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和珅的嫡子原名当然不叫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其实是拜乾隆所赐。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乾隆有次见宠臣和珅的嫡子长得一表人才(正史评价“俊逸可喜”),便心生喜欢。于是指定其为和孝公主的驸马,并赐名“丰绅殷德”。

那么和孝公主是谁呢?原来她就是乾隆的小女儿,那位被捧为乾隆“掌上明珠”的天之娇女。和孝公主的生母是惇妃汪氏,在乾隆众多妃子中并不起眼。而和孝公主之所以受宠,是因为她出生于乾隆晚年(当时乾隆已经六十五年),所以老来得女的乾隆格外高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和孝公主的长相与乾隆本人非常相像,所以乾隆去哪都喜欢带着她。乾隆还说过,“如果和孝公主是个男子身,朕一定立她为储君”,可见乾隆有多宠爱这个女儿。

乾隆五十四年(1789),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成婚。和珅因此成了乾隆的亲家,“二皇帝”之名变得更加名副其实。而丰绅殷德也因为父亲这个遮天大树的荫庇,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丰绅殷德历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护军统领,都是美差肥缺。

但其实丰绅殷德与他的父亲和珅很不一样,他不擅于官场钻营,他对官场之事也没太感冒,可能由于自幼就体弱多病的缘故,他喜欢的是琴棋书画这些带有文人气质的事物。而丰绅殷德因为自幼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延禧堂诗钞》便是丰绅殷德的代表诗作。

和珅倒台后,儿子丰绅殷德被牵连,不得不接受调查。嘉庆帝原本想将丰绅殷德一撸到底,但后来还是看在妹妹和孝公主的面子上,给他留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官职。

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丰绅殷德一下子变得消极颓废起来。因为被软禁在家,所以他便用更多的时间扑在琴棋书画上。另外意志消沉的丰绅殷德还爱上了饮酒作乐,以此排解心中的落寞与惆怅。

而和孝公主却在这段艰难的时局中,表现出了一种大家闺秀般的坚强与从容。丰绅殷德解职后,夫妻二人就没了生活来源,但和孝公主还是一如既往的守护在丈夫身边,勤劳持家。另外,和孝公主在艰难时刻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勇敢,也打动了嘉庆。所以嘉庆也给了和孝公主很多格外的照顾,比如将原本应该收归朝廷的淑春园继续留给和孝公主使用,丰绅殷德也因此没有颠沛流离。

虽然丰绅殷德天天躲在诗曲美酒中,但是生活并没有饶过他。嘉庆八年(1803),为了收减开支,丰绅殷德决定辞掉长史奎福,不料奎福心生恨意,向朝廷举报丰绅殷德所作诗词藏有叛逆之心。丰绅殷德本来就身份敏感,这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经查办后,嘉庆本来决定将丰绅殷德交给慎刑司软禁,但后来因为和孝公主求情,所以就改为将其软禁在家。

丰绅殷德原本就体弱多病,经此打击身体就愈发虚弱无力了。后来嘉庆帝见丰绅殷德还挺老实,没有再搞出什么幺蛾子,于是就决定起复外调他去乌里雅苏台任职。然而边疆恶劣的气候却让丰绅殷德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了。嘉庆十五年(1810)初,丰绅殷德病情加重,不得不向嘉庆请求回京养病。同年四月十七日,丰绅殷德因病去世。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这个话题最好从和珅的家庭聊起。

在咱们的印象中,乾隆朝的巨贪和珅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贪婪、奸诈、油滑。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回归家庭,却是个十足的好丈夫、好兄长、好父亲。

有一点十分地让人匪夷所思,在和珅的家庭中,不仅和珅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个个有情有义,全没有豪门府邸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从这个角度讲,你很难将和珅定义成一个“坏人”。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和珅儿子丰绅殷德,他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命运才会显得真切。

和珅虽然妻妾成群,但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丰绅殷德,另一个则早早地就夭折了。在这一点上,老天爷看来始终是公平的,从不会让一个人把福分占全了。

丰绅殷德是和珅嫡妻冯霁雯所生。和珅的这位结发妻子是名门出身,其祖父英廉是乾隆朝的重臣,担任过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想当年,正是因为英廉觉得和珅可塑、可期,这才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

从事后看,英廉的眼光是真的好,抛开和珅后来的贪污腐败,他对冯霁雯是真的好,而且是好了一辈子,无论默默无闻,还是得势发迹。

而名门之后冯霁雯呢,也是一位标准的贤妻,和珅未得势,她含辛茹苦,和珅得势,她仁义宽厚。虽说冯霁雯四十九岁时就离世了,很不幸,但此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因为她避开了随后的家破人亡,一生虽短,但始终生活在和谐、富贵、美满中。

