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光听这个名字,这个战术体系更像是一个阵法,也确实,它算得上是一种阵法,只不过它所包含的东西更加的多,可以说在亚历山大的手上,它成为了一把利刃,为亚历山大开疆拓土。
马其顿方阵虽然在亚历山大手上发扬光大,但这并不代表着这就是亚历山大所创造出来的,马其顿方阵的雏形是古希腊时期的底比斯方阵,底比斯方阵主要依托的是底比斯人强悍的肉搏技巧和能力,而到了腓力二世所在的时期,兵器早已经经过了无数的改良,已经不再是古希腊时期的简陋的兵器了,不需要再把重心放在肉搏之上,于是腓力二世来了一个与时俱进,把底比斯方阵改造了一下,成为了符合时代特色的马其顿方阵。
而当腓力二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边继承了亲爸的皇位,一边也把马其顿方阵继承了下来,他不仅继承了爸爸的遗产,还可开心的进行了二次改造,不过这次改造挺成功的,靠着改造老本,亚历山大收获了一个强大的军团,而且这孩子有点喜欢炫耀,自己一优秀就憋不住,非要去外面炫耀炫耀,就像那种学渣一下子逆袭成了学霸,总要向外人炫耀一下自己的好成绩,亚历山大也不例外,但是他这又不是成绩册,而是军队,怎么炫耀呢?打呗,把人家土地打下来,人不就知道自己厉害了吗?
他不仅这么想,还就真的这么做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庞大帝国依靠着马其顿方阵建立了起来,这也就算了,这个体系后来还被罗马军团继承和改良了,罗马把这用的可是相当的好,有事没有就用它,堪称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绝对稳,而就依靠着这像“万金油”的马其顿方阵,罗马帝国最终建立,之后,马其顿方阵还被编入了西方军事理论史册之中,为后世军事家们所研究,可谓是完成了一个战术体系一辈子最大的梦想!
作为一个战术体系,不得不说,马其顿方阵真的十分的“时髦”了,因为它具有俩意义,一个广义,一个狭义,这可不是一个战术体系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到的荣誉,广义的马其顿方阵讲究的是以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为核心,其他的兵种根据核心协同合作,而狭义的马其顿方阵就是指核心位置的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可以说,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之下,重装步兵都是整个方阵的灵魂所在。
这个方阵的规模也很大,基本上是由4个小方阵组成的,而每个小方阵又是由16个当时叫做辛塔格玛的队伍组成,一个辛塔格玛也相当于一个小方阵,而且是一个16x16的方阵,这其实也就等于是一个正常情况下的重装步兵方阵至少要动用16384的士兵才行,这是一个对于当时的人口来说很庞大的数字,而且还不算上其他的兵种,就此就可以想象出一个完整的马其顿方阵是如何的庞大了。
在马其顿方阵出现之前,古希腊处在城邦时期,这个时候的军队在作战的时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重装步兵的密集方阵,也因此,重装步兵才被认为是军队军种之中最强悍的一部分,现在来看当时的艺术作品,基本上英雄全是重装步兵的形象,至于其他军种才没有这样的待遇,而腓力二世很明显是一个关心军队内部协调发展的人,他将以前被鄙视的其他军种纳入自己的军队里,让他们也有了姓名,使得军队内部“百花齐放”,而不只是只有一个重装步兵“一枝独秀”。
确实,在现代先进的军事理论体系之下,不难发现,马其顿方阵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机动性太差了,上文已经说到了,马其顿方阵光一个重装步兵都有16384个人,这还不算上轻重骑兵、轻步兵和辅助兵,人数绝对不会少,而以重装步兵为核心也就把其局限在了最中心的位置,但是这样密集并且已经固定了的阵容,一旦有人来个诱敌深入打破这个队形,很容易使得这些军人自乱阵脚,很容易就能够取胜。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理论说法,因为前锋部队的那些游骑兵会在你决定破坏整个队形的时候将你绞杀。
那同时期就真的没有办法破解马其顿方阵了吗?从同时期其他的军队还在采用单一的重装步兵战术就很明显能看出来似乎真的没有办法。
但当时没有办法,不代表没有破解办法。破解办法并不是取决于对手,而是要看这个战术之中所有人的合作是否协调。
