继承人的名义向锡金派遣了军队,并且委派了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协助”锡金国王处理政务。次年,印度和锡金签订了《印锡和平条约》,印度全方面控制了锡金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印度对锡金的控制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英国。
【一个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却马上去殖民其它国家,纵观历史,也只有印度一例,可见印度的丧心病狂】
随后20多年中,虽然锡金的人民不断地反抗印度的殖民统治,奈何国力弱小,根本激不起浪花。再加上印度不断地向锡金移民,锡金在实质上已经变成了印度的领土的一部分。
1975年,印度见时机成熟,派遣了5000士兵包围了锡金王宫,软禁了国王。随后,印度开始组织锡金国民投票,是选择民主制还是君主制。
锡金的国民大部分都选择了民主制,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的民主制是并入印度,而非让锡金的国民做主。而那些知道内幕,并且试图反抗印度的人,最终都被印度处决了。
成为锡金邦后,配方变了,味道也变了很多人说锡金被印度吞并后,锡金的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在印度各邦之中,锡金民众的收入也名列前茅。
确实,这一点不可否认,自从锡金被印度吞并之后,锡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得益于印度的经济援助,每年的补贴甚至达到了锡金邦政府预算的30%。也正是这个原因,锡金的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了8%,远远低于印度平均30%的贫困人口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锡金经济发展的背后有很多不寻常的事情。
1975年,被印度吞并前,锡金的人还不到30万,但被印度吞并后,锡金的人口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1997年,锡金人口突破50万,2010年,锡金人口突破60万,到了2020年,锡金的人口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2万。
显然,增长的人口不可能是锡金人的子孙后代,而是印度的移民。这些印度的移民牢牢控制着锡金的经济命脉,并且掌握着锡金的财富。
另外,虽然印度连年向锡金补贴,但锡金的制造业始终没有发展,当地的经济始终是以农业为主,旅游业为辅。
因此,在锡金繁荣表面的背后,锡金邦也成为了全印度失业率第二高的地区,而且当地的自杀率也是出奇的高,每10万人口中就有37.5个人自杀,是全印度自杀率的3倍以上。
种种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锡金原住民的利益被侵犯,而印度移民成为了受益者。
看到这儿,尼泊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怎么可能对印度有好感?
另外,尼泊尔近几十年来已经饱受印度的荼毒了。
1950年,尼泊尔和印度签订了《尼印友好条约》,条约规定两国的国民、货物可以自由流通,而且加深两国在国防、外交方面的合作。
之后几十年中,两国人口互相流通,印度人大量来到了尼泊尔从事商业活动,挤压了尼泊尔人的生存空间。而尼泊尔人则被迫到了印度做底层劳动力。
现如今,尼泊尔人约有300万人在印度,大部分都是建筑工人,而且很多尼泊尔女性为了生存,被迫到了孟买、德里的红灯区。
除此之外,印度为了彻底控制尼泊尔,还曾三次封锁边境,拒绝尼泊尔从任何国家进口生活必需品和医疗药物,致使尼泊尔的经济多次遭受打击。
综合来说,锡金被印度吞并后,表面上发展的还不错,但原住民的发展不尽人意。而尼泊尔作为主权国家,且多年来受尽了印度的盘剥、压榨,根本不可能考虑并入印度。另外,尼泊尔的人口将近3000万,远远高于锡金的72万,印度是不可能吞并尼泊尔,且也不可能会给尼泊尔提供经济援助。
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理解,40多前锡金所处的国际环境下,被印度赶跑了国王,强行划入自己的领土版图,为了当地人民归心,印度在锡金至今还维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第六山地军的六万部队仍然驻扎在锡金。与此同时,还对“锡金邦”实施了一系列优惠甚至补贴政策,使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确实有所提高。
一个如此庞大的印度,不收一个米粒大“小国”的税负,再给予国家财政米粒大的一点补贴,对印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应该只有几十万以下的锡金人,那也是很大优待了!对此可能会有观点认为,锡金人应该感恩戴德了,或者尼泊尔人也应该羡慕嫉妒了吧?
