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现在被普遍认同的一种生物进化论,但是近几年这个曾经被认可的“真理”却遭到了很多的质疑。

因为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生物是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遵循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比如长颈鹿以前是没有这么长的脖子的,只是后来低处的树叶被吃完了,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才逐渐进化出了长长的脖子。

按照进化论,我们应该可以找到短颈的长颈鹿才对,但事实上,考古生物学家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这种在进化论中的过渡生物标本和骸骨。

所以现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否完全正确,我们还是不太肯定的,不过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人的进化也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几乎全部完成了,那么有些人问的“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按理说,那时候的女子的五官应该是和现在的女性相差不大的。不过“漂亮”这个词的定义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所以无法把相差几千年的女子拿来做比较。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人类是在数万年前进化到现在这个水平的,进化是漫长的过程,一切细小的变化都是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是上亿年才能完成的。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夏商周时期的女人的长相与现代的女子应该是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的。只是就算是我们这边的美女去到那个时期,也可能被当成“丑女”,毕竟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漂亮”这个形容词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而且进化的终极是为了适应地球环境的演变,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好看。 就以周朝末年的褒姒为例,周朝周幽王喜爱的褒姒算是代表那个时期的最高审美了,但是看那些流传下来的画像之类的,就可以看出这位美人的长相并不太符合现在美人的标准,看不出这位“祸水”的美貌惊人在哪里。

而且根据现有的一些画像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出那时女子的长相,因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里,没有画像可以记录这些美人的长相,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后世之人凭借文字和想象凭空画出来的。

在比较久远的记载之中,直说王见之爱之,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位美人的相貌,直到在《东周列国志》中才看到这样的形容:“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很显然,这也是臆想出来的美人的容貌,真实度很低。

只能说,虽则审美有差异,但美人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想必那个时期的美女即使相貌不符合现在审美,但是气质等其他的方面也一定是比现在许多女子出众的,毕竟,美人之所以被称之为美人,绝不仅仅只是美在脸上,更何况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她们更不可能只有美的外在而已。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抛开问题不谈,先看两个对比。

夏商周距离现在多少年,3000多年,这个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在进化的道路上,甚至只是弹指一挥间,因为进化通常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

动物界的眼睛这种器官的出现你知道用了多长时间吗?地球生命诞生于大约35亿年前,而地球上眼睛器官的出现大约在5亿年前,也就是说用了足足30亿年的时间生命才进化出了眼睛器官,这是何等的漫长!

如此看来,你还认为3000多年的时间很长吗?在30亿年年前可不就是一瞬间的事吗?

人类进化的过程同样漫长,人类在繁衍下一代的过程不断地进行着基因突变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明显的进化显现出来!不然的话,如果进化能随便出现,在非常短时间内就会进化,比如你睡了一觉后就进化成了其他物种,岂不是太可怕了?只能说,物种虽然在一直进化,但进化的过程中会保持长时间的性状稳定,这是物种存在发展的基础!

另外,进化的方向也不是漂亮好看,而漂亮本身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你觉得某个女人漂亮,我可能就觉得不漂亮!同时东西方文化对漂亮的定义也并非是一致的!

进化的唯一方向和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句话我说过了很多次,注意,这里的环境并不是狭义上的人文环境,而是广义上的大自然环境。漂亮确实可以让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上更受欢迎,但漂亮不会一个人适应大自然环境!

所以,停止关于进化论的一些听起来有些无聊的解读和言论吧,进化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环境决定了物种的进化方向!不过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或许可以通过基因还要人为地让人类更加适应环境,但那又是另一回事!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进化论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漂亮”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人类外部的特征,而是掺杂人类情感的复杂感受,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夏商周的女性和现代女性会有一定区别,主要是身高和面部特征。

