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总督是统管一省或两三省军事、行政大权的地方大员,在清朝末期之前一共只有八个总督,分别为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而东三省总督是清朝末期才建立的。
他们中有的管理多达三个省,有的却只管理一个省,而管理一个省的两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他们俩只管理一个省是不是意味着在九大总督里是垫底的存在呢?
恰恰相反,他们的地位不仅不低,反而很高,直隶总督的地位和权力更是位于九大总督之首。
隶属总督因为离京城太近,为了安全,也为了稳定,所以只能管理一个省。那四川总督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能管理四川这一个省呢?
原来是清朝高层发现,全国有一些省份的辖区过大,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确立对全国的统治,所以将除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的另外七大总督所掌控的地区实行的分家,分成了多个省,例如曾经的江南省——被分为江苏省、安徽省。
而四川总督所控制的四川其面积比其他未划分省份前的辖区也差不到哪里去,但是却没有被分家,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地质结构十分特殊,是一个巨大的盆地,无法将它进行拆分,所以最终就没有把它拆分。
但是孤零零的一个四川省又不怎么好,于是清朝高层就将陕西和四川合并,后来发现这样的话管辖区域太大了,管不过来,朝廷也害怕四川如果管辖区太大,会增大造反的可能性,也不放心,最后又决定将四川划分出来,单独建立一个省份。
在清朝驻守管辖区的一般是总督和巡抚,他们都属于封疆大吏。清朝将全国划分为了许许多多的省份,每个省都会有一个巡抚负责此地,一般来说两个到三个省会设立一位总督。
而九大总督里只有两位总督是最为特殊的,只能管辖一个省,那就是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直隶地区靠近皇城,并且其把手的人都是朝廷的心腹,其地位那是相当的重要,所以直隶总督只管理河北一个省,但直隶总督的地位确实最高的,他在清朝的后期甚至兼任了北洋大臣。
四川总督则是由于四川地理位置的原因,再加上朝廷多方面的顾虑也只管理四川省。
那么只有一个省的管辖区总督和巡抚间应该怎么划分任务呢?这就成了一个问题。没办法,最后决定四川总督主要负责军事,四川巡抚主要负责民政,这两者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被放大了的都指挥使和布政使。后来由于两者之间经常因为任务重叠的问题,两者互不相让,从而导致了总督和巡抚之间的争斗不休,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清朝政府怕出现内乱就将四川巡抚一职给撤销了,由四川总督全权担任。
这么一来,这就使得原本权力不大的四川总督一下子军事民政一把包了,自然地位也就刷刷的排到了前头,也就是这个时候的四川总督,才真正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和庞大的权力。
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说四川总督负责管理全省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工作,属于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而这一权力,除了清朝的心腹直隶总督,是其他各个管辖区的总督所没有的。
而四川的管辖区内生活的少数民族还不少,四川总督需要对他们的安全和生活进行负责,要管理的事还是十分的众多,可以说四川这里的实力也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就是容易出现动乱,比较难控制。
后来的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十分强悍的,一路上摧枯拉朽,横扫千军,最终也是在四川这个地方,落了个一去不复返的下场;到了北伐战争结束时,四川这里也是不受控制,阳奉阴违。一直到抗战时期,才渐渐控制了四川省,为此国家也是操碎了心——民国针对这一不稳定的、地域大、人口多的省份,为了方便管理,国家撤销了四川省,并将其分成了川西、川东、川北、川南这四个行署区进行管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因为四川面积太大,形势又很复杂,虽然四川名义上只是一个省,但实际上相当于几个省。