首先,作为先锋部分,重骑兵是否能够有效率的把敌人的侧翼防御给击破;其次是重步兵方阵,这要看这个方阵的抗压能力了,因为只有他们能抵得住敌人一个劲的重装步兵的袭击,才能够为友军的的进一步的突破赢得时间,不然重装步兵完全碾压,其他身体素质远不如重装步兵的军种很容易被剿灭。
最后是轻步、骑兵是否能够把来自敌方侧翼的攻击给顶住,保证整个队伍的侧翼是安全的,而这三个要素是不能够少的,就算是只有一点做不好,都很容易导致整个队伍全军覆没,所以说团队之间的协调真的十分重要。
不过破解方式虽有,不过在当时的其他国家的队伍真的是没有办法破解的,毕竟其他国家远没有这样的多军种协同意识,没有那么重的后勤意识,更没有组合协同意识,更多的是一盘散沙,又如何和马其顿方阵争呢?如果只论当时,能打败马其顿方阵的也就只有马其顿方阵而已。
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马其顿方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希腊的步兵阵型。枪兵们只有短小的圆盾作为防护,排列成重步兵方阵,在可能的条件之下,极力加长作为战斗力输出的长枪。
另一部分就是在旁边随时等着发起致命一击的重装伙伴骑兵,他们可以在敌人忙于对于中央方阵的时候从侧翼卷击,从下图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致的阵型。
马其顿方阵的厉害之处在于兵种分开:骑、步、炮(弩炮)、弓分开布阵,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这要求极高的协调能力,步兵有着很强的自保能力,能够维持正面方阵枪兵战线的完整性。
理论上万无一失的阵法,在马其顿和继业者帝国的初期,真的找不到一丝突破口。而实际上随着战争的持续,马其顿阵法也露出了致命缺点,两次败于罗马军团手上,而且都是同样的原因。公元前197年,在库诺斯克法莱的一处山丘之上,罗马人利用他们阵法之中左右翼之间的空隙插入马其顿阵法之中,从而破了他们的阵法。而在彼得那会战之中,罗马军团已经在平原之上被马其顿方阵打得连连败退,马其顿人乘势追击,追到一处山坡之上,罗马军团同样利用方阵之间的间隙打入马其顿阵法之中,将他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在阵法之中的士兵拿着长枪无法作战,仅有的小圆盾和短剑,根本就不是罗马重兵的对手,一番恶斗之后,方阵内已经慌了手脚,罗马人直接杀敌两万。
所以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破解马其顿的方式无非就是破坏方阵的完整性或者阻止两翼骑兵的围攻。近战破解马其顿方阵需要部队有极高的士气、纪律性和灵活性,能够承受牺牲一小部分部队诈败,诱使马其顿方阵走上山区,导致阵型破裂,从而可以深入到马其顿阵型内部,将其打乱并歼灭之。
马其顿阵型组织起来很吃时间和地形,而到了后期,帝国还是看不到根本缺陷,坚持迷信长枪的长度,甚至于增加到6米以上,这样的枪杆子已经完全失去了机动性。马其顿方阵比罗马严密,攻击力更强,但是它对地形和战士的体能要求太高,一个战士要高度紧张随时保证队列完整,而且还要举着长枪,听领导者调令。罗马的百人队方阵就是专门针对古典长矛方阵的,更小,但更灵活,看过一种说法是罗马战术的容错率要高于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要搞清楚怎样破解马其顿方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做马其顿方阵吧。马其顿方阵结合了两种古代军阵的特点,一是古希腊经典的重步兵墙形阵,二是伊帕米农达的斜线阵列。
古希腊的重步兵墙形阵我们在《斯巴达三百勇士》里已经目睹过了,只不过现实中的古希腊方阵相对而言装备更加精良(绝对不是电影中耍帅一样的裸男)——马其顿的方阵枪兵相对于古希腊的重步兵方阵,减弱了枪兵的甲胄厚度,青铜圆盾减小,改为用绑带挂在脖颈上并用左臂支撑,重点加强作为杀伤力输出的长枪;而斜线阵列的战斗要诀(使自己的精锐部队首先击溃敌方的弱势兵力并使得战线旋转)在马其顿军中主要体现在大帝的伙伴骑兵与色萨利骑兵的侧翼出击,在伊苏斯战役与高加米拉大战中往往都被用于击溃敌方一翼尔后卷击。马其顿军队整体的战术设计体现出如下图景:维持正面方阵枪兵战线的完整性,由重装冲击骑兵发起致命一击。
