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随着祖国逐渐壮大,如今我们的科技也是越来越发达,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这里举几个最让我感到振奋的科技成就。
神舟十一号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我国于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过渡,为后来空间站的建设做了准备。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宇宙飞行一个月后,顺利返回着陆。它的成功为我国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奠定基础。同时它为宇航员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为我国开展太空试验提供便利。神舟十一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重大突破,为航天事业走的更远奠定了良好基础。
无轨列车落地2017年,我国中车株洲所成功研制了一款全新的交通产品,是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这是全球最早的无轨列车。
它不仅将提高我们的出行效率,还兼备运量大、造价低等优势。而且这是全球首列,自然值得让人感到骄傲!
光量子计算机诞生2017年中国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光量子计算机,通过比较,它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运行速度最快可大百被。它将为我国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此之后,我国计算机会达到相当恐怖的运算速度,并且能耗还小。
除了这些,我国还有很多成就,而且多是节源、利民的好科技。它们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会国民带来了充分的便捷。
在这里向那些科研人员致于最崇高的敬意,正因为他们的努力,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提起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真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又如水中的浪花层出不穷。
不必说“天宫”、“天眼”、战略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歼20隐身战斗机给国人的感慨,也不必说“蛟龙”、“彩云”、001A号航母、高铁技术、055级万吨驱逐舰给中外军迷带来的惊喜。(中国现在可以上天入地是不争的事实)单是“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的成果就令人振奋无比。
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过一个现实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当时中国的粮食产量根本养活不了众多的中国人口,此问尖锐无比、振聋发聩。也是始于上个世纪,“水稻超高产育种”成为世界多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和科研单位的重点项目,早于1981年日本就启动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开展了“超级稻”育种计划。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并不如人愿。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不仅不为粮食发愁,甚至还实现了盈余,出口以养活其它国家的人。1996年,我国农业部提出并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袁隆平先生主持培育计划,素有“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袁隆平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硕果累累、喜报频传!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达到第二期产量指标;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2016年11月19日中午,“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中国水稻最高亩产一直在不断攀升。此举享誉中外,举世瞩目,让华夏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借此机会向袁隆平及其领导下的科技团队致以崇高的敬礼!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有一种疾病,让全人类惊恐;有一种疾病,让发病者生不如死;有一种疾病,曾经让全世界医学研究精英头痛无奈!
这种疾病,名叫"艾滋病"!
艾滋病对人体的毁灭性伤害正常人生活在尘世中,每天遭受人世间各种细菌毒素的侵害,却为什么不生重病?因为我们的人体自带免疫功能,能够抵御很多细菌毒素的侵袭!
可是,有一种叫HIV的"艾滋病"病毒,它能强力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打目标,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
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各种感染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并可发展为“恶性肿瘤",死亡者十之八九,幸存者痛苦不堪!
艾滋病,人类的灾难!近年来,全世界大约有3670万艾滋病感染者,有近一半人己无药可治!
2016年,全球有约1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
2017年1月至10月,中国艾滋病发病人数己达46206例左右,是2010年的10倍之多,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己达60万左右!
抗"艾"之路,举步维艰!艾滋病被发现30多年了,全世界医学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寻求能够抵抗HIⅤ病毒的疫苗,以及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是,在投入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历经无数次实验之后,至今没有获得最为理想的结果。
目前,因为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人类预防艾滋病主要靠自我防御,比如:①洁身自好,不滥交。②严禁吸毒。③不擅自输血。……
而现阶段用药物治疗艾滋病,主要是抗击HIⅤ病毒,降低患者体内病毒数量,重建患者免疫功能并加以维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我国,以前这些抗击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多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中国的科学家,尚在不懈努力之中!
艾滋病患者使用进口抗艾药物导致的严重现实问题:
A:长期服用比较单一的进口药物,患者体内极易对药物产生抗体;一旦产生了抗体,再服用该进口药就很难再有好的治疗作用。
对进口抗艾药物有了耐受力的艾滋病患者,要想继续有效治疗,必须更换抗艾药物,而我国,早年没有研发出非常先进、有效的抗艾药物!
B:患者每天服用大把的抗艾药物,副作用很大,身体很受伤害,很多患者无法坚持下来。
C:进口药不便宜,很多人无力长时间承担,只能等死。
中国,必须研制出新的抗艾药物,以普渡众生!
研药之路,人与恶魔的较量!A:"恶魔"一般的HIV病毒
①HlV病毒,大多只在人体身上发病,其他动物很难感染,或即使染上了,也不易发作!
以往,医学界的科研人员在研制疫苗和新药时,起初多以其他动物做实验模具,可是,在研制抗艾疫苗、新药时,就算早期在大小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了,当最终转移到人体大规模试验时,却发现不具保护力,或效果欠佳!
②HlⅤ病毒具备高度强大的变异功能,足以耐受无数支疫苗、无数种新药。
③HIⅤ病毒甚至可以把自己渗透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要想杀死它们,除非连细胞一起杀死!更别提彻底清除它们!
B:"斗士"一般的艾滋病医学研究者
30年来,全球无数艾滋病医学研究人员,与恶魔般的HⅠⅤ病毒较量了无数次,却似乎屡战屡败,不过,每一次失败,都离"真理"更近一步!
中国抗"艾"硕果,振奋华夏,振奋你、我、他!中国从“十一五"开始,专门设立了"艾滋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中国多个艾滋病研究团队组建。
科学家们在屡战屡败的同时,却有捷报频传!重点简介如下:
A:艾滋病疫苗进展
①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团队和吉林大学孔维团队负责的艾滋病新疫苗,己分别顺利完成到临床二期试验,第三期正在准备中,如果一切顺利,艾滋病疫苗上市之日,将不再遥遥无期!