有这样一个家庭,有这样一双父母,丰绅殷德无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在乾隆朝后期,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生在帝王家不如生在和家。

然而,丰绅殷德除了拥有这与生俱来的富贵幸福,还有世人难及的好运气。

据记载,丰绅殷德的长相与和珅几乎如出一辙,极为英俊潇洒,极受人喜爱,这其中就包括乾隆。当朝天子看到宠臣和珅有这么一个儿子后,不仅赐名“丰绅殷德”,而且把最为珍爱的十公主许给了他。

“丰绅殷德”具体是什么意思?说法不一但总逃不过富贵长久的意思。透过这名字应该能体会到,乾隆是真喜欢这孩子。

否则他不会把最珍爱的十公主许给他。

说到这十公主,按清朝法制和满族习俗,只有皇后亲生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嫔妃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

但因为极为珍爱,乾隆在十公主十二岁那年,破例将其封为固伦和孝公主。除此之外,乾隆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十公主若是皇子,皇位就是她的。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乾隆如此珍爱十公主,为何要把她嫁给权臣之子呢?要知道权臣的结局多半都是家破人亡。或许只能这么说,乾隆是真心觉得这俩孩子般配,另外通过这样一桩政治婚姻,一来能更好地驾驭使用和珅,二来也可能是想为和珅他日留个后。至于十公主本人的幸福,虽不能尽善尽美,但终归不会差。

事实上也是,十公主和丰绅殷德不仅同龄般配,乾隆五十四年正式下嫁后的生活也十分地美满幸福。要说不好,只有一条,两人生的儿子也早早地夭折了。

但生活是具体的,幸福也是具体的,随着和珅在嘉庆四年正月被处死,和府被抄家,十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幸福也就慢慢地滑下了不幸。

因为十公主,丰绅殷德在父亲刚被处死时,虽受波及,但处境并不算太糟糕。

嘉庆发下上谕:“丰绅殷德系固伦额驸,且公主平日最为皇考所钟爱。自应仰体恩慈,曲加体恤。若此时将丰绅殷德职衔斥革,齿于齐民,于体制亦觉未协。和珅公爵系因拏获王三槐所得,应照议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丰绅殷德承袭,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

这份上谕意思说的很明白,丰绅殷德是固伦公主额驸,将其革职查办不合适,和珅的公爵是不能给了,但为了固伦公主,那就保留伯爵,在家好好跟公主过富贵日子吧。

如果丰绅殷德一直能享受这个待遇,应该说他和十公主的幸福生活还能勉强维系下去。

但帝王从来都是无情人。

仅仅过了一个月,嘉庆就觉得不对劲了,让和珅的儿子去过这样一份高爵厚禄的悠闲富贵日子,是不是太仁慈了点?

在这种心理下,嘉庆改主意了,对不起,丰绅殷德,伯爵我看还是收回的好,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干一份差事吧。

正式的说法是,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

其实这就是对丰绅殷德的变相打击。

对此,丰绅殷德一定是有所感知的,加之因父亲惨死产生的挥之不去的怨恨,接下来的丰绅殷德一定会有所反应。

他做了什么呢?

以守孝为名,他离开十公主,到父亲的坟地守坟去了。守坟期间,丰绅殷德将自己沉入了侍妾的温柔乡,纵情酒色,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是对十公主身后的爱新觉罗皇族表示不满吗?

或许也可以这么理解。

但作为富贵温室中长大的公子哥,丰绅殷德终究不会做出什么狠事来。随着怨恨的平息,他慢慢地又恢复了常态,又开始出来当差。

但处在墙倒众人推的残酷现实下,你想努力地活下去,他人往往不给你这样的机会。

就在丰绅殷德在仕途上重新有所起色的时候,一场针对他的诬告猛地就向他袭了过来。

嘉庆八年(1803年)八月,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与父报仇,并欲毒害公主及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等罪。

子虚乌有的谋反诬告,再加确有其事的国服期间与侍妾厮混生女,这等于是给嘉庆送上了一个十分好用的把柄。

最终,丰绅殷德被革去公衔及所管职任,在家圈禁,闭门思过。

帝王的刀子一旦举了起来,再放下就难了。

就这样,两年多之后,嘉庆又给了丰绅殷德一刀,我看你丰绅殷德还是别在京城呆着了,把伯爵赏还给你,到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去吧。

