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卡扎菲本来与坦桑尼亚无冤无仇,但上校硬要去趟一浑水,然后就吃亏了。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乌坦战争之中,主角没有利比亚,而是东非国家乌干达与坦桑尼亚。
乌干达本来的总统是奥博特,但乌干达二把手阿明乘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时期,发动了军事政变,并成功上台,奥博特无家可归,流亡至关系良好的坦桑尼亚寻求庇护。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对好友奥博特的处境十分同情,于是帮助奥博特领导1,500名支持者从坦桑尼亚北部进攻乌干达,试图推翻阿明政权,但最终失败。
失败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进攻彻底惹毛了脾气暴躁的阿明。1978年,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并立即入侵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区。
坦桑尼亚对阿明的突然闪电般的进攻,完全没有准备,被打的措手不及,卡盖拉区沦陷。阿明的乌干达部队在卡盖拉区,残害无辜平民,无恶不作,引起了坦桑尼亚的震怒。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号召全国进行卫国之战,集结了所有能动员的兵力对抗乌干达大军,乌干达军队很快就被气势汹汹的坦桑尼亚大军给赶出了他们国土。
趁你病,要你命。坦桑尼亚也知道乌干达新败,这是个反击推翻阿明的好机会。于是在1979年1月,上万名坦军在59式坦克和歼-6战斗机的掩护下,进入乌干达,开始战略反攻。乌干达军队由于连败,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坦军很快打到了乌干达首都附近。
阿明这个时候坐不住了,毕竟再这么打下去了,自己就完了。于是他哀求各国给予他紧急援助,并打出这是“伊斯兰教”对坦桑尼亚基督教圣战招牌。可惜了没人理阿明,各国都想着隔岸观火。
就在阿明失望快要变绝望之际,卡扎菲对他伸出了援手。或许由于同是政变上台的,卡扎菲觉得阿明和自己是同一类人,于是率精锐2500人与各种新式大炮、坦克、轰炸机前去驰援阿明。
卡扎菲本来是援军,但表现的却像主场(乌干达)军队,与坦军主力打的相当激烈。而乌干达本身的军队则躲在卡扎菲军队后面看戏,这阿明真是太不仗义了。
尽管乌干达军队只是摆设,但是卡扎菲精锐部队不是吃素的,一开始就把坦军的201旅打的溃败不堪。
不过补给跟不上啊,时间拖长了就不行了,毕竟乌干达部队压根没啥贡献。在后来坦军喘过气来,直接从南面和西北面发动反击,利比亚军队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卡扎菲不甘心失败,为了挽回局面。他开启大招,祭出了自己的宝贝图一22B轰炸机,对坦军狂轰滥炸。但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杠5,卡扎菲的轰炸机居然没有一次击中目标,真的气的卡扎菲脸都绿了。
反而是坦方空军连续轰炸坎帕拉、金贾、托罗罗等战略城市,一打一个准,基本消灭了利比亚军队的有生力量,坦桑尼亚最终取得胜利,阿明政权倒台,带着老婆、孩子、情妇逃亡利比亚。
而吃了败仗的剩余利比亚军队则是被遣返回国,高傲的卡扎菲最终默默咽下了这口气。
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卡扎菲太自信,觉得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又遇上了猪队友,被坑的要死,再加上,他也不看看坦桑尼亚的“东非解放军”的老师是谁?所以,卡扎菲不败才有鬼了。
先说说卡扎菲这个猪队友以及战争的由来。他便是乌干达1970年代的总统阿明,一个极其残暴的独裁者,8年统治,30万国民被迫害致死。
政府独裁,自然乌干达的经济一塌糊涂,民不聊生,高层贪腐盛行,阿明本人就把整个国家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阿明政治上不断改组政府,频繁清洗反对派,在他手下当官,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而大批被他清洗的反对派则逃亡国外组成了形形色色的反对派,虽然政治主张各有不同,但推翻阿明的统治是一致的。
