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易中天说刘备赤壁之战的两万班底,一万来自刘琦,一万是关羽的一万水军。那么关羽的这一万水军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呢?

应该主要来自于收编荆州刘琮襄阳水军。

一、《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说东吴时曾说过:“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这里证明关羽确实是有一万水军的,不止刘琦的一万军队。

二、关羽这一万水军的起源要从曹操伐刘表开始说起。当时曹操征伐刘表,军队庞大,过于分散,战线太长,进于迟缓,贻误了战机,所以几个月都没有实际进展。

这段时间凭刘备、关羽的名声、诸葛亮能力,加上诸葛亮也说过“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可以看出刘备在荆州比曹操更得民心,所以刘备着手组建一支水军应该不是难事,当然主要是收编于刘表、刘琮襄阳水军降将降卒,毕竟当时很多也是不愿降曹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同传裴注引《江表传》说明,水军落入曹操之手有七、八万之多。

而荆州水师号称十万,虽不一定就有这么多,但差距应该不会很大,从这里可以推测剩下的应该是落入刘备之手,毕竟刘备在荆州得民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三国志·蜀书》也有载:“刘表、刘琮水、步军将领以部曲随先主。”而这里归顺刘备的还有吴班、傅彤、霍峻等将领。

在刘表、刘琮水军降兵的基础上,刘备再通过曹操行军缓慢,让关羽在这段时间招兵买马,关羽水军绝对有数万。

二、而在曹操伐刘备时,关羽水军受到的损害比较小,因为曹操都去抓刘备去了,刘备自己虽然自己炸了,但却吸引了火力,为关羽创造了生存条件。

《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九月至新野。”得知刘备南走,才分兵而进,命徐晃取中庐、临沮、宜城,以乐进之师追歼关羽水军,曹操则亲统精骑追歼刘备。

这就是说曹操的精锐都去追刘备去了,追击关羽水军的只有乐进军队,这就大大削弱了对关羽水军的攻势,关羽水军生存下来不是难事。

三、关羽水军虽然为接应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的军队与曹军有过交手,但是曹操水军当时能用的上手的只有刘表大将文聘手下的一支,毕竟属于新降,军心不稳,加上关羽自身军事能力出众,他的水军还是打不过关羽的。而曹操本身是没有水军的,骑兵追关羽压根一筹莫展,无所作为,所以关羽受到的损害是很小的。

总上,关羽水军有兵源基础,在作战中受到的损害很小,能够有上万水军一点也不稀奇。

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赤壁之战的确有刘琦一万人马、关羽一万水军的说法,但豹眼认为这个说法并不确切。主要是关羽的一万水军,不大可能存在。要说这一万水军哪里来的,恐怕是诸葛亮信口开河说出来,以此忽悠孙权的。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率众投降。事情紧急,诸葛亮受刘备委托,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联合抗曹。

诸葛亮对孙权说:“刘豫州虽然在长坂坡被曹操击败,但归还的士卒及关羽的水军精甲有万人,刘琦聚合的江夏士卒也不下万人。”

史料是这么记载的,但仅仅证明是诸葛亮这么说的,并不等于诸葛亮说的就是事实。豹眼认为,事实上刘备手下并没有这一万水军。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记载: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非常恐惧,诸葛亮去孙权处还没有回来,刘备眼巴巴地盼望着消息。听说周瑜率领船队到来,心中大喜,急忙去拜见周瑜,得知周瑜仅仅带来了三万兵力,非常悲观,认为太少。但周瑜却信心满满,对刘备说:你就看我咋击败曹操吧。

刘备心中并不踏实,就派遣关羽、张飞率领二千人马一起跟随,参加了赤壁之战。

豹眼认为,刘备这二千人马比较靠谱,而且几乎是刘备全部的兵力,理由有几点:

第一,官渡之战时,刘备请求袁绍带领数千人马前往汝南,联络当地黄巾军余党刘僻及龚都部,共同对抗曹操。但被曹操击败,刘备带领残兵败将投奔了刘表。

刘表待刘备为上宾,提供粮草并增加刘备的兵力,让其屯兵新野对抗曹操。刘备招募地方豪杰,引起了刘表的猜忌。

从这个过程来看,刘备从北方来,所带来的大多是陆地作战士兵,并没有多少水军。

第二,刘表给刘备增加的兵力很可能有部分水军,但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数量,绝不会具备一万人的规模。从周瑜三万水军就击败了曹操来看,一万水军是一支很大规模的兵力。需要大量的战船,而且需要物质保障。刘表对刘备已经产生了疑忌,绝对不可能再支持刘备这么多的物资保障。没有刘表的支持,刘备是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大规模的水军的。

