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阴丽华便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女人,从刘秀起义小有名气之后,阴丽华便一直陪伴在刘秀身边,悉心照顾刘秀,刘秀大权在握,阴丽华也不争不抢,甘心屈居贵人之位,接下来,我们便谈谈历史上著名的贤后阴丽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两情相悦,共结连理阴丽华与刘秀二人相识正处乱世,阴丽华不仅美貌出众,更是春秋名相管仲之后,阴家家境富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白富美那一级别。而刘秀呢,虽是高祖刘邦之后,但家道没落,种地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秀通过姐夫邓晨认识了尚待字闺中的丽华,当时便惊为天人,发誓今生要娶丽华为妻。
而丽华虽从小生活优越,但并没有富家小姐的刁蛮任性,反而心地善良,温柔体贴。二人相见之后,便暗生情愫,惺惺相惜。公元23年,刘秀迎娶丽华为妻,此时刘秀29岁,而秀华也并不年轻,已经19岁了。丽华虽出身望族,但没有嫌弃一无所有的刘秀,反而悉心等待,终成良缘。
聚少离多,物是人非丽华与刘秀结为夫妇三个月后,刘秀便被刘玄外派洛阳,刘秀为保护丽华安全,便送丽华回新野娘家生活。至此,刘秀一直四处征战,因消息堵塞,丽华多次与刘秀失去联络,但丽华一直耐住寂寞,在家中忠诚等待刘秀回归。
终于在两年之后,刘秀在河北称帝,派人去接丽华,此时的丽华虽然还是丽华,但刘秀身边却有了郭圣通,并且二人还有了一个孩子。秀华虽然委屈,但也理解自己的丈夫,不仅没有与刘秀大吵大闹,反而贤淑礼让,支持刘秀立郭圣通为后。
贤良淑德,苦尽甘来刘秀在丽华的规劝下,不得已立郭圣通为皇后,但是刘秀与丽华一直伉俪情深,令人羡艳。刘秀因为出于愧疚,屡次想要废郭后,立丽华,但都被丽华婉言拒绝。终于有一次,刘秀迎来了一个好时机,原来当初拥护刘秀登基的郭后舅舅刘扬拥兵自重、意图叛乱,刘秀诛杀刘扬之后,正想趁此机会废后,但这时秀华依然拒绝,并告诫刘秀此时易后容易产生变数,影响政权稳定,刘秀被丽华的深明大义所感动,之后对丽华更加宠爱。但上天总是眷顾心地善良之人,刘秀在天下安定之后,终于废除郭后,立丽华为后,并立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至此,丽华终于苦尽甘来,开始享受齐人之福。
按理说,郭后被废,下场应该很惨,像当时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吕雉因为嫉妒刘邦生前对戚夫人的宠爱,遂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子赵王刘如意也被吕雉暗杀。但丽华并没有对废后郭氏下此毒手,反而与废后郭氏以姐妹相称,让自己的儿子刘庄善待郭氏之子,使郭氏得以善终。此种胸怀,实属罕见。
阴丽华一生虽命运多舛,但是却与刘秀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并且刘秀登基之后,不争不抢,贤淑礼让,深明大义,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阴丽华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激动得热泪盈眶,正想上前,猛然发现刘秀身旁站着一位天姿国色的女子,怀抱婴儿。顿时心如刀绞,却不得不忍痛给丈夫和他的妻子行礼:“陛下,郭贵人!”…
纵观历史,说起处理两性关系的高手,阴丽华绝对算得上一号,对于她,不能不叹服:太高明了,也太可怕了。这里的可怕不是贬义,纯粹是感叹。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个妻子,也是刘秀最爱的女人,但不是第一个皇后,原因是她的背景不够显赫。
刘秀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是在遇到阴丽华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地主。因父亲去世得早,自幼是在南阳(今湖北枣阳)的叔叔家里长大的。
刘秀和同住南阳的姐夫邓晨非常谈得来,有一次,他去拜访邓晨,在那里遇到了与邓家有亲戚关系的阴丽华。阴丽华号称新野第一美女,比刘秀小九岁多,当时也就十几岁。此女不但貌美,品位也不俗,虽然家境殷实,却很喜欢“简单生活”的调调。
阴丽华的美貌对刘秀的冲击很大,以至于立下心愿:“当官当做执金吾(官名),娶妻当娶阴丽华”。
刘秀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性格持重、温和,阴丽华对这个没落贵族也颇有好感。
两人见面后不久,刘秀参加了反抗王莽的义军,并且屡立战功,威望日隆。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刘秀一直未娶,阴丽华一直未嫁。