问题是得分怎么理解,锡金人受到的这种“优待”,我们身边经常看到的,有人养狗,喂狗花的钱可能超过普通人的生活开销,对狗的优待,可能超过对他(她)的父母,那么他(她)的父母,或者哪个贫困户会不会愿意当狗?
更何况那些锡金人,还得面对一支庞大军队的威慑,地方政权,还必须遵循印度“中央政府”的指令行事,像马戏团里的狗一样俯首帖耳,才能获得印度政府那点撒狗粮的“优待”,尼泊尔人会羡慕,或者会甘心做那种当那种在棍子威慑下的“狗”吗?
我们祖先曾有一句话——饿死不吃嗟来之食!为此1948年左右的朱自清教授,也为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而选择饿死!人,之所以有别于狗,而被称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人除了需要温饱之外,还需要独立自由,更需要做人的尊严!每一个国家、民族,都需要这种做人的最基本权利,在这种权利下自己争取自己的物质生活,这才应该是尼泊尔人民的追求,即使现在的锡金人民也是如此,否则印度也不会用一个军这个政府领导的国家,已经不再接受印度那种传统的控制,他们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主权和尊严!
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这个问题问的提法太没有原则性了,锡金这个曾经的国家就算面积和实力再弱小,也是在国际社会中以一个独立的国格身份存在,被印度兼并以后,其体量顶多也就是一个县级政府的存在,在印度这种人口地域大国之中,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何糟糕与否可言呢?
印度也不可能对其进行更多的经济援助和支持,总得来说,锡金被印度兼并后,从格局上降低了不止一个层级,从民众的实际利益上也没有丝毫的收益,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沦为印度众多文化和传统中一个极为少数的派别,自己反而成为印度文化同化和成为军事前沿,这不是糟糕可以形容,而是真实的亡国灭种!
此时有一句古诗可以形容资金但凡有点文化的人的内心独白,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死则死耳又有何面目再见其先辈艰苦创业创立国家的努力呢?
相对锡金而言,尼泊尔的体量和规模相对更大更强,印度也不可能将其吞并,不过是通过与尼泊尔的地缘战略位置,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对尼泊尔进行渗透和同化,当然对于印度与尼泊尔交界的战略要地也通过以前为明确的历史遗留问题,试图将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印度的版图和控制范围。
尼泊尔肯定不愿意步锡金的后尘,甚至其任何一寸国土,都是尼泊尔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些土地都是先辈通过努力建立的家园!
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尼泊尔军队)
因为邻居有钱有势,就要认他当爹吗?
当然不,任何一位有着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绝不会那样做。
国家一样如此。
尼泊尔近日强势硬怼印度,打死印度非法入境者1人,打伤4人,把争议区域直接纳入了怀中。
有人说,尼泊尔为何这么刚,和锡金一样,加入印度不好吗?难道加入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糟不糟糕不重要,只是成为印度的领土,远不如自己控制更好,哪怕穷成为了印度的领土,却少了权利和自由,更少了尊严,这事锡金人能做,果阿人能做,甚至不丹人(愿意受印度控制和影响)都能做,唯独尼泊尔人做不了。
很久以来,尼泊尔一直很穷,但一直很有尊严,甚至比印度还有尊严。
想当年,大英帝国征战四方,收获了无数的殖民地,包括现在的加拿大、澳大利亚,还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
但是,对于尼泊尔攻击良久,占据了一部分尼泊尔土地,但没法完全攻克尼泊尔。也许,英国是具备攻击能力的,但无法忍受尼泊尔的顽强抵抗,也无法忍受损失过大。
后来的印度,对尼泊尔的土地垂涎三尺,但始终没有敢侵略尼泊尔。
现在的尼泊尔,还是很穷,但相对而言,很独立,很有尊严。这是成为印度领土后所不能有的。
一句话,如果能做人,何必去做一条拴着链子的狗?