第三,《先主传》记载,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击败,仅带领数十骑逃走。然后与关羽率领的水军汇合,渡过沔水,遇到了刘琦带领的万余人马,一起到了夏口。

刘琦这万余人马,比较靠谱。但不是题主这个问题讨论的内容,也就不再多说。但这里没有说明关羽究竟有多少水军。如果是一万水军浩浩荡荡地顺汉江而下,那是何等的气势,史料不可能没有记载。

但从刘备派遣赤壁之战的总共兵力二千人及刘表能够赞助刘备军事物资来看,恐怕关羽的水军也就是二千人左右,不可能太多。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的陆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数十骑逃走,能够保存下来的也就是关羽这点水军,并且全部参加了赤壁之战。

因此,在豹眼看来,刘备根本就没有关羽这一万水军,那仅仅是诸葛亮的说辞。孙权也没有必要去跟诸葛亮较真,周瑜也没指望刘备那块云彩下雨。

至于说关羽这一万水军哪里来的,除了诸葛亮凭空给他吹嘘出来的八千水军外,真正那二千水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刘表给刘备添加的部分兵力,其中包括一些水军。

第二,是刘备在新野屯兵六七年,毕竟自己也招募了部分兵力训练成为水军。

但究竟各占多少比例,就不得而知了。

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刘琦不是刘备的手下,刘琦与刘备是同盟的关系,在曹操南下荆州的时期,刘备与刘琦只能抱团取暖,相互依存,由于刘琦并没有什么能力,其手下的一万人马实际上是刘备所统领,但名义上归属刘琦。

刘琦手下的一万人马是原来刘表手下荆州江夏郡的守军,自从江夏太守黄祖被东吴军队杀害后,刘琦自告奋勇前往江夏郡担任江夏太守,刘表同意了,刘琦手下的那一万人就是原来江夏的边防军,因为江夏郡是荆州最东边与东吴交界的地方。

刘琦手下的一万人,有水军也有陆军,应该以水军居多,因为抵御东吴主要还是靠分布在长江上的水军,相对来说,陆军应该少一些。

刘备在投靠刘表之前,是归属于袁绍的,那时候还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后,刘备在袁绍的授命下,带了数千军队前往汝南,联络当地的黄巾军余党刘僻及龚都部,一起反对曹操,但是被曹操击败,因此刘备带着残兵败将直接南下投靠刘表。

刘备投靠刘表后,刘表让刘备镇守荆州的北境新野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备就是替刘表镇守新野县,刘表负责提供粮食,并拨付部分士兵给刘备镇守,刘备在新野镇守的军队总数应该有四五千人。

刘备是201年投靠刘表的,到曹操南下时,已经是公元207年了,刘备在荆州待了6年多了,在这六年中,刘备也没闲着,大肆结交荆州豪杰,招揽人才,招兵买马,扩大势力。

之所以说刘备手下有一万人,是来自于诸葛亮在现使东吴时,对孙权所说的一段话,出自《三国志》,诸葛亮是这么说的:

亮曰:刘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意思就是说:刘备虽然在长坂一战失败,现在陆续归来的士卒与关羽的水军加在一起有上万人,而刘琦在江夏的部队也有上万人。

换句话说,刘备手下,除了刘琦直辖的一万人的部队外,刘备本部还有一万人,这一万人包括关羽的水军及部分陆军士卒,也就是说,关羽的水军没有一万人,与陆军合在一起才一万人,关羽的水军应该有数千人,至少有五六千人。

那么关羽的水军是怎么来的呢?