刘秀是和哥哥刘綰一起参加义军的,由于他们兄弟俩屡立战功,声望日起,遭到义军首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玄找了个借口杀了刘繽,刘秀的处境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刘秀显示了他“多权略”的政治家面目。他不但没有造反为哥哥报仇,反而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不办丧,不吊孝,并且决定立即与阴丽华结婚。更始帝目光短浅,再说刘秀平时为人低调、恭顺,加之四方战事未平,所以刘秀不但没有被害,反而升官当了武信侯。
公元23年6月,刘秀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宛城迎娶了多年来朝思暮想的佳人阴丽华。这一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哥哥刚死,弟弟却敲锣打鼓地娶亲,这是有悖于伦理的,甚至会受到责骂,刘秀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最有压力的还是阴丽华。
阴丽华在当时嫁给刘秀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当时刘秀处于乱世危局,阴丽华很可能会受刘秀的牵连而丧命。但阴丽华毅然嫁了过来,并且在刘秀最低潮的时候,陪在旁边排解,让刘秀在惊涛骇浪中得到一丝安宁。
刘秀是重感情的人,他对这段乱世感情令令不忘。
11年后,阴丽华的母亲与弟弟被流寇所杀,刘秀在诏书中引用古语道:“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就是说:“惶恐危难的时候,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现在安乐富贵了,你却将我抛弃了。”
这是刘秀借用阴丽华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自责,对阴丽华只能列为“媵妾”的身份表达一种深深的内疚。可见,刘秀对当年阴丽华在宛城中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中最为惶恐煎熬的时光一直念念不忘。
时间再回到两人新婚之时。
两人结婚三个月后,刘秀受更始帝所遣去了洛阳,刘秀开始考虑摆脱刘玄的控制。为了让刘秀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另图大业,阴丽华独自回到新野娘家。
新婚燕尔就要承受自身难保的恐惧与战兢抚慰自己的丈夫,还能放他走出去成就大业,年纪轻轻的阴丽华显示了超过一般女人的心胸和心机。
送走阴丽华后,刘秀想办法骗得刘玄的信任,带着自己的几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招抚流亡之徒,数月内就在河北一带打出了名堂。在真定(定县)这个地方,刘秀遇到了一个劲敌一一拥有十万大军的真定王刘扬。
常言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硬拼,刘秀就算赢了,损伤也势必惨重。好在刘扬对刘秀的才干非常钦佩,愿意主动归附,但是有个条件:跟刘秀联姻。为了避免流血,刘秀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就这样,刘秀在与阴丽华婚后仅数月,为了大业,就又隆重地迎取了他的第二位夫人。
作为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给刘秀带来的是刘扬兄弟三人的十万大军,这个贡献是巨大的。郭圣通本人也足够完美一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年轻漂亮,美丽温柔,才艺兼通。郭圣通的外公是汉景帝的七世孙,说起来她与刘秀都是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之后,从血统的正嫡性上看,她比刘秀还要高贵。
在刘扬大军的支持下,刘秀很快平定河北,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归刘秀。公元25年,刘秀公开与刘玄决裂,在河北镐城称帝,史称东汉。郭圣通也恰逢此时为刘秀生下长子刘疆。
刘秀对郭氏非常宠爱,封她为贵人。贵人在汉是仅次于皇后一级的嫔妃。对郭圣通来说,似乎春风得意。可是她遇上了阴丽华,而刘秀偏偏对阴丽华感情深厚,所以她们之间早晚会发生冲突。
刘秀称帝后不久就夺取了洛阳。刘秀发迹于东方,所以决定以洛阳为都城。定都之后,他开始考虑立皇后的事。从出身和贡献来讲,很显然,郭圣通为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刘秀想把皇后之位封给阴丽华,于是星夜让人去接阴丽华。两个陌生的女人在洛阳见面了。
阴丽华娇美异常,显然,她不是郭圣通想见到的人。阴丽华何尝不是。
两年前,丈夫在新婚三个月后就离她而去。如今好不容易再聚,却是物是人非。昔日的夫君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和一个儿子。
