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后国之重器九鼎为何到洛阳就不往西走了?
据说到洛阳的时候就拉不动了。
在先秦时期,九鼎一直是国之重器,相传为大禹收九州之铜铸之,九鼎是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即是证明自己的雄心壮志。九鼎在夏亡后,成为商的国宝,商将其置于商都。但到了周武王灭商,在商都朝歌武王曾令南宫括 公开展示九鼎 ,之后周武王将九鼎放在了洛邑(今洛阳),并没有向西运到都城镐京,这是为何?其实这和路途遥远并没有很大关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洛邑”之上。
周武王灭商后,其实原本是打算建都中原的,但由于没过多久就死去了,于是没有此建都。但还是依照武王遗言“宅兹中国”,意思是定居中原,修建了处于天下中心的东都洛邑,取名为“ 成周 ”,意味着“周成于此”。而说明自己定居中原的最好办法自然是把权力象征九鼎迁于此了!所以把九鼎迁到刚修建的洛邑即是遵从武王遗命,也是说明自己已定居天下(当时中原基本就是天下了),为天下之主。
《何尊铭文》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 宅兹中国 ,自兹乂民。”除此之外,周于西戎起家,正统性饱受质疑。周于是自称帝喾之后,洛邑又是曾帝喾的都城,所以,据九鼎以都洛邑,就不仅有认祖归宗的含义,还有相当正统的味道了!
因为这些原因,九鼎于是留在了洛阳,而不是向西运,它原本的目的就是要留在洛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