到了1978年,阿明已经统治乌干达7年多,国家经济已经完全崩溃,大批民众逃亡,整个国家就坐在了火山口上,随时可能会爆发,而阿明则用更残暴的手段进行压制。
这一年,乌干达不断爆发针对阿明的骚乱和抗议,阿明则不断调动军队进行镇压,这一年10月,他遭遇行刺,侥幸逃生。
阿明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坦桑尼亚的国父及总统尼雷尔搞出来的,毕竟,尼雷尔还庇护着乌干达的前总统奥博特。
独裁者自然无所畏惧,当年10月30日,阿明就下令军队大举攻入坦桑尼亚。
残暴的总统+残暴的乌干达军队,激起了坦桑尼亚人的广泛愤怒。阿明的军队几天内就占领了坦桑尼亚的卡盖地区,当地5万民众有8000多人被杀害,大批妇女被强暴,4万多民众成为难民。
乌军的暴行激起了坦国人民的愤怒,尼雷尔总统也在几个星期内紧急动员,把军队、警察、预备役等人员扩张到了10万人,并在11月底挡住了乌军的进一步攻势。
双方打到12月份,坦军把所有的乌干达军队全部赶出了国境线。
战线扩大,坦桑尼亚军队全面反攻,乌军一败涂地,阿明紧急找卡扎菲搬救兵。虽然乌干达军队已经被赶出去了,但乌干达军队对坦桑尼亚民众犯下了滔天罪行,尼雷尔岂肯善罢甘休,他决意乘胜追击。
于是,他一方面在全国继续进行战争动员,另一方面,他把那些零散的乌干达反对派组织起来,让他们一起跟随坦桑尼亚军队去“解放祖国”。
1979年1月,上万坦军带着坦克和战斗机攻入了乌干达境内,在坦军的打击下,乌军人心涣散、毫无斗志,一路全面败退。
眼看坦军形势大好,28个乌干达反对派也正式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军”,正式加入坦军队伍,组成联军,一路在乌干达境内攻城略地。
到了3月,联军已经打到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附近,阿明惊慌失措,不得不寻求盟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支持。
卡扎菲答应了阿明的请求,派遣了2500名士兵,带着大量先进的苏式武器,包括T-54和T-55坦克、BTR步兵战车、喀秋莎火箭炮、米格-21战斗机、Tu-22战略轰炸机等。进入乌干达境内。
但卡扎菲的军队很快发现,他们的盟军是个猪队友,不仅使不上劲,还尽坑友军。在坎帕拉郊外,利比亚军队很快发现,他们始终在第一线阻击坦桑尼亚军队的攻击,而乌干达军队却开着利比亚的卡车,带着从坦国抢来的财富逃亡后方,甚至摇身一变,成为联军的一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虽然利比亚军队凭借武器优势和顽强作战,也打了几个胜仗,但他们毕竟人数太少,在近2万联军的打击下,显然寡不敌众,最终支持不住,在卢卡雅战役后不得不撤退。
卡扎菲的军队自然不甘心失败,陆战上得不到便宜,卡扎菲下令出动图-22B轰炸机等大肆轰炸坦军阵地,但神奇的是,无数的炸弹扔下去,没炸死一个联军士兵。
3月27日,阿明不得不仓皇逃离坎帕拉,4月10日,联军占领坎帕拉,随后,顺利占领乌干达全境。这期间,利比亚军队残余军队成了丧家之犬,到处被联军狙击,在联军占领乌干达后,剩余的利比亚军队被坦军遣送回利比亚。
利比亚在3个月的战事里,损失了600人,则乌干达总统阿明带着自己的几个老婆、20多个子女和大量财宝一路逃到了利比亚避难。
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这应该是说的乌坦战争,师出中国解放军的坦桑尼亚军队,暴捶乌干达和利比亚,打得“上校”卡扎菲一点没脾气,由此获得“东非解放军”的称号。上世纪70年代,乌干达发生政变,军人阿明上台,对乌干达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这个人有能力有手段,当选过非洲统一组织主席。但是同样也很残暴,乌干达在他的铁血统治下人人自危,笼罩在恐怖之中。(好莱坞电影《末代独裁》就是讲的他)
1978年,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明发动了针对邻国坦桑尼亚的侵略战争。
但是这明显是一场作死的战斗!