阴丽华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在这种心境下,如果是一般女人听到丈夫愿意立自己为正妻,一定会欢天喜地接受,何况是当一国之母。可是阴丽华却坚持不肯受封,她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
刘秀当时也确实困窘,郭圣通不但已为自己生下了长子刘疆,背后还有舅舅的十万大军,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没办法,封后之事暂缓,郭、阴两人同封为贵人。
这时候,上天给了阴丽华被封后的理由——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刘秀派人诱杀了刘扬三兄弟,并收编了十万大军。这事之后,刘秀虽然没有深究郭家的责任,但找到了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充分理由。不想,阴丽华再次拒绝了,她说自己没有孩子,而长子刘疆神似刘秀,理应做太子,为了不伤害孩子,刘疆的母亲做皇后更合适。
在阴丽华的再三推让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圣通坐上了皇后的位置,作为女人,她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是,作为妻子,她在刘秀的心目中完全输给了阴丽华。为了弥补对阴丽华的亏欠,刘秀决定大封阴丽华的兄弟,阴丽华再次拒绝了,这让刘秀对阴丽华更感到歉疚。
当封后拜天的仪式结束后,刘秀和盛装的郭圣通返回内宫,阴丽华按照妾室的礼仪向郭圣通行三叩九拜之礼,刘秀在旁边难堪无比,如坐针毡。郭圣通是个聪明人,他看看身边的丈夫,突然发觉了丈夫眼里的不安。那是一种内疚到痛苦的表情。这让她感到心中一紧。
后宫女人的名分总算定了下来,但天下未定,她们的夫君还要四处征战。刘秀称帝后又过了六年多东征西讨的日子,他担心阴丽华在宫中受委屈,每次出征都带着阴丽华。亲密无间的接触让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这期间,阴丽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阴丽华本来就是刘秀的最爱,郭圣通与刘秀间则带有大量的政治因素。随着天下平定,刘秀没有太多顾忌了,郭圣通也从最初的“有宠”开始“宠衰"。丈夫的表现让深居宫中的郭圣通担忧。本来她很有自信,无论是相貌还是对刘秀的帮助,她都自觉超过阴丽华。
她曾经以为自己拥有了尊位就会得到刘秀更完整的爱,谁知道恰恰相反,阴丽华的这次让位,让她获得了名分却输掉了爱情。现在的局面让她惶惶不安,阴丽华不但时时陪伴在丈夫身边,还有了儿子。她认为阴丽华必定会趁机谋求皇后之位,还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公元33年,一群盗贼半夜闯进了阴丽华乡下的娘家,将阴丽华的老母亲和弟弟都杀害了。为了安慰爱妻,刘秀下诏追封阴家爵位,并将阴家被害之人按侯爵的礼仪安葬。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过火,但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刘秀在诏书里把当初阴丽华让后之事给捅了出来。
诏书一出,全天下人都知道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是阴丽华让出来的,这让郭圣通觉得很难堪。再加上刘秀平时总说阴丽华的儿子刘庄“类己”(像他自己),对郭圣通的儿子刘疆免不了训斥几句。这些都让郭圣通觉得刘秀与阴丽华另有企图。
疑神疑鬼让郭圣通最后终于爆发,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反抗。一个变成怨妇的女人是可怕的。她无法冲着阴丽华发泄怨气,就把矛头对准了其他嫔妃和宫女。阴丽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这一举措在郭圣通看来,是阴丽华博取刘秀同情的把戏,于是更加疯狂,整个后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
一个名门淑女最终变成了怨妇和悍妇。
刘秀当然明白她的怨恨,所以来个眼不见为净,任由她胡闹。可是,郭圣通恶待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则犯了刘秀的大忌。
前朝吕后的故事太可怕了,刘秀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心爱的阴丽华变成第二个戚夫人。作为开国皇帝,刘秀也决不允许一个女人挑战自己的威严。
终于,郭圣通在闹了三年后被废,阴丽华成为皇后。这一年是光武十七年,郭圣通当了15年的皇后。刘秀在废后诏书中称:“皇后经常心怀怨恨,违背妇德,不能抚养其他人的儿子,不能教诲他们成长。后宫里面的婢女们见了她,好像鸽子见了鹰。她既没有后妃之德,却有吕后、霍后的风格。怎么可以托孤呢?”