刘备在荆州没闲着,其实关羽也没闲着,关羽在荆州一直在学习并操练水军,关羽是北方人,刘备带到荆州的直属部队也是北方人,北方人不善于水性,刘备是非常有雄心壮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而且刘备认为会在荆州待很长时间,如果在荆州不懂水军,或者没有水军的话,是无法立足的,因此刘备要操练水军。

这样一看,关羽的水军五六千人,来自三个方面:

1、刘备本部的北方人,跟随刘备一起来到荆州,刘备抽取其中部分人学习水军;

2、刘备在荆州当地招募的士兵,这部分主要是刘备驻地附近的当地人,有新野人,有襄樊人,比如魏延,是荆州义阳人,新野隔壁县的。

3、刘表拨付给刘备的部分士兵。

刘备把这三部分人抽取出来交给关羽训练成水军,以便在将来派上用场,其他的人则跟随刘备镇守新野及后来的樊城。

曹操南下荆州后,刘琮投降,向曹操交出城池和花名册,而当时的刘备由于措手不及,匆忙向南逃亡,刘备在逃亡时,将自已手下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关羽率领水军乘船,从樊城沿汉水南下江夏郡,这部分水军有五六千人。

另一部分人由刘备亲自率领,沿陆路从樊城渡过汉水,经襄阳、宜城、荆门南下,准备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曹操在得知了刘备南下的消息,当机立断,率领五千虎豹骑精锐骑兵南下追击刘备。

由于刘琮投降,刘备南下逃亡的兵力,曹操肯定是知道的,应该不超过五千人,只有三四千人,否则曹操也不会直接就带着五千人追刘备,刘备除了三四千士兵外,还有数十万百姓及士人跟随刘备一起南下逃亡,结果很快曹操在长坂这个地方就追上了刘备。

一场大战之后,刘备大败,数十万百姓及两个女儿都被曹操俘虏,另外还有徐庶离开,刘备改变南下路线,与关羽联合,一起乘船前往江夏投靠刘琦,到达江夏之后,前线陆续回到江夏的溃兵,加上关羽的水军,差不多就有上万人了,这也就是刘备手下直属的一万人。

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一,刘琦的手下一万余人是没错的。

诸葛亮早在荆州时就计划好了的人马,因为当初刘琦向诸葛亮哀求保全性命计划时,诸葛亮就指点刘琦到外面州郡避祸,实际上是另外培植势力。诸葛亮说重耳在外面安全,申生在家里就被整死了。刘琦明白了,请求外出,刘表同事了。后来黄祖出了事而死。江夏缺人,刘崎就去了江夏。这样刘崎的兵马就是江夏郡的兵马。事实上是替叔叔刘备准备了一只军队。现在派上用场了。所以,诸葛亮开口闭口说刘琦有一万多精兵是有根据的。江夏好歹是个大郡,这点兵不算多。

二,那么关羽的一万多兵力又是不是合符实际情况的呢?

既然是历史,我们还是从《三国志》出发来找依据。《诸葛亮传》里面有这么一句: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诸葛亮出使吴国,在这样的场合下,他是不会吹牛日壳子的,所以诸葛亮说关羽有水军以及零散归来的士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应该是正常的,没有水分的。

在《先主传》里面,没有关羽有多少人马这回事情的记载。但是说了关羽有一百多条大船。有这么多船,没有相应的士兵是不可能的。一条大船至少有一百多人,一百多条大船,就正好有一万多人。所以,关羽有一万多人,这不是吹牛逼的。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这两段引文中,第一段说关羽有船百余艘。第二段说的是刘备与关羽的水军相会于汉津。

上面是正史,而《三国演义》里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派众议"一节中,诸葛亮对孙权说:

"刘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带精兵万人,刘琦引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要说服孙权 不能骗他,要有理由说服他,诸葛亮也不会信口开河。

以此而言,关羽确实有一万多人马。刘琦有一万多人马。加起来近三万左右。

三,孙刘联军,一半对一半,各出三万人马,合六万余人

孙权应该是个狡诈的人。即使鲁肃这样的忠厚长者在中间调和孙刘联军,但是,孙权也只出了三万人马。让周瑜,程普,鲁肃等等人带领与刘备诸葛亮合在一起对付曹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为什么不还荆州给孙权的原因。刘备在危难中最多只有三万余人(包括刘琦全部家当),全部都拿出来了。而孙权富有九郡八十一州,开始也只出了三万人。实在让刘备诸葛亮窝心透了。这是《诸葛亮传》里面清楚地记载: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他们两家是一半对一半。刘备三万,孙权三万。反过来证明关羽和刘琦以及陆续归来的将士,刘备至少有三万人,赤壁之战后,关羽就是用自己的人马为基础管理荆州的 建立荆州根据地的。