内忧外患的乌干达完全不是坦桑尼亚军队的对手。
要知道坦桑尼亚国防军可是咱们一手教出来的徒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坦桑尼亚就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开展军事交往与合作。当年的石家庄步兵学校,可是又不少坦桑尼亚的黑学生。
在咱们的帮助下,坦桑尼亚很快建立起了一支战术、装备都偏向于解放军的部队。他们手里端的是咱们的56半、地上跑的五队负重轮的大五九、天上飞的歼6、歼7。
虽然这些黑学生当年在学校里面成绩不咋样,但拉到非洲,怎么都是顶尖的存在。
说实话,他们也没有打出什么亮眼的战术。基本就是飞机大炮炸一遍,然后步坦进军。
当时的乌干达军队,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在阿明的暴力合法政策下,乌干达军队成了一支烧杀抢掠的土匪,毫无军纪可言。
还没怎么打,就直接溃败了。
短短几个月,坦桑尼亚的大军就已经逼近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走投无路的阿明找上了利比亚“上校”卡扎菲。卡扎菲派出了一支近三千人的部队参战,同时还援助了阿明包括t-55坦克、米格-21战机等重型武器在内的大批装备。
可是阿明还是输了。
当时的阿明已经是人人喊打的落水狗,在被坦桑尼亚击败之后,乌干达国内的各反对组织也乘机发难。利比亚的军队到来时,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可挽回的局面。
每次开战后,乌干达的军队就躲在堡垒工事里面,叫也叫不出来,基本都是利比亚军队自己顶。
这哪顶得住啊!
更气人的是,不帮忙就算了,乌干达的军队看到战事不利,就开始溃逃。利比亚军队一脸懵,这到底是在给谁打仗。这帮忙的到成了主力了。
完全就没心思打了好不好,本就不是属于自己的一场战争。最终乌干达和利比亚的联军被击败,阿明政权被推翻,阿明逃亡利比亚。
总的来看,这一战并不能说明“东非解放军”有多牛,因为这本就是一场实力占据优势的战争。且不说中国方面的武器和军事顾问援助,仅仅是在军队规模上,坦桑尼亚一共动员了10万余人,同仇敌忾,反抗侵略。此外还有着大量的乌干达解放组织成员帮战。
至于乌干达,一共则是动员7万余人,外加3000利比亚。
在战斗力上,那更是没得比,乌干达的军队真的烂,一触即溃。
整场战争下来伤亡不过千余,七十分之一的战损比,居然就输了?这打的什么仗?人家利比亚军队都死伤了400。
这种战斗意志,不输才怪!
当然了,不管怎样,坦桑尼亚这一次也算是打出了名气!