诏书中又说“阴贵人是乡里好人家的女儿,嫁给我的时候,我还是平民。现在告诉祖宗,把她封为天下之母。换皇后并非好事,也不是国家的福气,大臣们不要上书庆祝了。”
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郭圣通只能交出皇后的玺绶,黯然离开她住了16年的洛阳南宫宫殿移居北宫。好在刘秀为人仁厚,阴丽华也没有赶尽杀绝。所以,郭圣通的结局并不太惨,她没有被打人冷宫,而是被封为沛太后,她的兄弟也都封爵。
也许这个时候,郭圣通才明白,自己的对手绝不是一个地主的女儿,而是个聪明得可怕的王者。尤其是她善待了失败者,那是多么可怕的自信。比之前朝的开国皇后吕后对待失败的戚姬,那又是怎么样的自信。
郭圣通彻底失败了,甚至连累了她的儿子一郭圣通被废后,刘疆让出太子之位,由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接替。11年以后,郭圣通抑郁而亡。17年后(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于洛阳,24年后(公元64年)年正月阴丽华也去世了,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一场牵涉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完全落幕了。
其实,郭圣通原本不错,无论美貌还是才华都不输于阴丽华,她本来可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可惜她遇到了情商超级高的阴丽华,所以注定永无出头之日。如果遇到这样的女人做情敌,退出吧。
阴丽华并不坏,甚至堪称道德典范,可是不能不承认她有心机。阴丽华的经历说明,有些爱,可以很巧妙。遇到情感困扰时,不妨学学阴丽华吧。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南阳新野人,父为宣恩哀候阴陆,母亲邓氏。 东汉建立后,阴丽华受封贵人。光武十七年,皇后郭圣通被废,刘秀封阴丽华为皇后。汉明帝即位后,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共在位二十四年。
管仲之后,帝王之家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其家族是曾经辅佐的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秦末汉初时,阴氏家族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家产可以诸侯相比,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 刘秀是西汉刘氏宗族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九世之孙。刘秀九岁因父亲去世,被叔父刘良养大,史书形容刘秀生得十分俊秀。刘秀喜欢耕种,和大哥刘伯升好侠交友截然不同,刘伯升取笑刘秀只会种地,把他比做汉高祖的兄长。
隐忍免祸,天作之合王莽天凤年间,刘秀前往长安求学,刘秀的姐夫名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和阴氏有亲缘关系。借助这层机缘,刘秀有机会接触到了阴丽华,阴家小姐的美貌给了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在长安求学时,刘秀有一次看到执金吾出行,便感叹道:“做官就应该做执金吾这样的官,娶妻就应该娶阴丽华这样的女子。” 更始元年六月,刘秀的兄长刘伯升被更始帝刘玄和拥戴他的绿林军将领所杀,刘秀极为震惊,逐离开大军回到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谢罪。回到宛城后,刘秀不说自己的功劳,也不与刘伯升的部下私下接触,同时也不为大哥服丧,言笑一如往常。同时,刘秀决定立刻娶新野阴氏家族的小姐阴丽华完婚。
刘秀谦卑的态度让更始帝刘玄颇感惭愧,刘玄本来打算把刘秀斩草除根,但鉴于刘秀卑躬屈膝、隐忍不言的特点,让他没有了机会和借口。但他废除了刘秀的一切兵权,同时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武信侯的空头衔给刘秀。
政治联盟,权宜之计更始元年九月,刘秀在与爱妻阴丽华仅仅相处了三个月后,便受更始帝所遣去洛阳。刘秀只得将妻子送回新野娘家。不久,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去镇慰河北诸郡。 刘秀没有兵马,只带着一根代表更始政权的节杖,开始在河北各地镇慰。不久,一个叫王郎的人冒称汉成帝之子,在豪强的支持下于邯郸被拥立为天子,并四处寻找通缉刘秀。刘秀一度狼狈逃窜,终于得以在信都立足,以出色的个人能力,迅速拿下河北诸数县。刘秀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对拥有十几万人,支持王郎的真定王刘扬。 为了避免自己在攻打邯郸时,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刘秀与刘扬达成协议,娶刘扬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双方形成了政治联盟。经过多场激战,刘秀终于攻克邯郸,消灭了王郎政权。
久别重逢,物是人非之后,刘秀继续平定河北的征程,发幽州兵,成功击败并收编了以通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部队,部队增至数十万。刘秀继续转战平定河北各地,终于形成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庞大势力,也有了称帝的雄厚资本。更始三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建年号为建武。 建武元年,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同年冬十月,刘秀入主洛阳,很快他就派亲信率兵三百,将阴丽华接到身边。阴丽华到来之前,郭圣通并未直接被立为皇后,而是封为贵人。刘扬也并没有提出异议,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刘秀有这位原配夫人。 阴丽华两年多之前与刘秀离别,回到新野之后消息闭塞,刘秀一去杳无音信,她也早做好离丧的准备。没想到有一天,刘秀竟然派兵来接她,但早已物是人非,刘秀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自己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他们的骨血。阴丽华当时的心境无从推测,心情更是难以言表。
