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元末红巾军的三路北伐远征?

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刘福通将战死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称帝,国号大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一时都接受了大宋政权的领导。由于红巾军发展越来越壮大,人数越来越多,以前的那些地盘已经不足够让红巾军生存了,为了扩展自己的地盘,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核心区生存发展,红巾军决定分三路北伐。

三路分别为东路军,中路军和西路军。东路军是北伐主力,在统帅毛贵的领导下,进展相当顺利,一路连胜,经海路,克莱州、平益都、北上沧州、柳林、直逼大都,但由于孤军深入,在柳林败与元将刘哈喇布哈之手,毛贵最后撤回济南,东路军北伐失败。

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等人率领越过太行山,攻入山西。开始也是连胜,后来元朝调陕西的察罕帖木儿军东援,红巾军进攻受挫,退入太行山休整。在东路军毛贵直逼大都时,牵制了元军主力,中路军乘机出太行山,分兵占领山西多镇。但由于没有协助毛贵,毛贵军遇到多股元军最终失败退回山东了。而中路军后来连连捷报,最后还东征高丽切断元军和高丽的援助。他们甚至打进了高丽王城,但由于红巾军的轻敌,被元军和高丽军打败。

西路军则是派出李武、崔德率军,攻陕西为西路军北伐,后来刘福通又派兵增援李武、崔德西路军。西路军开始也是一直胜利,后由于孤军深入,物资缺乏,被元军消耗殆尽,最后也被多路元军合击打败,损失惨重,主力殆尽。红巾军三路北伐由于没有相互配合,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元朝统治,为后来的明破元奠定了基础。当然影响是有利有弊的,虽打击了元的统治但战争却让当时中国满目苍痍,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并且东征高丽失败后,高丽国逐渐脱离掌控,在我国内战时期,甚至威胁我国鸭绿江边界。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萝卜说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