人类的外部特征比如身高、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等,现代世界各地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都有一定区别,欧洲人适应寒冷的环境,鼻子高鼻腔长,便于对呼吸的空气加热,以免刺激肺部引发不良反应,相应地亚洲人的鼻子显得不是那么立体,鼻腔也稍微短一些,和亚洲人生活的环境多不冷不热有关,非洲人的鼻腔则显得更扁。夏商周距离现在已经几千年了,传说中的夏朝如果真的存在,距离现在也有四五千年了,那时候的人类国家都还没怎么产生,多是部落聚居为主,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类之间的基因交流还比较少,而亚洲地区的人类是数万年来从欧洲一些地方迁徙来的,面部特征中多少还会遗留一些特征。现代的中国人(主要是汉族)已经是历史上众多民族聚居基因交流的结果,在面部特征上和古人会有一定区别。

另一方面是身高,在我国一些较为古老的早期人类聚居遗迹中,比如8000-10000年前的贾湖遗址,男性身高平均在170-179之间,相较于现代人都算是比较高的了,那时候的人是蒙古人种的亚洲北部类型,个头和基因乃至食谱有关。在后来的一段岁月中,我国的一些古老遗迹中出土的人类遗骸身高有下降的趋势,到四五千年前的时候,身高更低一些。辛追夫人是比较著名的古人遗骸,现代还原后发现辛追夫人的身高只有154cm,相较于现代人的平均身高也是低一些的。大概和后来的人类杂居基因交流有关,也和东亚地区的人类逐渐转向定居的农耕社会有关,食物更杂更素,较易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身高受影响。现代人由于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充足,加上医疗条件的保障,平均身高已经有所增加。

辛追夫人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相貌复原图来看,辛追夫人的面部特征和现代比较典型的亚洲人面孔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以现代人的审美大概也不算是多漂亮的。而漂亮这个词,并不是形容人类某一方面性状的,是较为复杂的倾向于情感体验的词汇,并不是影响人类生存的因素,进化使得更利于适应环境的物种个体存留下来,而不是确定地会使生物向着漂亮的方向发展。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答案并不难以理解。审美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夏商周的美人标准就肯定与现在不完全一样。

即使是以宋元人的审美为参照物,也与现代人不太一样。比如,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据说是当时的第一美女,但是一些当时的作品描写她,就说她胸部不大。



(李师师剧照)

中国古代很多文学作品,都对女性的胸部没有太多描写。这可见,当时的社会并不看重这些外部特征。更由于理学的兴起和强势,“存天理,灭人欲”,古代女性越来越受到拘束,把胸部尽可能的包裹起来,甚至认为大胸是一种可耻。

(潘金莲剧照)

不仅如此,连小脚也开始遭到臭捧。《水浒传》里面有一个知名角色潘金莲,据说就是因为她的脚很小,所以才改名叫做金莲。

有一个特征,社会生产力越发达,食品经济越发达,社会上越推崇柔性美。如果饭都吃不饱,谁有能力和兴趣去追求纤纤细腰?

夏朝有没有存在过,不知道,倒是可以承认它有,它当时大致处于新石器时期,生产力非常落后。商朝和周朝有饮酒的记载,所以这时期农业一定是大大发展了,才有多余的粮食供给酿酒。至少商周二朝的美人,看起来不如夏朝的美人粗犷。

(辛追夫人剧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女性就越发的柔美。70年代,西汉的马王堆墓出土了辛追夫人的干尸,科学家用电脑技术经过还原,发现她的形貌已经比如柔美,即使到今天也算中人以上的姿色。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人是逐渐进化的,请问,夏商周时的女人,是不是没有现在的漂亮?

不存在的,我就说一个例子,藏族人。藏族人个高且手脚修长,而且五官轮廓略深,平心而论,就是比汉人基因漂亮。。但是老一辈藏人太黑,生活条件也不好,藏族女性看不出来多漂亮。但是短短几十年,生活品质改善后额,年轻的藏族女孩会打扮了,也没有那么黑了,显得特别的高挑漂亮。。。。。不知道去过西藏的朋友有没有同感。

所以呢,现代人生活改善了,但基因并不比古人漂亮,只是更加干净白净高挑了吧,所以显得漂亮了,但是五官的漂亮未必强过古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