有位不受,稳定政局阴丽华到来不久,刘秀便封其为贵人,与郭圣通相同,又封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为阴乡侯,阴丽华的娘家在建武政权的爵位高于郭圣通娘家。 新皇朝已经建立近一年,中宫后位的人选也提上议程,刘秀认为阴丽华“雅兴宽仁、有母仪之美”,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可阴丽华坚持不受,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成为皇后,这是阴丽华作出的决定,是她人生的轨迹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刘秀即位后迟迟不立后,而阴丽华的到来,阴识又受到刘秀的优待,不知道这件事对刘扬有了怎样的影响?建武二年正月,刘扬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被刘秀所派的耿纯击杀。 按道理郭圣通的舅舅犯了谋反大罪,多少应该受到株连,但是由于建武初年,刘秀四周强敌环绕,内部也不是很稳定,因此刘秀并不想用残忍的手段,而采取了怀柔的措施。为了稳定真定王室,刘秀立郭圣通为后,刘疆为太子。
无功不显,无名不扬在刘秀成为天子的过程中,郭圣通家族功不可没,居功至伟。而阴丽华尽管是刘秀的原配夫人,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无论从影响力、政治上的控制力以及亲族的能力上,阴丽华都无法与郭圣通相比。 同样刘秀身边的功臣勇将也不清楚阴丽华的存在,他们只知道刘秀有妻子叫郭圣通。因此在这种局面下,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子刘疆为太子,是阴丽华、刘秀和郭圣通三个人之间,最好的一种选择。
恩宠备至,夫妻齐心建武四年五月甲申,阴丽华在元氏县生下长子刘阳。这是一次颇为不平凡的出生经历,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不知道刘秀是出于什么缘故,坚持要带上怀孕的阴丽华从军。 刘阳在刚一出生时,便得到刘秀的喜爱,刘秀见到这个孩子脸色红润,便认为其像圣君尧。随后阴丽华越来越受宠爱,又相继生下四个儿子。阴丽华身为刘秀嫔妃,和刘秀同甘共苦,亲眼见证了王朝的建立。
循序渐进,皇恩不均东汉初年,天下兵戈四起,甚至达官显贵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颍川之地更是混乱不堪。阴家富比王侯,而成为盗贼眼中的目标,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被贼人劫持,在官府捉拿时,被贼人杀害。刘秀对此感到甚为悲伤,为了安慰丽华,刘秀下诏给大司空,诏书中又提到了阴丽华有母仪天下的资格。 刘秀在刘阳十岁之时,摸着他的头说“吴季子”,此言更是令人遐想连篇。刘阳尽管年幼,但通晓春秋大义,他毫无畏惧请假吴季子愚不可及,同时也向父亲表明自己当任不让的态度。 建武九年,郭皇后已经完全失宠,被刘秀疏远。尚书令申屠刚在职期间多次谏言,让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疆入主东宫,却被刘秀拒绝,并最终把申屠刚贬黜出京。 建安十三年,蜀地平定后,刘秀大封功臣外戚,但其中却不包括郭圣通的外戚族人。其弟郭况直到建武十四年,才升任城门校尉。建武十五年,刘秀对阴氏和刘秀的母族樊氏增加封赏,却没有包括郭圣通的弟弟郭况。
皇权已固,时机已到建安十六年,刘秀杀了十余个郡守,并平定了叛乱,社会趋于稳定。刘秀经过“退功臣进文吏”,削弱了朝堂上功臣的影响力,让他们安享富贵,不过逢年过节入朝觐见而已。又经过“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极大的加强了皇权,将权柄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至此,刘秀已经具备了对“废储易位、动摇国本”的控制能力。 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在天下平定四年之后,光武帝刘秀决定废皇后郭圣通,立贵人阴丽华为后,刘秀认为郭圣通心怀怨恨,对她的评价是认为她在自己死后,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而阴丽华是原配,和自己情深意重,应该侍奉宗庙,居国母之位。因此,在国家政局稳定之后,便开始兴废立之事。
满门显贵、宽容不争刘秀废郭圣通后位,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终于走上了人生的顶峰。但和电视剧以及小说中不同,阴丽华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作为,唯一的建树就是为自己的儿子选定了马援之女为后,也就是被尊为中国历史上贤后典范的东汉明德皇后。阴氏满门显贵,当时有“阴氏五侯”的说法,阴氏成为了东汉初年最有权柄的外戚。 阴丽华是一位生性善良、性格温和、心胸开阔的女性。也许是经历了战乱痛苦、亲人离散,给她更多的人生智慧。也许是受了刘秀的君子之风的影响,让她用从容平静的态度,宽容不争的手段,面对数十载的波澜人生。
永平七年正月二十日,阴丽华崩逝,享年六十岁,同年二月初八与刘秀合葬于元陵,谥号“光烈”。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说阴丽华能够在近几年大火,林心如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林心如在前几年重走回头路,搞了一大堆的古装剧,我有印象的一个是《精忠岳飞》,另一个就是《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虽然剧情有一些老套,俗气,但是还是将阴丽华的事迹表现了出来。
光武帝刘秀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在影视剧中,阴丽华一般以雍容华贵的形象出现,不仅美貌异于常人,而且知书达礼,善解人意,历史上的阴丽华真的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吗?
