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都这个时候了,就别说大量商品不能交易了,人命关天的重要时刻,个人损失算的了什么?

北京疫情突如其来,两天内增加到30例,到15号又增加到80例,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病毒最早是在三文鱼切割案板上发现的,究竟是进口的冷冻三文鱼携带病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目前尚未得知,政府还在加紧检测病毒来源。但随着疫情的再次蔓延,对我们的防控措施是一种严峻考验。

所幸,现在的北京已经不是几个月前的武汉,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能够有快速的反应和相应的机制,包括丰台启动战时机制等措施,都是为了避免疫情扩散。

这个时候,作为商户来讲,确实是损失惨重,因为鲜活产品都有一个保质期,超过保质期就只能扔掉,况且,此时的海鲜类,尤其是冷冻海鲜类食品,更是让人闻之色变,无论价格多少,恐怕都不会有人愿意购买食用。所以,这对商户来讲,是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形式逐渐放松后,很多商户都开始大批量的进货、囤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作为北京规模较大的新发地市场和京深市场,更是如此,每天进出的海鲜运输车辆络绎不绝,正当大家准备大卖特卖的时候,疫情突如其来,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现在怎么办呢?用欲哭无泪恐怕都不足以形容那些小商户的痛苦,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商品估计都要打水漂,这一点是不能回避和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疫情紧迫,非常时期必须要有非常手段,如果不加以控制,疫情被扩散,那就不是损失这一点了,对北京乃至全国都是一次重创。

所以,作为小商户的我们,应该尽力配合政府,将疫情控制住,让局势稳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做生意,不然,疫情不解除,说其他的都是白搭,没用!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别说你一个卖鱼虾的了!就是整个新发地加起来,才几个钱?全北京、乃至全国,如果因为这个地方的病毒受到牵连,那才是大损失呢!!!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我居住在北方的海滨城市,我们这里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海鲜冷冻保存,而且春节期间因为也是餐饮的就餐高峰期,很多酒店都会大量订购海鲜储存。所以很多贩卖海鲜的商户,春节前都会大量囤货,为了在过年期间卖个好价钱。

我有一个朋友从事水产品批发生意已经好多年了,每年的春节期间是他最繁忙的时候,他基本都会囤上几十万的鲜活海鲜,因为过年期间没有渔船出海,这样他才能保证市场供应。

今年过年期间他囤了上万斤的海螺,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眼睁睁的看着海螺一天天的死去,预订出去的海螺因为饭店没有营业也无法销售。据他说:“今年过年是他最悲催的一年,头发都大把大把的掉,天天睡不着觉。”不过没有办法,只能慢慢谋求再次东山再起了!因为今年做生意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如何活下来了!只有坚持住能够活下来,那么以后还有机会的。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 北京新发地的海鲜交易市场发现新冠病毒,这个为了不给大家造成损失,封闭市场做的是很对的。这个时候应该如果考虑个人的得失,那么会对国家和周围的人造成多大的损失?
  • 如果是商户售卖的海鲜出现问题,流入到消费者的手中,这会对多少人造成伤害?这里的海鲜在没有查明原因之前,我估计是不可能也不能够流入到市场的。这个虽然个人会造成一些损失,但是在国家和人民面前这点损失算什么?
  • 商户的这些海鲜在没有查明真像之前,我觉得是万万不能流入市场的,这个时候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
  • 商户这次可能损失不轻,但是这也没有办法,都怪狡猾的新冠病毒。
新发地市场被封,海鲜商户可能会损失一些,但是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面前,这点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况且海鲜批发生意也属于比较赚钱的生意,只要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开门营业,那么损失是很快可以攥回来的。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疫情之下这个只能自己承担,没有其他的更好的办法。做生意有赚就会有赔,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是吗?目前防疫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人平安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新发地突然休市,疫情下的三文鱼产业:有些商户今年已经损失巨大最新突发消息:截至6月18日,北京7天内累计确诊158例本土病例!专家:北京疫情仍处于上升期!

截至6月17日24时,北京再新增21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别是海淀区1例、丰台区14例、大兴区6例,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158例病例。北京应急响应从三级上调到二级,社区封闭管理、学校停课、进出京管控。目前北京已对35.6万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检测。

从6月11日开始,北京新发地出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随后在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切割案板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货源来自于京深海鲜市场。并且在新发地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了40件环境阳性样本。直到目前,所有的聚集性疫情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就是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虽然鲜三文鱼不太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且目前京深海鲜市场的人员及环境样本在核酸检测均呈阴性,但大众对海鲜市场的恐慌仍影响了市场供应链的上下游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成立20多年来,已经从一个15亩地、15个人、15万元的小型农贸市场,成长为今天的占地面积1820亩,管理人员1759人,固定摊位5558个,定点客户8000多家的全国最大规模农贸市场之一。

从6月12日开始,新发地牛羊肉交易大厅被关停。6月13日凌晨,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丰台区卫健委对外发布,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进行全面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

6月14日下午,北京气温达到34℃。新发地市场被封锁的所有出入口前,供执勤人员饮用的桶装水晒得发热。没人在附近逗留,路过车辆开得飞快,整条街除了蝉鸣,再无任何可听到的响亮声音。