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崤山小虎第165条回答。
这一段关于坦黑叔和卡大佐的军事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有趣,如果拍成电影必然是波澜壮阔、妙趣横生啊。
坦黑叔(坦桑尼亚)和卡大佐(利比亚)的恩怨起源于暴力河马阿明(乌干达总统)。这阿明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河马狂躁、没头脑的血统。先来一段阿明的黑历史。
1974年这黑河马居然劫持了以色列的民航班机,直接导致了以色列的恩德培营救行动,并顺手摧毁了多架黑河马本就不多的战斗机,导致乌干达空军力量损失殆尽啊。
这阿明没脑子招惹以色列,想弄点钱也就罢了。可是英联邦的女皇陛下过生日,他居然想要一条女王的原味内裤做礼物,也真是奇葩到家了。
剩下还有什么单手单脚与坦黑叔国父打拳击赛啊,梦里得到真主启示消灭亚洲人啊,活吃自己的亲弟弟啊等等,荒唐的事儿太多了。
那么这黑河马是如何挑起坦黑叔和卡大佐的战争的呢?话说这黑河马自从1971年弑君夺位以后,就开始了穷奢极欲、凶狠残暴的统治了。好好当自己嗯国王也就罢了,把自己家的钱花完后,又想方设法得了个迫害妄想症,声称坦桑叔在其家门口陈兵布阵,然后就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于1978年10月底趁坦黑叔毫无防备,居然就打到坦黑叔家里了,而且还杀害了无辜的边民8000人。
这坦黑叔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立即动员了10万兵马,于12月份开始反攻,没成想一个月才就收复故土,打到黑河马家门口了。
插播一下坦黑叔的来头,这坦黑叔师从中华兔,大部分军官都是从石家庄陆院和南京陆院毕业的。据说是学会了东非独门绝技“步坦协同”战术,从此独步东非,无人能敌。
坦桑叔早都看黑河马不顺眼了,于1979年1月,利用歼6、歼7飞机先行攻击黑河马的重要军事重地,然后63式(水陆两用坦克)、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采用中华兔交给的独门绝技,把黑河马打的是落花流水啊。
1979年3月,眼看黑河马就要垮台了,阿明就去求助“北非小霸王”卡大佐,这卡大佐是相当够义气,当即就派了2500小弟,带着最先进的T55坦克,BMP—1步战车,以及BM-21火箭炮,还有米格23、图-22准备替黑河马重整旧河山。
还真让卡大佐逮到了好机会,双方在卢卡雅遭遇,坦黑叔原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是201旅的63式水陆两用坦克从卢卡雅的沼泽地直接通过,一路是208旅的59式、62式坦克绕开沼泽地。
但碰巧卡大佐逮到了强渡沼泽地的201旅,于是就用T55的强大火力打了个坦黑叔措手不及,但还好卡大佐所谓的精兵强将技艺不精,使得坦黑叔201旅有序撤退,并顺利于赶过来支援的208旅顺利会师。
此时,得意洋洋的卡大佐,所谓精锐,已经冲进了卢卡雅的沼泽地,T55、BMP-1也彻底跑不动了,反倒是坦黑叔的63式和62式,依靠轻型体量的优势,教会了卡大佐好好做人。
卡大佐不得不撤退到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的第二大城市金贾,再看黑河马的士兵,卡大佐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黑河马的士兵一路烧杀抢夺,神勇无比,但只要打仗时,就鬼影都不见,彻底打怕了。
卡大佐还不死心,就心心念出动了大杀器图-22,那炸弹投的哇哇直响啊,可是这炸弹就像是被真主开了光似得,一个坦黑叔也没炸死。
这坦黑叔就一路北上,很快就打到了黑河马的首都坎帕拉,把卡大佐的小喽啰和阿明一起送到了利比亚。
至此,1979年4月,彻底解放了黑河马的阿明,顺便教会了卡大佐如何用兵。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说句实话,在乌坦战争中,卡大佐军队最大的教训不是来自于坦桑尼亚,而是来自于当时大佐的“真诚”盟友乌干达。不得不说,这个乌干达是真的坑,而卡大佐的命运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乌坦战争如上图所示,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是两个位于非洲东部,且相邻的国家。这两个国家本来关系良好,而且,乌干达当时的总统奥博特和坦桑尼亚的总统尼雷尔也有着不错的私人交情。