阴丽华与光武帝刘秀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阴丽华生于世家大族,而且还是“明相”管仲的后代,至于为什么不姓“管”,而是姓“阴”,是因为管仲的七世孙管修曾被封为“阴大夫”,之后便用“阴”作了姓氏。
阴氏一族居于新野,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中更是富庶,良田千亩、奴仆成群更是毫不夸张,这样的家庭若是平常年代,那日子肯定是再滋润不过了,但是却偏偏碰上了兵戈四起的乱世。
乱世之中,小儿女的婚姻之事便被耽搁了下来,阴丽华19岁的时候才出嫁,嫁给了当时还没显贵的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史书记载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意思就是说刘秀长得挺高,也挺漂亮,胡须眉毛很浓密,大嘴巴,高鼻梁,额骨中央有一块凸起,形状像太阳。为什么这么形容他呢?古代的相师认为这种面相是大贵之相,是帝王的面相。
刘秀早年通过家住新野的姐夫邓晨认识到了阴丽华,从此便拜倒在了阴丽华的石榴裙下,一直对阴丽华十分仰慕,甚至感慨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更始元年,刘秀的兄长刘縯因遭更始帝刘玄嫉恨而被斩杀,刘秀大为震惊,便到宛城向刘玄请罪,在宛城时刘秀怕被刘玄怀疑,不敢为兄长服丧,与人交谈也不敢流露出丝毫悲伤。
同年,刘秀决定求娶阴家之女阴丽华为妻,自此,29岁的刘秀与19岁的阴丽华结为夫妇,刘秀对阴丽华十分敬爱,而阴丽华对自己这位丈夫也很是满意。二人如胶似漆,举案齐眉,好不恩爱。
刘秀为何将阴丽华放置家中,却另娶他人?刘协与阴丽华婚后不久,刘秀奉命西去洛阳,二人不得不洒泪别离,刘秀出发之前将阴丽华送回了新野娘家,阴丽华也就在家老老实实的等着丈夫回来找她,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与自己恩爱无比的丈夫竟然停妻另娶。
刘秀西去之后,因为没有兵马,着实狼狈了一段时间,但好在刘秀能力出众,拿下了信都和河北数县,还占据了肥累县和藁县,这两块地方是前真定王刘扬的地盘。
刘秀派人游说刘扬,希望两人合作,共同攻打王朗,而刘扬也需要一个在更始政权中能为自己说话的人,两人一拍即合。为了达成合作、加强信任,刘秀就迎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借助于这场联姻,刘秀实力大增,再加上刘秀本身也很有能力,相继收复了河北一带。在更始三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建号“建武”,而此时的郭圣通已为刘秀生下了皇长子刘疆,可怜的原配阴丽华还在新野苦苦等待她的丈夫。
好在刘秀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很快就派人将阴丽华接到了身边。
至此,阴丽华才又与自己的丈夫刘秀重逢。古代通信不发达,阴丽华以为刘秀早已死于战乱之中,没想到还能再见。但没想到的是,丈夫身旁已经有了别的女人,而且连孩子都生了。不知道阴丽华是以怎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的。
但让阴丽华比较欣慰的是,丈夫对自己一如从前,爱护有加。还将自己的哥哥阴识封为阴乡侯,娘家的地位也一举提高,甚至比郭圣通的家族还要尊贵。而且刘秀有意立阴丽华为皇后,按照一般人,那肯定是乐颠颠的就接受了,但阴丽华却坚决拒绝,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力能够胜任皇后之位。没有能力只是一个借口,阴丽华拒受皇后之位,只是为了帮刘秀稳定朝局。
阴丽华为何能够得到刘秀的宠爱,并且入主中宫?当时朝局动荡,郭圣通的舅舅刘扬造反被杀,刘扬的族人和部下惶惶不安,生怕自己被牵连。再加上古代人对子嗣极为看重,为了稳定局势,保证王朝的传承,刘秀选择立有子嗣的郭圣通为皇后。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实在是一举三得,刘秀稳定了朝局,郭圣通得到了皇后之位,而阴丽华因为刘秀的愧疚之心,恩宠更胜从前。