搞清楚了马其顿军队的作战特点,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出破解的办法了:要么破坏方阵枪兵战线的完整性,要么歼灭伙伴骑兵的侧翼卷击。话虽如此,但事实上在马其顿与继业者帝国的早期,马其顿方阵几乎是不可攻破的,继业者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往往成为骑兵之间的对决。而在继业者体系的后期,作为马其顿军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伙伴骑兵与色萨利骑兵逐渐崩溃,马其顿又逐渐退回到了不断加强长枪长度的邪路上,以至于帝国后期马其顿方阵枪兵的长枪长度甚至高达6米以上,完全丧失了机动性。最后,在168BC的彼得那战役中,被丘陵地形分割得七零八碎的马其顿方阵被卢基乌斯.保卢斯指挥的罗马共和国军团从侧翼突破,大批马其顿士兵在罗马短剑的屠戮下断臂残腿一地,安提柯王朝灭亡,马其顿方阵迎来了最后的末日。
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马其顿方阵的具体构成我就不多说了,喜欢这个话题的朋友都会了解一些,我就说说马其顿方阵是不是真的无解。
要讨论马其顿方阵必须先说其成名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四百年,大致是我们中华春秋战国年间,根据这个年代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马其顿方阵在我中华同时期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中国甚至世界兵法鼻祖应该说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大家都知道孙子留下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形成大约在公元前五百年,也就是马其顿方阵大行其道之前。
中国的兵法讲究兵无常势,兵者诡道也,这两句话怎么讲大家都知道,就是说打仗没有一成不变的,打仗不仅仅靠勇猛的士兵,最主要的是“诡道”!也就是变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中国那时优秀的将领带兵很少出现两军实实惠惠的对垒的情况,要么是诱敌深入,让你娇纵,让你轻狂,在你放松警惕时突然反击你。要么是在对垒之时已经有一只或是两只部队分兵到了你的侧翼或是后方,一个信号出现,突然杀出,造成混乱。还有一个可能,突袭你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没了吃的,看你怎么打仗,饿死你!还有一种战法那就是夜袭,夜间是大多数人需要休息的时候,这个时候两军很少开战,也是最薄弱的时候,如果突然有一支军队奔袭敌军大营,一阵砍杀放火,必将造成混乱,这种战法我想大家在三国演义中见过多次。
啰里啰嗦说了很多,现在切入主题开始说马其顿方阵的弱点极其破法。
马其顿方阵的弱点是机动性差,满身盔甲,手持长矛,队形密集,就像篮球巨人姚明一样不利于转身,不利于山地作战,必须有足够的场地排名布阵。两翼身后薄弱,是它的死穴!掌握了这些就分析如何破解!我们就在它擅长的平原地带打败它!第一,诱敌深入,在沿途挖地道埋伏一只伏兵(这个功课一定要做好,否则被马其顿方阵负责支持的游骑兵发现了就是死路一条),也可以在侧翼远一点的地方布置奇兵,最好是骑兵,速度快,才有冷不防的效果。
马其顿方阵其实有它的前锋部队的,就是游骑兵,他们负责前方清理以及保护侧翼,但是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我们先诱使轻骑兵脱离方阵,然后用优势兵力快速解决这些游骑兵(如果说方阵是海上的航母,那么这些游骑兵就是航母周围的各种保护舰只,没了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的保护,航母还有多少战斗力?),这个诱敌深入过程一定要造成方阵人员的疲惫,你想想方阵的战士穿着盔甲,既要前进,又要保持队形,属实辛苦啊。
最关键伟大的时刻到来了,我们解决了大部分游骑兵(人家不可能所有的游骑兵都跟着你对吧),那我们基本可以对垒了,马其顿方阵这个巨人屁颠屁颠累了个半死,就像无球的姚明只能在球场来回的奔跑,那叫一个无奈啊,突然要两军对峙开打了,肯定是兴奋了。
两军厮杀开始了,一开始天昏地暗,马其顿方阵利用其优势,打的对手连连败退,就在这时,身后一声炮响,喊杀声震天,一只骑兵从方阵后方快速杀入,方阵不能乱,方向仍然向前,可剩余的游骑兵显然不是敌方优势骑兵的对手,不一会敌方(不对,应该是我方!),我方骑兵从背后两翼开始攻击方阵。我们是专业杀人的,我们只往肋下背后捅刀,砍菜切瓜一般。方阵的敌人手持长矛,被迫放下拔出短剑防身,这时候我们的大刀,短矛(跟他们的比而言)的优势体现出来了,那叫一个杀得痛快!方阵前边的阵脚在后边的牵扯下也开始混乱,我军前方也开始奋力冲击,敌人方阵混乱不堪,开始各自为战,舍弃了长矛他们还有什么呢?有的只是任我们屠戮,最后五万的敌人,被我斩杀四万有余,其余的大败而逃!