记住,固伦和孝公主不能跟你一起去。

这是什么?就是万里发配呀。

挨了这一刀后,丰绅殷德基本就算走到了人生尽头。

荒蛮之地,痛苦难宣,不久,丰绅殷德就彻底垮掉了。

三年后,在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下,嘉庆给了个面子,允许丰绅殷德回京养病,但此时的丰绅殷德再也缓不过来了,回京两个月后,便死了。

只有三十五岁。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我们先来看丰绅殷德的主要身份:和珅的儿子,乾隆的女婿,大清的驸马爷。

不过话说起来,乾隆爷的驸马那么多,他一个丰绅殷德算哪根葱?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原因不在于和珅,也不在于丰绅殷德,而在于丰绅殷德迎娶的公主。《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因此在和孝公主13岁时,便被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对她的宠爱,因为按清朝法制所定: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而丰绅殷德的妻子,乾隆帝因为疼爱她,才破格封其为固伦公主。

比起什么还珠格格、紫薇格格,人家固伦公主才是根正苗红,深受乾隆爷喜爱的大清格格。

说会丰绅殷德,由于受电视剧的影响,和珅长相奇丑,影视剧中的丰绅殷德里是贼眉鼠眼,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和珅非但不丑,而且是个大帅哥,你知道丑的是谁吗?反而是纪晓岚。所以真实的丰绅殷德也与其父一样英俊美貌,乾隆也非常喜爱丰绅殷德,而且,丰绅殷德的名字就是乾隆帝所赐的。丰绅在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希望丰绅殷德能福裕长驻。

说完名字的来历,我们来看他的结局,你是不是担心丰绅殷德会因为和珅的倒台而悲催收场呢?其实你的质疑不无道理,毕竟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是的,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伏法,丰绅殷德的确因此受到牵连。但是丰绅殷德以公主故,免连坐,仍给伯爵。二月,因和珅“有谋为不轨之意”,其虽不知情,“加恩免其追问。但不应仍叨世袭伯爵”,遂“革去伯爵。停其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

虽然亲爹和珅倒台,但是对丰绅殷德而言也只是虚惊一场。不仅如此,他还担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等职务。

那么他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呢?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回京养病。四月,加恩赏给公爵衔。五月十七日卯刻卒,年三十六。“赏银五千两治丧。照公爵衔赐恤。”

有子早夭,遗二女,以养子福恩嗣,承袭和珅父常保所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虽然英年早逝也算得到了善终,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乍一听这父子二人的姓名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连姓氏都不一样了。其实和珅并不姓和,他是满族人,虽然出身下五旗,却背靠着满族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因此他全名应该叫钮祜禄·和珅,而他的儿子也应该叫钮祜禄·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名字由来

丰绅殷德本意为“福寿兴旺”,这个名字可不是和珅做主给起的,是乾隆皇帝在1780年见这个六岁的小孩长得眉清目秀,因而一时兴起给他赐了这个名字,可能在这个时候乾隆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十公主下嫁给和珅的这个儿子了。

和珅倒台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清史稿》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太上皇驾崩了。失去了这个靠山的庇护,和珅的处境顿时恶化,几天后,嘉庆就迫不及待地对和珅展开了清洗,下旨将他逮捕下狱。不久大臣们就拟定了和珅的二十款大罪,然后由嘉庆下旨向天下人宣布。 本来按照所议罪行,和珅该按照大逆论处,但是嘉庆体念他“首为宰辅,不忍令肆市”,于是改令他自尽。

丰绅殷德的结局 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清史稿》

嘉庆皇帝清算的初衷就只是为了打倒和珅,因此自他死后就没有对和珅一党穷追猛打。为免朝局动荡,最后也就悉数放过了。 因此嘉庆本来也没打算让丰绅殷德以和珅之罪连坐,毕竟“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嘛,再考虑到他是自己妹夫的身份,就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处分(诏以公主故,留袭伯爵)。不过后来在查抄和珅所敛集的巨额财产的时候,发现了一颗只有皇帝才能戴的正朝朝珠,就命官员审问他的家人,最后拷问出了什么不得而知,史书没有记载,只知道嘉庆由此大怒,褫夺了他的伯爵,只给他留了个旧职“三等轻车都尉”。

嘉庆七年,镇压白莲教起义大获成功,嘉庆龙心大悦,搞了一次推恩活动,又赏了丰绅殷德一个民公品级,散秩大臣的官位。没过多久,公主府上的长史奎福就举报丰绅殷德背地里修习武艺,想要图谋不轨、犯上作乱。嘉庆当然知道丰绅殷德手中无权,只有一个散秩大臣的虚名,自然不敢叛乱找死,因此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派了一干重臣例行公事前往查察。

