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离得那么近为何不拼死一搏,而要选择直接逃跑?
三国早期,曹操曾主动向王允提出刺杀董卓。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是一个剑术高手,武艺不差。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刺杀本来就是一命换一命的买卖,那么曹操在刺杀董卓时,被察觉后明明离那么近为何不拼死一搏,而是选择献刀保命,连尝试下都不去呢?这里我罗列了几个原因,欢迎大家交流讨论!一、董卓体型肥胖、武力也不弱
曹操若近身后(因为已被发现),差不多只有一俩次出手机会,若不能在几招之内毙命,自己就没有机会了,但历史上的董卓满身肥膏,体型很大,董卓一身肥肉的,脂肪厚,即使几刀下去还真不一定能致命 ,因为已经不是暗杀了(已经被发现了),这样明着干董卓武力不弱又壮明显杀不死,不是白搭上自己性命么,所以选择了献刀跑路。
二、曹操急于表现自己,刺杀准备过于草率
当时曹操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司徒王允不让他进酒宴,看不起他,为了向王允等人展示自己的能耐和决心,主动提出去刺杀董卓,曹操是急于向司徒王允表达自己的决心,其实并没有完全做好刺杀董卓的准备,只不过是临时的一个决定而已,说白了就是能杀就杀,杀不了就跑。 三、曹操自身性格决定
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拼死一搏,因为曹操是个乱世枭雄,像这样如“莽夫一般的去拼命”,曹操是绝对不会去干的,所以他不会拼了命去刺杀董卓,他的目的只是想悄悄的干掉董卓,然后全身而退。四、刺杀是曹操成功的自我炒作
就像汪精卫刺杀过摄政王,未成功却成名了。曹操刺杀董卓是曹操个人的一个自我炒作,刺杀成功了全国闻名,不成功逃走了也是天下闻名,曹操没有必要用命去搏,只需要利用这件事来宣传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刺董的名声,这样不仅自己名声大噪,还会促使很多有才之人因此举仰慕他,从而来投靠他。所以由于这几种原因曹操不会也不能拼死一博,而是选择直接逃跑!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