有些商户的蔬菜正在市场里加速腐烂。因为新发地是6月13日零点开始封闭,而他们的发货时间大多是在凌晨四五点,因此完全无法进去处理。即便进去,主要处理方式也无非当场扔掉或就地分发两种。还有的商户有些高档货也没来得及放入冷库。主要是很多商户对新发地疫情的判断都是“没那么严重”“不会把整个市场封了”,理由是北京人总要吃菜。

有不少商户表示,像对于三文鱼等鲜鱼类产品,基本上要在到货后三天内卖完。对于卖不完以及下架的三文鱼,他们只能直接销毁,不做冻货处理。这次有些商户至少有2000到3000斤的三文鱼被销毁,估计损失至少八九十万。而销毁三文鱼也是一笔开支,要给相关环保公司付钱,销毁得越多、付的钱越多。

北京新发地从6月14日启动临时交易区之后,目前交易秩序逐步好转,交易量也每日在稳步上升

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新发地暂时休市以来,临时交易场地新增150亩,由之前的5处增加到6处。同时,新发地蔬菜供应产生的缺口正在迅速由大洋路、岳各庄、锦绣大地、水屯、顺鑫石门、八里桥等6家批发市场进行填补。

6月16日到17日,两天时间,新发地临时周转交易区蔬菜交易量约为2880吨,较前一天同一时段增加780吨。“小汤山”蔬菜基地每天都在“挑灯夜战”备货,保证每天为北京市场供应30多吨蔬菜。

而且所有农产品在产地做好安全检测,运抵市场临时交易场地后,再次进行抽检,两道手续都通过后,才能进入新场地进行交易。目前有很多商户都在被隔离,市场也在有组织地从基地往北京运送蔬菜水果

目前,北京已经有32个街乡镇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另有丰台花乡地区为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涉及丰台、大兴、海淀、西城、房山、东城、石景山、朝阳、门头沟9个区。

按照规定,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整至二级后,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离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要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随手点赞,腰缠万贯

关注@彪悍猫先生 学习更多干货知识

新发地市场被封,商户大量鲜活商品不能交易,损失惨重,怎么办?

做生意的目的性极强,赚钱,其它的与他无关,让他为国担忧那是八百个不情愿,因为他赚不到钱了,赔了。

商家损失只有金钱,感染者损失是健康生命和金钱!

看到有些商户从市场内抢拉出那么多的水产品,也不知这些产品是否安全。千万别把不安全的没经过检验的产品再拿到其他地方出售啊,那样如有危害就难控制了!政府要加强管控啊!不要再让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疫情再发展了!!!

你怕是不知道新发地在北京什么地方?新发地在北京南四环外了,已经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了。上千万人的每天吃的蔬菜和肉类几乎都从这个地方分发到各大超市,摊贩。难不成让所有的小超市摊贩都跟生产地自行对接,那物流成本就高得多了,更加没办法管理食品安全。

北京市应该通过新发地吸取经验教训:①搬迁新发地至郊外;②菜篮子企业不能全部交民营经营;③进口食品监管捡疫。

以前赚的,现在吐出来点,哪个卖海鲜的都发了,做生意有赚有赔,平常心吧。

我想,做海鲜生意的老板,怎么不思考一下,目前冠状病毒感染一直就有这个存复期,你们还存那么多货,就想多卖个好价钱,那可能卖海鲜是很赚钱吧,利润可观,不然存货几十万的,如果给我做这个生意,我就要看市场行情去,疫病毒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国家又有璄外输入,做海鲜生意的老板难道不考虑这个后果吗,只想到,囤一批货几十万,能赚大钱的,自己不考虑后果的,损失惨重了,这才想到了。

为了国家和国人都不容易,现在损失点也是值得的,况且商户几乎都有钱!搞批发的有几个没北京车牌?几个北京没房的?我也在新发地干了10年了,挣钱的时候给谁说了,别现在损失点就到处喊冤,干不下去就别干,为了回家损失再多也值得!没有国家繁荣哪来的咱们的好日子呀?

从小上学就学过,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小家服从大家,做生意只能说点背,我店也关了几个,怎么着,没有补偿还要闹么?国家有难不尽力帮一把,还要乱上加乱么?记住有国才有家!没有国了你啥都不是!

如果国家不补偿,换来的是因疫病不报,损失惨重的是国家,个体商户及服务人员不能生存,必定另辟蹊径,要想稳定民心,国家应酌情处理好突发事件,再一说国家财政又不差钱,群体商户真的不容易,太难了!

关键是先查清源头,如果是进口商品的问题,进口商应赔偿,因为是他们在疫情下没做好检疫;如果是市场管理漏洞的问题,市场应赔偿;如果有保险,保险公司应赔偿。个体户做生意不容易,疫情下做生意就更难了,我想国家会体谅的。

无论从事哪一种生存行业都不易,大事大非面前都得服从大局,个体的利益有损失不错,不能被利益所驱动,全国人民一定要团结一心,共抗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首要的任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生意有赔有赚。打起精神重整旗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庄稼不收年年种。别一遇到事儿就先想到赔偿,补偿,那些都是后话。能往新发地发货的,不是干一天两天的,也不是没有头脑的人能干得了的。谁还没有个三灾八难的,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不是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嘛。他们的损失跟全国比起来是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可能以后也债台高筑,家破人亡,我们即使不同情但也要有怜悯的心,要不然他们伤财又伤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