一查之后发现造反固然是诬告,但是却发现了丰绅殷德的另一个秘密:他在国丧期间与小妾“私通”,生下一个女儿。清朝帝、后去世都属于国丧,大事期间官员、百姓都必须遵守规定守孝三年,这三年内他们不能参加任何娱乐活动,更不用说与妻妾同房生子了。嘉庆得到消息后大怒,认为丰绅殷德目无君上、淫乱朝纲,遂革去他所有公衔,把他圈禁在家。

再后来时过境迁,嘉庆看在妹妹的份上又心软了,陆续给了他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的职位,他的爵位也从伯爵升为了公爵。嘉庆十五年五月十七日,丰绅殷德病逝在北京,终年三十六岁。他死后嘉庆还特别赏了五千两银子办理丧事,并吩咐手下人按照公爵的爵位来抚恤。

综上来看,丰绅殷德的下场算是很好的了,并没有受他爹和珅太多的影响,这无疑得益于他娶的这个好老婆以及嘉庆的仁慈,估计这两点少了任何一点他都早就死无葬生之地了!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和珅是一代贪官,是乾隆宠臣。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四年,在乾隆去世一周后,和珅就被嘉庆送到了“阎王殿",让其去陪自己的父亲乾隆了。

按理来说,罪臣之子,一般要承担连坐,可是和珅的大儿子没有遭此刑罚,而且其后的人生堪称传奇。

和珅的儿子被乾隆赐名,娶了乾隆最疼爱的公主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既然是宠臣,就会受到各种良好的待遇,其子女也会受到好的照顾。

和珅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出生40天就死了,大儿子是和珅的嫡妻冯霁雯所生,自小相貌俊秀,聪明伶俐。

和珅大儿子5岁时,带其进宫,乾隆爷见了很喜欢,遂赐名“丰绅殷德”,并且指婚为十公主之驸马。十公主是谁?是乾隆最喜爱的女儿。

乾隆五十二年,十公主被封为固伦和孝公主,作为“未过门”的驸马,丰绅殷德也被赏赐不少。

乾隆五十四年,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大婚,整个京城轰动了。乾隆送给十公主的嫁妆竟然是和嘉公主的十倍。可想而知,乾隆对和孝公主是多么疼爱。

丰绅殷德当了驸马后,事业开始腾飞

正式成为驸马后,丰绅殷德的事业开始腾飞。娶一个这样显赫的公主,想不腾飞都难。

乾隆五十五年,丰神殷德被封“散秩大臣行走”;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升为正黄旗护军统领;乾隆六十年正月,被封为内务府大臣。看得出来,这个女婿很受重用。

这是在乾隆朝,那么到了嘉庆一朝会怎样呢?前期一样受重视,因为乾隆还活着,乾隆的面子得给。于是,嘉庆二年二月,丰绅殷德又兼了銮仪卫銮仪;当年的八月,丰绅殷德又兼上了正白旗汉军都统。此时,丰绅殷德才22岁。

这还了得?丰绅殷德看起来前途无量啊!

可是,嘉庆四年的某一天“天塌了”,因为乾隆死了,不到一周,嘉庆就把和珅抓了起来,这嘉庆是多么着急的“办和珅”啊!乾隆头七刚过就下手了。

此时,和珅被抓,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又将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和珅身死,丰绅殷德受了牵连

和珅死了,看着堆积如山的贪墨纹银,还有数不清的珍宝、文玩、古画,嘉庆气愤得无以复加。

对和珅的处理,早期想定为“凌迟”,但在和孝公主和其他大臣的求情下,和珅被赐了自尽。那丰绅殷德需要连坐吗?也许需要,但为了给足和孝公主的面子,丰绅殷德不仅没有连坐,还保留了一个伯爵的爵位(和珅是公爵,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降低世袭之位了)。

也许,嘉庆觉得处理有些轻了,当然,有人在嘉庆耳边不断“烧火”也是原因之一。于是,过了一个月,丰绅殷德被革去“伯爵”之位,停了世袭的待遇,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