②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的研发团队,合力研发的一种新型的HIⅤ黏膜疫苗,己在恒河猴的黏膜上,试验成功!己申报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这款疫苗,若上市成功,对因性接触感染的艾滋病,有极好的防控作用。
B:抗HIV病毒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
①艾可宁.艾博韦泰(重点讲)
这是全球第一个抗艾滋病的"长效"融合抑制剂,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己于2018年6月初上市!
它拥有全球原始知识产权,安全有效,把副作用大大减低!
病人无须每天大把大把地吃药,一般来讲,一周只需注射给药一次!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它还可以与3BNC抗体药物联合使用,既阻断HlⅤ病毒复制,又清除被HIⅤ病毒感染的细胞。这将大大促进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
长期以来,我国艾滋病药物依赖进口,艾博韦泰的上市,打破了外资垄断!
不仅如此,那些对进口药己产生耐受力的艾滋病患者,又有了极好的新药可替换!而广大的艾滋病患者,对药物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安全有效。
请记住:中国"前沿生物(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②普泽宁
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一般每日只需1片,就餐时服,简捷有效!2018年7月,获批上市!
它还具备强大的耐药基因屏障,患者难以产生抗药性、依赖性。
C:中国还有30多种抗艾疫苗,己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还有多种抗病毒药物正在试验、生产!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的春天己临近中国的抗艾专家指出,艾滋病只要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带艾"生存多年的!艾滋病,正在变得象"糖尿病、乙肝病″一样,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
而中国的科研人员,近年成功地研制出了“用唾液"尽早筛查艾滋病的快捷方法!
结束语抗艾之路,漫长曲折,科学家们一路披荆崭棘,才有今日的硕果累累!
让我们一起来肃然起立,翘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吧!!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最让我们感到振奋的肯定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从此中国的“北斗”成为了国际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其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命脉,这给国家带来的保障比造多少飞机和导弹还要厉害!
现代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而实现信息化的保障就是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上至飞机、坦克,下至普通士兵都会装备有卫星导航系统以实现诸兵种联合作战,而且随着武器智能化越来越高,对导航系统的依赖将越来越大。假使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导航系统,一旦发生战事,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关闭了系统,对我们的打击将是不可想象的,几乎所有的电子武器装备都会瘫痪,失去原有的战斗力。
我们可以发现国际社会上为何俄罗斯不惧怕美国,敢于同美国亮剑,就是因为俄罗斯有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受美国的牵制,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自己的利益。试想下假使俄罗斯没有自己的导航系统,那么支撑他们的只有国内的有线信号,而在国外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根本无法展开,就像瞎子一样,更不用说同美国抗衡了。所以我国研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意义极大,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基石,使我国在国际上更加独立自主,不用受制于人,争取我们该有的利益!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古代军事家孙武曾经有言:“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近年来,我们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尤其在“上天入地”方面的成就,更是惊艳夺目、异彩纷呈。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我最感到振奋的国字号科技成就,可列举为以下四项:分别是与“上天”有关的“天宫”、“天眼”,和与“入地”有关的“蛟龙”、“彩云”。
中国的“天宫”,指的是“天宫”系列空间站。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在轨飞行820小时后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6年9月15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酒泉成功发射,并于10月19日3时31分实现了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自动交会对接,于10月23日早晨7点31分,成功释放了一颗伴随卫星。去年4月23日,“天宫二号”还与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天宫”系列空间站的成功发射与在轨运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应用发展的崭新阶段。
中国的“天眼”,指的是我国在贵州建成的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项目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截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天眼”已成功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截至目前,这部口径为500米的世界第一球面射电望远镜仍在不断接收着来自宇宙深处的各种电磁波。
中国的“蛟龙”,指的是“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绝对属于第一梯队。在“蛟龙号”投入使用之前,世界上共有四个国家掌握载人深潜技术,其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创造的6527米。2010年7月,“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至7062米。这一深度,既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的“彩云”,指的是“彩云”号硬岩掘进机。2018年2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彩云号”在“中国第一铁路长隧”——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顺利始发。这是国产硬岩掘进机首次正式应用于滇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的铁路建设隧道,将从此改写我国铁路长大隧道项目机械化施工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彩云号”刀盘开挖直径达到9.03米,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制9米以上大直径硬岩掘进机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硬岩掘进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与您分享来自于国家科技进步的共同喜悦!
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快点忘掉范某某这些戏子吧,看一看这些近些年令人振奋的科学成就。近些年,我们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甚至出现了弯道超车,可谓举世震惊!北斗导航、歼-20、国产航母、天眼、无人机等一系列的科学成就,令人应接不暇。而我今天说的这项科学成就,听起来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却和我们的生活机密相关,甚至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他以及他的科学研究。
他就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众所周知他的杂交水稻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国人的吃饭为题,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为全世界解决饥饿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的步伐从未停止,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自己的世界纪录。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袁隆平教授最近几年的重大的科学研究成就。
2017年,袁隆平的海水稻实验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将凭空新增耕地2.8亿亩。紧接着袁隆平教授的去镉稻实验成功,这意味着我们将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地一次伟大的跨越!
袁隆平教授的海水稻、去镉稻的科学技术与我们的吃饭问题息息相关,这就是近些年令我最振奋的科学成就。各位,你们心中令我最振奋的科学成就是什么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