这是在敌我兵力相近的情况下的战法,我还没用我们秦朝就发明的长驽,要是开战前一顿长弩攻击,那玩意的杀伤力就像二战时的喀秋莎一样,不说别的,你阵容再整齐,一通长驽从身后袭来,一个方阵死伤一少半人,你没个不乱,阵脚乱了,焉能不败!
我打赢了马其顿方阵,朋友们满意吗?
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马其顿长矛方阵,再战果秦朝时就有了。秦朝的戈,戟。就是长兵器,之外还有三米以上的巨矛。因为很早就普及了铁器片甲。所以重型长毛步兵不用盾也可以防范重箭攻击。当然世界上所有的重甲兵都需要辅助兵来帮助穿戴铠甲,携带兵器。秦朝也有用死囚,奴隶,战俘等组建没有护甲,只有一柄铁剑的锐士,又叫死士。战胜后就能恢复自由身,甚至加官进爵。
秦朝因为占领着当时匈奴的养马地~河套地区。所以骑兵也很多。当时甚至为了对付匈奴骑射专门研发了有望山(瞄准器)的骑兵弩箭。
马其顿方阵其实算落后得了。巨型长矛阵属于防御阵型,因为武器重所以进攻不能持久。如罗马短剑方阵。只需要持续的后撤,消耗对方体力,再由两边步兵进攻。就会立刻瓦解。因为是三段密集矛阵才有用。用短剑拨开长矛,短剑优势就出来了。
我国用的方法就更绝了,将巨型长矛重甲兵让倒己方阵中,隔绝其他兵种和长矛阵联系。用戈,直接勾腿拉进来就弄死。用盾牌挤压对方矛就会竖起来。然后扭随意杀了。
对付骑兵也类似。先放进来用大盾和长矛缓冲骑兵速度和冲击力。然后挤压,割腿。
马其顿方阵在当时真的没有破解的办法吗?
居然有人问这个问题,马其顿方阵很强大是没错,但是弱点也同样明显。
首先我们说说马其顿方阵的特点。
马其顿方阵用的是圆盾,队形排列紧密,几乎无法绕过。在平地的近距离正面对抗上有距离和密集的优势,所以正面近距离冲击马其顿方阵是愚蠢的。
但它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弱点。
移动速度慢,不能散开,攻击距离基本固定在中等到近距离,防护面积有限,必须是大片平原。
既然这些弱点如此明显,那么避开这些条件就能有效的击败马其顿方阵。
方法1.密集的交叉弓箭射击。
马其顿方阵有盔甲和盾牌保护,但毕竟不是板甲,有破甲能力的箭就能对他们造成杀伤。如果没有掩护,又有足够的弓箭手就能对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过缺点也明显,需要大量弓箭手,很花钱。
方法2,利用地形
马其顿方阵必须在平地上才能摆出来,山地、河流、沼泽、山谷这类地形就施展不开。
方法2.制造地形障碍。
用原木制作大量拒马,层叠交叉摆放,长枪是对付不了拒马的,走进了用短剑砍是白痴行为,在这种满是障碍的地方他们就必须拆散阵型。
挖大量陷坑,挖连续的数道壕沟。这需要预判战场和大量人力,但是对付这种方阵很有效,掉几个人下去军心就乱了。
方法3,骑射手
这个兵种胜在灵活,攻击距离远,移动速度快,只要有大片的战场怼马其顿方阵想输都难。
方法4,火攻、水攻
也需要预先部署战场,制作可怕的陷阱,用少数兵力将敌人引入杀阵,一放火或者掘开堤坝跑都跑不掉。
方法5,埋伏
在战场上挖很多藏兵洞,只要马其顿方阵进入藏兵洞范围,所有士兵一起杀出,中心开花,完全就是屠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