阴丽华与刘秀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在刘秀心中,阴丽华也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郭圣通不过是权宜之计。
朝局逐渐稳定之后,郭圣通的作用也就小了,刘秀对郭圣通也就日益疏远,在刘秀能够完全把控朝堂之后,就决定废除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原太子刘疆也自请让位,阴丽华的长子刘庄凭借母亲的恩宠登上了太子之位。得势之后的阴丽华并没有打压废后郭圣通,反而对郭氏一族加以礼遇,连后来继位的刘庄对待郭家也是恩宠甚隆,可见阴丽华为人宽厚,并非小肚鸡肠之人。
中元二年,刘秀驾崩,二人风风雨雨共同走过了三十四年,夫妻恩爱,感情和睦。几年之后,阴丽华逝世,谥号“光烈”,与丈夫合葬于原陵。
《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后(指阴丽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由此可见,阴丽华此人的确是没什么缺点。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位面之子刘秀的两个老婆阴丽华和郭圣通,两个都是很聪明的女子,虽然有着天然的对立关系,但因为智商和情商都在线,所以没到两败俱伤的结局。
阴丽华百忍成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圣通虽然败了,也不像刘邦的戚夫人或李治的王皇后那么悲催,而是封为藩王太后,和儿子一起居住。她的家族也得到尊崇,是东汉四大外戚之一。
正史中是这么记载阴丽华的:“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这是比较不错的评价了。
但我们都知道,正史么,总是冷冰冰的,而且充满套路,想从字里行间了解一个人有点难。
在我看来,阴丽华和郭圣通两个人无论结局如何,心里肯定都很憋屈。
为什么呢?那就得从头说起了。
汉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和皇家正嫡的血缘太远,已经落魄了,人生的最大梦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执金吾”是什么鬼?不是什么大官,只是护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类似于高级侍卫,卖相是很好的,身披盔甲手持兵器,抬头挺胸威风凛凛。
对于已成布衣的刘秀来说,这已经是他所能想像出的自己能达到的人生巅峰了。
至于阴丽华,那是他的女神。阴家很有来历,老祖宗是管仲,没错,就是那个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老先生。和已经没落的刘秀不同,阴家在南阳当地还是大族,刘秀的姐夫邓晨和阴家也是亲戚,经常走动,刘秀就是因此而认识了阴丽华,从此一见倾心!
但阴丽华是豪门千金,他已经落魄成了穷小子,两家不是一个层次,门虽当户不对。阴家又没有吕太公的好眼光,不可能把阴丽华嫁给他,估计他也没勇气提亲,只把她当成高不可攀的女神。
不过,时势造英雄,他一飞冲天的时候很快就要到了。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太过超前,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也在其中。公元23年,他们的堂兄刘玄被拥立为更始帝,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王莽当然不能让刘家这些子弟成了气候,当即派自家亲戚王邑和王寻领四十二万大军去征,刘秀只有几万兵马,只能撤到昆阳,与王军在此决战!