说起来关羽的一万人马 其实是从江夏刘琦那儿得了一部分,关羽自己有一部分人马,也就是关羽本部人马。再加上有荆州人士加入军队,这样恐怕就超过了一万多人了。

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刘备当阳之败以后,撤到江夏和刘琦汇合,诸葛亮则出使江东,游说孙权和刘备联盟共抗曹操。在介绍刘备情况是他说刘备手下有旧部和关羽水军万余,刘琦江夏守军万余,这里关羽的一万水军应该是驻防襄樊一线的荆州水军。

官渡之战以后,刘备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因为担心曹操势大以后会威胁荆州,而且宛城的张绣已经归降了曹操,北面缺人防御,因此接纳了刘备,让他屯驻新野抵御曹军。不过因为刘备和荆州豪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刘表对于刘备也游戏猜疑,暗中加以防备。刘备建议在曹操平定河北时攻打许昌,刘表也没有听从。

不过随着曹操平定了河北,荆州的压力也是日益增大,此时刘表对刘备的态度也逐步改变。根据《英雄记》和《魏书》的记载,刘表在病重时,曾经上表表奏刘备为荆州刺史,希望他能接管荆州。虽然这一说法没有被《三国志》采用,裴松之也认为不大可能,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当时刘表对于刘备比较信任了,刘备的驻军地,也从新野变成了樊城。

樊城和襄阳仅有一江之隔,如果刘表此时还对刘备猜忌防备的话,不会让刘备进驻樊城。这种情况下,刘备自然也掌握了樊城一带驻军的指挥权。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曹操未到,刘表已经病死。刘琮自知不敌曹操,因此瞒着刘备秘密投降。直到曹操抵达宛城以后,刘备才知道此事,因此仓促南撤。

刘备渡江到襄阳后,刘琮拒绝接纳,但是刘琮的左右和很多荆州人都转投了刘备,其中襄阳的水军,应该也有不少转投了刘备。刘备不愿意和刘琮兵戎相见,率军从陆路前往江陵,同时命关羽率船数百艘经水路去江陵。这数百艘船一部分是樊城的水军,原本就属于刘备统辖,而另一部分则是刚收编的襄阳水军。

刘备在当阳被曹军骑兵追上击败的时候,关羽却没有受到攻击,到汉津以后和刘备的败军相遇。此时已经不可能再去江陵,因此刘备就转去夏口,和刘琦汇合。所以关羽的水军基本完好无损,有万人之众,这也成了刘备后来和孙权联合的本钱。

关羽的一万水军是哪里来的?

关羽的水军并没有万人。在关羽统帅的荆州军队最鼎盛的时候,估计也不过有万人而已。在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出动的水陆军大概有四五万人,如果这里面的水军太多,那么关羽不可能在陆路和曹仁、于禁抗衡。如果过少,也就不可能一举俘虏于禁的三万大军。所以,关羽的手下,最多时候也就有一万左右水军就差不多了。

一、关羽水军的数量。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有个误解,说关羽在赤壁之战时,拥有一万水军呢?这主要是诸葛亮的话给大家造成了误会。《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去东吴联盟孙权,共抗曹操的时候。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对孙权说了这么一番话:

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诸葛亮在这段话里,想向孙权显示自己的实力,突出的说了自己的军队数量。猛一看,刘备的手下还有一万人,刘琦的手下也有一万。这样,刘备可以出动两万人马,孙权心里就感到有底气了。

这是因为,孙权对曹操的兵力也有自己的计算。他的计算结果和周瑜差不多。周瑜向孙权要五万人马,保证为孙权打败曹操。孙权也认为这个兵力数字是靠谱的。可是,孙权囊中羞涩,只能拼凑出三万人马。这才是孙权犹豫是否迎战曹操的关键。

现在诸葛亮说刘备可以出动两万人马,孙权自然喜出望外。有了刘备的这两万人马,即便是周瑜的兵力稍有欠缺,但是依然可以抗击曹军。不过,我们从实际上来看,诸葛亮说的这两万人马是包含水分的。

