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教材上之所以说云南在元朝时才被纳入了中国版图,应该是从行政意义上所划分的。
古代的时候云南也归属于中央王朝管辖,但是大多是以附属国或者说特别行政区的形式存在,就像现在的香港和澳门,难道就说他们不属于中国的版图吗?肯定是属于中国的版图,但是他们有着很高的自治权。
很多时候云南都是使用中原王朝的国号还有法律以及制度,中原王朝的皇帝只是没有对其进行派遣官员管治理罢了,元朝时期中原王朝加强了对于此地的治理,从政治上来说云南属于中央管辖。
当年在战国时期,云南地区最早是接受楚国制约的,后来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了桂林郡和象郡直接管辖云南,贵州等地区。
由于此地距离中央政治集团较远,所以管辖并不透彻。表面上的一种治理,但是当地的武装力量还有百姓有着很高的自治权。
由于秦朝时间存在的比较短,后来西汉接手天下之,再一次加强了对于云南地区的管理,不过同样中央并没有直接由派遣官员。
根据史料记载,当年汉武帝征服云南之后设置了益州郡对此进行管辖。
不过云南当地的具体统治者则是直接从当地的武装力量中选拔出来,汉武帝将其册封为了滇王,以藩属国的形式存在,直接接受中央的管辖,比如当年有一个成语叫做“汉习楼船”正式来自于汉武帝征服云南的一个历史故事。
汉朝对云南地区如此的一个统治状态一直延续到了东汉末年。在皇室衰落之后云南地区的滇王有着很高的自治权和管理权,一度发展成为了一个完全脱离中原控制的独立小王朝。
直到刘备入蜀之后,当时为了避免益州前后受敌,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就曾派兵尝试过征服云南,但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
等到诸葛亮掌权之后,便开始改变之前刘备的策略,通过七擒孟获的故事成功收降了云南地区的统治权。
和汉朝时期一样,诸葛亮虽然收服了云南等地但并没有直接派人对此地管辖,只是让本地的官员进行管辖,但是他们必须要服从蜀汉的指挥和领导。比如知名人士马谡曾经就是云南的一个太守,空有如此名义,但他却很少到云南本地办公。
从当时的表面上来说,云南不算是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毕竟蜀国还尚未统一中原。
后来等到晋朝时期,因为战争以及其他的一些地理原因,云南逐渐处理的统治,而等到宋朝时期更是以大理国的身份存在。大理国当时臣服于宋朝,并且接受受宋朝的册封,向宋朝称臣纳贡。
再加上云南境内高山众多地理环境复杂,宋朝一直面对于北方的军事压力,所以也就从来没有讨伐过大理国,直到后来元朝将其灭亡。
在元朝统一了大理之后,大理在没有脱离中央王朝的管控。
所以书上才会说,自从元朝的时候云南才算是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非也,中原民族很早就统治了云南地区,并将云南纳入中国版图,并不是到元朝才纳入中国版图。
云南很早就进入中原民族视线,早在战国时期,楚威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与秦国争夺黔中郡和巫郡的控制权,因战争持续反复,庄蹻无法回归楚国,于是率众在滇池附近生活下来,溶入当地社会,并且还有一个典故流传下来,叫做“庄蹻开滇”。这是中原民族与云南有记载的最早联系。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天下设置为36郡,后来又增加了几个郡,实行郡县制,在南征百越地区成功,秦始皇在百越地区设置了三个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而云南的东南地区归属于象郡。
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打通从西南方向通往西域的道路,派出使臣经西南往西域进发,但在滇池附近受到昆明族的阻拦,于是汉武帝开始对西南夷用兵,并在长安附近开凿了一个人工湖,叫“昆明湖”,建造战船,训练水军,之后开始攻打滇池附近的部落,征服了当地部落,并设置了益州郡,同时封当地部落首领为滇王,接收汉朝中央政府的统治。而汉武帝此举也创造了一个典故叫“汉习楼船”。
到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接收了西汉及东汉的政治遗产,仍然统治云南地区,当时的云南地区归属天下十三州之一的益州管辖,其中建宁郡、越隽郡、永昌郡、云南郡四郡就是现在的云南地区,蜀汉均有派遣官员管理,如霍弋曾任永昌太守、建宁太守等职,而马谡曾担任越隽太守,这个时候的云南就已经纳入了中国版图。
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勾结蛮族首领孟获发生叛乱,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的叛乱,降服孟获,并在当地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稳定益州政权在当地的统治。
