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前往诸葛亮坟前拜祭,为何立即跪下磕头?

诸葛亮生前就已经料定,谁会前来祭祀,谁会前来撒野,并且将所有的这一切记之于册,镌刻在石碑之上,后世之人有好事之辈求证,结果无不应验。刘伯温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后人夸大其词,决定亲自前往拜祭,如果诸葛亮能够料定,自愿磕头一千赔罪,如果不能那么他就比诸葛亮更胜一筹。开始并没有看到有自己名字后来见一块石碑挡住了去路,石碑上面布满了青苔,满是岁月的痕迹。他让下人除去上面污泥与青苔,字迹也只有五个字“只有伯温到”,所以刘伯温对诸葛亮的佩服的五体投地,磕头不仅是为了兑现之前许下的誓言,更是赔礼道歉。

刘伯温前往诸葛亮坟前拜祭,为何立即跪下磕头?

我认为这个应该是一个人为编造的一个故事。因为民间都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将刘伯温与诸葛亮并列起来。所以,人们为了凸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才编造出这样的故事。

原来是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对于民间将他与诸葛亮对比的说法,他不是很信服,毕竟诸葛亮辅佐刘备最终只建立了偏安一隅的蜀国,而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一统的大明帝国。所以,他对这种比较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要比诸葛亮高明的多。所以,对民间把他和诸葛亮相比很不满意。

刘伯温说,如果诸葛亮比我厉害,他会知道他死后会有我刘伯温掘他的墓吗?如果他能料到,我会在他坟前磕一千个响头。

于是,刘伯温组织一般人去挖诸葛亮的墓,墓碑上写着:吾到无人到。刘伯温不屑一顾,让人将墓碑砸掉,挖墓挖到一半的时候,又发现一块墓碑,上书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这下刘伯温慌了神,害怕起来,看来确实是诸葛亮要比他高明的多,自己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所以,刘伯温在诸葛亮坟前磕起头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野史传说,诸葛亮也不可能那么厉害如果他事事都料得先机,那他岂不是战战都胜,不就帮助刘备统一天下了。

刘伯温前往诸葛亮坟前拜祭,为何立即跪下磕头?

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隐居南阳的诸葛亮,诸葛亮被其真诚感动,随之出山,南征北战,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不仅仅是在三国时代用兵如神,远近闻名,至今也都被视作是智慧的象征。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个智慧超群的人,此人精通三韬六略,足智多谋,同样料事如神。刘伯温协助朱元璋兴兵灭元,建立明朝,自认为才能远胜诸葛亮,他曾说过: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诸葛亮再厉害也是三分了天下,而能够统一天下的却是刘伯温,由此可见,刘伯温是看不起诸葛亮的。

关键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名气大也就算了,相隔几百年,他的名气依然不减,刘伯温就不能忍受了。传闻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预前测后,未卜先知,生前就能知道死后谁来祭奠,谁来刨墓的。刘伯温自然是不服了,想要亲自验证是否属实,如果诸葛亮当真知道,立即跪下磕头,若是名不副实,就要笑他矮吾三尺。

刘伯温带人前去拜祭诸葛亮墓地,刚过牌楼,就看到一个巨碑,上面写着:吾到无人到。刘伯温心中暗喜,诸葛亮能知后事,也不过徒有虚名,此碑立在此地也是碍眼,不如砸了了事,就下令让令手下把这块巨碑推到杂碎。

刘伯温干罢此事,得意忘形,又继续向前走去。没走多久,又看到一个巨碑,碑面上长满苔藓,上面的字都已经看不清了。刘伯温让手下除去碑上的污秽,直到能够认出上面写的字。没多久,刘伯温看清诸葛亮写的字后,当即跪下,连忙喊道:“罪过,罪过!学生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毁碑碎碣辱没先师,罪过深重,当该万死。”

碑上到底写了什么,会让刘伯温吓得灰飞魄散。原来,碑面上是孔明亲笔“只有伯温到”五个楷书大字。刘伯温只能遵守之前的约定,跪下磕一千个头。但是磕完头后,刘伯温体力耗尽,怎么也站不起来。

又见碑头写了: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如此蹊跷,就像孔明真人就在此地,刘伯温当即卸下头盔,再次磕头,才得站立起来。这件事后,刘伯温算是对诸葛亮心服口服了,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强于刘伯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