这又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但和项羽的巨鹿之战不同,刘秀能取得胜利,更多是老天的偏爱!眼看汉军就要败,突然“狂风起,暴雨如注,滍水暴涨”, 王莽大军被淹了。。。。。。这就是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的原因。
能终结王莽这个穿越者的,据说只有位面之子。
昆阳之战中刘秀立下大功,但他们兄弟被更始帝所忌惮,刘縯还被杀了。刘秀无奈,忍着悲痛跑回去表忠心,刘縯觉得他没有他哥哥那么狂妄,信了他的话,封他为武信侯。
这次衣锦还乡,刘秀终于娶到了思慕多年的阴丽华,婚后两人感情很好。
那他怎么又娶了郭秀通呢?当然是出于政治需要。
刘秀成亲没多久,更始帝派他去经营河北,此时更始帝并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同,河北一带更不把他放在眼里,另有人在此称帝,刘秀的处境就非常困难。想也知道,哪个皇帝会喜欢别家皇帝的大臣在自己眼皮底下活动?
为了解除困境,也可能是存了心要脱离更始帝,刘秀在此找到了新的强大盟友:真定王刘扬!为了巩固双方关系,刘杨要求刘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
刘秀也许有过挣扎,最终还是同意了。此时他和阴丽华成亲不到一年,想想阴丽华知道此事的心情吧,凭白无故从元配正妻变为妾,估计得呕出一口老血。
所以后来刘秀称帝后回老家接她来京城,她根本不想去,后来在众们亲人的劝解下才去了。
又因为郭圣通所代表的真定军对于刘秀称帝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刘秀表示要立她为后时坚决推辞,那刘秀是真想立她为后吗?我认为内心深处是想的。
可权衡利弊,立郭圣通为后才最为稳妥,而且她还生了儿子,对于封建帝王来说,子嗣是非常重要的。
阴丽华将“不争是争”演绎得非常到位。
而郭圣通就更憋屈了,出身名门,自幼娇生惯养,却毫无自主权的被舅舅嫁了个陌生人,这陌生人虽是好丈夫,可惜还有个更为名正言顺的妻子。。。。。。我家为你南征北战打江山,我为你做出这么大贡献,等江山已稳,不需要我的时候就让我腾出位置来了??
刘秀对郭圣通不能说没有感情,否则也不会生了五子一女,夺了她的后位之后也没做更多的惩处。只是青少年时期的初恋足以持续一生,他最爱的还是阴丽华。
最后,说句有些朋友可能不赞同的话,刘秀是个好皇帝,但在郭圣通这件事儿上,他就是个凤凰男。
【我是一粒沙,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执金吾,当时相当于郡尉一级的官,也是刘秀当时见过最大最威风的官,阴丽华,是当时刘秀见过的最貌美有才华的女子。
阴丽华,据传是春秋管仲后裔,至她这一代,阴家已是河南新野首富,良田千頃,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知书达礼,贤淑聪慧,端庄稳重。更貌美出众,亭亭玉立,惊艳无比,凡见过她的人无不啧啧称羡。一直未遇到如意郎君,一直到19岁仍待字闺中,一天其兄阴识兴冲冲告诉妹妹,更始帝破虏大将军刘秀登门提亲来啦。阴丽华才想起几年前,刘縯、刘秀兄弟来府中与家兄阴识谈事,两人对视一下,这就是天缘,爽快答应下来,天之作合,成全己流传近两千年的美满姻缘。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虽为汉高祖九世孙,但支脉过远,至他这一辈,已无封地,仅为经营农田的庄户人家。
但自小志向远大。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各地举兵讨莽,刘秀随兄加入了其中一支一一绿林军。后兄刘縯因事被绿林军首领刘玄斩杀。刘秀隐忍内心痛苦,表明与兄划清关系,忠于刘玄,夜晚无人之时,失声痛哭。后来竟得到刘玄重用,拜为破虏大将军去河北发展。
正如鸟出笼,虎归山,囚龙入海。一到河北,联络各路义军,刘扬是最大的一支,为站稳脚根,与刘杨结为姻盟,虽非情愿,为政治谋,娶了刘扬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后经十年征战,统一了全国,诞生了一个新的皇帝一一光武中兴的刘秀。
此时,阴丽华、郭圣通同为贵人,阴在前,郭为后娶,但郭生了长子刘疆,阴生了次子刘庄。立谁为皇后、为太子,朝臣们很为难,刘秀自然心仪阴丽华母子,但也顾忌郭圣通舅舅刘扬的强大势力。阴丽华力劝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其子刘疆为太子。才平息了这一难办的争议。
后来,刘秀总感对不住自己最心仪的结发妻子,内心疚愧,不得安心。最后下决心废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废刘疆立刘庄为太子。之后,阴皇后对郭圣通母子礼遇有嘉,姐妹相称,善待终老。
阴丽华是中国历史上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齐名的贤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