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和之前的平原省有什么差别?
在如今的中国行政区划版图上是没有平原省的,但是在历史上这个省确实是存在过的。
建国前,随着战争的发展,国内各地的社会情况和政治形势也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当时老解放区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而一些新解放区的组织建设还刚刚起步,为了平衡一些地区的社会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掌控力,国家决定对行政区划进行局部调整。
1949年8月1日,国家决定在鲁西南、豫北、冀南交界地区成立平原省。 而新乡市于1948年11月在新乡县小冀镇成立。
新乡市处于平汉、道清铁路交叉点,境内卫河(可直达天津)航运便利,是豫北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豫北和晋东南一带的药材、山货和河南的大米、芝麻、杂粮在这里互换有无。新乡市也具备良好的工农业基础,在平原省各个专区和城市中占有优势地理优势。
历史上平原省所辖地区,正是黄河的“豆腐腰”地区,属黄河泛滥灾害区。而与平原省其他辖区相比,新乡市较少受到黄河水灾的影响。
考虑到这里,刚成立的平原省政府决定将省会选址在新乡。这就是他们的差别,一个是省会,一个是省行政区。
只不过后来由于很多历史情况的变化,平原省在1952年11月被中央撤销了,消失在中国广阔的行政版图上。而那个辉煌一时的新乡,也因为多种原因(地位下降、郑州的崛起等),逐渐成为中国诸多城市中的一员。
河南新乡和之前的平原省有什么差别?
1、首先聊下平原省的产生;平原省是建国初期国家在华北平原建立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直至1952年撤销,存在了有3年;话说国家为什么会好端端的建立一个省级行政区呢?完全可以沿袭大清和民国以来的区域规划嘛,毕竟平原省也不是很大,5万多平方公里,活生生让山东、河南、河北三个地方边界的人变成老乡了。但是伟大的国家领导人是有战略性思考的,出于几个原因考虑的,第一个:建国初期,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土匪猖獗,解放战争后,国军残余和土匪沆瀣一气搞得人民群众不安,我党英明神武,毅然决定专门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剿匪,所以平原省也应运而生;第二:三省交界处属于典型的黄河泛滥区,灾害严重,又是三省的边界,所以大家都不重视治黄,搞得好好的土地老是没有收成,老百姓也是有意见,所以成立一个省专门干这个事效果就很好了;
2、在说下平原省的撤销。当时的平原省省会驻扎在新乡市(就是现在河南的新乡市),如今还有一个平原大学,不过后来改成了叫新乡学院,话说到了1952年,新中国的3年恢复快要完成了,准备从1953年搞大规模经济建设,也就是一五计划;但是在平原省经济比较落后,地方小,又没有什么矿山、石油等等资源,搞发展没有动力,搞计划经济,资源太少,发挥不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省会新乡市经济在全国排不上号,更别说其他地方了,国家经过考虑,还不如分给其他省,这样也可以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加上说,当初赋予平原省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所以存在的意义也不大,同时还有一些文化冲突的原因,你想原来三个省的人,生活习惯不一,语言不一样,搞在一块没有向心力,大家老是打群架,窝里斗,搞不好团结,没有团结哪来的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所以最终我党顺应历史潮流,大笔一挥,各回各家,平原省就变成了历史,省会新乡也变成了一个不太有名的二线城市,经济相对其他龙头城市没法比,但是新乡市可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大学众多,旅游资源多,有机会可以去寻找下老平原省的足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