而且别看四川总督只管四川一省,他的任务并不轻松,因为西藏的一部分事务也归其兼管。
清朝入关初期,四川没有设总督。当时由于川渝两地大部分区域都掌控在张献忠和南明政府手里,清军只控制川北地区。所以当时四川只设有巡抚,抚台衙门驻地设在阆中。
后来,清军击败李自成,决定对张献忠和南明下手。于是清廷便将四川、甘肃(含今天的宁夏和青海西宁地区)、陕西合并,统一交由陕西三边总督管辖,衙门驻地在西安。
至于为什么三边总督衙门要设在陕西,道理很简单:因为川陕甘三省中,四川和甘肃都是前线,清廷当时控制最牢靠的地盘就是陕西。清军在四川、甘肃的兵马钱粮皆要由陕西准备和调发,陕西是三省的中心。
经过十几年的拉锯战后,明军因为各种原因逐渐退出四川,清军占领四川。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为了彻底消灭云南李定国,清廷将战线前移。并把前线总指挥部从西安前移至了成都。
由于战略地位提升了,巡抚的权限又太小了,所以清廷便将四川从川陕总督辖区内划出,专置四川总督于成都。
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于南明势力基本被肃清,四川的战略地位下将。所以清廷又撤销了四川总督,只设四川巡抚,仍归由陕西总督管辖。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大意就是说:四川因为长年战争,目前满目疮痍,实难恢复。我建议陛下您下一道圣旨,招徕周边省份的百姓,移民到四川,恢复四川的生产。
康熙收到奏折后,大为感慨,于是他在那一年将四川划入湖广总督辖内,为后来的“湖广填四川”预热。(湖广总督也因此短暂改名为川湖总督)
不过,由于后来爆发了三藩之乱,四川又变成了战场。因而由朝廷主持的大规模的移民便被推迟了二十多年,一直到康熙三十三年才正式开始。
而在此期间,出于战争的需要(四川被吴三桂军占领了),清廷又将四川从川湖总督辖区内划出,重新划归回了川陕总督。此后,四川便长时间归川陕总督管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汗国入侵西藏。清军由于需要从四川、陕西两路出兵打击准噶尔,四川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于是康熙皇帝便再次将四川划出,并指派年羹尧为四川总督。
康熙六十年(1721年),西藏收复,川陕再次合并,改名为川陕总督,由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
雍正九年(1731),雍正皇帝决定对准噶尔汗国大举用兵。于是在这一年,四川又与陕甘分家,独立设总督。
不过清军后来在和通泊惨败,消灭准噶尔的计划取消,清准议和,四川战略地位再次下将。
于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川陕再一次合并,复名为川陕总督。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天的康定市)。乾隆为了平息叛乱,便再一次将四川单独划出,独立设总督。
此后,西南地区战争频繁,清廷就干脆省去了四川巡抚,只设总督。四川总督也就至此成了固定职务,一直到清朝灭亡。
这里顺带一说,为了削弱四川总督权力,雍正五年,雍正帝将遵义从四川划出,划给了贵州巡抚管辖。并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为了震慑康藏地区,乾隆皇帝后来还特设成都将军,驻扎在康定。后来乾隆皇帝觉得康定地区生活太艰苦了,就把成都将军迁回了成都,把四川提督府搬到了康定。而由于四川提督管辖了康藏地区,西藏的军务问题也归了四川总督和成都将军兼管。
比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了反击廓尔喀入侵,乾隆皇帝便调派了四川总督李世杰和成都将军鄂辉率川兵入藏。(驻藏大臣管辖的兵马只有500人)
后来廓尔喀二度入侵,乾隆皇帝除了调派福康安率军入藏外,也调派了川兵入藏,由当时的成都将军成德领军。
总的来说,四川并不是一直都有总督。清朝中前期,四川是否设立总督,取决于西南地区有没有大的战事。打仗即设总督,不打仗就设巡抚。(巡抚不管军务,职权不够)