不过,在1971年的时候,乌干达内部发生了政变,在总统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期间,奥博特的亲信阿明发动了军事政变,由此,被称为“非洲第一魔王”的阿明上台执政。
在非洲三大暴君之中,阿明经常是名列第一的那位。这个人崇尚暴力专制,且残忍野蛮,最令人诟病的是他竟然吃人。另外,在为政方面,他以残忍的方式处死政敌,而且在乌干达国内搞部族分治政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也因此,在阿明的统治之下,乌干达内讧、暴乱事件层出不穷。
乌干达动荡不安,而阿明却继续的搜刮民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乌干达人选择投奔前总统奥博特,而当时的奥博特正在坦桑尼亚流亡。
就这样,阿明越看坦桑尼亚越不顺眼,等到国内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阿明决定转移国内视线,攻打坦桑尼亚。
1978年10月30日,阿明突然对坦桑尼亚宣战,并且派遣军队攻打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区。由于坦桑尼亚事先没有准备,卡拉盖区很快被乌干达攻下。阿明也趁机宣布获得了“历史性胜利”。
在卡拉盖区,乌干达的军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大量妇女被强暴、无数基础设施被摧毁,数万无辜平民沦为难民。
此时,坦桑尼亚的总统尼雷尔求助于非洲统一组织,但非洲统一组织却对此事不干涉、不表态。最终,坦桑尼亚决定放弃国际干预的幻想,以武力反击。
坦桑尼亚反击
为了抵抗乌干达,尼雷尔在国内进行了军事动员,很快征集了包括警察、预备役、民兵在内的6万人,加上之前坦桑尼亚有4万常备军,共计10万。
当年11月底,坦桑尼亚稳住了阵脚,并且反守为攻,逐渐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当时,由于阿明的统治不得人心,因此,他在乌干达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1979年1月,1万名坦桑尼亚士兵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战斗机的配合下进入了乌干达境内。此时,乌干达军队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抗意志,他们只要听到坦桑尼亚士兵的消息就会疯狂逃窜。
面对这个情况,阿明祭出了大招。
卡扎菲出场
阿明这个人亲近阿拉伯,恰好伊斯兰开发银行在坎帕拉开会,于是,阿明向阿拉伯国家求助。
就在阿明快要倒台的时候,卡大佐站在了阿明身后,表示力挺阿明。
卡大佐是一个“心怀远大抱负”的人,他从来都不屑于管理一个小小的利比亚,他真正要做的是推动阿拉伯世界联合,或者是做非洲真正的“万王之王”。
此时,卡大佐认为天降良机,如果能够为阿明逆天改命,那一定能够彰显利比亚的实力。届时,利比亚必然能够成为非洲的老大,而他自己将再次走上人生的又一次巅峰。
就这样,陷入美梦的卡大佐派遣了2500人帮助阿明。
说实话,此时的利比亚在非洲地区还是有很强实力的,军队统一的苏式装备,而且性能都不错。但是,当卡扎菲的军队来到乌干达后却傻了眼。
在乌干达的战场上,乌干达的士兵压根就不敢和坦桑尼亚的士兵对阵,甚至连近距离开枪的胆量都没有。每次打仗,他们都站的老远,将卡扎菲的军队推向前沿阵地,然后在后边远远的看戏,好像战争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当然,最令人可气的是,卡扎菲的军队在前面打仗,乌干达的军队竟然利用卡扎菲援助的卡车偷运卡扎菲军队的物资。就这样,一场仗打完,卡扎菲的军队突然发现物资补给全没了,而且一查,全都是被乌干达的士兵偷着卖了。
除了以上两个令人不耻的行为,乌干达的士兵之中也有很多阿明的反对派,他们打着打着就反水了,声称支持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于是,这些反水的士兵转身就攻击卡扎菲的军队。
碰到这样的坑队友,简直比二战时的意大利还坑有木有?
