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唐朝确实有过把都城定在洛阳的经历,还不止一次吧。第一次是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之后,曾一度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但后来武则天病重后,把皇位传给了唐中宗李显,国都依然在洛阳。武则天死后,又把都城迁回了长安。第二次则是唐朝末年公元904年,唐末皇帝唐昭宗被当时割据势力朱温摆布,并没有权力,朱温为了更好便于自己接替皇权,迁都洛阳。迁都后并没有立马建国,而是杀了昭宗立他的儿子称帝。三年后,杀了昭宗儿子,自己称帝,唐朝才正式灭亡。
所以在朱温迁都洛阳这段时间,虽然大唐名存实亡,但还是属唐朝的。
因此,唐朝在武则天建立称帝时和朱温掌权时期,曾经迁都过洛阳。
欢迎关注我头条号,一起讨论历史。
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好好看看中国通史吧,别信那些动不动拿二十四史或新旧唐书说事的人,那些人是拿个棒槌当针用的坏种。唐朝自始至终没有迁都,都在长安。只是中间有个武周政权在洛阳,唐未朱温劫持皇帝至洛阳后不久唐朝亡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发行的《中国通史》中,在唐代一章,专门有二十页介绍唐长安城的盛世华庭。在唐朝,没有那个城市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唐朝是灭亡前三年迁都洛阳的。事实是唐昭宗被朱温掳到了洛阳,另外还有武则天的15年在洛阳建都,唐朝一共290年,一共18年在洛阳建都。其余272年时间都城都在长安,唐朝一共21任皇帝,19名埋在都城长安附近,就是最后的唐昭宗埋在洛阳。
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唐朝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大唐王朝实行一京五陪都制度,它们是:
有京师,京兆之称的帝国首都长安城,是大唐帝国的核心。
由于唐朝地域面积广大,为了方便管理,有设立的四座陪都,它们是:
一陪:北都太原。
二陪:南都成都。
三陪:东都洛阳。
四陪:西都凤翔!
有了四座陪都的拱卫,更方便大唐皇帝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实行管理。
至于驴脸兄弟从百度上复制黏贴一大堆资料。说“洛阳才是真首都,长安不过是两京之一”,本人觉得很不理解!有诗为证: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隔仗炉光出,浮霜烟气翻。
飘飘萦内殿,漠漠澹前轩。
圣日开如捧,卿云近欲浑。
轮囷洒宫阙,萧索散乾坤。
愿倚天风便,披香奉至尊。
长安是汉传佛教的祖庭,六大祖宗,四大释场,四大翻译家。不说別的,为什么河南人玄奘不在洛阳翻译佛经?非要在长安翻译?为什么佛骨舍利子会没在长安的周围?
为什么唐朝的皇帝绝大部分都埋在长安的周围,而不埋在洛阳?
为什么长安有“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大唐芙蓉宫”等多处大型宫殿,而洛阳只有一处宫殿?
为什么长安能被东亚民族,成为“不朽之都”?并认定长安是东亚人民心目中永远的精神圣都?而不是洛阳?
作为大唐史上第三陪都的洛阳,不要抱着能上位的思想。三陪不可能入主流!切记!切记!请大家记住一个名字,他就是被称为“城市之母”“不朽之都”的西安!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唐朝是在唐高宗时期迁都洛阳的,为了迁都洛阳,唐高宗草拟了一份诏书,即《建东都诏》。唐朝迁都洛阳后,长安仍然保留都城的名义,因此,历史上称洛阳和长安为唐朝两京。唐高宗在洛阳驾崩后不久,武则天废除了新皇帝,自己在洛阳称帝,废都了长安的都城地位,洛阳成为唯一都城。武则天退位后,长安都城地位恢复,唐朝依然实行两京制。
唐代是什么时候迁都洛阳的呢?
大唐帝国建都长安,首都从始至终没有离开。实际上,唐末朱温挟持皇帝到洛阳三年,大唐也没有迁都。类同于慈禧1900年在西安办公一年,首都还是北京。武则天篡唐,迁都洛阳登基称帝,武周王朝十五年,严格讲,也不能算大唐,是大周王朝。把武周和唐末朱温三年,都算到大唐头上,连皮带尾,热粘皮都算上,也就是十八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