刘琦的兵马就不用说了。荆州已经投降曹操,刘琦手下人心惶惶,各怀去意。这以为人马的战斗力是可疑的。剩下可以依靠的实际上也就关羽这一万人马了。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说的关羽这一万人马,可不单单是指水军。它还包括了刘备在长坂坡之战后,被打散归来的军马。这些人马全部加起来有一万人。这就是刘备参加赤壁之战的全部家底。

因此,关羽的水军并没有一万人。如果计算起来的话,应该有几千人。这是因为,刘备在从荆州向南撤退的时候,让关羽的水军从汉水撤退。史书记载: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关羽的水军船只有数百艘之多。不过,关羽的水军舰只应该都不大,属于小型的船只。这是由刘备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这样粗略估算一下,关羽的水军如果有三百艘船,每艘配备二十人,也应该有七八千人。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可疑的。不过,人数是肯定不会达到一万。

在后来赤壁之战中,刘备率领的步兵最多也就两千人。鲁肃后来在单刀会斥责关羽时,说刘备赤壁之战的时候,兵不满一校。虽然有点夸张,不过一校八百人,翻三番也就两千多人罢了。为了夺取荆州的江南四郡,刘备以张飞和一千人马换了周瑜两千人马。凭借着这些人马,刘备才拿下了江南四郡,有了立足之地。如果关羽的水军,从一万人减去刘备率领的这两三千兵马,也就顶天七八千人了。

二、关羽水军的由来。

刘备在来到荆州的时候,兵不满千,寄居在刘表的荆州,被人们讽刺为“孤穷刘备”。刘备的军事实力本身就不强,而且刘表对刘备并不信任。他将刘备安置在新野,只是想利用他来防备北方曹操的进攻。

刘备虽然在新野想尽了办法,拼命扩充实力,可也收效不大,这让刘备十分焦急。不过,这一切,在诸葛亮到来后发生了转变。

诸葛亮对荆州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向刘备出了一个主意,解决了刘备的难题。诸葛亮对刘备说,现今的荆州并非不是没有百姓,在政府户籍上的人数都是虚假的。有一部分人口为了逃避赋税,隐藏在大户的人家中。还有大批的外来人口,这些人都是逃避北方的战乱,躲到荆州来的。这些人在政府户籍上当然是没有登记显示了。

而且,当时的荆州,主要的富庶之地就是在北半部。刘备所在的新野虽然小,不过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这样,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清查户口,重新登记户籍。将那些隐藏的户口和外来的户口登记在册后,进行抽丁扩军,收取赋税。

同时,发挥自己处于北方和荆州的交通要道上的优势,对往来客商设卡收税。就这样,刘备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在实施后,很快就民户众多,财赋充足。这一切给刘备扩军奠定了坚守的基础。

关羽的水军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训练的。在南方作战,水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刘备十分重视水军的建设,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关羽。从此,关羽就成为了刘备军中有数的精通水战的将领。在后来,东吴评价“蜀小国,名将唯羽”,主要也是从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水军来说的。

关羽有了人马钱粮,依靠当地的人员,很快就建立了一支精锐的水军。不过,关羽的水军有着缺陷,那就是船只上。水军是一个强调技术的军种。在新野的小河里,是难以造出大的战舰的。这就使得关羽只得多造小船,以数量代替质量。这就是关羽虽然拥有击败艘船只,可是进不能封锁汉水,阻止曹操渡江。退不能协助刘备撤退,载运军队百姓赶往江陵。

结语:

关羽的水军是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联盟的重要筹码。它是在刘备的步军长坂坡大败后,刘备硕果仅存的军事实力。但是,这支水军没有诸葛亮吹嘘的那么强大。诸葛亮说的是刘备归来的军队和关羽水军一共万人,实际上关羽的水军也就七八千人而已。

这支水军的装备也不足。它完全不能和周瑜和曹操的水军相提并论。所以,在赤壁之战中,关羽的任务是“绝北道”,掩护周瑜军队的北侧翼。这是因为,当年刘备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在新野清查户口,开通商道收税,有了扩军的基础。可是,在新野的小河中,是无法建造大的战船的。这就是关羽的水军虽然有数百艘船只,但是人员相对少的原因。

正是船舰的小的缺陷,使得关羽的水军没有在赤壁之战起到大的作用。但是,有了这个种子,在关羽的精心培养下,刘备的水军终于发展壮大,在日后的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关羽也因此“威震华夏”。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