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卡扎菲的军队相比坦桑尼亚士兵并不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不错的反击战。但是,卡扎菲的军队越打越生气,越打越没补给,在3月份的一次战役失败后,卡扎菲的军队也和乌干达的士兵变得一模一样,只要见到坦桑尼亚的军队便落荒而逃。
后来,卡扎菲还想挣扎一下,派遣了一架图一22B轰炸机轰炸坦桑尼亚的军队。结果,不仅一个坦桑尼亚的士兵也没有炸着,而且,人家阿明老早就带着四个老婆,几十个情人跑路了,而且跑路首选的第一站就是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
在利比亚,阿明舒服的过了几年,但却因为其保镖和当地的警察发生了冲突,最终导致阿明被驱逐。之后,阿明又到伊拉克居住了一阵子,后来待不下去了,又到了沙特定居,2003年死在了沙特。
再说说卡大佐,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被坦桑尼亚攻克后,卡大佐的士兵损失大概600人左右,剩下的士兵被坦桑尼亚全部送回了利比亚。
不得不说,在乌坦战争中,卡大佐的操作,虽然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奈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碰到了史上最坑队友,最终赔了个底掉。
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坦桑尼亚和卡大佐(利比亚)的恩怨起源于暴力河马阿明(乌干达总统)。这阿明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河马狂躁、没头脑的血统,8年统治,30万国民被迫害致死。政府独裁,自然乌干达的经济一塌糊涂,民不聊生,高层贪腐盛行,阿明本人就把整个国家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阿明政治上不断改组政府,频繁清洗反对派,在他手下当官,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而大批被他清洗的反对派则逃亡国外组成了形形色色的反对派,虽然政治主张各有不同,但推翻阿明的统治是一致的。1978年10月阿明遭遇行刺,侥幸逃生,他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坦桑尼亚的国父及总统尼雷尔搞出来的,所以他尽然向坦桑尼亚进军。
阿明的军队几天内就占领了坦桑尼亚的卡盖地区,当地5万民众有8000多人被杀害,大批妇女被强暴,4万多民众成为难民。这下坦桑尼亚,立即动员了10万兵马,于12月份开始反攻,没成想一个月才就收复故土,打到黑河马家门口了。
坦桑尼亚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联合乌干达的反对党势力,想推翻阿明的统治,在坦桑尼亚的迅速进军下,乌军人心涣散、毫无斗志,一路全面败退。到了3月,联军已经打到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附近,阿明惊慌失措,不得不寻求盟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支持。
卡扎菲答应了阿明的请求,派遣了2500名士兵,带着大量先进的苏式武器,包括T-54和T-55坦克、BTR步兵战车、喀秋莎火箭炮、米格-21战斗机、Tu-22战略轰炸机等。进入乌干达境内。
双方在卢卡雅遭遇,坦黑叔原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是201旅的63式水陆两用坦克从卢卡雅的沼泽地直接通过,一路是208旅的59式、62式坦克绕开沼泽地。但碰巧卡大佐逮到了强渡沼泽地的201旅,于是就用T55的强大火力打了个坦黑叔措手不及,但还好卡大佐所谓的精兵强将技艺不精,使得坦黑叔201旅有序撤退。
而得意洋洋的卡大佐,精锐部队已经冲进了卢卡雅的沼泽地,T55、BMP-1也彻底跑不动了,反倒是坦黑叔的63式和62式,依靠轻型体量的优势,教会了卡大佐好好做人,卡大佐不得不撤退到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的第二大城市金贾。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虽然利比亚军队凭借武器优势和顽强作战,也打了几个胜仗,但他们毕竟人数太少,在近2万联军的打击下,显然寡不敌众,最终支持不住,不得不撤退。
卡扎菲的军队自然不甘心失败,陆战上得不到便宜,卡扎菲下令出动图-22B轰炸机等大肆轰炸坦军阵地,但神奇的是,无数的炸弹扔下去,没炸死一个联军士兵。
3月27日,阿明不得不仓皇逃离坎帕拉,4月10日,联军占领坎帕拉,随后,顺利占领乌干达全境。
这期间,利比亚军队残余军队成了丧家之犬,到处被联军狙击,在联军占领乌干达后,剩余的利比亚军队被坦军遣送回利比亚。利比亚在3个月的战事里,损失了600人,则乌干达总统阿明带着自己的几个老婆、20多个子女和大量财宝一路逃到了利比亚避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