后来由于西南战事频繁,清廷便不再设四川巡抚一职,而是专设四川总督,由总督兼管巡抚的工作。虽然四川总督只管一个省,但由于四川汉藏杂处,情况复杂,经常要打大仗,川兵时常还要帮驻藏大臣撑场子,因此四川总督的任务并不轻。
通常来说,只要西南开战,成都将军往往会冲在第一线,四川总督负责后勤保障,四川提督随时以备策应。这种工作量,远远比其他不打仗,管两省、三省的总督要重。
另外清朝中后期,四川经济恢复,人口体量非常大。把四川和云贵或陕甘合并,有非常大的隐患。这一点从雍正帝把遵义从四川划出,削弱四川体量就可以看得出。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四川总督并不是总督中地位特别高的,在清朝总督地位排名中,四川总督排名应该是倒数的,他们的排序依次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在不同时期,根据官员地位的高低不同,排名地位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大致就这个模样了,以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时,陕甘总督地位就不是靠后的了。
(左宗棠)
当然,上面的这九大总督在清朝也不是从一而终的,也是经过逐渐变化才形成的,比如东三省总督是1907年才设立的,以前的话,东北不同于内地行省制度,是依靠将军来镇守的,比如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
四川的行政制度在清朝时期有诸多变化,一直到乾隆后期才逐渐成型。
顺治元年,设置四川巡抚,没有设置总督,而到了顺治十年因为四川与陕西联系比较密切,四川的钱粮兵马都是陕西调拨,因此就让陕西总督兼督四川,也就是最开始的川陕总督。
顺治十四年的时候,第一次设立了四川总督,然而康熙七年的时候,又将四川划拨到湖南湖北去了(湖广),也就是川湖总督,到康熙十九年的时候,湖南湖北成立湖广总督,四川又被甩给陕甘总督,一直到雍正九年,第二次设立四川总督。
(雍正皇帝)
到后来,四川总督也兼辖过陕西,总体上来说,四川最后能够掌管一省,而成为总督,实在是不容易。
我们知道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为何四川会仅仅管理一个省份呢?
其实,这主要是由四川的经济、地理、文化等特殊原因决定的,四川盆地在古代又称天府之国,只要发展好了,很容易就富裕起来了,清朝高层对四川一直不放心,前期清朝西北和西南战事比较多,更害怕四川闹事,所以都是和别的地区连在一块管理,比如让陕西总督管四川或者是湖广总督管四川。
但是管来管去很费劲,乾隆时期战事都缓和了,准噶尔汗国也灭了,因此才让四川独立管理,果然,武昌起义之前的保路运动就发生在四川,因为保路运动,最终导致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说,四川的管理很苦难。
当时四川经过人口填充,经济和人口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清朝中后期,尽管四川还是一省,无论人口规模还是地域面积已经完全不少于其他的两三省的总督辖区了,为此,设立四川总督也是情理之中。
值得一说的是,四川总督和巡抚同城才是有意思的事情。清朝时期的地方制度很复杂,既有军事上的将军(八旗)和提督(绿营),又有行政上的总督和巡抚。
巡抚是一省长官,也有一定的行政、军事、监察权,对于大部分正常人来说,巡抚的职能跟总督没什么差别啊!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大概分析了,因为总督都是两省以上的职务,设总督的就不设巡抚,比如两广总督驻广东的话,就不设立广东巡抚。
而设立巡抚后,总督基本也就没有权力去直接指挥该省了,因为总督和巡抚两者是互不隶属的,都直接对中央负责。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清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的分权管理措施,通过将军、提督、总督、巡抚分割地方的权力,所以清朝很少出现地方造反对抗中央的事情发生。
(四川总督)
但是总督和巡抚同城怎么处理?比如像四川这样的,饭碗就这么大!
清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乾隆是三千恢复四川总督的时候就裁撤了四川巡抚,巡抚的职能由四川总督兼任。
这就是为什么四川总督虽然排名靠后,但是地位很高,因为他的权力比一般的总督都要大!