什么意思?看在妹子的份上,给你“丰绅殷德”一个自谋生路的机会。说实话,这待遇已经够意思了。放到明朝,死得不能再死了。

丰绅殷德屡次立下战功,职位不断升迁

丰绅殷德的人生开始了自我的奋斗。

嘉庆七年,丰绅殷德在四川、陕西、湖广等地平定匪患,立下战功。嘉庆封赏了丰绅殷德一个“民公品级”,但继续干着“散秩大臣”的活。

但,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

看丰绅殷德有点重新崛起的意思,嘉庆八年八月(1803年),丰绅殷德被人告了,而且是公主府的长史奎福。说什么“丰绅殷德不断积累战功,勤练武功,是为了报仇”,还说什么“国丧期间(乾隆死后的时间),丰绅殷德和侍妾生了孩子。”

对于这样的状告,嘉庆很慎重。最后查明,报仇、谋反等纯粹是扯淡,但国服期间生了孩子,确有此事。怎么能随便生孩子呢?那就撤了职位,回家休息吧!

但,当年十二月,嘉庆又赏了这个妹夫“三等轻车都尉俸”。看来,嘉庆对这个妹夫还不算太差。不过,在嘉庆看来,常常敲打敲打,可能更好用。

嘉庆十一年(1806年)四月,丰绅殷德以头等侍卫的身份,再次被封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这还没完,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又调整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虽然困难重重,但丰绅殷德有点“东山再起”的意思,难道还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不成?很有这个可能。

十二月,嘉庆因为丰绅殷德的突出表现,又赏给伯爵衔,离京赴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这和和珅刚死之时丰绅殷德的爵位一样了。

但也许是太拼了,丰绅殷德病倒了,在公主求情下,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丰绅殷德被批准回京养病。

1810年的四月,嘉庆赏给丰绅殷德“公爵”衔,转了一圈,丰绅殷德不用世袭自己老爹的公爵,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公爵之位,人生真是充满了奇迹。

也许,看到自己“王者归来”了,也许实在扛不住“病痛的折磨”了,1810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丰绅殷德离开了人间,死时仅仅三十六岁。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清朝是满人的江山,所以他们都有自己家族的姓氏,就像溥仪,他是爱新觉罗氏,所以全名爱新觉罗溥仪。而和珅是钮祜禄氏,那么和珅的儿子理应就是钮祜禄丰绅殷德,但他这个名字可不简单,是乾隆帝亲赐。

和珅在历史上出名主要他是清朝的巨贪,家财万贯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富有,他拥有的金银富可敌国,具体数目估计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据说有个小偷潜入他的家中,面对着金山银山,最后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无奈的空手而归。为什么呢?因为和珅为了防贼,把金银融化,叫人重新铸成了百多斤的金球和银球,小偷面对这么多的财富,却无法带走,只能望金兴叹。

当然和珅如果只会贪污的话,怎么能入乾隆的法眼?所以和珅不只是会贪和阿谀奉承,他还长相标致,才华横溢。从乾隆身边的侍卫到乾隆身边的近臣,官阶翻着跟头的往上升,就足以说明和珅是有本事的。

和珅阿谀奉承那也是恰到好处,如春风拂面,乾隆皇帝十分受用,以至一日不见,如白爪挠心。成了乾隆皇帝身边红的发紫紫上加红的大红人,风光一时无两,风头最劲时,一人身兼数职,还都是掌实权的部门,那会儿没有和珅办不了的事,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也就是和珅一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所有的事儿都是他说了算,资深贪腐那都不叫事儿,可也就是这种滔天的权力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那时候和珅和乾隆关系近到什么程度?有一回乾隆剑道和珅5岁的儿子,喜欢的不得了,乾隆当时说,要不是君臣关系,定然认和珅的儿子为干儿子,并给他赐了丰绅殷德的名字,就是福祉永远或是祝你好运的意思。

当时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固伦公主与丰绅殷德的年纪一般大。乾隆当时就说,让你儿子做我的乘龙快婿吧,对和珅来说还巴不得呢,这种君臣子女的政治婚姻对和珅来说,一是最高的赏赐,二是更能稳定他和乾隆的这种关系,让他把忠心尽到底。

在固伦公主16岁的时候,真的和丰绅殷德定了亲。有了和珅这样的老子,和乾隆这样的老丈人,那升官就是手拿把攥,比坐火箭都来得快。丰绅殷德没管三七二十一,就已官至正黄旗军都统,那可是实实在在掌着兵权的。

后来和珅被嘉庆处死,按说是跑不了丰绅殷德的,但在公主一再的说情下,嘉庆皇帝放过了他,并把它发配到异地做官,直至终老,作为和珅的儿子来说,这个结果已经是很不错了。虽说终老,但丰绅殷德只活了31岁。

(图为剧照,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