两晋时期,南迁汉族后裔爨(cuàn)氏进入滇池地区,之后在云南地区称王,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正式承认爨氏在云南的世袭统治。到了唐朝,唐朝任命爨氏子孙爨弘达为昆州刺史,管理云南地区,唐朝中期,蒙氏势力在洱海地区崛起,建立南诏国,之后强大起来,灭亡了爨氏,称霸云南。蒙氏首领皮罗阁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南诏国成为唐朝的属国。
唐朝末年,南诏国灭亡 ,云南白族建立大理国,向当时的中原王朝宋朝称臣,成为两宋的附属国。
到了元朝,忽必烈灭亡大理国,于1274年在云南地区设置云南行中书省,派遣官员管理云南地区,正式将云南地区纳入中国版图,并且“云南”两字也是首次用在中国版国行政区的名字上。
严格来说,先秦时期,中原民族只是涉及云南,并未管理及开发;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已经在云南地区设置官员,实行郡县制管理,只是控制力较薄弱,而且当地民族自治权力也较大,但是已经将云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了;
两晋、唐、两宋时期,云南地区只是属于中原王朝的附属国,这个时期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的控制力甚至不如两汉和三国时期;
从元朝开始,到明、清、民国、现代,云南已经完全纳入中国版国。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不要怀疑,七擒孟获已经告诉我们,云贵川全部越南缅甸泰国等大部分地区已经归顺蜀汉政权了。与骑大象的象军作战,只有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才会发生!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三国蜀汉最津津乐道的故事当然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确切的说收服孟获不等于收服云南,也不等同于拿下管辖权。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孟获痛哭流涕感恩说南人不复反。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被你们打败了,我认输以后不在捣乱,不反抗了。但是孔明并没有收他们兵器,登记在册,纳税立法,解散他们军队,设立县令管辖。反而尊重他们利益,妥协了,设立世袭的土司制度。所以从本质上说:蜀汉和南蛮结盟,达成共识,不再互相针对了,但绝不是南蛮并入蜀汉。洞主,岛主,寨主仍是地方统治阶级,蜀汉只是提升了些技术,送了温暖而已。
元朝则不然,蒙古铁骑跑了个大圈,灭了六脉神剑凌波微步的段誉后人,直接设郡县管理,中原的虽然没有剃发,却也有四个等级之分。跑马圈地,征兵纳税,颁布法律,嫣然已经将土地理解为私有,尽管对当地人造成困扰和伤害,却也从法理上确定了云南版权主权所有。等到明朝清朝延续了元的做法,并且改土归流,逐渐剥夺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开始收回国家管辖,此时已经和中原各郡县一样对待了。云南也彻底纳入管理体系了。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教材未见过,但是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云南保山在秦朝末期即为不韦县治所,与后来的永昌郡是有传承关系的。另外当地由金齿国变成金齿司也是有考古学上的依据的。(同时纠正一点错误的观念,大理国从部落集群到立国,乃至消亡,从未统治到现云南保山市一带,有天看到网上谁找了个三毛钱的地图,大理国占据了西藏东部,保山,德宏,临沧,缅甸及印度一部分,故此特别纠正说明一下,大理国西不敌吐蕃,南不过澜沧江,主要大在名气,在于金庸老先生。实际上西有土蕃,东和北有中原王朝,南面永昌郡也属于中原王朝遥领西南少数民族,再加上内部其实一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其实小日子过得也战战兢兢)。书归正传,不韦县其实是吕不韦亲族部下流放的地方(有据可考),流放做为一种惩罚手段,它是在国内进行的,古时大都流放到边境一带,为开疆拓土做准备,把犯罪人员,亲族作为‘炮灰预备队’养在边境劳动改造
。另外,任命官员,派遣军队也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特征,自不韦县治设立以前,至少有部分官员是由中央王朝异地派遣过来到现今云南保山一带赴任的,即便在大理国最兴盛时期,以及蜀国南征以前一段时间,永昌郡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飞地’的时期内依然由内地异地任命的官员进行管理,派遣驻守的军队及协从的当地官员,军队维护地方秩序。而吕不韦是什么人,什么时间获罪,那就不用说了,至少有比<教科书>更准确的公认答案。因此,纳入版图时间应认定为秦朝末期,甚至更早一些。(另外还有其他史料佐证,只不过个人认为这个更通俗易懂)。
三国时蜀汉已经统治了云南,可为什么教材上说到元朝云南才纳入中国版图?
默默政策,元代也有土司,大理国虽然灭亡了,端家还是总管,真正明代统治吧!木家永镇云南,直接统治还是改土归流吧!雍正干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