所以,四川总督的只能是这样的,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根据《清史稿》记载,清朝总督主要负责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也就是说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大权,官阶为正二品,但也有兼兵部尚书衔至从一品。
清朝的总督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然而九大总督中,其他总督都管理多个省份,只有四川总督仅有四川一个省份,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根据《清史稿》记载,顺治元年,置四川巡抚,驻成都,不置总督。顺治十年,以川省兵马钱粮皆从陕西调发,诏陕西总督孟乔芳兼督四川。顺治十四年,停陕督兼辖,专置四川总督,驻重庆。康熙七年,更名川湖总督,徙荆州。康熙九年,还驻重庆。康熙十三年,四川省会别置总督一人。十九年,省隶陕甘总督,其川湖总督省归湖广总督兼理。雍正九年复置,驻成都。十三年又省。乾隆十三年,以金川用兵,始定为专缺,兼管巡抚事。乾隆二十四年,兼辖陕西,寻停兼辖。宣统元年,以将军所辖松潘、建昌二镇,阜和协所属各营,建昌、松茂二道府、厅、州、县、改隶之。由此可见,四川总督只是特定时期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有时由陕西总督(陕甘总督)兼管理四川事务;有时专设四川总督进行管理四川事务,管辖范围从刚开始四川扩大到两湖地区,随后再次缩小管辖范围到四川省,最终隶属陕甘总督管辖。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首先,我们聊一下清朝的封疆大吏。在清朝历史上,其实总督和巡抚都属于封疆大吏。其中,总督只有9位,而且东三省总督是清朝末期才建立的,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都是只有8位总督。在这些总督中,只有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仅仅管理一个省,其余的总督都是管理两三个省。例如闽浙总督,就是管理浙江和福建两个省、直隶总督由于距离京城太近,因此只能管理一个省,但直隶总督是天下地方官之首。但四川总督为何也管理一个省呢?其实,这与四川特殊的地质结构有关。由于四川地区的情况特殊,历朝历代的政权都无法把四川分离,而且对四川很不放心。
四川地区属于一个大盆地,由于属于盆地,所以根本无法拆分。四川也被成为天府之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旦中央政权崩溃,四川很容易出现割据势力。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四川地区都不放心。元朝统一天下以后,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起初,四川曾经与陕西合并,但由于管辖区太大,根本无法管理。四川被划分出来,单独建立了省份。随后接踵而来的明朝和清朝,都没有打破元朝的格局,四川始终自己是一个省份。
在清朝统治时期,四川省的管辖区逐步稳定下来,当年的四川省包括现在的四川省、重庆市和西藏的东部。从管辖区来说,四川总督并不是最大的。 但四川地区的结构复杂,如果再增加管辖区,则根本忙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再给四川总督增加其他的管辖区,最高层也不会放心。其实,仅仅是四川一个省,已经让官员们忙到够呛。因为四川的地质结构过于复杂,管理难度很大。虽然四川总督仅仅管理一个省,但并不意味着四川总督的地位和权力不够。
清朝的总督和巡抚都属于封疆大吏,总督负责两三个省的军务,巡抚负责一个省各方面的事务。但四川总督仅仅管理一个省,因此和四川巡抚在工作上出现了重叠,双方的矛盾很深。 为了化解四川总督和巡抚之间的矛盾,在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清朝撤销了四川巡抚这个官职,四川总督兼管巡抚的工作。也就是说,四川总督负责管理全省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工作,属于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在所有的总督中,只有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拥有这一系列的权力。
由于四川地区生活了各种少数民族,四川总督还有照顾少数民族生活的责任。因此,四川总督的工作面很广,是一个权力很大、责任很重的官职。由于这个岗位非常重要,几乎历任四川总督都是清朝高层任何审核的。 在清朝统治的后期,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但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另起门户,开始不断的转战,最后在四川地区全军覆没。
当时,四川总督指挥各路军队围剿石达开。由于四川地区的地理特殊,在清朝灭亡以后,四川地区离开陷入了各地军阀混战的复杂局面。因此,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直到北伐战争结束以后,四川军阀对中央政权的命令仍是阴奉阳违的情况。直到抗战时期,中央政权才逐步控制四川省。在建国之初,为了更好的治理四川省,四川省曾经被分成了4个行署区。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总督,就是全拿,一个地区的一把手,司法、行政、经济、军事大权统揽。用古代的话说,叫做“提携文武,修蚀封疆”。
我们知道英国有派驻的加拿大总督、澳大利亚总督,但可能有的朋友还不知道,古代中国也有总督。虽然中国历朝都有类似总督的官员,但“总督”的官职是在明朝中期才有的。不过那时候的总督有点像钦差,虽然总督权力很大,但不是固定某个辖区,也不是长期的官职,实际上是个临时的官职。
比方所哪里受灾了,哪里动乱了,哪里要打仗了筹集粮饷了,进行战时动员了,都会有总督出现。一旦完成使命,总督职权也就结束了。
之所以会出现总督,是因为像水灾民患这种事情,一个省份可能搞不定,需要几个省份联动。但古代交通落后,中央政府无法遥控指挥,所以就派出总督作为中央的代表,直接掌管几个省的事务。
明代的皇帝在治国方面水平都很一般,没有魄力,也不敢给官员那么大权力,怕他们危害到中央权威,把自己的政权给颠覆了。所以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总督都只是一个临时性职位,有事时设置,事情结束了就撤回,依旧由巡抚管理地方。
但清朝的情况跟明朝有所不同。满清入关后,最初打仗只是跟着感觉往关内打,打到那里算哪里,谁知道一不小心竟然得了整个天下!
