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祭拜生父,为何半路掀开轿帘后,连哭了二十里路?
光绪帝虽是皇帝,但他的生父却不是上任皇帝咸丰,而是是咸丰的七弟“醇王奕譞”,其实光绪是一位由外藩迎立的君主。
奕譞是慈禧的妹夫,也是清军机处实际主导者。他曾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在慈禧夺权过程中,应该就数他与恭亲王功劳最大了。
也就是由于姻亲关系加上是政变功臣,奕譞得到慈禧重用,步步高升。但在朝堂他却是相当谨慎谦恭,生怕哪里惹老佛爷不爽,丝毫不敢揽权,这也让慈禧对他不反感。
在后来儿子光绪当皇帝后,他惶恐不安,多次请求辞官保平安。在慈禧不恩准的情况下,他依然不敢怠慢,多次拍老佛爷马屁,没有为儿子求亲政的一丝说法,多次说:“皇帝一切典礼,都依赖于太后,诸事应先请太后,再到皇上面前奏报。”他在慈禧从不敢造次,甚至曾对人说道为官“不求政绩,只讨太后欢喜”,这让老佛爷对他很满意。
但他生前对慈禧卑躬屈膝,死后却是被慈禧给闹了个不得安宁。而这缘由来源于一个“大师”叫做英年。
当时正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光绪帝与慈禧矛盾逐渐尖锐,慈禧感觉自己位置越来越不安全了。
英年看穿了慈禧心中所忧,献了一策,即把光绪生父奕譞墓旁的银杏树给砍了。大师英年解释道:“此树八九合抱,有数百年之久,高数十丈,帝皇之气全被此树吸收去了,断了醇王府的这帝皇之气,光绪这支帝皇血脉才彻底翻不起大浪,自己才能更稳固。”
英年继续解释道:“奕譞本是王,银杏是“白”色的,银杏长于奕譞墓之上,就是一“皇”字,假若奕譞的后代是“真皇”,慈禧就危机了。
慈禧恍然大悟,于是不顾光绪帝阻止,也不顾奕譞生前对她有多大助力,硬是砍了他墓旁的银杏树。
而光绪帝再去祭拜父亲时,发现自己父亲旁的树已不再,于是号啕大哭几十里路,为自己父亲墓被侵犯而大哭。更为自己无能,身为皇帝,却无权力,无法阻止这种屈辱之事发生而痛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