尼泊尔和锡金完全不同,具有和印度掰手腕的资格,那为何要“认贼当父”?尼泊尔和锡金完全不同,他们具备和印度掰掰手腕的资格。
1、看看面积和人口。
锡金是个小国,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60万的人口,而尼泊尔有着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2900万左右的人口,印度想吞并,有点难。
2、看看武力值。
而从战力来说,锡金小国没多大战力,和印度比,就像一个大象和一只小鸡,实在干不过,而且锡金人对锡金王室也失去了信任,如此,印度让其公投,锡金人就此加入了印度。
而尼泊尔的10万大军,那彪悍程度,印度不见得能顺利收服,尼泊尔廓尔喀人的武力值可是世界知名的。
3、对印度的依赖在降低。
以前,尼泊尔没有自己的出海口,被印度影响很大,对于争议领土,也是没法强力主张。
现在,情况有些变化,我国西南地区的基础建设发展起来了,尼泊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中尼公路的中国段,公路已经是超级棒了。只是,从关口到加德满都,还有100多公里的烂路。
不过,就算这样,尼泊尔人也开心了,因为对印度的依赖大大减少。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中尼铁路也将在2022年开通(到达吉隆口岸),如此一来,尼泊尔人对印度曾经的依赖会降到最低。
4、尼泊尔人有不少“朋友”的。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尼泊尔这边和印度有冲突,那边,巴基斯坦人和印度有冲突,南边,印度和斯里兰卡关系也一般,而中国和印度的边境问题,也很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尼泊尔人的腰杆挺得更直了,看起来,盟友多了。
一句话,尼泊尔虽然不算大,但他们和印度是可以抗一抗的。当然,印度实力更强,可谁愿意跟一个不要命的尼泊尔拼命呢?
综合来说,尼泊尔不是锡金,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穷,但是他们可以站直了活着,他们无惧各种压力,他们不愿意"认贼作父”,这就是小国尼泊尔的风格。
也许前方还有风险,但他们的做法,还是获得了无数人的敬佩。
尼泊尔不想成为锡金对印度反击了,难道成为印度领土后很糟糕吗?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尼泊尔联邦议会众议院13日一致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与印度存在争议的地区划分为本国领土。接着大批尼泊尔军队进入5000米雪山高原所在的达科特、锡安库、布拉汉德奥、卡特巴嘎德等13个地方。
尼泊尔军方还在与印度接壤的争议区设立了15个边防哨所,大口径火炮等武器也已运抵边境线,大量军队严阵以待。在建立哨所的过程中,尼泊尔强行驱逐了印度在争议区的修路队,并没收了印度的器材和设施。
尼泊尔是南亚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与中国接壤,东西南面与印度为邻。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人口2900万人。尼泊尔和印度相比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处于绝对弱势。但是近期尼泊尔却主动出兵,收复被印度侵占的355平方公里的领土。尼泊尔军方将重型军事设备运抵两国边境,准备随时应付印度方面的反击行为。
尼泊尔选择时机进行闪电战,一是印度与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二是在与我国有边境冲突,三是印度疫情迅速扩散。印度已经分身乏术,没有精力再添一局。
尼尼泊尔之所以进行这种在印度看来“胆大包天”的行为,就是他不想成为第二个锡金。
1975年,印度将锡金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邦,并且沿用原本国家的名字来命名,印度对锡金邦给予了相当优厚的照顾,年年拨款援助,锡金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于锡金王国时代确实是提高了。
印度对尼泊尔的影响大到几乎把尼泊尔当作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印度早就宣布和尼泊尔的关系是“特殊关系”,就如同对待锡金和不丹类似。锡金已经被吞了,不丹基本是囊中之物,下一个可能就是尼泊尔。尼泊尔国内亲印势力还在蓬勃发展,近90%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文化上的影响,也逐渐深入人心。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援助国。随着国际形势坚决反对随意吞并小国,印度现在通过缓慢蚕食来攫取尼泊尔的领土。
锡金成为印度领土,日子不算糟糕。在绝大多数民族看来,主权独立比生活是否富足更重要。从一个主权国家成为一个邦,这种落差是常人无法接受的,更别说尼泊尔这种独立意识超强的民族。小国变成人家的一个邦,很伤害民族的自尊心。对于尼泊尔来说,吃的差一些,穿的差一些,住的差一些,但绝不做二等公民。
尼泊尔艰难地废除了王室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就是要保持独立性,弘扬独立的民族精神,不愿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尤其是印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