对于治理这么大的国家,满清政府也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也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就把明代皇帝治国那一套照搬过来了。有的地方换汤不换药,有的地方则还是老汤,里面的药则换了。
就拿总督来说,满清皇帝对内掌控力比明朝还上了一个层次,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官员,不怕他们乱来,所以就放手让他们去治理地方。明代原来的总督是临时工,到满清这里变成了合同制的常设职位。
不过对于总督的权限,满清统治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总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清朝中期总督只负责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工作,行政权则在巡抚手中,他们不属于上下级关系,管理范围还有点重叠。
正常情况下总督的级别要么是从一品,要么是正二品,一般都兼职兵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职。
而巡抚的最高级别也只能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一般兼职礼部侍郎,地位要显著低于总督。
清朝每个省都设立有巡抚,可是总督少多了,只设立了八位。
总督的权限比总督大,管辖范围也比巡抚大,通常都是管着一个以上的省,所以总督的数量要少于巡抚。
比如闽浙总督就管辖着福建和浙江两省,云贵总督则是云南和贵州两省的一把手,东三省总督更厉害,统管黑吉辽三省事务。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就只管一个省。直隶总督虽然只管一个省,但却是总督中的战斗机,地位显赫,能担任直隶总督的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大功臣曾国藩,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窃取革命果实称帝袁世凯、鸦片战争中的风云人物琦善,屠杀维新派人士的荣禄,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因为其掌管北京中枢地区,位置重要,所以排在所有总督之前。
虽然直隶总督平时只管一个省,但到了非常时期,直隶总督就是河南、山东和河北一般地区的“兵马大元帅”,职权确实不小。
但四川总督,地位没有直隶总督那么牛,却也只管着一个省。
四川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个土地面积超大的省份。就拿现在为例,四川和重庆两个地区的人口一亿一千多万,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而福建省人口不到四千万,浙江省人口5000多万,两省加起来不到一个亿。
在经济上,四川是天府之国,西南粮仓,是个富饶的地方,甚至还有井盐出产。在清朝的时候,沿海经济跟没有内地没有现在这么大差距,一定意义上四川经济还比较发达。
除此之外,四川地形复杂,民族众多,还有许多蛮夷之地,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要比沿海和其它省份要低,法制观念要淡薄,一言不合就动粗,因此管理起来难度也非常大。这个地方的总督,其职责和危险性远远比其他省份要重要。
而且大家都知道蜀道难,易守难攻,三国时曹操那么厉害都没有奈何刘备。一旦四川出了乱子,平定非常困难。所以四川的稳定对朝廷统治非常重要,四川总督的责任非常重大。
所以说,四川总督是个重担,能挑得起这个重担的,都是朝廷最信任的官员,皇帝跟前的红人。
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四川总督管的不仅仅只有四川,还有西藏。由于川藏两省相邻,西藏的事务受四川总督直接影响,因此虽然四川总督名义上只管一个省,影响力却辐射到两个省。
事实上,满清统治者对四川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视,满清26位四川总督中有13位都是来自东北,多数是八旗子弟,由此可见四川总督的分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